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道路模拟系统辨识信号的产生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林文强 缪瑞平 +1 位作者 王学义 谢里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以道路模拟系统为分析对象 ,提出了一种关于模拟系统辨识中的辨识信号生成的新方法·根据系统的特点 ,构造出一个下三角滤波器 ,根据实测信号的统计特征来确定滤波器的值 ,并利用正态白噪声通过该滤波器来得到所需的信号·实际... 以道路模拟系统为分析对象 ,提出了一种关于模拟系统辨识中的辨识信号生成的新方法·根据系统的特点 ,构造出一个下三角滤波器 ,根据实测信号的统计特征来确定滤波器的值 ,并利用正态白噪声通过该滤波器来得到所需的信号·实际表明应用该信号进行系统辨识能达到较好的辨识效果 ,且辨识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生方法 辨识信号 道路模拟系统 系统辨识 下三角矩阵 谱矩阵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脉冲激光信号辨识系统
2
作者 张玉霞 刘艳辉 +1 位作者 李娜 石瑞霞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208,共6页
为捕捉信号的长距离依赖特征,抑制噪声干扰,精准辨识脉冲激光信号,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脉冲激光信号辨识系统。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核心,设计脉冲激光信号采集模块,实时采集脉冲激光信号。上位机利用深度学习中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处... 为捕捉信号的长距离依赖特征,抑制噪声干扰,精准辨识脉冲激光信号,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脉冲激光信号辨识系统。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核心,设计脉冲激光信号采集模块,实时采集脉冲激光信号。上位机利用深度学习中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处理采集的脉冲激光信号,通过LSTM内部的记忆单元和门控机制,捕捉到脉冲激光信号的长距离依赖特征,并通过其门控机制,选择性地保留有用的长距离依赖特征,抑制噪声干扰,输出精准的脉冲激光信号辨识结果。实验证明,该系统可有效实时采集脉冲激光信号,且不同目标高度时,该系统脉冲激光信号采集的消光系数与标准消光系数具备较优的一致性,即脉冲激光信号采集精度较高。在不同脉冲丢失率时,该系统脉冲激光信号辨识的可决系数均较高,即信号辨识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脉冲激光 信号辨识 可编程门阵列 长短期记忆 门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特征辨识的IGBT焊料层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为介 刘畅 +4 位作者 陈钰洁 成庶 向超群 袁炜钰 赵洪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3-1395,共13页
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作为电气化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电气部件,在牵引传动、变流控制和辅助照明供电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焊料层老化是IGBT模块的典型退化形式,而作为老化状态评价指标的空洞、裂纹参数的... 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作为电气化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电气部件,在牵引传动、变流控制和辅助照明供电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焊料层老化是IGBT模块的典型退化形式,而作为老化状态评价指标的空洞、裂纹参数的获取却受限于模块的外部封装。为在保证监测对象完整性的前提下达到其状态评估的目的,基于传输线理论和拓展频谱时域反射(spread spectrum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SSTDR)法提出IGBT反射信号检测方案,并提出反射波解析拟合算法以实现对混叠采样信号的目标提取与特征辨识。然后在考虑焊料层退化机理的基础上构建模块芯片端等效阻抗解析模型,进而建立“信号−阻抗−焊料层”的映射关联,并以SKM50GB12T4型IGBT为例,通过开展功率循环加速老化实验,明确空洞率随焊料层老化状态的变化趋势。最后,基于信号传输和器件阻抗建模理论对各阶段老化样本开展反射信号特征辨识研究,分析信号特征参数随器件劣化进程的变化规律,为焊料层老化状态评估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中检测端阻抗随空洞增长呈现出先缓慢减小(寄生电容主导),后快速增大的趋势(空洞、芯片主导),进而得到一致的反射信号特征参数变化趋势,与空洞变化规律的阻抗分析结果相符,故可基于特征参数增量属性将服役周期划分为健康、缓慢退化期、快速劣化期和故障损坏4个阶段。相较于空洞统计的评价方法,本方法借助信号反射特性间接刻画了焊料层空洞发展趋势,克服了内部参数监测方案的部分局限性。研究结果为IGBT焊料层老化状态的无损化检测与评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焊料层 空洞率 老化状态评估 拓展频谱时域反射 信号特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q0变换和专家系统的电能质量信号辨识方法 被引量:19
4
