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对《边城》的英译向来广受赞誉,但其在翻译过程中也不免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勒菲弗尔(Lefevere)的改写理论,探究了金介甫在《边城》英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研究显...美国著名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对《边城》的英译向来广受赞誉,但其在翻译过程中也不免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勒菲弗尔(Lefevere)的改写理论,探究了金介甫在《边城》英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研究显示,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金介甫将厚译和细译相结合,灵活选择多种翻译策略,努力使译文“形神兼备”,既呈现出原文的准确内容和诗学风韵,又传达出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金介甫对《边城》的成功“改写”,不仅有利于《边城》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为世界文学翻译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展开更多
文摘美国著名汉学家金介甫(Jeffrey C. Kinkley)对《边城》的英译向来广受赞誉,但其在翻译过程中也不免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该研究基于勒菲弗尔(Lefevere)的改写理论,探究了金介甫在《边城》英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研究显示,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金介甫将厚译和细译相结合,灵活选择多种翻译策略,努力使译文“形神兼备”,既呈现出原文的准确内容和诗学风韵,又传达出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金介甫对《边城》的成功“改写”,不仅有利于《边城》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为世界文学翻译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