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矿工程数值模拟模型左右边界位置的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晓祥 韦四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53-158,共6页
采用UDEC数值模拟计算,对岩层移动模拟研究中确定不受采动影响巷道数值模拟模型左右边界位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模型边界与巷道中心距离达到了巷道跨度的5倍后,继续加大模型宽度,对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以及巷道顶... 采用UDEC数值模拟计算,对岩层移动模拟研究中确定不受采动影响巷道数值模拟模型左右边界位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模型边界与巷道中心距离达到了巷道跨度的5倍后,继续加大模型宽度,对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以及巷道顶板以上岩层、底板以下岩层和两帮深部岩体的位移和应力影响很小,因此模型的左右边界应取在距离巷道中心5倍巷道跨度以外.若主要研究巷道的破坏状况,则模型边界可以近一些;若研究开采的影响状况,则到边界的距离要远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数值模拟 模型 边界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阻尼器阻尼通道内部塞流区边界位置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增光 胡远志 +2 位作者 魏列江 罗小梅 吕庆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88-92,共5页
磁流变液阻尼器阻尼通道内部磁流变液运动时塞流区边界位置与输出阻尼力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得到塞流区边界位置的具体数值和变化规律,基于RD-8041-1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对阻尼通道内部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和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得... 磁流变液阻尼器阻尼通道内部磁流变液运动时塞流区边界位置与输出阻尼力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为了得到塞流区边界位置的具体数值和变化规律,基于RD-8041-1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对阻尼通道内部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和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塞流区边界位置与活塞运动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了验证所得函数关系的正确性,在推导出磁流变液阻尼器输出阻尼力数学表达式的基础上,根据塞流区边界位置与活塞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到了磁流变液阻尼器在输入电流为1 A时的输出阻尼力,并将计算得到的阻尼力与实际试验测试值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根据塞流区边界位置与活塞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阻尼力与实测值保持了一致,从而验证了塞流区边界位置与活塞速度之间函数关系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阻尼器 阻尼通道 塞流区 边界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边界位置对数值计算翼型绕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红全 黄明恪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用数值方法计算翼型绕流时 ,外边界位置一般只取在距翼型有限的距离。本文用不可压位流理论找出该问题的精确解 ,从而得到外边界位置对计算的升力、阻力和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不可压位流 翼型绕流 精确解 边界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磁异常总梯度模确定磁源边界位置 被引量:45
4
作者 黄临平 管志宁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磁异常总梯度模确定磁源边界位置的方法。根据理论证明与实际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磁异常总梯度模极大值与磁源边界位置的对应关系,从而,可利用微机自动搜索边界位置成图。该方法在区域磁异常解释中,可广泛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磁异常总梯度模确定磁源边界位置的方法。根据理论证明与实际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磁异常总梯度模极大值与磁源边界位置的对应关系,从而,可利用微机自动搜索边界位置成图。该方法在区域磁异常解释中,可广泛用于划分构造单元、确定构造带的位置、区分不同岩性与地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总梯度模 磁源边界 边界位置 磁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边界位置对太阳ρ模本征振荡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大闰 程其亮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9-442,共4页