作者 欧阳森 王建华 +2 位作者 宋政湘 陈德桂 耿英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21-24,3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 dq0变换和专家系统的电能质量信号辨识新方法。利用 dq0变换后的 d、q和 0序分量 ,能对单相、两相或三相电压出现电能质量问题的电力系统电压进行准确有效的信号特征提取 ;利用这些信号特征 ,结合相应的基于规则的专家... 提出了一种基于 dq0变换和专家系统的电能质量信号辨识新方法。利用 dq0变换后的 d、q和 0序分量 ,能对单相、两相或三相电压出现电能质量问题的电力系统电压进行准确有效的信号特征提取 ;利用这些信号特征 ,结合相应的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能有效地进行电能质量信号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能质量 信号辨识 专家系统 DQ0变换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选择线谱的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辨识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振华 许录平 +1 位作者 倪广仁 王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7-190,195,共5页
为提高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辨识效果,利用双谱技术提取了脉冲星累积脉冲轮廓的非线性和非高斯特征.提出了一维选择线谱辨识算法,该算法采用特征核与特征域描述统计信号的共性及个性,定义信号特征矢量方差及特征矢量间的距离,抽取双谱图... 为提高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辨识效果,利用双谱技术提取了脉冲星累积脉冲轮廓的非线性和非高斯特征.提出了一维选择线谱辨识算法,该算法采用特征核与特征域描述统计信号的共性及个性,定义信号特征矢量方差及特征矢量间的距离,抽取双谱图中具有最强类别可分离度的一维线谱特征向量构成特征模板.实验结果表明:一维选择线谱特征向量适于脉冲星信号辨识,且与选择双谱相比,一维选择线谱算法使整个特征向量具有最大类间可分离度,可以获得更好的辨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信号辨识 一维选择线谱 脉冲星 双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震信号多尺度非线性特征提取与辨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响 钱建生 +1 位作者 王海燕 秦海初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9-975,共7页
针对矿山煤岩破裂与人工爆破微震信号难以辨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参数化和非参数化分析的多尺度非线性特征提取与加权融合SVM信号辨识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原始信号自适应分解到不同的频段;利用Volterra级数对分解后... 针对矿山煤岩破裂与人工爆破微震信号难以辨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参数化和非参数化分析的多尺度非线性特征提取与加权融合SVM信号辨识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原始信号自适应分解到不同的频段;利用Volterra级数对分解后的本征模态分量(IMF)建立非线性预测模型,提取模型参数作为特征向量形成特征子集,根据每个特征子集分别建立独立的信号辨识SVM子分类器;最后,采用训练集精确度作为参数加权融合各个子分类器形成最终预测分类器。实验表明,与多尺度线性特征提取方法以及不经过非参数化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相比,该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微震信号 多尺度 非线性 信号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海况下舰船微弱信号的时频辨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宁 林春生 +1 位作者 庞学亮 于李洋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4-838,共5页
将时频分析技术应用于复杂海况背景下舰船物理场场微弱信号的辨识研究。分析了Wigner-Ville分布(WVD)检测微弱信号时的交叉项干扰问题,采用高阶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预滤波,并通过Blackman窗数字平滑滤波(SPWD),抑制WVD交叉项干扰,提高... 将时频分析技术应用于复杂海况背景下舰船物理场场微弱信号的辨识研究。分析了Wigner-Ville分布(WVD)检测微弱信号时的交叉项干扰问题,采用高阶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预滤波,并通过Blackman窗数字平滑滤波(SPWD),抑制WVD交叉项干扰,提高WVD时频分辨率。基于舰船水压场海上测量,对算法进行对比验证,表明该算法显著提高对复杂海况下舰船微弱信号的辨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微弱信号辨识 Wigner-Ville时频分布 Butterworth预滤波 SPW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辨识的新算法
8
作者 王璐 许录平 +1 位作者 张华 罗楠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60-1465,共6页
为了提高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辨识的效果和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的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辨识算法。通过对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的累积脉冲轮廓进行时频分析得出,在不同观测频率和不同信噪比的条件下,脉冲星累积脉冲轮廓S变换的时频分布... 为了提高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辨识的效果和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S变换的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辨识算法。通过对脉冲星辐射脉冲信号的累积脉冲轮廓进行时频分析得出,在不同观测频率和不同信噪比的条件下,脉冲星累积脉冲轮廓S变换的时频分布图基本不变。基于这种稳定的时频特征,采用最小标准化欧式距离分离器对脉冲星信号进行辨识。实验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且识别率和运算速度均优于基于小波和双谱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S变换 信号辨识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策略耦合优化的含瓦斯煤破裂过程信号辨识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华 赵俊程 +2 位作者 刘昊 刘雨竹 卢万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47,共8页
