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辨证录》中运用天花粉的特色与规律
1
作者 潘赐明 周丽莉 +4 位作者 王玲玉 朱恩惠 左懿 冯光美 张柱英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84-86,91,共4页
清代医家陈士铎撰有《辨证录》一书,该书论述精湛,用药精当,共记载126种疾病,其中使用天花粉有68种疾病,占53.97%;根据人体系统疾病研究结果显示,天花粉治疗春温、暑症等外感疾病的功效主效为解火消痰以祛邪,同时生津除烦;天花粉治疗耳... 清代医家陈士铎撰有《辨证录》一书,该书论述精湛,用药精当,共记载126种疾病,其中使用天花粉有68种疾病,占53.97%;根据人体系统疾病研究结果显示,天花粉治疗春温、暑症等外感疾病的功效主效为解火消痰以祛邪,同时生津除烦;天花粉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功效主效为泻火排脓以散肿,配伍玄参降浮游之火;天花粉治疗妇科疾病之时,为辅助他药开少阳平厥阴以解郁火;天花粉治疗肠胃之热的功效主效为能消积聚,清润消膈以除肠胃痼热;天花粉能平脾中之虚热,是治疗消渴的要药。统计学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天花粉的方剂有67首,与天花粉配伍使用的中药有104味,其中高频配伍中药有甘草、白芍、当归、柴胡和茯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 陈士铎 辨证录 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辨证录》方药探究陈士铎治疗便秘的学术特色 被引量:4
2
作者 唐斐斐 高日阳 吕东勇 《国医论坛》 2017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究陈士铎治疗便秘的用药思想、相关经验和方法。方法:对《辨证录》大便秘结门九则论治中所用方药进行频数分析与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陈士铎治疗便秘以调整脏腑间水火阴阳,并且以脾胃分治为特色;注重气机的调畅、阴液的固护;... 目的:探究陈士铎治疗便秘的用药思想、相关经验和方法。方法:对《辨证录》大便秘结门九则论治中所用方药进行频数分析与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陈士铎治疗便秘以调整脏腑间水火阴阳,并且以脾胃分治为特色;注重气机的调畅、阴液的固护;用药上阴阳并补,泻热而不伤正。结论:陈士铎匠心独运,其少使用泻下药、以调整脏腑间阴阳水火偏盛的辨证思路颇有特色,值得学习及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录 陈士铎 大便秘结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辨证录》探析心肾不交证的治疗用药特点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宝忠 孙晶 +2 位作者 邵攀辉 燕飞如 李冀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9期25-26,共2页
《辨证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所著,所论述的心肾相交包括心肾本脏的阴阳相交和心肾的阴阳上下相交,将心肾不交归为心不交肾、肾不交心和心肾两不相交,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心肾不交理论的内涵。在治疗心肾不交证时,陈士铎以补益为主,... 《辨证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所著,所论述的心肾相交包括心肾本脏的阴阳相交和心肾的阴阳上下相交,将心肾不交归为心不交肾、肾不交心和心肾两不相交,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心肾不交理论的内涵。在治疗心肾不交证时,陈士铎以补益为主,伍以清心泻火之品,常用熟地、麦冬、人参、山茱萸、肉桂、黄连等药物,善用熟地与麦冬、熟地与人参、黄连与肉桂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录 心肾不交证 用药特点 陈士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录》从心论治男科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明 许闯 +1 位作者 卢永屹 戚广崇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清代医籍《辨证录》从心论治男科病的用药规律,以此指导临床组方,提高中医疗效。方法:整理出《辨证录》中从心论治男科病的全部方剂,运用频数法分析高频药物、单味药的功效类别以及性味归经,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清代医籍《辨证录》从心论治男科病的用药规律,以此指导临床组方,提高中医疗效。方法:整理出《辨证录》中从心论治男科病的全部方剂,运用频数法分析高频药物、单味药的功效类别以及性味归经,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整理出方剂41首,含单味药70味,以药物功效分为15类中药,总频次442次。以高频药物分析,使用频率≥10%的中药有28味,前11味药依次为人参、麦冬、白术、酸枣仁、山药、当归、熟地黄、肉桂、五味子、茯神、巴戟天。以中药功效类别分析,使用频率≥10%的前3类药物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安神药。补虚药中,补气药的使用频率、平均频次最高。