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古代论诗诗的理论特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张晶
刘洁
-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审美文化研究所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104,共7页
-
文摘
论诗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一种独具魅力而又富于理论内涵的形式。从外在形态看,论诗诗似乎处于一种散在的状态,但从中又可以寻绎出内在的整体性,即一贯的诗学观念、鲜明的批评主体立场以及系统的诗学价值标准。论诗诗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大型组诗所展示的诗史风貌;二是以辨体意识对于诗史的选择与判断。论诗组诗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辨体意识。论诗组诗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强烈的指向性,体现出鲜明的诗学立场。作者以之评价不同的诗人、诗作就会产生鲜明的情感反差,从而激发了论诗诗中的活性因素。论诗诗不是抽象的概括或枯燥的说教,而是以审美意象来呈现其诗歌美学观念的,而这种审美意象产生的契机则是感兴的生发。论诗诗中的名言往往超越了一般的诗歌批评,而升华为一种诗性哲学。
-
关键词
论诗诗
辨体意识
诗学立场
情感批判
意象理趣
-
Keywords
poems on poetry
consciousness of distinguishing style
poetic standpoint
mood criticism
image and philosophical art
-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杨慎与李东阳:观察明代诗学流变多样态的视角
被引量:5
- 2
-
-
作者
雷磊
-
机构
复旦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8-213,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杨慎与盛明诗潮"(04CZW009)
-
文摘
杨慎诗学的形成跟李东阳有重大的关系,第一,李东阳主张“求声于诗”,即重视诗歌的音韵之美。作为诗人兼古音学家,杨慎诗学主张更进了一步,是求古韵于诗。第二,李东阳主张辨识格调,开格调论先河。杨慎将辨体意识作为其诗学理论的基石,其诗话就有纵论古今、辨尽众体的特点。第三,李东阳师古但反对泥古,主张自得、自立。同受李氏诗学影响,七子派吸取格调说而建立了更严格的模拟理论;杨慎则以博贯思想批判七子派的拟古主义,为茶陵派别张壁垒,创立六朝诗派,颇有影响。明代诗学的发展呈现复杂的多样态。
-
关键词
杨慎
李东阳
求声于诗
辨体意识
格调论
六朝派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