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降雨条件下高速公路植被边坡模型水文效应测试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娅如 曹雲翔 +3 位作者 杨成参 史锋厚 付红祥 初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3,共10页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常采用生态护坡方式,尤其以植被结合覆盖方式防护效果较好。为掌握高速公路边坡的水文效应,通过建立边坡试验模型,设置不同处理组合开展人工降雨,探讨不同覆盖物、不同生长期植被、不同降雨强度对边坡模型水文效应的影...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常采用生态护坡方式,尤其以植被结合覆盖方式防护效果较好。为掌握高速公路边坡的水文效应,通过建立边坡试验模型,设置不同处理组合开展人工降雨,探讨不同覆盖物、不同生长期植被、不同降雨强度对边坡模型水文效应的影响,以便确定最佳的边坡植被防护体系参数。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覆盖椰丝草毯、秸秆纤维毯、草帘的边坡比裸土边坡的坡面径流量分别减少23.25%、15.66%、17.94%,而坡体水分渗透量分别增加了65.19%、48.10%、27.89%。在降雨强度为120 mm·h^(-1)时,不同生长期的植被边坡防护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4月生植被边坡模型的坡面径流量最小,坡体水分渗透量最大,抗雨水冲刷能力最强。降雨强度为60 mm·h^(-1)时,植被边坡并未产生坡面径流,植被发挥了很好的保护效果;随着降雨强度逐渐增大,裸土边坡和植被边坡的坡面产生径流时间和坡体水分渗出时间逐渐缩短,坡面径流量和泥沙占比均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综合而言,粉砂性高速公路边坡采用狗牙根(12 g·m^(-2))、紫穗槐(14 g·m^(-2))、胡枝子(10 g·m^(-2))种子混播后,覆盖椰丝草毯(300 g·m^(-2)),在正常管理养护条件下,待植物生长3个月后,坡面抗雨水冲刷能力显著增强,在降雨强度不超过120 mm·h^(-1)时,植被结合覆盖方式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护效果。植物和覆盖物两者相互作用可以减弱雨水对于边坡的冲击强度,消减坡面径流量,同时植物根系有利于雨水渗透坡体,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边坡模型 坡面径流量 坡体水分渗透量 防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模型边界效应及材料孔隙率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东燕 郑志明 侯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3-27,共5页
通过自制的新型试验装置进行不同边界情况下的边坡模型变形破坏研究。探讨了边坡模型破坏开始时的坡角(破坏角)与边界条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破坏角会与模型厚度成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随着模型厚度超过一定值,边界条件造成的影响将... 通过自制的新型试验装置进行不同边界情况下的边坡模型变形破坏研究。探讨了边坡模型破坏开始时的坡角(破坏角)与边界条件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破坏角会与模型厚度成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随着模型厚度超过一定值,边界条件造成的影响将趋于弱化,同时,运用数学手段定量地印证了这种关系形式。另外,还通过试验验证了相比于边界条件而言,破坏角的变化幅度会对模型材料的孔隙率更加敏感。基于所得结果,可对试验装置进行改进,并优化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模型 破坏角 边界效应 孔隙率 变化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限边坡模型和概率理论的区域边坡可靠度计算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高焕翔 何宇康 +2 位作者 张彪 李文彬 黄发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67,共10页
区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一直是地质灾害研究的重点。物理模型能有效地反映边坡稳定性预测的物理力学机制,且可解释性较强。但现有物理模型未能真实地考虑地形坡度因素对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影响,且其大多未考虑边坡土体力学参数的空... 区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一直是地质灾害研究的重点。物理模型能有效地反映边坡稳定性预测的物理力学机制,且可解释性较强。但现有物理模型未能真实地考虑地形坡度因素对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影响,且其大多未考虑边坡土体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特征。为解决这些问题,对无限边坡模型的地形坡度进行定值优化,利用地形坡度分布特征来修正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利用基于概率论的蒙特卡洛法探讨边坡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最终开发出全新的边坡可靠度计算模型(Regional Infinite Slope and Probability theory based slope Reliability Mapping,RISPRM)。