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义民 李文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19,共5页
省级行政区是我国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域,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经济区。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处于落后状态。省级经济区空间结构符合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省会级中心... 省级行政区是我国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域,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经济区。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原因,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处于落后状态。省级经济区空间结构符合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省会级中心城市多处于极化阶段,形成核心区;边界地区一般是边缘区。缩小省级边界区域与中心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既要遵循经济区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行政-经济区的特殊情况。作者认为:经济区内部优化、经济区外部竞争与合作两种途径结合是边界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边界区 经济差距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冕洞边界区磁结构的探讨──Ⅱ.太阳活动20、21周的冕洞及其边界区磁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堵锦生 杨静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7-395,共9页
本文分析讨论了太阳活动20、21周的冕洞及其边界区磁结构的变化。它包括:冕洞区光球磁场强度、磁极性的变化;冕洞面积与高速太阳风风速的关系;冕洞边界周围的环境。重点探讨太阳活动下降、极小相低纬、赤道冕洞区与其边界区磁结... 本文分析讨论了太阳活动20、21周的冕洞及其边界区磁结构的变化。它包括:冕洞区光球磁场强度、磁极性的变化;冕洞面积与高速太阳风风速的关系;冕洞边界周围的环境。重点探讨太阳活动下降、极小相低纬、赤道冕洞区与其边界区磁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冕洞 太阳活动周 磁结构 边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层顶边界区剪切流MHD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效信 王迺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利用MHD二维不可压模式,研究了地球磁层顶边界区剪切流引起的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问题,得到了一个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理论和数值分析表明:该问题的非线性演化对初值非常敏感,而且在雷诺数和磁雷诺数给定的条件下,Alfve... 本文利用MHD二维不可压模式,研究了地球磁层顶边界区剪切流引起的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问题,得到了一个新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理论和数值分析表明:该问题的非线性演化对初值非常敏感,而且在雷诺数和磁雷诺数给定的条件下,Alfven马赫数(M_A)对K-H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起决定性作用.这组方程蕴含几个吸引子,如不动点,极限环和奇异吸引子等,这体现了磁层顶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文中还发现背景磁场在磁层顶K-H不稳定性的非线性演化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演化 磁层顶边界区 剪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边界区参与区域旅游竞合困境及化解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友亮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7-138,共2页
省域边界区是区域旅游板块的重要部分,提升其参与区域旅游的竞合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行政边界性屏蔽制约和自身参与能力不足的现实困难下,省域边界区要有效参与区域旅游竞合,应以寻找合作因素、促成合作实现为契合点,做好... 省域边界区是区域旅游板块的重要部分,提升其参与区域旅游的竞合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行政边界性屏蔽制约和自身参与能力不足的现实困难下,省域边界区要有效参与区域旅游竞合,应以寻找合作因素、促成合作实现为契合点,做好旅游流动顺畅工程,坚持开放理念,创建区域间旅游要素流动的无障碍空间,强力"育势"和合理"运势",实行区域内旅游项目、产业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 域旅游 竞合困境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鄂边界区县域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空间耦合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甘德彬 郭向阳 潘多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7-144,共8页
省域边界区交通发展往往薄弱,限制了交通发展的旅游效应。以渝鄂边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9年和2019年为时间截面,利用最短时间距离和引力模型,对渝鄂边界区各县市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1)渝鄂边界区各县市... 省域边界区交通发展往往薄弱,限制了交通发展的旅游效应。以渝鄂边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9年和2019年为时间截面,利用最短时间距离和引力模型,对渝鄂边界区各县市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1)渝鄂边界区各县市之间交通可达性得到提升,且西部交通可达性优于东部,但区域之间交通可达性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2)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呈现西高东低格局,与交通可达性呈正比;3)旅游经济联系总量空间差异大,空间极化特征显著且呈现出“核心—边缘”空间格局;4)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交通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均处于滞后状态,“高交通可达性—低旅游经济联系”(H-L)为研究区主体耦合模式,整体反映了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不协调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鄂边界区 交通可达性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格局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闽赣省际边界区的协同关系和尺度重组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文涛 肖大威 廖路思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7,共6页
