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 被引量:43
1
作者 赵建军 贺宇航 +1 位作者 黄润秋 巨能攀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5-330,共6页
为快速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以汤屯(汤口—屯溪)高速公路44个典型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边坡稳定性的7个评价指标——坡度、坡高、岩性、边坡结构、结构面胶结、控制性结构面、岩体完整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它们对边坡稳定性的影... 为快速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以汤屯(汤口—屯溪)高速公路44个典型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边坡稳定性的7个评价指标——坡度、坡高、岩性、边坡结构、结构面胶结、控制性结构面、岩体完整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它们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排序,并将评价指标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研究结果表明:主因子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边坡形态、边坡结构和结构面特征;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岩体完整性、岩性、边坡结构、控制性结构面、结构面胶结、坡度和坡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评价 因子分析法 权重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菊连 沈明荣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23-3629,3636,共8页
为能在初期勘察阶段及少量室内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快速、准确地对高速公路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基于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资料,以现场稳定情况为因变量,影响边坡稳定性的14个因子为自变量,利用Logistic... 为能在初期勘察阶段及少量室内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快速、准确地对高速公路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基于福建省高速公路边坡资料,以现场稳定情况为因变量,影响边坡稳定性的14个因子为自变量,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遴选显著影响因子,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符合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稳定性良好,且预测结果准确。另外,模型影响因子的调查和获取比较容易,模型可处理定性因素,边坡稳定评价过程亦方便、快捷,因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可在高速公路边坡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高速公路边坡 边坡稳定性评价 影响因子 因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钻孔剪切试验在优化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冯文凯 白慧林 +2 位作者 易小宇 王琦 曾琇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34-238,共5页
岩土边坡结构的复杂性一直影响工程建设中对边坡稳定性的准确评价,反之,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准确与否制约工程建设。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根据原位钻孔剪切试验特征,运用slope/w对传统计算模型进行探讨、优化,最终得出:(1)原位钻孔剪切试验... 岩土边坡结构的复杂性一直影响工程建设中对边坡稳定性的准确评价,反之,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准确与否制约工程建设。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根据原位钻孔剪切试验特征,运用slope/w对传统计算模型进行探讨、优化,最终得出:(1)原位钻孔剪切试验反映出坡体结构中岩土体的各向异性,数值水平高于室内实验值;(2)传统计算模型+室内试验参数方案计算结果偏于保守,传统计算模型+单一原位参数计算结果存在偏大或偏小的可能性;(3)优化分层计算模型+分层原位参数方案切实可行,提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准确性,对工程边坡评价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钻孔剪切试验 边坡稳定性评价 强度参数 稳定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和LSSVM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文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5-848,共4页
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该模型既利用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求解速度快、易于描述非线性关系的优良特性,同时也利用了粒子群算法快速全局优化的特点。粒子群算法用于搜索最小二乘... 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PSO)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该模型既利用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求解速度快、易于描述非线性关系的优良特性,同时也利用了粒子群算法快速全局优化的特点。粒子群算法用于搜索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最优参数,然后将模型用于预测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评价 粒子群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概率神经网络模型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佳信 周宗红 +2 位作者 付斌 李克钢 王海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3-130,共8页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其评价直接影响边坡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为了实现对边坡稳定性的快速、高效和准确评价,需要考虑边坡稳定性多种评价指标,但指标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导致参量信息重叠。文章提出...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其评价直接影响边坡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为了实现对边坡稳定性的快速、高效和准确评价,需要考虑边坡稳定性多种评价指标,但指标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导致参量信息重叠。文章提出一种因子分析方法对边坡稳定性相关指标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提取3个综合指标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总体评价。因子分析后的指标彼此独立,能够满足概率神经网络(PNN)样本层中采用高斯函数作径向基函数的要求。