为解决含瓦斯煤破裂过程信号特征的辨识问题,以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为基分类器,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算法与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双策略耦合优化的辨识模型。首先针对AdaBoost算法中错误样本占比随迭代不断增加影响最终强分类... 为解决含瓦斯煤破裂过程信号特征的辨识问题,以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为基分类器,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算法与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双策略耦合优化的辨识模型。首先针对AdaBoost算法中错误样本占比随迭代不断增加影响最终强分类器辨识效果的问题,引入权重参数,以改变弱分类器权重,提高辨识精度;然后为确定最优的模型参数,结合HHO,优化辨识参数与权重参数,优化过程中HHO与改进的AdaBoost算法产生耦合作用,使得辨识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达到最优,平均准确率为91.36%,标准差缩小至0.0174。研究结果表明:双策略耦合优化HHO-AdaBoost-BiLSTM含瓦斯煤体破裂过程信号特征辨识模型准确性更高,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煤破裂 信号特征辨识 双策略 耦合优化 ADABOOST算法 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多特征组合的液压信号辨识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欢 刘毅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29,34,共5页
液压信号具有非平稳性、非线性、特征信息相近时难以正确辨识的特点。针对该特点提出了一种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多特征组合的信号辨识方法。该方法将信号自适应分解为若干个固有模态函数(IMF);提取各IMF分量的能量、裕度、峰度、波动系... 液压信号具有非平稳性、非线性、特征信息相近时难以正确辨识的特点。针对该特点提出了一种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多特征组合的信号辨识方法。该方法将信号自适应分解为若干个固有模态函数(IMF);提取各IMF分量的能量、裕度、峰度、波动系数等特征参数,规范化后组合形成全局特征向量,并输入支持向量机(SVM)中学习和辨识。通过对液压主管压力信号处理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辨识特征信息相近的压力信号,在小样本下仍然具有较好的辨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信号 EMD 多特征组合 信号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时间观测器的电力信号辨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吕龙 王炳昌 +3 位作者 张卫川 张浩 徐浩田 张飞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0-535,共6页
依据傅里叶变换,将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归结为多个正弦分量加权叠加而成的有限带宽周期信号,对其进行时频分析的主要目标就是把输入信号分解为不同正弦成分,并估计每个正弦分量的频率、幅值、相角,以提供电力系统状态评价和保护的... 依据傅里叶变换,将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归结为多个正弦分量加权叠加而成的有限带宽周期信号,对其进行时频分析的主要目标就是把输入信号分解为不同正弦成分,并估计每个正弦分量的频率、幅值、相角,以提供电力系统状态评价和保护的基本依据。提出并证明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观测器理论的估计算法,然后与基于线性观测器的估计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号 信号辨识 幅值估计 相角估计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LL辅助的GNSS/INS系统欺骗信号辨识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许睿 丁梦羽 +1 位作者 孟骞 刘建业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30,共8页