最后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为研究区,分别采用RISPRM模型和代表传统物理模型的SINMAP模型对该区域边坡可靠度进行计算,经频率比和预测率曲线精度对比,结果显示:RISPRM模型相对于传统物理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危险区域滑坡灾害,预测效果更好且更符合野外实际情况;该模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物理模型中存在的低坡度区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随坡度变化不稳定、中高坡度区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随坡度增大而单调下降以及计算结果未考虑地质条件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边坡模型 频率比 基于概率论的蒙特卡洛法 边坡可靠度 地理信息系统 SIMMA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不同植被边坡水文效应室内模型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龙诚璧 胡伟 +1 位作者 李光范 万晓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383-388,共6页
结合海南地区台风强降雨规律,对3种植被条件的粉土边坡模型进行了人工降雨试验,为热带生态护坡的植被选择提供依据。通过测量两次降雨过程中的总降雨量、地表径流量、雨水渗出量、坡体储水量及相应时间,对3种植被条件边坡的水文效应开... 结合海南地区台风强降雨规律,对3种植被条件的粉土边坡模型进行了人工降雨试验,为热带生态护坡的植被选择提供依据。通过测量两次降雨过程中的总降雨量、地表径流量、雨水渗出量、坡体储水量及相应时间,对3种植被条件边坡的水文效应开展了分析。相较于裸土边坡,细叶结缕草(Zoysia japonica)边坡和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e(L.)]边坡均具有较好的抗雨水冲刷能力,肾蕨边坡更占优势。降雨前后,裸土边坡渗透性大幅降低;细叶结缕草边坡渗透性有所下降,但不明显;肾蕨边坡渗透性则显著提高。肾蕨边坡良好的储水持水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利于边坡稳定的,但在长期干旱后遭遇强降雨时,也有可能因其储水能力太强而给边坡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相比之下,裸土边坡和细叶结缕草边坡的储水和持水能力均较差。综合比较来看,一般情况下,肾蕨的水文效应对于保持边坡的稳定性是最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护坡 人工降雨 边坡模型试验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架防护黄土边坡坡面冲蚀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原泽 晏长根 +4 位作者 陶悦 贾卓龙 杨万里 徐伟 郜世泰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89-1998,共10页
西部黄土地区高边坡多采用骨架结构进行防护,但其服役期间容易产生土体侵蚀破坏,造成防护效力的局部丧失,严重者甚至可诱发垮塌灾害。通过开展人工模拟降雨冲蚀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裸坡和骨架边坡的坡面冲蚀过程、含沙量、径流量及累计... 西部黄土地区高边坡多采用骨架结构进行防护,但其服役期间容易产生土体侵蚀破坏,造成防护效力的局部丧失,严重者甚至可诱发垮塌灾害。通过开展人工模拟降雨冲蚀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裸坡和骨架边坡的坡面冲蚀过程、含沙量、径流量及累计冲蚀量,探讨了骨架结构的防护效果,厘清了骨架关键部位处的坡面冲蚀规律,揭示了强降雨诱发骨架防护边坡侵蚀破坏机制。试验结果表明:骨架结构具有一定防护效力,但其框格边缘土体容易侵蚀破坏;随着降雨时间增长,裸坡和骨架边坡的含沙量、径流量及累计冲蚀量均逐渐增加。相比于裸坡,冲蚀60 min时骨架边坡的含沙量降低25%(坡比1︰1.5), 21.4%(坡比1︰1.75),径流量降低33.6%(坡比1︰1.5), 31.4%(坡比1︰1.75),累计冲蚀量降低43.6%(坡比1︰1.5), 40.0%(坡比1︰1.75);骨架关键部位,尤其是尖角边缘土体所承受的雨水冲刷作用较强,其冲蚀演化历程归纳为:溅蚀-片蚀-细沟侵蚀-切沟侵蚀(初次冲蚀),或溅蚀-片蚀-切沟侵蚀(再次冲蚀);骨架结构可限制土颗粒运移、削弱径流冲蚀,起到截流、挡水及分流作用,但也会在骨架关键部位处产生较为明显的边缘汇流现象,容易使得骨架支撑土体的侵蚀破坏,造成骨架结构的局部悬空。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路堤边坡拱形骨架防护的优化设计与现场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边坡 人工模拟降雨 拱形骨架 边坡模型 坡面冲蚀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水平岩层边坡工程地质模型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兵兵 舒继森 +1 位作者 舒应秋 吕金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边坡工程地质模型是研究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计算的基础。说明了边坡工程地质模型的内容、露天矿层状边坡的基本工程地质模型、近水平岩层边坡的破坏模式。在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划分工程地质岩组,研究岩体结构和地下水影响,建立了... 边坡工程地质模型是研究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计算的基础。说明了边坡工程地质模型的内容、露天矿层状边坡的基本工程地质模型、近水平岩层边坡的破坏模式。在工程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划分工程地质岩组,研究岩体结构和地下水影响,建立了某露天矿东南帮边坡的工程地质模型,分析了可能的破坏模式是圆弧滑动和圆弧-顺层滑动,对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评价了16#煤开采前后边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近水平岩层 边坡工程地质模型 边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植物根系对喀斯特边坡浅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宁伟豪 颜哲豪 +1 位作者 谌芸 魏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722-6730,共9页