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的PNN模型,将其应用于39个典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预测结果表明:5种不同的训练和测试样本个数下PNN模型仍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其正判率分别为100%、94.87%、94.87%、84.62%和84.62%,说明因子分析与PNN模型结合可为岩土工程中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地质灾害 因子分析 概率神经网络 边坡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PP模型在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司俊燕 郭海庆 +1 位作者 徐飞 聂卫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针对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问题,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投影寻踪法和逻辑斯谛曲线函数建立了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PSO-PP),并将其应用于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拱肩槽边坡稳定性评价中。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评价 粒子群 投影寻踪 逻辑斯谛曲线 锦屏左岸拱间槽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ANFIS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咸志 薛涛 +1 位作者 余鹏 陈青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3期77-81,共5页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将模糊推理的可解释性和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结合起来,克服了边坡岩体的不确定性问题带给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巨大困难,同时针对模糊推理系统内部参数设定的合理性问题,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模糊...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将模糊推理的可解释性和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结合起来,克服了边坡岩体的不确定性问题带给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巨大困难,同时针对模糊推理系统内部参数设定的合理性问题,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模糊推理评判模型。结果表明,GA-ANFIS评判模型结果与现场监测情况吻合,从而使其成为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NFIS模型 评价指标 不确定性 边坡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云模型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姚建业 张珊 郝国强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167,共6页
集对分析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时,采用线性公式来表达联系度,难以准确反映工程实际,且具体的联系度扼杀了系统的随机性。对此,将云理论中"隶属云"的概念引入对联系度进行改进得到云联系度,形成了集对云模型。该模型将云联系... 集对分析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时,采用线性公式来表达联系度,难以准确反映工程实际,且具体的联系度扼杀了系统的随机性。对此,将云理论中"隶属云"的概念引入对联系度进行改进得到云联系度,形成了集对云模型。该模型将云联系度矩阵与云理论改进AHP确定的权重矩阵相结合,得到综合云联系度矩阵,通过云发生器绘出等级云图。该模型兼顾系统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且实现了等级的可视化,并通过X云发生器得到隶属不同等级的概率。将该模型应用于边坡工程中,与既有模型和工程实际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并对不同的边坡进行稳定性排序。模型结合云理论与集对分析的优点,充分考虑系统的随机性,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评价 集对分析 云模型 云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高寒高海拔采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才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7-72,共6页
鉴于影响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的不确定因素繁多,以高寒高海拔的知不拉铜矿区南、北2个露天采场的19个分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现场地质勘察及室内常规岩石力学实验综合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提出1种露天采坑边坡... 鉴于影响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的不确定因素繁多,以高寒高海拔的知不拉铜矿区南、北2个露天采场的19个分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现场地质勘察及室内常规岩石力学实验综合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提出1种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简化Bishop法分别计算自重状况及自重+地震荷载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采用简化的Bishop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平均值高于搜索出的确定性滑面安全系数;在2种荷载工况下,S-A区边坡角≤65°时,能保证边坡的稳定;N-A区边坡角≤63°时,能保证边坡的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安全生产及预防滑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方法 边坡稳定性评价 露天采坑 稳定性评价模型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素空间的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富 孟兴涛 +1 位作者 赵文华 杜常博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共9页
影响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因素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采用数学及力学的分析方法较难有效评价其稳定性。根据露天采坑的实际工程特点,在现场勘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体性质、赋存环境4个一级评价指标,17个二级... 影响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因素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采用数学及力学的分析方法较难有效评价其稳定性。根据露天采坑的实际工程特点,在现场勘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体性质、赋存环境4个一级评价指标,17个二级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因素空间的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主客观权重,赋予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组合权重。进而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构造测度函数,计算评价边坡稳定性的单因素测度矩阵,通过因素合成完成因素空间的降维,生成合因素测度向量。最后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实现对露天采坑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并以辽宁齐大山露天铁矿东帮典型边坡剖面为例,将因素空间评价结果与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所建边坡评价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因素空间模型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基本吻合,且与极限平衡法、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所建因素空间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与科学性;综合分析了因素空间评价结果和其他方法计算结果,给出了4个边坡剖面的防护及治理建议。因素评价模型简化了边坡稳定性评价过程,提高了模型评价结果的精度,可为同类型地质条件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空间 露天采坑 边坡稳定性评价 未确知测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简介