受欺骗的卫星导航信息与惯导系统组合滤波,会导致错误的惯性器件误差修正量,最终组合导航系统也会被欺骗干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DLL算法的改进的GNSS/INS组合导航模式,能够实现欺骗信号的辨识和抑制,保证组合导航信息... 受欺骗的卫星导航信息与惯导系统组合滤波,会导致错误的惯性器件误差修正量,最终组合导航系统也会被欺骗干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DLL算法的改进的GNSS/INS组合导航模式,能够实现欺骗信号的辨识和抑制,保证组合导航信息的可靠性。GNSS接收机通过MEDLL算法同时估计接收的全部卫星信号参数,当欺骗干扰存在时,MEDLL算法可同时估计出两路信号参数,并判定欺骗干扰存在;MEDLL估计的信号参数生成两组输出伪距信息与惯导系统定位信息提供的参考伪距进行比较,实现欺骗信号的辨识。在200次实验测试中,对于牵引速率大于2 m/s的牵引式欺骗信号,4 s内成功辨识的次数为200次。同时,与传统的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相比,提出的MEDLL辅助的组合导航模式能够有效减小欺骗信号的影响,定位结果稳定在真实位置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牵引式欺骗干扰 信号估计与辨识 MEDLL 惯性导航系统 抗欺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电能质量辨识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欧阳森 王建华 +3 位作者 耿英三 宋政湘 陈德桂 张桂青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2-36,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电能质量辨识方法。对各种电能质量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和幅值分析,并从小波变换结果中提取与信号时域、频域和幅值量相关的几个特征量来表征不同电能质量信号。将这些特征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电能质量辨识方法。对各种电能质量信号进行时域、频域和幅值分析,并从小波变换结果中提取与信号时域、频域和幅值量相关的几个特征量来表征不同电能质量信号。将这些特征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可以实现电能质量的辨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信号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0,2)模态导波的缺陷反射信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银方 井然 +3 位作者 严有琪 郭镇宁 陈岚崴 高书苑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1-554,共4页
通过管道超声导波缺陷反射理论和检测理论,分析了超声导波与缺陷作用后的传播特性。为了对管道中缺陷信号进行辨识,利用周向压电晶片阵列在带有不同缺陷的管道中激励不同频率的L(0,2)模态导波对管道进行缺陷检测实验,研究了导波激励频... 通过管道超声导波缺陷反射理论和检测理论,分析了超声导波与缺陷作用后的传播特性。为了对管道中缺陷信号进行辨识,利用周向压电晶片阵列在带有不同缺陷的管道中激励不同频率的L(0,2)模态导波对管道进行缺陷检测实验,研究了导波激励频率、模态转换后各模态幅值与缺陷尺寸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缺陷截面比与信号激励频率相同的情况下,裂纹缺陷的反射系数比腐蚀缺陷的反射系数大;L(0,2)模态导波与裂纹缺陷相互作用后会产生F(2,3)模态;与缺陷同一周向位置的压电片接收的反射回波幅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模态转换 信号辨识 管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l频谱滤波和CNN的有载分接开关可听声辨识方法 被引量:17
15
作者 韩帅 高飞 +4 位作者 王博闻 刘云鹏 王康 吴达 张晨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09-3617,共9页
有载分接开关(on-loadtapchanger,OLTC)作为变压器的核心组件易发生机械故障,为实现其机械状态的不停电检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Mel频谱滤波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结合的OLTC机械故障可听声辨识方法。首先搭建... 有载分接开关(on-loadtapchanger,OLTC)作为变压器的核心组件易发生机械故障,为实现其机械状态的不停电检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Mel频谱滤波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结合的OLTC机械故障可听声辨识方法。首先搭建110kV OLTC故障模拟平台,物理模拟传动机构卡涩和内部组件松动故障,并进行可听声信号采集;其次在变电站现场声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相似矩阵的盲源分离法将OLTC动作可听声音号与变压器本体运行噪声进行分离,提高信噪比;再次,根据OLTC可听声信号的能量分布特性,采用Mel频谱滤波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降维,有效提升了处理效率;最后引入CNN通过超参数调整和网络结构优化设计构建可听声辨识模型,实现OLTC机械故障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OLTC传动机构卡涩和内部组件松动故障具有较好的识别成功率和运算效率,为OLTC机械状态现场不停电监测与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载分接开关 可听声信号辨识 故障诊断 Mel频谱滤波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AKI辨识策略的机床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子凌 刘成颖 李铁民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46,50,共5页
机床振动是制约机床加工精度及效率的核心因素,文章基于EAKI策略在多台机床上开展振动试验研究。针对强迫振动及自激振动信号辨识问题,首先提出EAKI振动信号辨识策略;为有效构建振动信号备案知识库,提出信号特征分量提取算法;最后在国... 机床振动是制约机床加工精度及效率的核心因素,文章基于EAKI策略在多台机床上开展振动试验研究。针对强迫振动及自激振动信号辨识问题,首先提出EAKI振动信号辨识策略;为有效构建振动信号备案知识库,提出信号特征分量提取算法;最后在国内外多台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全转速状态下的振动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有效地验证了EAKI策略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同时为机床性能评估及设计完善提供了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KI方法 信号辨识 振动试验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网箱养殖鱼群声信号短时频谱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欢 张培珍 +2 位作者 沈晨 李高聪 高守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5,共9页