以中药药性分析,使频率最高的前2种药性依次为平、温。以中药药味和归经分析,主味频次最高以及药味频率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甘、辛、苦;第一归经频次最高的前6位依次为心、脾、肝、肺、肾、胃经。药物归经频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心、肾、脾、肝、肺、胃、胆、大肠、心包、小肠、三焦、膀胱经。通过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出4类聚类方,总体以补心、清心为主,与肾、肝、脾的病理改变相互联系。结论:初步了解了《辨证录》从心论治男科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录 从心论治 男科病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相关分析的《辨证录·血症门》辨证特点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晓蕾 游建勇 +3 位作者 陈毅菁 苏志扬 杜丽君 蔡美美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16-19,共4页
通过对陈士铎《辨证录·血症门》38个医案症状、病机、用药的整理和分析,来总结陈氏治疗血症的辨证特点;陈氏治疗血症,不以泄火止血,尤重滋肾壮水,将五行生克乘侮应用于脏腑辨证,补肾常兼补肺,善用熟地、麦冬并应用"隔脏治法&q... 通过对陈士铎《辨证录·血症门》38个医案症状、病机、用药的整理和分析,来总结陈氏治疗血症的辨证特点;陈氏治疗血症,不以泄火止血,尤重滋肾壮水,将五行生克乘侮应用于脏腑辨证,补肾常兼补肺,善用熟地、麦冬并应用"隔脏治法"治疗血症,同时擅长根据病机使用特殊药,对临床治疗各种出血病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辨证录 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录》辨治不寐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孙玉范 刘素荣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全面阐释了不寐的基本病机“心肾不交”,以其为病机中心,采用五行生克理论进行脏腑辨证,重视肝胆和心肾的相互关系,论治上取古人意而不泥古人法,多有见解独到之处。摒弃历来以大剂量黄连直折心火,小量肉桂为臣以交... 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全面阐释了不寐的基本病机“心肾不交”,以其为病机中心,采用五行生克理论进行脏腑辨证,重视肝胆和心肾的相互关系,论治上取古人意而不泥古人法,多有见解独到之处。摒弃历来以大剂量黄连直折心火,小量肉桂为臣以交通心肾的思想,摒弃大寒大热的治疗方式,主张等量小量一温一凉纠其偏性,强调心肾同病、心肾同治,其对心肾不交的理解和治疗理念,充实和拓展了心肾不交的理论范畴。该文探析《辨证录》“不寐门五则”证治特色,以期有益于临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辨证录 陈士铎 心肾不交 五行生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录》辨治痢疾的特色浅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煜阳 李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884-1887,共4页
基于《辨证录》中针对痢疾的专篇论述,探析陈士铎对于痢疾的辨治特点。陈士铎辨治痢疾,病因首推湿热,同时通过脏腑五行、气血理论分析,认为还与肝木郁结、下克脾土、上耗肾精;或上传于肺、灼伤肺金;或侵犯肾水,传热于脾;或熏蒸于胃口,... 基于《辨证录》中针对痢疾的专篇论述,探析陈士铎对于痢疾的辨治特点。陈士铎辨治痢疾,病因首推湿热,同时通过脏腑五行、气血理论分析,认为还与肝木郁结、下克脾土、上耗肾精;或上传于肺、灼伤肺金;或侵犯肾水,传热于脾;或熏蒸于胃口,扰动心火使其郁而不通;或郁于膀胱、大肠,灼伤肠络;或气血亏虚,不能摄血,随利自下;或气滞血瘀,腐化成脓等因素有关。陈士铎辨治时详证略脉,重视关键症状的抓取。不同于“痢无止法”“痢无下法”的观点,陈士铎认为应辨证使用攻补,在体内无邪时及时止痢,并应将补阴法贯彻于痢疾治疗过程中,通过补阴以生阳。用药上善用补阴药物,以白芍、当归为甚。同时,陈士铎注重日常生活的调护,告诫医者及患者应注意天时,夏季不可贪凉,不可贪饮酒等。陈士铎辨证思路细致,为临床治疗痢疾提供了启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痢疾 辨证录 学术思想 辨证论治 脏腑五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与《辨证录》治疗耳疾异同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明武 潘赐明 +2 位作者 丁家雯 王旭 王素銮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267-1269,共3页