11
作者 黄润秋 张倬元 +12 位作者 王士天 许模 严明 刘汉超 许强 王运生 林锋 李天斌 邓辉 胡卸文 柴贺军 李渝生 赵其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西南地处青藏高原东侧,受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持续隆升的影响,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以及澜沧江、怒江等深切成谷,形成高山峡谷的地貌景观。特殊的地域地质环境,不仅导致西南地区高边坡“景观”发育,构成... 中国西南地处青藏高原东侧,受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持续隆升的影响,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以及澜沧江、怒江等深切成谷,形成高山峡谷的地貌景观。特殊的地域地质环境,不仅导致西南地区高边坡“景观”发育,构成这一地区人类活动的主要地质环境;而且导致由于高边坡失稳造成的崩滑地质灾害极为频繁,并且具有规模大、机理复杂、危害大、防治难度高的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构成影响和制约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环境地学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防治 中国西南 边坡稳定性评价 西部大开发战略 简介 社会经济发展 青藏高原 地貌景观 地质环境 高山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客观综合赋权-正向云模型的露天矿含软弱岩层组高陡复杂边坡稳定性分级评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功勇 聂兴信 +5 位作者 张鑫 杨敏 石广斌 周泽凯 赵林海 李宗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62,共13页
露天矿含软弱岩层组边坡作为工程中常见的特殊地质边坡,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一般类型边坡更大的危险性和复杂性。为克服该类型特殊地质边坡稳定性评定过程中的模糊性,保证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思想,针对含软... 露天矿含软弱岩层组边坡作为工程中常见的特殊地质边坡,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较一般类型边坡更大的危险性和复杂性。为克服该类型特殊地质边坡稳定性评定过程中的模糊性,保证边坡稳定性安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思想,针对含软弱岩层组边坡创建带量化等级区间的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和改进熵权法(Entropy)相融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并结合正向云理论构建露天矿含软弱层组高陡边坡稳定性辨识标准云模型图。以某金属露天矿为例,生成露天矿含软弱层组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实际云图,通过Dice系数计算实际云图与标准云模型图各等级的相似度,对露天矿含软弱层组高陡边坡稳定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该露天矿含软弱层组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实际云图与标准云图对比各等级相似度分别为{0.0127,0.4284,0.7832,0.2043},由最大相似度准则确定该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C等级),与数值模拟、传统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为含软弱岩层组边坡建立具有针对性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为其它类似特殊地质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和防治提供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岩层组 模糊层次分析法 改进熵权法 综合赋权 正向云模型 边坡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扎拉水电站倾倒变形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振伟 肖东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94,156,共6页
扎拉水电站厂后超高边坡普遍发生倾倒变形,对厂区枢纽选址和建筑物布置方案影响很大,需要准确评价这种特殊边坡的稳定性及其危害程度。采用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倾倒变形边坡岩体工程地质特性,提出工程地质分区新原则。结合物理模拟、数... 扎拉水电站厂后超高边坡普遍发生倾倒变形,对厂区枢纽选址和建筑物布置方案影响很大,需要准确评价这种特殊边坡的稳定性及其危害程度。采用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倾倒变形边坡岩体工程地质特性,提出工程地质分区新原则。结合物理模拟、数值计算、稳定性和崩落计算等方法研究边坡破坏模式,初步建立了倾倒变形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设计专业人员根据地质分析成果,将前期厂址进行了调整,确保了工程及施工安全,并开创了我国在倾倒变形边坡岩体中建设调压室的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变形边坡 工程地质分区 破坏模式 边坡稳定性评价 扎拉水电站 玉曲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段永伟 胡修文 +1 位作者 吁燃 卢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5-68,73,共5页
顺层岩质边坡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典型边坡岩体结构类型。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是边坡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平衡推力法、Sarma法和直线型分析法是应用广泛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在介绍这3种方法的基础上,以宜巴高速... 顺层岩质边坡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典型边坡岩体结构类型。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是边坡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平衡推力法、Sarma法和直线型分析法是应用广泛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在介绍这3种方法的基础上,以宜巴高速舒家槽大桥桥基顺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和破坏情况,运用这3种方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并与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和破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arma法稳定性分析结果与边坡实际破坏情况非常吻合,更适合于节理裂隙发育的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不平衡推力法计算结果偏大;直线型分析法结果偏小,较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边坡 SARMA法 不平衡推力法 直线滑动面法 边坡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因素劣化对导堤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家论 范建军 +1 位作者 王颖轶 黄醒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530,共6页
