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辩证过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
作者 张淑云 《经济经纬》 1987年第3期170-174,共5页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人类认识史的经验,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的观点应用于反映论以后,人们的认识过程才被看作是一个“从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的辩证发展过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从... 自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人类认识史的经验,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的观点应用于反映论以后,人们的认识过程才被看作是一个“从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的辩证发展过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是人们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过程理论 相结合 实践活动 理性认识 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事物 群众路线 个别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的发现揭示了有机界发展过程的辯证法——《自然辩证法》学习札记
2
作者 钟安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7年第1期13-17,共5页
细胞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非常重视这个发现,曾把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他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重要著作中都一再提到它,并深刻地指出,由于细... 细胞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非常重视这个发现,曾把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他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等重要著作中都一再提到它,并深刻地指出,由于细胞的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我们对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大踏步地前进了”。因此,了解细胞发现的历史,对于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反杜林论》 费尔 有机界 辩证发展过程 细胞结构 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 微构造 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苏格拉底哲学“始基”观中的辩证法
3
作者 郑明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23-30,共8页
“始基”是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范畴,它是由泰利士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曾对它进行解释:“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由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存在物的原素和始基。”可见,“始基”是万物的起... “始基”是古希腊的第一个哲学范畴,它是由泰利士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曾对它进行解释:“一个东西,如果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由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存在物的原素和始基。”可见,“始基”是万物的起源和归宿,是万物生灭变化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种用来说明事物的“原则”,用现代哲学语言讲,“始基”就是“本原”。“始基”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哲学研究的真正开始,也规定着前苏格拉底哲学的研究方向:探讨世界的起源。前苏格拉底哲学对“始基”的探讨和阐释,体现了人类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对这些思想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锻炼思维,启迪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始基 前苏格拉底 思维 辩证法思想 抽象概括 性问题 普遍性 辩证发展过程 哲学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改进教学方法
4
作者 刘绍堂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1-54,共4页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为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渊博的学识外,还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一种传授与获取人类以往知识和...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为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渊博的学识外,还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一种传授与获取人类以往知识和技能的特殊认识过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改革也必须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普遍规律,只有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认识主体 指导教学 教学质量 事物内部 辩证发展过程 教学活动 学习过程 学习意志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认识发展阶段和知性问题
5
作者 汤文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64-69,共6页
周扬同志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要重视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以为在认识论的研究中若取得进展,那么,“我们的思想就可以大大提高一步,我们的实践就可以更有成效,就可以少犯错误”。因此,他提出,在对认识... 周扬同志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要重视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以为在认识论的研究中若取得进展,那么,“我们的思想就可以大大提高一步,我们的实践就可以更有成效,就可以少犯错误”。因此,他提出,在对认识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应引入“知性”范畴,并且主张“用感性、知性、理性三范畴去代替感性和理性两范畴”。我认为,这一意见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是没有充分展开论证,有的说法也似乎欠妥当,所以引起许多分歧。这些分歧意见,大致说来可归纳为两种:一是主张知性应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可以肖前同志的文章《关于认识的发展阶段和知性、理性问题》为代表;一是主张知性应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可以顿占民同志的文章《关于认识阶段的划分与感性、知性、理性问题》为代表。他们的意见看起来相左,其实都不同意把知性划分为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以为一个认识过程只能划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阶段 理性问题 肖前 周扬 人类认识运动 辩证发展过程 事物内部 内在逻辑联系 《逻辑学》 “二律背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理发展规律问题质疑
6
作者 李时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4-18,共5页
一个时期来,在一些哲学教科书中,大都认为真理发展规律就是同谬误的斗争。在这种观点看来,真理只有通过同谬误进行斗争并排除谬误才能发展。我认为对真理发展规律的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实质上是把真理的发展规律同认识的发展规... 一个时期来,在一些哲学教科书中,大都认为真理发展规律就是同谬误的斗争。在这种观点看来,真理只有通过同谬误进行斗争并排除谬误才能发展。我认为对真理发展规律的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这实质上是把真理的发展规律同认识的发展规律看作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是把真理发展过程中的错综复杂的情况简单化、绝对化;是离开矛盾的同一性,孤立地去强调矛盾斗争性对真理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本文试就这三个方面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科书 规律问题 微粒说 马克思主义发展 波动说 辩证发展过程 阶级利益 人类社会 反复过程 燃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历史性思想初探
7
作者 彭炳忠 《湖湘论坛》 1990年第6期19-21,共3页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的思想是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对人们的启迪,是永恒的和多方面的。其中,恩格斯研究和观察问题所遵循的历史性原则,便是最启人心智...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经典著作之一,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的思想是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对人们的启迪,是永恒的和多方面的。其中,恩格斯研究和观察问题所遵循的历史性原则,便是最启人心智的思想之一。所谓历史性原则,就是以发展变化的历史性观点观察和研究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原则或方法。历史性原则作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 永恒真理 热寂论 辩证思维 思维科学 辩证发展过程 燃素说 研究成果 实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自然科学要学会用辩证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一点体会