本文通过对比《临证指南医案》与《辨证录》分析其辨证施治耳疾的异同。叶天士与陈士铎在辨证上注重胆为标,肾为本,治疗上强调平肝清胆、益肾填精之法,注重因人制宜,对于体虚或久病之人,肾水亏乏,清胆泻热之时不忘求本;总而言之,邪干窍... 本文通过对比《临证指南医案》与《辨证录》分析其辨证施治耳疾的异同。叶天士与陈士铎在辨证上注重胆为标,肾为本,治疗上强调平肝清胆、益肾填精之法,注重因人制宜,对于体虚或久病之人,肾水亏乏,清胆泻热之时不忘求本;总而言之,邪干窍闭,治在胆经;真阴不足,益水平火;前后缓急,方精法圆是叶氏、陈氏共同之处。叶氏用药轻灵,多从外邪六淫论治,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体系,药虽时方,法在仲景,给邪气以出路。若火风侵窍,法宜轻可取实;若肝胆气郁,法宜标本兼治。陈氏注重内因,无论是辨证论治或是处方开药,具有五行生克制化的体系,强调脏腑之间的关系,阳虚气闭,治病求于本;心肾不交,从心论治;汤丸丹散灵活运用,内治法、外治法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辨证录 叶天士 陈士铎 耳病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辨证录》浅析陈士铎辨治癃闭学术思想 被引量:1
9
作者 闫荔琨 闻永毅 李亚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141-2144,共4页
本文通过阅读清代医家陈士铎《辨证录》中有关癃闭的内容,分别采用归纳整理、总结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讨癃闭之发展沿革,厘清不同时代医家对于癃闭的认识,以明陈氏思想之源流;其次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论述陈氏辨治癃闭的学术特色:在辨证... 本文通过阅读清代医家陈士铎《辨证录》中有关癃闭的内容,分别采用归纳整理、总结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讨癃闭之发展沿革,厘清不同时代医家对于癃闭的认识,以明陈氏思想之源流;其次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论述陈氏辨治癃闭的学术特色:在辨证中,以虚实为纲,以阴阳为本,以水火为要,因时因人制宜;在治疗上,注重温补、善用对药,取得良好疗效。陈士铎对癃闭辨证分型精准深入,遣方用药灵活有效,每则病案都有其鲜明特点,这对于进一步理解癃闭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医临床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癃闭 小便不通 辨证录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陈士铎《辨证录》论治内伤咳嗽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俊杰 孙志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423-2427,共5页
《辨证录》是陈士铎内科医理集大成之著作,其人结合《内经》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及张景岳、赵献可的命火肾水学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医理体系。其中《咳嗽门八则》集中论述了咳嗽病的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认为咳嗽一病虽起于外感,但也... 《辨证录》是陈士铎内科医理集大成之著作,其人结合《内经》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及张景岳、赵献可的命火肾水学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医理体系。其中《咳嗽门八则》集中论述了咳嗽病的病因病机及理法方药,认为咳嗽一病虽起于外感,但也归咎于肺气本虚,并依据五行生克之理阐述了内伤咳嗽的具体病机,指出脏腑功能尤其是五脏真水受损及中焦脾土失调,或因脏腑失调产生的病理产物,或虚或实的病机变化导致肺气宣肃失常皆可导致肺气上逆而咳嗽;在治疗上指出在辨证外感新咳与内伤久咳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轻舒外邪、平散内邪,并以温补中焦脾土、补益五脏真水的方法治疗内伤咳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辨证录 内伤咳嗽 五行生克 六脏七腑 命火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录》白术用药特点探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思泽 王仕奇 +2 位作者 官鑫 冯亚琼 汤小虎 《现代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88-93,共6页
目的探析陈士铎《辨证录》白术的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辨证录》中含有白术的423首方剂,并建立白术“数据库”,运用Excel对白术的临床功效、主治病证,不同配伍环境与不同剂量下(大剂量、常用剂量、小剂量)白术的功效发挥方向。结果... 目的探析陈士铎《辨证录》白术的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辨证录》中含有白术的423首方剂,并建立白术“数据库”,运用Excel对白术的临床功效、主治病证,不同配伍环境与不同剂量下(大剂量、常用剂量、小剂量)白术的功效发挥方向。结果陈士铎认为白术具有利腰脐、益气回阳、益气生津、益气升阳、补脾阴、补心气的作用;最常应用白术治疗中风、内伤、伤寒等病证;其常用白术配伍人参、茯苓、肉桂、黄芪、当归等药物,大剂量运用白术时在方剂中所占百分比多在20%~60%之间,常用剂量运用白术时在方剂中所占百分比多在40%以内,小剂量运用白术时在方剂中所占百分比多在20%以内。结论陈士铎临证运用白术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对白术功效的认识与现代研究大致相同,但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录 白术 陈士铎 用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相关分析的《辨证录·火热症门》辨证特点研究