为明确草本植物根系对喀斯特边坡浅层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重庆酉阳选取典型喀斯特坡地分上、中、下坡位种植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H.)和拉巴豆(Dolichos lablab L.),并以裸地为对照,取样测定土壤性质和根系性状,利用无限边坡稳... 为明确草本植物根系对喀斯特边坡浅层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重庆酉阳选取典型喀斯特坡地分上、中、下坡位种植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H.)和拉巴豆(Dolichos lablab L.),并以裸地为对照,取样测定土壤性质和根系性状,利用无限边坡稳定分析模型计算边坡安全系数,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影响边坡稳定的关键根系性状。结果表明:(1)沿阶草和拉巴豆处理的边坡安全系数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49.97%—179.96%和52.27%—75.53%,二者提高效果最优的坡位分别是下坡和上坡;(2)两种草处理的土壤粘聚力是对照的1.97—5.11倍,沿阶草的根质量密度显著大于拉巴豆,是拉巴豆的2.78—5.99倍;(3)土壤粘聚力与边坡安全系数相关性最强,二者呈对数函数关系,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根质量密度是影响边坡稳定的关键根系性状。研究认为喀斯特坡地上坡宜选择直根系草本植物,而下坡宜选择须根系草本植物,且根系质量密度大的植物有利于边坡稳定。本研究可为科学应用草本植物解决喀斯特坡地边坡失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土壤粘聚力 根质量密度 无限边坡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降雨类型的基岩型浅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绍红 朱建东 +1 位作者 王少阳 吴礼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5,149,共6页
降雨是诱发滑坡尤其是浅层滑坡的主要因素,目前多数降雨作用下基岩型浅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都是基于常降雨强度假设,忽略了降雨特性对该类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建立了常规型降雨强度-时间类型,通过控制参数统一均匀型降雨、递增型降... 降雨是诱发滑坡尤其是浅层滑坡的主要因素,目前多数降雨作用下基岩型浅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都是基于常降雨强度假设,忽略了降雨特性对该类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建立了常规型降雨强度-时间类型,通过控制参数统一均匀型降雨、递增型降雨、递减型降雨、峰值型降雨等类型。根据入渗理论和无限边坡模型,提出了考虑降雨类型的基岩型浅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编制MATLAB程序计算一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降雨类型对基岩型浅层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在实际边坡防治中,应考虑降雨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型浅层边坡 降雨类型 稳定性分析 入渗理论 无限边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对黄土边坡浅层破坏防护时间效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毛正君 张瑾鸽 +2 位作者 毕银丽 孙伟博 安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72-83,共12页
为探究紫花苜蓿对黄土边坡浅层破坏防护的时间效应,该研究考虑降雨入渗条件并以含不同生长期紫花苜蓿的黄土边坡为例,基于室内土工试验获取参数,分别采用含植物根系的无限边坡模型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作用... 为探究紫花苜蓿对黄土边坡浅层破坏防护的时间效应,该研究考虑降雨入渗条件并以含不同生长期紫花苜蓿的黄土边坡为例,基于室内土工试验获取参数,分别采用含植物根系的无限边坡模型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降雨作用使得边坡潜在滑动面位置由坡体内部转移到降雨最大入渗深度处;随着坡面植被的生长,边坡浅层土体的强度逐渐提高,潜在滑动面又逐渐转移到边坡内部。根据数值模拟强度折减法,边坡稳定系数随着植被生长不断增大。对比无限边坡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的边坡稳定系数,植物根系生长到1.0m且不论在天然状态或降雨条件下黄土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植物根系在0~0.8 m且在降雨条件下时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边坡植物生长期的延长,边坡稳定系数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即先降低再逐渐增大。草本植物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对降雨条件下黄土边坡坡面侵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草本植物根系生长能够提高黄土边坡稳定性。当草本植物生长时间达到150d时,能够有效防治黄土坡面侵蚀,并提高黄土边坡稳定性,因此草本植物生长的前5个月为关键期。研究成果对于黄土边坡浅层破坏防护以及实现黄土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数值模拟 黄土 紫花苜蓿 边坡浅层破坏 时间效应 无限边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优势流作用的降雨入渗边坡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姚云琦 曾润强 +4 位作者 马建花 孟祥沛 王鸿 张宗林 孟兴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05-2316,共12页