8
作者 张红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8年第1期87-90,共4页
《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象春雷响彻四方,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战斗号召。在这千军万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大好形势下,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摆在面前:科技人员怎样做到又红又专,尽快达到... 《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象春雷响彻四方,英明领袖华主席和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战斗号召。在这千军万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大好形势下,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摆在面前:科技人员怎样做到又红又专,尽快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条件是多方面的。有无正确的思想路线作指导,则是极为重要的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思想路线 科学技术现代化 全国科学大会 科学技术事业 燃素说 先进科学技术 资产阶级思想 技术过程 辩证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同志认识论学说的三对范畴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恩寰 董侠 《社会科学辑刊》 1984年第2期20-25,共6页
【1】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思想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把认识作为一个过程,作为一个辩证发展过程来研究;其二,是把认识过程又看作一个依赖于实践而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作为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既是作为个体的认识过程,又是作为人类认... 【1】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思想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把认识作为一个过程,作为一个辩证发展过程来研究;其二,是把认识过程又看作一个依赖于实践而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作为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既是作为个体的认识过程,又是作为人类认识的过程。对前者进行微观分析研究,属于心理学;而对后者进行宏观分析研究,则属于哲学认识论。毛泽东同志主要侧重在宏观分析,紧密结合人类历史实践,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阐述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一部《实践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辩证发展过程的理论。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石,对认识过程作了系统的科学阐述,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上是首创。他把实践观点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辩证发展过程 客观事物 心理学 显著特点 相结合 紧密结合 毛泽东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和趋向
10
作者 原付林 闫德保 《学习论坛》 1998年第9期24-25,共2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领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人们极为关注。如何正视面临的种种问题?如何认识思想道德观念的形势和趋向?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当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传统思想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领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人们极为关注。如何正视面临的种种问题?如何认识思想道德观念的形势和趋向?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当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的冲击有进步意义 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思想道德观念要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特别是经济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的计划经济已轻车熟路搞过几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想道德观念 经济条件下 计划经济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进步意义 辩证发展过程 主体意识 商品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11
作者 赵庆臣 武献民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8-40,共3页
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是由每个国家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过程所决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呈现出放之每个国家而皆准的普遍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普遍... 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是由每个国家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发展过程所决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呈现出放之每个国家而皆准的普遍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普遍性与中国国情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具有普遍指导性。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一个由特殊到普遍,又由普遍到特殊的辩证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道路 辩证统一 人类社会 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旗帜 强大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 共同思想 刘少奇选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教学方式对培养现代人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祥余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87年第1期29-32,共4页
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需要改革的地方甚多,其中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为严重。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书本、课堂、老师为中心,唯卷面成绩作为衡量人才优劣的尺度。它的某些特点,如“唯书”、“唯师”、“唯分”、“封闭性... 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需要改革的地方甚多,其中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为严重。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书本、课堂、老师为中心,唯卷面成绩作为衡量人才优劣的尺度。它的某些特点,如“唯书”、“唯师”、“唯分”、“封闭性”、“慢节奏”等等,在今天中国锐意改革,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愈益显示出其消极和落后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才 求知者 学习过程 知识结构 学习进步 “高分低能” 课堂气氛 四级 授人以鱼 辩证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博约结合的治学道路
13
作者 江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共1页
治学之道,首先应该博约结合。简单地说,应该是先博后约,由博而约,再由约返博这样一个互相交替的辩证发展过程。所谓博,就是渊博,就是在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先有个博览群书,广泛吸收各种知识的阶段。所谓约,就是集中,精专,在一个方面进行... 治学之道,首先应该博约结合。简单地说,应该是先博后约,由博而约,再由约返博这样一个互相交替的辩证发展过程。所谓博,就是渊博,就是在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先有个博览群书,广泛吸收各种知识的阶段。所谓约,就是集中,精专,在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和细致的探讨,以求有所突破,这是治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过程可能时间相当长,甚至要十几年,等到在这个方面已有很大收获或者已把这方面的问题研究透彻时,然后就得继续向前推进,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和领域。如果说前一个阶段的主攻方向是重点突破,那么这时就应该从点向面发展。这就是再由约返博,但这个博是更高一级的博,应该在一个或几个专业领域内都成为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学道路 治学之道 辩证发展过程 专业领域 词章 至要 扩大范围 重点突破 主攻方向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概念、范畴和规律的相互关系