省际边界区协同发展对优化区域功能、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眼粤闽赣省际边界区代表性城市的交互关系,借鉴国内重大的省际边界协同实践案例,梳理边界区与协同体的耦合机制,分析边界区的多元协同与尺度重组,并从... 省际边界区协同发展对优化区域功能、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眼粤闽赣省际边界区代表性城市的交互关系,借鉴国内重大的省际边界协同实践案例,梳理边界区与协同体的耦合机制,分析边界区的多元协同与尺度重组,并从新发展理念切入边界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致力于减少边界区的空间阻隔、政策分化和产业重叠,畅通空间优势要素流动,促进空间产业协调、治理协同,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区域协同发展积累空间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 多元主体 空间协同 尺度重组 粤闽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边界区中心城市发展机理与培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曾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0,共6页
省际边界区作为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治理的重要阵地与区域协调合作的前沿阵地,须通过积极培育中心城市来激活其内生动力、打破边缘化格局。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研究视角,结合省际边界区自身特殊性,引用新参数和放松原有假设前提,分析省际边... 省际边界区作为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治理的重要阵地与区域协调合作的前沿阵地,须通过积极培育中心城市来激活其内生动力、打破边缘化格局。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研究视角,结合省际边界区自身特殊性,引用新参数和放松原有假设前提,分析省际边界区中心城市形成演化机理,并从提升自身中心城市的发展支撑功能、加强与省会城市的内向联系、深化省际间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 中心城市 新经济地理 边界效应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鲁豫皖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空间特征与类型划分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通 孙攀 +1 位作者 戈大专 姜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27,共6页
边界区类型划分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省际边界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参考价值。该文以苏鲁豫皖省际边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产业差异度等方法,分析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并从产业结构视角划分边界区类型和边界线类... 边界区类型划分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省际边界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参考价值。该文以苏鲁豫皖省际边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产业差异度等方法,分析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并从产业结构视角划分边界区类型和边界线类型。主要结论如下:1)苏鲁豫皖省际边界区经济集聚特征明显且不断增强,并出现地域分化现象,各省域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断减小,而省域间经济差异在扩大;2)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和低值区集聚趋势明显,省际边界效应带来的经济差异呈现显著的地域特征;3)根据省际边界两侧相邻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将边界区划分为“桥梁型”和“切变型”,将省际边界线划分为“桥梁型”“切变型”和“中间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 时空特征 产业结构 域发展 边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小凤 李广全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6,共9页
基于县(区)尺度,选取16项指标衡量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均方差决策、变异系数和ESDA-GIS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 基于县(区)尺度,选取16项指标衡量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均方差决策、变异系数和ESDA-GIS方法分析了2000—2015年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并集聚的态势与经济差异时间演化趋势一致,空间极化成为该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趋势;(2)HH型县域呈现不断向黑吉交界的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而LL型呈现不断向辽西北和内蒙古东南部集聚的趋势,东西部差异成为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的主要表征;(3)自然区位、经济条件、政府导向、空间作用和边界阻隔是东北省际边界区经济差异变动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 省际边界区 经济差异 时空格局 形成机理 ESDA-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幔边界区的钻探
10
作者 朱佛宏 hасовИА 《海洋地质动态》 2003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同位素 印度洋 大西洋 地球化学 玄武岩 地幔边界区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转捩区声辐射的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加鹏 石秀华 杜向党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4-458,共5页