降雨诱发滑坡是世界上最普遍的地质灾害,而关于降雨入渗对边坡的可靠度分析,优势入渗的影响被长期忽视。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降雨条件下优势入渗做数值求解,利用无限边坡模型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并应用改进Cholesky分解法生成空间... 降雨诱发滑坡是世界上最普遍的地质灾害,而关于降雨入渗对边坡的可靠度分析,优势入渗的影响被长期忽视。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降雨条件下优势入渗做数值求解,利用无限边坡模型计算边坡安全系数;并应用改进Cholesky分解法生成空间相关随机场,使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降雨过程中边坡的可靠度。结合确定性与可靠度计算对比均质入渗与优势入渗在降雨过程中边坡安全性变化:(1)降雨强度较低时,优势入渗安全性较好,而降雨强度较高时,均质入渗更稳定;(2)均质入渗中参数空间变异性是边坡失稳破坏的关键因素,而优势入渗的边坡失稳则由湿润峰快速推进所导致;(3)针对优势入渗模型研究,发现基质域与优势域水力交换强度较大时边坡有更大概率失稳,而较小的水力交换强度可能影响边坡底部的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边坡模型 降雨入渗 双重渗透模型 边坡可靠度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伏规律在岩质边坡结构面编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明 黄润秋 +1 位作者 严明 巨能攀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0,共10页
理论上,据边坡设计坡面来编录展示结构面的迹线分布应与其在坡面内的侧伏交线一致。把握一定的侧伏规律,处以适当的素描技法,既可吻合实际情况,又可提高绘图效率和资料质量,对边坡结构模型的准确分析不无裨益。有鉴于此,经过现场观测总... 理论上,据边坡设计坡面来编录展示结构面的迹线分布应与其在坡面内的侧伏交线一致。把握一定的侧伏规律,处以适当的素描技法,既可吻合实际情况,又可提高绘图效率和资料质量,对边坡结构模型的准确分析不无裨益。有鉴于此,经过现场观测总结,分析了结构面与坡面的各种交切关系及其迹线的侧伏特征。在侧伏规律公式推导的基础上,根据两者产状提出其特征三角形判别法,并编制相应的算图,可校核以及在适当条件下推测某一产状要素。讨论了实践中几类难以作图的特殊情况下侧伏规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素描 侧伏角 结构面迹线 展示图 边坡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江县古坟坪滑坡降雨入渗观测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白兰英 周杨 +2 位作者 李绍红 王维早 吴礼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8-73,共6页
为研究降雨条件下浅层土质滑坡的入渗规律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南江县古坟坪滑坡为例,对该滑坡区及其邻近区域开展了不同深度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监测。结合实时降雨量资料,分析降雨条件下坡体内部的含水率和吸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基... 为研究降雨条件下浅层土质滑坡的入渗规律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以南江县古坟坪滑坡为例,对该滑坡区及其邻近区域开展了不同深度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监测。结合实时降雨量资料,分析降雨条件下坡体内部的含水率和吸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基于无限边坡模型开展坡体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2#监测点位于滑坡邻近区域,初始体积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滑坡区后缘存在基岩汇水点,导致1#监测点初始体积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监测点基岩面处存在入渗的优势通道,降雨时基岩面处体积含水率最先响应;降雨过程中稳定性系数随着深度的增加不断减小,最危险的滑动面处于基岩面,但是现阶段滑坡处于稳定状态,稳定性系数>1。通过对滑坡体入渗规律和稳定性的分析,可为该类典型滑坡的预报预测、危险性评估及灾害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土质滑坡 降雨 监测 入渗规律 无限边坡模型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降雨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滑坡模拟试验及坡体滑移细观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华 胡泽佩 阮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3-589,共7页