14
作者 傅寿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17-22,共6页
最近,读了一些论及规律和范畴的关系的文章,对我深有启发,使我产生了一些联想:概念、范畴和规律的相互关系,到底是什么?本文围绕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哲学界同人。 (一) 我认为概念、范畴和规律的相互关系是客观事物个别、... 最近,读了一些论及规律和范畴的关系的文章,对我深有启发,使我产生了一些联想:概念、范畴和规律的相互关系,到底是什么?本文围绕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哲学界同人。 (一) 我认为概念、范畴和规律的相互关系是客观事物个别、特殊和一般的相互关系在逻辑思维中的反映。它们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形式,但三者决不是不相容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隶属关系,是一个由此推彼、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 概念相对于范畴而言是个别,范畴相对于概念而言是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关系 客观事物 特殊和 辩证发展过程 具体科学 列宁 物质层 方法论 认识世界 物质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飞跃”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
15
作者 董京泉 《文史哲》 1981年第5期100-101,共2页
关于认识辩证发展过程“两个飞跃”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奠定的,毛泽东概括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其明确化、集中化和系统化了。“两个飞跃”的理论,是连接认识论许多问题的纽带,马克思主义... 关于认识辩证发展过程“两个飞跃”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奠定的,毛泽东概括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其明确化、集中化和系统化了。“两个飞跃”的理论,是连接认识论许多问题的纽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切重要问题的解决都与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它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飞跃 系统化 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社会实践 辩证发展过程 基本思想 理论 毛泽东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加强人工自然观的研究
16
作者 计育兴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1期16-19,共4页
自从劳动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之后,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那么这种矛盾关系对于其他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恩格斯曾把人类同其他动物作了一个全面的对比,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仅仅利用外面的自然界,单纯地以自... 自从劳动把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之后,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那么这种矛盾关系对于其他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恩格斯曾把人类同其他动物作了一个全面的对比,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仅仅利用外面的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以他所引起的改变来迫使自然界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来支配自然界”。这一本质特征就是人类的自然观,特别是打上人类印记的人工自然和人工自然观;而动物却淹没于自然界的“海洋”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我们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一个特色,就是说我们不但注意研究天然的自然、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过程,而且注意研究人类如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本文拟就对人工自然的产生、特点及其辩证发展过程,提出些粗浅看法以期引起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自然物 人工自然观 人与自然界 天然自然 人类生存 改造自然 矛盾关系 辩证发展过程 生态系统 征服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方法论思想研究》简介
17
作者 邵浚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0-40,共1页
由俞朝卿主编的《邓小平方法论思想研究》已经南京出版社出版问世。该书从方法论的视角,阐述了贯穿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观点和方法。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他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 由俞朝卿主编的《邓小平方法论思想研究》已经南京出版社出版问世。该书从方法论的视角,阐述了贯穿在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观点和方法。邓小平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他娴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伟大历史道路的开辟及其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从哲学高度系统考察这一道路的形成及其辩证发展过程,为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认识的武器和实践的方向,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该书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研究 方法论思想 辩证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 历史道路 科学理论 创造性 系统考察 显著特点 邓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真理的本性传播真理——怎样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18
作者 邹先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年第1期11-13,10,共4页
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不仅是当前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题,而且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要使党的基本路线入高校学生之脑,关键是要抓住实质,精心开展教育,按真理的本性传播真理,不附加任何主观的东西。一、社会主义初级阶... 深入学习党的基本路线,不仅是当前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题,而且是高校思想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要使党的基本路线入高校学生之脑,关键是要抓住实质,精心开展教育,按真理的本性传播真理,不附加任何主观的东西。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钥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制定基本路线的理论依据。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基本路线 性传播 战略任务 阶段理论 思想教育 辩证发展过程 教育科学文化 辩证统一 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唯实”问题
19
作者 谭振武 《湖湘论坛》 1991年第3期16-18,共3页
陈云同志曾多次指出,要唯实。1990年1月24日还把他题写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条幅赠给浙江省委负责同志。这简要的15个字,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 陈云同志曾多次指出,要唯实。1990年1月24日还把他题写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条幅赠给浙江省委负责同志。这简要的15个字,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什么是唯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同志 不唯书 认识路线 路德维希 一切从实际出发 辩证关系 卷第 辩证发展过程 费尔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真理的相对性
20
作者 邢岩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6期38-40,共3页
相对真理是否包含“错误因素”?应该怎样理解这种“错误因素”?关键在于弄清楚什么是相对真理,或者说什么是真理的相对性。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 相对真理是否包含“错误因素”?应该怎样理解这种“错误因素”?关键在于弄清楚什么是相对真理,或者说什么是真理的相对性。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地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辩证唯物论认为,真理是客观的,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论的唯物论;承认真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是坚持真理论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真理 正确认识 规律性 相对真理 历史条件 关系问题 相对性 辩证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 唯物辩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