对Lighthill剪切应力脉动模型和Liepmann位移厚度脉动模型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利用Krane偶极子声源模型对Liepmann单极子声源模型进行改进。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作为偶极子声源的Lighthill理论剪切应力脉动模型,预报的噪声级偏... 对Lighthill剪切应力脉动模型和Liepmann位移厚度脉动模型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利用Krane偶极子声源模型对Liepmann单极子声源模型进行改进。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作为偶极子声源的Lighthill理论剪切应力脉动模型,预报的噪声级偏低;而作为单极子声源的Liepmann模型,预报的噪声级又偏高;本文提出的两种改进模型预报的噪声级则与Lauchle实验值的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转捩 噪声辐射 预报 单极子 偶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扩巷道流场回流区边界PIV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东 刘剑 +1 位作者 宋莹 高科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0,共5页
为探究突扩巷道断面风速分布规律,准确确定流场回流区边界,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矩形均直突扩巷道流场进行测试,并对不同突扩比和不同入口风速条件下突扩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风流经过突扩巷道后流线由平滑直线发生突变... 为探究突扩巷道断面风速分布规律,准确确定流场回流区边界,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矩形均直突扩巷道流场进行测试,并对不同突扩比和不同入口风速条件下突扩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风流经过突扩巷道后流线由平滑直线发生突变,在突扩位置后上下隅角形成回流旋涡区,回流区域负值风速的存在使得回流区内速度分布呈现"Ω"型,随着距离的增加速度分布逐渐趋于稳定并呈"∩"型,断面风速由"Ω"型分布向"∩"型分布的过渡位置即为突扩巷道流场回流区边界位置;在风速0.1~2.5 m/s内,回流区边界位置随着风速的增大有较大变化,而在风速2.5~25.0 m/s内,回流区位置随风速的增大变化较小;当风速一定时,回流区边界位置随着突扩比的增大而距突扩过渡面越远,即回流区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突扩巷道 回流边界 PIV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友好边界:住区边界空间设计策略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扬 钱才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0-43,共4页
我国住区模式源于"邻里单位"和"单位大院",以封闭的姿态面向城市,被喻为"孤岛"和"碎片"。住区与城市的隔离,带来了城市结构的破坏、街区尺度的增大和城市交通的拥堵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探索... 我国住区模式源于"邻里单位"和"单位大院",以封闭的姿态面向城市,被喻为"孤岛"和"碎片"。住区与城市的隔离,带来了城市结构的破坏、街区尺度的增大和城市交通的拥堵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探索与城市良性互动的"住区友好边界空间"的设计策略。设计策略包括:内向延伸城市街道空间,面向城市开放住区边界空间,构筑融入街道生活的住区边界空间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好边界 边界空间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地震模型定量化确定潜在震源区边界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玉峰 谢康和 +2 位作者 刘庆忠 陶崇福 董梅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基于简化地震模型, 根据发震断层的倾角、地震震源深度这两个参数, 提出一种简便的定量化确定潜在震源区边界的方法, 并对本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具体说明。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 简单直观,
关键词 潜在震源边界 发震断层 震源深度 地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轴向应力影响的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近似解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洪涛 韩子俊 +5 位作者 郭晓菲 周光东 韦晟杰 韩洲 陈小港 程文聪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3,共12页
为了研究考虑轴向应力作用的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问题,基于Mohr-Coulomb准则,通过引入Lode角参数,推导出考虑轴向应力作用的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隐性方程,通过变化巷道水平应力σx、轴向应力σy分析了不同应力场下的围岩塑性区尺寸及... 为了研究考虑轴向应力作用的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问题,基于Mohr-Coulomb准则,通过引入Lode角参数,推导出考虑轴向应力作用的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边界隐性方程,通过变化巷道水平应力σx、轴向应力σy分析了不同应力场下的围岩塑性区尺寸及形态,并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说明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此外还研究了围岩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巷道半径R、泊松比v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固定轴向侧压变化水平侧压的条件下,围岩塑性区尺寸变化会分为敏感区和迟钝区,且在水平侧压变化的过程中围岩塑性区形态会呈现圆形、椭圆形及蝶形3种形态。②固定水平侧压变化轴向侧压的条件下,围岩各位置的塑性区会呈现强烈的区间效应,通过与平面应变问题下的塑性区尺寸对比将区域分为轴向应力影响区和轴向应力无影响区。在轴向应力影响区内,轴向侧压的变化对围岩的塑性区尺寸影响较大。③巷道围岩的破坏形态由水平侧压η1决定,轴向侧压η2对塑性区形态影响较小,对尺寸影响较大。④围岩C、φ的增加会使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尺寸不同程度的减小,R的增加会使围岩不同位置塑性区呈等差数列增大。在轴向应力无影响区,v对围岩塑性区尺寸无影响,在轴向应力影响区内,翼角处的塑性区尺寸不受v的影响,其余位置的塑性区尺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破坏 围岩塑性 塑性边界 圆形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台风过程对西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源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令聪婧 刘磊 +3 位作者 何伟 颉永宁 赵伟 梅娜 《海洋预报》 2015年第5期24-34,共11页