以吴淞导堤工程为案例,基于超声波现场检测及室内强度试验、探地雷达现场检测试验、潜水员水下探摸及测量结果,分别评价导堤在长期运营过程中护面混凝土结构、内部堆石结构、导堤两侧坡度变化以及两侧冲淤演变等敏感因素的劣化程度,并... 以吴淞导堤工程为案例,基于超声波现场检测及室内强度试验、探地雷达现场检测试验、潜水员水下探摸及测量结果,分别评价导堤在长期运营过程中护面混凝土结构、内部堆石结构、导堤两侧坡度变化以及两侧冲淤演变等敏感因素的劣化程度,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导堤护面混凝土结构等4种敏感因素劣化对导堤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堤护面混凝土及内部堆石结构弹性模量与导堤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呈负指数关系;导堤安全系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呈现出近似线性减小;导堤位移的最大值随着导堤左侧淤积和右侧冲淤高程的增加呈线性增大,在实际加固维护方案设计中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堤 边坡稳定性评价 参数劣化 数值模拟 吴淞导堤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绪涛 张强勇 李术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5,90,共4页
根据SARMA法的基本思想,考虑非饱和带基质吸力和暂态附加水荷载对边坡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了能考虑降雨入渗效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改进SARMA法。将提出的方法和编制的程序应用于某高边坡工程,进行了边坡在降雨入渗影响下的安全稳... 根据SARMA法的基本思想,考虑非饱和带基质吸力和暂态附加水荷载对边坡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了能考虑降雨入渗效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改进SARMA法。将提出的方法和编制的程序应用于某高边坡工程,进行了边坡在降雨入渗影响下的安全稳定性计算与评价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降雨入渗和入渗形成的暂态饱和区是影响边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边坡安全系数随降雨的入渗显著下降。同时有效加强坡面防渗、最大限度减少坡面雨水的入渗,能有效提高和增强边坡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基质吸力 暂态饱和区 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板溪水库南孟溪堆积体演化机制与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柏威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水库运行过程中库水位频繁变化是导致库岸边坡变形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我国西南地区三板溪水库南孟溪堆积体岸坡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现场调查、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孟溪堆积体成因机制及形貌演化过程,并结合岸坡... 水库运行过程中库水位频繁变化是导致库岸边坡变形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我国西南地区三板溪水库南孟溪堆积体岸坡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现场调查、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孟溪堆积体成因机制及形貌演化过程,并结合岸坡渗流场分析,通过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该堆积体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孟溪堆积体是斜坡表层岩体在两组陡倾节理、顺坡向缓倾层面和顺坡向断裂的不利组合作用下产生崩塌破坏的结果,其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6个阶段;正常运用条件下,库水位下降过程中,该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系数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且在库水位约为464.9 m时边坡稳定性系数达到最小值,而在水库蓄水期,边坡稳定性系数呈先保持基本稳定后逐步下降的规律;非正常运用条件下,在库水位降低20%~30%时边坡稳定性系数达到最小值;堆积体边坡在部分工况下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边坡最小安全系数标准,设置重要构筑物时需要采取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区堆积体 库水位变化 边坡稳定性评价 堆积体成因 三板溪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坡稳定性优势面分析法——以太湖度假区休体公园渔洋山边坡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查俊 阎长虹 +2 位作者 许宝田 许菘 孙亚哲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8-43,48,共7页
运用优势面理论层次分析法,确定岩坡的控稳优势面,通过对太湖度假区休体公园渔洋山边坡的研究得出F1和软弱夹层是控稳优势面,通过优势面组合分析,得出4组优势分离体,其中F1、软弱夹层和边坡临空面组合为试算安全系数最小优势分离体。最... 运用优势面理论层次分析法,确定岩坡的控稳优势面,通过对太湖度假区休体公园渔洋山边坡的研究得出F1和软弱夹层是控稳优势面,通过优势面组合分析,得出4组优势分离体,其中F1、软弱夹层和边坡临空面组合为试算安全系数最小优势分离体。最后用Sarma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得出各种优势分离体组合模型在考虑地下水和地震加速度为0.15g的情况下均是不稳定的。结果表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岩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优势面理论 层次分析法 边坡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雨入渗影响下的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强勇 张绪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72-1576,共5页
根据SARMA法的基本原理,考虑非饱和带基质吸力和暂态附加水荷载对岩体边坡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了能考虑雾化雨入渗效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改进SARMA法。将提出的方法和编制的程序应用于紫坪铺#2导流洞出口高边坡工程,进行了边坡在... 根据SARMA法的基本原理,考虑非饱和带基质吸力和暂态附加水荷载对岩体边坡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了能考虑雾化雨入渗效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改进SARMA法。将提出的方法和编制的程序应用于紫坪铺#2导流洞出口高边坡工程,进行了边坡在泄洪雾化雨入渗影响下的安全稳定性计算与评价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雾化雨入渗和入渗形成的暂态饱和区是影响边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边坡安全系数随雾化雨入渗显著下降。同时有效加强坡面防渗、最大限度减少坡面雨水的入渗,能有效提高和增强边坡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雨入渗 基质吸力 暂态饱和区 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2,共1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 内容简介 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评价 崩滑地质灾害 评价方法 极限分析上限法 崩塌灾害 极限分析法 稳定岩体 危险性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