以花岗岩残积土为代表性土样,制作4种不同坡度的边坡模型,分别进行4种不同强降雨条件下滑坡模拟试验.利用岩土细观变化的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采集大量细观变化图像和照片;再通过计算机编写图像处理程序,获取土体颗粒团的细观运动数据信... 以花岗岩残积土为代表性土样,制作4种不同坡度的边坡模型,分别进行4种不同强降雨条件下滑坡模拟试验.利用岩土细观变化的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采集大量细观变化图像和照片;再通过计算机编写图像处理程序,获取土体颗粒团的细观运动数据信息和滑移轨迹.经过统计分析,从细观角度研究强降雨条件下残积土边坡模型坡体细观滑移规律,揭示出坡体宏观滑塌破坏形式与细观滑移运动演变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强降雨模拟试验 边坡模型 坡体滑移细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冰碛土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14
作者 金建立 曹志翔 +2 位作者 宗永臣 陈亮 王康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5年第3期672-679,共8页
实践指出降雨是引发边坡破坏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为研究降雨作用下冰碛土滑坡规律和导致滑坡的内在因素,本次研究制作了3种坡度的冰碛土边坡模型,进行了3种降雨强度下的共9组降雨作用下的冰碛土滑坡试验,通过试验观测边坡土含水率、土... 实践指出降雨是引发边坡破坏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为研究降雨作用下冰碛土滑坡规律和导致滑坡的内在因素,本次研究制作了3种坡度的冰碛土边坡模型,进行了3种降雨强度下的共9组降雨作用下的冰碛土滑坡试验,通过试验观测边坡土含水率、土压力变化及边坡变形数据,从而揭示降雨条件下冰碛土边坡破坏的机制。通过对冰碛土边坡降雨试验过程的观测发现,边坡模型坡脚位置的含水率最先稳定,各观测点的土压力没有观测到明显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降雨入渗导致的滑坡变形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首先为局部性土颗粒滑落,其次为边坡表面形成冲蚀沟,然后小范围的冲沟逐渐扩展为中部和上部连片滑动,最后冰碛土边坡浅层形成贯通性滑动体,滑动的泥水混合物流动一段距离后在坡脚处形成堆积体。3种暴雨工况下各坡度边坡主要特征表现为边坡表层土体产生小范围坡面径流,径流逐渐增强形成冲蚀沟,其后发生滑坡破坏。3种大雨工况下坡度超过45°的边坡发生了滑坡破坏。3种中雨工况下仅60°边坡产生了滑坡破坏。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和边坡坡度是影响冰碛土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土 边坡模型 降雨强度 坡度 滑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波波速的降雨型滑坡预警系统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宇龙 内村太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73-3386,共14页
降雨是诱发滑坡最主要的因素。为减少滑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滑坡早期预警系统成为了最佳选择之一。根据弹性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基于降雨型滑坡变形破坏的特点,提出利用弹性波波速来反映边坡表面土体含水率和位移的变化。开... 降雨是诱发滑坡最主要的因素。为减少滑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滑坡早期预警系统成为了最佳选择之一。根据弹性波传播的基本原理和基于降雨型滑坡变形破坏的特点,提出利用弹性波波速来反映边坡表面土体含水率和位移的变化。开发研制了一套三轴渗流-弹性波测试三轴仪和相关系统。该装置能让水从底部渗入土体,模拟降雨入渗土体的过程,同时能测试弹性波波速。试验过程中同步测试含水率、变形和弹性波波速的变化。还进行了降雨滑坡模型试验。利用三轴弯曲元注水试验和降雨滑坡模型试验,深入分析和研究降雨引起的土体滑坡过程与弹性波波速演化规律,揭示波速与含水率和变形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波波速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缓慢减小,随着变形的增大而急剧减小,临近失稳时,波速骤然减小。根据试验结果对含水率和变形导致弹性波波速减小可能的机制进行了解释,提出弹性波在波速骤然减小时发出滑坡预警。研究结果为滑坡防灾减灾和预测预报提供新的方法和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早期预警 降雨 弹性波波速 三轴试验 边坡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丝加筋补强植生技术抗剪抗侵蚀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冲 张一凡 +5 位作者 叶宇轩 王茜徵 梁令帅 江亚雄 裴福云 王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52-154,164,共4页
连续纤维丝补强土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具有适用广泛、抗剪及抗侵蚀强且更易于植物生长等优点。通过直剪试验和边坡模型抗雨水冲刷试验,分别测定了不同纤维丝含量对加筋补强植生土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及纤维丝对边坡稳定性的影... 连续纤维丝补强土工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土体改良技术,具有适用广泛、抗剪及抗侵蚀强且更易于植物生长等优点。通过直剪试验和边坡模型抗雨水冲刷试验,分别测定了不同纤维丝含量对加筋补强植生土抗剪切强度的影响及纤维丝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剪试验中共设置4种纤维丝加入量(0、100、200、300 g/m^2)和2种基质配方(以原料土为主要成分的配方A、以原料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要成分的配方B),边坡模型抗雨水冲刷模拟试验共设置了2种纤维丝加入量(0、300 g/m^2)和2种边坡坡度(30°、60°)。