利用POM及其与WRF的耦合模式对"格美"台风影响下的该海区进行了5组数值模拟试验,在对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西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源区对此次台风过程的响应。研究表明:在台风影响下,最大风速区及热通量输送决定了海表温度(S... 利用POM及其与WRF的耦合模式对"格美"台风影响下的该海区进行了5组数值模拟试验,在对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西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源区对此次台风过程的响应。研究表明:在台风影响下,最大风速区及热通量输送决定了海表温度(SST)降温中心范围,热通量的输送对SST的降低贡献超过16.7%;受此次台风影响的混合层(OML)加深、维持的时间为42 h,热通量对OML的加深有正作用,但不如风应力的贡献明显。台风移动方向右侧,OML加深范围更大,且SST最大降低区并不是OML最大加深区。此次台风过程对黑潮南向流的影响较弱,主要增加了海洋混合层的北向流流量。利用耦合模式,考虑了海气间的相互作用,在台风中心附近模拟出由于低压引起的海面升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源 黑潮 耦合作用 响应 台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系中两相区边界上活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该关系与结线方位的依从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国治 蔡文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9-176,共8页
本文研究了三元系中两相区边界上某组元的活度与三个组元的活度积φ之间的关系,并导出了表示上述关系的重要公式,该公式是一个将各种类型的三元系两相区的公式都概括进去的普遍式.同时本文还详细地分析了结线的方位对活度之间关系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三元系中两相区边界上某组元的活度与三个组元的活度积φ之间的关系,并导出了表示上述关系的重要公式,该公式是一个将各种类型的三元系两相区的公式都概括进去的普遍式.同时本文还详细地分析了结线的方位对活度之间关系的影响.又应用了θ函数克服沿两相区边界上积分中的困难.此外还完善了Krivsky和schuhmann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体系 活度 两相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空区边界防水煤(岩)柱留设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绞脐 胡耀青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2,共5页
为老空区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及探放水设计提供更准确的计算方法,在老空区边界围岩受力特征及其破坏状态的基础上,分析了边界围岩的阻水性能及影响边界煤(岩)柱留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目前边界防水煤(岩)柱计算公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 为老空区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及探放水设计提供更准确的计算方法,在老空区边界围岩受力特征及其破坏状态的基础上,分析了边界围岩的阻水性能及影响边界煤(岩)柱留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目前边界防水煤(岩)柱计算公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阻水能力的防水煤(岩)柱留设计算公式,避免了以往临界突水系数经验值选择不当带来的误差。本研究对老空区突水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空边界围岩 防水煤柱 阻水系数 裂隙带 突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洞围岩塑性区边界计算的理论研究现状与分析评价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永恩 郭晓菲 +2 位作者 马念杰 李臣 霍天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150,共10页
地下采矿工程中的巷道、开切眼、各种开采硐室空间、人工钻孔及天然洞穴等,在地下无限大的空间范围内,其围岩破坏及稳定性问题均可统一到孔洞周围岩体力学的研究中。结合煤矿井下的工程条件,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 地下采矿工程中的巷道、开切眼、各种开采硐室空间、人工钻孔及天然洞穴等,在地下无限大的空间范围内,其围岩破坏及稳定性问题均可统一到孔洞周围岩体力学的研究中。结合煤矿井下的工程条件,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静水压力下的理论公式与非均匀应力场中的塑性区边界方程,详细分析了理论计算的力学模型、推导原理、推导过程、计算精度,进而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静水压力下的理论公式推导过程严密,精度较高,适用于静水压力及偏应力不高条件下围岩塑性区范围的计算,偏应力较高环境下不再适用;非均匀应力场中圆孔围岩塑性区边界方程推导过程做了简化,其结果为近似解,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相比在精度上有一定误差,但是可以很好地反映非均匀应力场中孔洞围岩塑性区形态演化规律,对于研究地下高偏应力场中巷道围岩的破坏规律及致灾机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已有孔洞围岩塑性区边界计算理论的分析评价,明确了不同理论方法的优劣势以及适用条件,对于合理应用理论指导工程实践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边界 蝶形塑性 孔洞围岩 岩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城市建成区边界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善辉 张和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6-59,64,共5页
城市建成区边界是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扩张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了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利用多分辨率下规则格网对比分析法及Densi-Graph阈值确定法,来自动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的方法。试验采用北京市2008年出租车GPS轨迹点数据,... 城市建成区边界是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扩张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了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利用多分辨率下规则格网对比分析法及Densi-Graph阈值确定法,来自动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的方法。试验采用北京市2008年出租车GPS轨迹点数据,依据该方法模型计算提取城市建成区并进行结果准确度评价,将提取结果与北京市2008年土地覆盖空间分布图进行比对,所提取建成区边界范围与城镇、建设用地区域范围基本相符;将提取结果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进行比对,该年鉴中给定2008年北京市建成区总面积为1 310.94 km^2,本文方法提取建成区总面积约为1 077.33 km^2,提取准确度约为82.18%,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建成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格网 轨迹数据 建成边界 Densi-Gra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