【目的】研究大型网箱养殖鱼群声信号特性,为鱼类声学特性研究和智能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被动声学技术对大型网箱鱼群进行昼夜持续监测,计算人工投料、自动投料、摄食后以及深夜安静等特殊时段下鱼群发声信号的短时谱,获取短时... 【目的】研究大型网箱养殖鱼群声信号特性,为鱼类声学特性研究和智能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被动声学技术对大型网箱鱼群进行昼夜持续监测,计算人工投料、自动投料、摄食后以及深夜安静等特殊时段下鱼群发声信号的短时谱,获取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的统计特征,对比区分网箱混叠三种鱼群在不同外界激励条件下的发声频段、发声方式和短时特征。【结果与结论】1)石斑鱼(Epinephelus drummondhayi)进食时发出咕噜和轰隆声,信号频带为200~1000 Hz;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进食过程通过喉齿摩擦和拍打发出声音,信号频带为600~2000 Hz;叫姑鱼(Johnius grypotus)摄食时通过鳔内的气体振动发出以200~1500 Hz为基频的声音,且存在持续到7000 Hz的高频谐波。2)鱼群游动身体相互摩擦和拍打水花的噪声频段为2000~5000 Hz。3)网箱混叠三种鱼群的声信号在短时特征上可得到区分,短时特征值大小为叫姑鱼>卵形鲳鲹>石斑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网箱养殖 短时分析 鱼声信号辨识 声特征提取 统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LCR发散振荡响应的控制系统频率特性辨识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万文军 李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118,共7页
针对目前控制工程中采用的激励信号获取对象动态模型存在较高的噪信比,抗干扰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双阶跃激励信号的LCR(inductance capacitance resistance)发散振荡方法。通过从频域与时域角度分别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该方法抗干... 针对目前控制工程中采用的激励信号获取对象动态模型存在较高的噪信比,抗干扰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双阶跃激励信号的LCR(inductance capacitance resistance)发散振荡方法。通过从频域与时域角度分别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该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结论。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控制系统频率特性辨识中,仿真实验表明,在较强干扰环境下可获得较为准确的频率特性。最后,本文的方法应用于电站锅炉的炉膛压力控制系统频率特性分析中,与点频滤波器方法相比获得了更加贴近实际的频率特性。仿真实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频率谱辨识 随机噪声干扰 功率噪信比 双阶跃激励 持续激励 LCR发散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PA开展人员对火灾报警信号反应性评价研究
19
作者 邱培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1,共1页
NFPA火灾探测与报警研究委员会调研发现,有些建筑虽然安装了火灾报警和探测系统,但人们对报警信号的反应性有待提高。报警信号辨识度如何、不同类型的声音警报有效性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报警信号 火灾探测 NFPA 反应性 评价 火灾报警 信号辨识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20
作者 顾文 吕万 +1 位作者 杨宏宇 陈曦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8,共10页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由来已久,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较大威胁性,是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实测数据的振荡检测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次同步振荡事故情况,并有助于后续振荡的溯源和抑制的实施。次同步振荡的检测...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由来已久,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较大威胁性,是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实测数据的振荡检测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原次同步振荡事故情况,并有助于后续振荡的溯源和抑制的实施。次同步振荡的检测方法种类繁杂,不同方法的效果也各不尽相同。首先对次同步振荡的信号预处理技术进行了整理综述,其次将信号提取辨识技术按照基于瞬时值数据和基于相量数据两大类进行了归纳和优缺点比较,并简单介绍了近来新兴的次同步振荡薄弱环节定位技术,最后在结尾对次同步振荡信号检测领域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相量测量单元 滤波 信号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