本文研究了表面边界位置对太阳ρ模绝热本征振荡频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于v4000μHz的中低阶p模,表面边界置于温度极小点所引起的本征振荡频率的计算误差随着v和l的增大,表面边界点位置对太阳理论振荡频率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表面边界位置对太阳ρ模绝热本征振荡频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于v4000μHz的中低阶p模,表面边界置于温度极小点所引起的本征振荡频率的计算误差随着v和l的增大,表面边界点位置对太阳理论振荡频率的影响增大,色球结构对太阳p模振荡频率的影响已变得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振荡 边界条件 振荡频率 表面边界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综合环境下的一种位置管理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瑛 司晓鲁 李广侠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3,1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在卫星与地面移动系统综合环境下的位置管理方案,即把两系统相重叠的小区设置为边界位置区(BLA),漫游用户在 BLA 中进行位置更新,呼叫到达时,BLA 中的位置寄存器配合系统进行寻呼。通过计算和数值分析证明该方案不仅可以使原... 提出了一种在卫星与地面移动系统综合环境下的位置管理方案,即把两系统相重叠的小区设置为边界位置区(BLA),漫游用户在 BLA 中进行位置更新,呼叫到达时,BLA 中的位置寄存器配合系统进行寻呼。通过计算和数值分析证明该方案不仅可以使原有两系统结构不发生变化,并且能有效减小位置更新与寻呼造成的系统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管理 位置更新 寻呼 位置 小区 边界位置 边界位置寄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孔浮动位置度公差建模和配准 被引量:2
7
作者 丁立军 戴曙光 +1 位作者 穆平安 侯文玫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在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对零件孔浮动位置度误差的检测中,提出一种孔位置度公差边界模板与被测孔的配准算法。根据位置度公差的平面浮动特点,将被测孔与孔公差边界模板向基准平面投影,建立被测孔的平面影响区域、区域中心以及边界模板中各... 在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对零件孔浮动位置度误差的检测中,提出一种孔位置度公差边界模板与被测孔的配准算法。根据位置度公差的平面浮动特点,将被测孔与孔公差边界模板向基准平面投影,建立被测孔的平面影响区域、区域中心以及边界模板中各孔中心线在基准平面的投影。定义了模板孔投影中心到被测孔影响区域中心的距离测度和相应的权重系数。结合对应点的加权利弗博格—马夸特迭代计算,实现了孔位置度公差边界模板与被测孔的合理配准。通过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浮动位置度误差 位置度公差边界模板 合理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频电磁波测井反演地层介电常数和电阻率 被引量:22
8
作者 邢光龙 张美玲 +1 位作者 刘曼芬 杨善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5-443,共9页
高频电磁波测井响应对地层纵向边界相当敏感 ,在其资料反演中必须重视地层纵向边界位置的提取和反演精度 .首先应用特征识别技术由测井曲线提取地层参数 ,在此基础上建立反演初始地层模型 ,通过分别构造反演地层电参数和纵向边界位置的... 高频电磁波测井响应对地层纵向边界相当敏感 ,在其资料反演中必须重视地层纵向边界位置的提取和反演精度 .首先应用特征识别技术由测井曲线提取地层参数 ,在此基础上建立反演初始地层模型 ,通过分别构造反演地层电参数和纵向边界位置的目标函数 ,采用改进的阻尼型高斯 -牛顿算法 ,实现了对地层电参数和纵向边界位置的交替循环反演 .对含1 7个水平分层的典型地层模型的模拟测井资料进行反演计算 ,测井响应的反演精度达到2 .0 % (平均相对误差 ) ,电参数的误差为 4.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磁波测井 反演 阻尼矩阵 电参数 边界位置 交替循环反演 电阻率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传播电阻率测井的二维全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康俊佐 邢光龙 杨善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5-283,共9页
Baker-Hughes INTEQ的MPR是应用较广的传播电阻率测井仪器,它有4条相位差和4条幅度比测井曲线,本文以它在垂直井中的测井响应为例开展电磁传播电阻率资料的二维反演方法研究.由于其测井响应对地层纵向边界的探测灵敏度比对其他地层参数... Baker-Hughes INTEQ的MPR是应用较广的传播电阻率测井仪器,它有4条相位差和4条幅度比测井曲线,本文以它在垂直井中的测井响应为例开展电磁传播电阻率资料的二维反演方法研究.由于其测井响应对地层纵向边界的探测灵敏度比对其他地层参数的大得多,在其资料反演中必须重视地层纵向边界位置的提取和反演精度.本文首先应用特征识别方法由分辨率最好的测井曲线提取地层纵向边界,接着对浅、深探测的两条相位差曲线分别做纵向一维反演,利用此结果来建立二维反演的初始地层模型,采用改进的阻尼型正则化高斯-牛顿优化算法,实现了MPR资料的二维全参数反演.对含23个纵向分层的两种典型地层模型的数值模拟测井资料的二维反演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它可显著提高MPR的资料解释水平.发现只用它的5条测井曲线就可得到与8条测井曲线几乎相同的反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R 视电阻率曲线 纵向边界位置提取 二维反演 高斯-牛顿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Plastic Responses of Metal Beams under Repeated Impacts Based on Membrane Factor Method
10
作者 GUO Kai-ling ZHANG Yi-jiang +1 位作者 MU Meng-ying ZHU Ling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1-1907,共17页