试验结果表明,纤维丝对2种基质配方均有较好的补强效果,且对配方A和配方B摩擦角■的影响程度均较小。对配方A而言,黏聚力C随着纤维丝加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纤维丝用量为200 g/m^2时,C值达到最高;而对配方B而言,黏聚力C随着纤维丝加入量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纤维丝的最优投加量为300 g/m^2。在边坡模型抗雨水冲刷模拟试验中,纤维丝的加入有利于边坡的加筋补强。对于60°的陡坡而言,不加丝的边坡在418 s后即崩塌,而加入纤维丝的边坡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丝 抗剪强度 内摩擦角 黏聚力 边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度折减法在三种坡度下的植物护坡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力 谢春燕 +3 位作者 李岩 李雪尔 吴达科 杨明金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145,共8页
以均质黄土和油松根系组成的根土复合坡体为研究对象,在植物固土护坡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分析。在三种不同坡度下不断植树,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滑动面的安全系数,定量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变化情况,从而获得最优的植树... 以均质黄土和油松根系组成的根土复合坡体为研究对象,在植物固土护坡力学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分析。在三种不同坡度下不断植树,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滑动面的安全系数,定量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变化情况,从而获得最优的植树方案。由安全系数变化情况可得出:边坡为25°时,前2棵(从坡脚起)油松对于边坡稳定性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最佳树距为3 m;边坡为35°时,为前4棵和2.5 m;边坡为45°时,为前5棵和2 m。结果表明:(1)坡度越大,种植棵数越多,离坡脚越远的树对边坡稳定性的贡献越少(安全系数增幅不断减小);(2)坡度越大,种植间距越小,但不是越小越好,有最佳值;(3)三种坡度下,坡脚处最易失稳,第一棵树根系所承受的拉应力最大,对稳定性的贡献也最大(安全系数增幅最大)。研究结果为植物护坡的植树栽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护坡 林木根系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有限元软件 生态护坡 生态措施 边坡稳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trifuge modeling of dynamic behavior of pile-reinforced slopes during earthquakes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玉贞 邓丽军 +1 位作者 孙逊 吕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1070-1078,共9页
A series of centrifuge model tests of sandy slope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pile-reinforced slopes subjected to various motions.Time histories of accelerations,bending moments and pile earth pre... A series of centrifuge model tests of sandy slope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pile-reinforced slopes subjected to various motions.Time histories of accelerations,bending moments and pile earth pressures were obtained during excitation of the adjusted El Centro earthquake and a cyclic motion.Under a realistic earthquake,the overall response of the pile-reinforced slop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reinforced slope.The histories of bending moments and dynamic earth pressures reach their maximums soon after shaking started and then remain roughly stable until the end of shaking.Maximum moments occur at the height of 3.5 m,which is the deeper section of the pile,indicat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active loading and passive resistance regions.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s above the slope base steadily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height of pile.For the model under cyclic input motion,response amplitude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slope are almost the same,indicating no significant response amplification.Both the bending moment and earth pressure increase gradually over a long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SLOPE stabilizing pile dynamic behavior centrifuge modeling earth pressure ACCELERATION bending mo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盘头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灵熹 陈筠 +2 位作者 刘恋嘉 王麒 池昌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33,共7页