12
作者 蔡晓蕾 颜艺芳 +5 位作者 游建勇 杜丽君 苏志扬 粘美灵 陈辉萍 毛文浒 《江西中医药》 2021年第1期17-19,共3页
通过陈士铎《辨证录·火热症门》32个医案症状、病机、用药的整理和分析,来总结陈氏治疗火热症的用药特点。火热症病机以心肝火热、阴虚火旺为主,陈氏用药精简、量大力专,并喜用荆芥、升麻等祛风药以散郁火,并擅长根据病位使用特定... 通过陈士铎《辨证录·火热症门》32个医案症状、病机、用药的整理和分析,来总结陈氏治疗火热症的用药特点。火热症病机以心肝火热、阴虚火旺为主,陈氏用药精简、量大力专,并喜用荆芥、升麻等祛风药以散郁火,并擅长根据病位使用特定药,尤重滋肾降火,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士铎 辨证录 火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士铎辨治癥瘕学术特色刍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林 杨力强 《国医论坛》 2022年第6期65-67,共3页
陈士铎认为癥瘕病位在脾因食而成,脾虚食结,久积成块是癥瘕基本病机;主张火衰脾寒不化物,情志不调致脾伤,虫伏、邪侵皆伤脾。其治法特点为健脾消癥守其中,健脾消癥,补重于泻;调畅情志,兼顾培土;补火升陷,温扶脾阳。其用药特色有重用白... 陈士铎认为癥瘕病位在脾因食而成,脾虚食结,久积成块是癥瘕基本病机;主张火衰脾寒不化物,情志不调致脾伤,虫伏、邪侵皆伤脾。其治法特点为健脾消癥守其中,健脾消癥,补重于泻;调畅情志,兼顾培土;补火升陷,温扶脾阳。其用药特色有重用白术通先天补后天;妙用柴胡散结升阳舒木;擅用山楂消痰食不伤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癥瘕 陈士铎 辨证录 医苑百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润肝汤治疗肝血燥的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树山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7期58-58,共1页
人于晨夕之间,时多怒气,心烦意躁,不能自遣,夜晚口干舌燥,人以为肝血少,肾水匮乏。肝为肾之子,肝精血不足,乃肾母不足。肝属木,木得水灌溉,则枝叶繁茂。肾水耗竭,则肝木零仃。如遇不顺之事,则肝燥更甚,无津液以养心,故卧不安。治宜滋补... 人于晨夕之间,时多怒气,心烦意躁,不能自遣,夜晚口干舌燥,人以为肝血少,肾水匮乏。肝为肾之子,肝精血不足,乃肾母不足。肝属木,木得水灌溉,则枝叶繁茂。肾水耗竭,则肝木零仃。如遇不顺之事,则肝燥更甚,无津液以养心,故卧不安。治宜滋补肾水。水火既济,则肝木条达。方用润肝汤。笔者自2013年运用润肝汤治疗肝血燥32例,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肝汤 辨证录 肝血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怒补肝汤治疗肝血燥的体会
15
作者 刘树山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6期50-50,共1页
人有少逢拂意之事,便觉怒气填胸,不能自遣,慎恼不已,人以为肝气之逆也,谁知肝血之少乎?夫肝性急,宜顺不宜逆,恼怒之事,正拂抑之事也。拂抑必致动怒,怒极必致伤肝,轻则飧泄,重则呕血者甚多。
关键词 肝血燥 解怒补肝汤 陈士铎 辨证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止流丹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军 沈翠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温肺止流丹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6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忌烟、酒、辣及生冷食物。对照组68例氯雷他定,10mg/次,1次/d。治疗组68例温肺止流丹(荆芥10g,细辛辽3g,党... [目的]观察温肺止流丹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6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忌烟、酒、辣及生冷食物。对照组68例氯雷他定,10mg/次,1次/d。治疗组68例温肺止流丹(荆芥10g,细辛辽3g,党参20g,甘草6g,诃子、桔梗各10g,鱼脑石煅15g;鼻痒甚加僵蚕炒、蝉蜕、地龙各10g;鼻塞加苍耳子、白芷各6g,辛夷包煎10g;畏风怕冷,清涕如水加桂枝、干姜各10g;清涕量多加乌梅、五味子各15g,牡蛎煅、先煎30g;气虚甚加黄芪30g,白术炒、五味子醋各15g;阳虚加附子先煎10g),1剂/d,成人水煎400m L,200m L/次;儿童水煎300m L,150m L/次;早晚口服。连续治疗42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鼻黏膜、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6.76%。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50.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肺止流丹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鼽 温肺止流丹 肺气虚寒 氯雷他定 鼻黏膜 特异性IGE抗体 中医药治疗 辨证录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偏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崇华 罗晓改 《国医论坛》 2005年第4期28-28,共1页