Marine structures are frequently subjected to repeated impact loadings,resulting in failure of the structures,even causing serious accidents.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dimensionless permanent deflection and impact ... Marine structures are frequently subjected to repeated impact loadings,resulting in failure of the structures,even causing serious accidents.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dimensionless permanent deflection and impact force of a metal beam based on maximal normal yield surface are derived by membrane factor method(MFM),then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repeated impact tests.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solutions based on MFM are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and very close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peated impact tests,indicat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proposed can predict the plastic responses of the metal beam accurately.What’s more,the influences of impact loca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beam subjected to repeated impacts are determined.Results show that,as the distance of impact location from the middle span of the beam increases,the permanent deflection decreases,while the impact force increases.Meanwhile,the influences of impact location enhance as the impact number increases.When the permanent defl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e thickness,the effect of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 plastic responses is significant.However,when the deflection is larger than the thickness,the beam will be like a string and only axial force works,resulting in little influence of boundary condition on the plastic responses of the b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eated impact theoretical analysis membrane factor method impact location boundary cond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特征金字塔网络的场景文本检测算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邵海琳 季怡 +1 位作者 刘纯平 徐云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8-255,共8页
场景文本检测有助于机器理解图像内容,在智能交通、场景理解和智能导航等领域应用广泛。现有的场景文本检测算法未充分利用高层语义信息和空间信息,限制了模型对复杂背景像素的分类能力和对不同尺度的文本实例的检测和定位能力。为解决... 场景文本检测有助于机器理解图像内容,在智能交通、场景理解和智能导航等领域应用广泛。现有的场景文本检测算法未充分利用高层语义信息和空间信息,限制了模型对复杂背景像素的分类能力和对不同尺度的文本实例的检测和定位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特征金字塔网络的场景文本检测算法。该算法包括比率不变特征增强(Ratio Invariant Feature Enhanced,RIFE)模块和重建空间分辨率(Rebuild Spatial Resolution,RSR)模块。RIFE模块作为残差分支,增强了网络的高层语义信息传递,提高了分类能力,降低了误报率和漏捡率。RSR模块重建多层特征分辨率,利用丰富的空间信息改进边界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提升了在多方向文本数据集ICDAR2015、弯曲文本数据集Totaltext以及长文本数据集MSRA-TD500上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文本检测 特征金字塔网络 语义信息 空间信息 边界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赫巴流变模式的旋转套管顶替效率计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永钦 李黔 +4 位作者 尹虎 石建刚 宋琳 熊超 李世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9-233,共5页
旋转套管是提高固井顶替效率的重要措施。为了定量计算注水泥时旋转套管的顶替效率,使用微元分析法,对旋转套管时水泥浆驱替钻井液状态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顶替界面达到平衡时的顶替效率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旋转套管转速时的不同... 旋转套管是提高固井顶替效率的重要措施。为了定量计算注水泥时旋转套管的顶替效率,使用微元分析法,对旋转套管时水泥浆驱替钻井液状态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顶替界面达到平衡时的顶替效率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旋转套管转速时的不同周向角顶替效率。计算表明,当旋转套管转速大于10 r/min时,会有效减小近井壁钻井液滞留层厚度,适当提高稠度系数,流性指数在0.4~0.7之间时,旋转套管能使顶替效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巴方程 旋转套管 顶替效率 滞留层 边界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