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由于其岩层倾角较缓,具有不易察觉其失稳且识别难度大的特点。以一个典型的缓倾顺层岩质边坡(贵州云盘头滑坡)为例,基于工程地质勘察,建立边坡地质模型,并结合底摩擦试验、二维离散元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探讨云盘头滑... 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由于其岩层倾角较缓,具有不易察觉其失稳且识别难度大的特点。以一个典型的缓倾顺层岩质边坡(贵州云盘头滑坡)为例,基于工程地质勘察,建立边坡地质模型,并结合底摩擦试验、二维离散元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探讨云盘头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云盘头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可分为微裂纹发育阶段、裂纹拓展阶段、滑体变形阶段与完全破坏阶段,并在坡脚存在关键块体;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坡体经过开挖导致软弱夹层出露,坡体内部发育垂直于软弱夹层的拉裂纹并将滑体分割成块体,随着坡脚关键块体向临空面滑移,后部次级块体随之移动并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坡体发生整体滑移,变形模式属于典型的滑移-拉裂式。研究成果为探究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破坏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顺层岩质边坡 工程地质勘察 边坡地质模型 底摩擦试验 滑移-拉裂 云盘头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intense rainfall on stability of infinite terraced slope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世国 韩同春 +2 位作者 徐日庆 吴渐 张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534-1545,共12页
For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hydrological dynamics of an infinite terraced slope, the infiltration process was studied by employing the Green and Ampt infiltration model.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and the Mohr-Coulo... For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hydrological dynamics of an infinite terraced slope, the infiltration process was studied by employing the Green and Ampt infiltration model.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and the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were adopted to derive a stability model for the infinite terraced slope subjected to an intense rainfall.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for verifying its applicability.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indicate that a set of stepped wetting fronts are found during infiltration,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terraced slope covered by coarse-textured soils can be approximated as one-dimensional infiltration. The potential sliding surfaces from the numerical method are all parallel to the slope line, and the proposed model and framework can provide an approximate method of estimating how the infiltration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an infinite terraced slo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se rainfall infiltration infinite terraced slope stability safety fa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