偏头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常反复突然发作,头痛剧烈,或左或右.本病多见女性,属祖国医学"头风"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侧头部剧烈疼痛.笔者近年来采用陈士铎<辨证录&... 偏头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常反复突然发作,头痛剧烈,或左或右.本病多见女性,属祖国医学"头风"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侧头部剧烈疼痛.笔者近年来采用陈士铎<辨证录>中的散偏汤治疗偏头痛39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散偏汤 临床观察 加减治疗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辨证录 突然发作 祖国医学 现代医学 剧烈疼痛 陈士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偏汤颗粒剂治疗偏头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昕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散偏汤颗粒剂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住院和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正天丸,6g/次,2次/d,口服。治疗组42例散偏汤颗粒(川芎3包,白芍1包,白芷1包,白芥子1包,香附1包,... [目的]观察散偏汤颗粒剂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住院和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正天丸,6g/次,2次/d,口服。治疗组42例散偏汤颗粒(川芎3包,白芍1包,白芷1包,白芥子1包,香附1包,郁李仁1包,柴胡1包,甘草1包)。风阳上窜加钩藤1包,石决明1包;瘀血阻络加牛膝1包,赤芍1包;血虚风动加当归2包,天麻1包;痰浊阻窍加半夏1包,白术1包。1剂/d,将上药倒入杯中,先用少量温水浸润1~2min,然后用300~500mL的开水冲化、搅拌,调匀后密封2~3min,待药充分溶解混合,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头痛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控制7例,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控制2例,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8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头痛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偏汤颗粒剂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散偏汤 中药颗粒 辨证录 正天丸 头痛评分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名医王士铎便秘证治浅析
19
作者 阙立明 王雄力 景华娟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1期12-14,共3页
王士铎把便秘根本病因概括为火盛津(阴)伤、肾阴肾阳不足、气虚、血瘀等。其中详细论述了五脏六腑火热偏盛、耗津伤液所致便秘的机理,并按脏腑辨证施药,对当今仍颇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便秘 辨证录 王士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食证治验体会
20
作者 周小白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89年第2期36-36,共1页
厌食证是指小儿较长时期内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症。作者采用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一书中的“活儿丹”治疗,屡屡应手,取效常在二、三剂之间。例:独女某,5岁,1987年6月30日诊:厌食已3月余,任哄、劝、骗、吓及轮... 厌食证是指小儿较长时期内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常见症。作者采用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一书中的“活儿丹”治疗,屡屡应手,取效常在二、三剂之间。例:独女某,5岁,1987年6月30日诊:厌食已3月余,任哄、劝、骗、吓及轮番调换美食,或拒食、或仅食数口,面黄、消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验 陈士铎 辨证录 面黄 舌苔厚腻 五味异功散 脾常不足 消导 开胃消食 真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