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紫外接枝辣素衍生物制备抗菌性聚砜超滤膜 被引量:3
1
作者 孟壮 高学理 王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40,共5页
以二苯甲酮(BP)为紫外接枝引发剂,将辣素衍生物N-(2,3,4-三甲氧基苯甲基)丙烯酰胺(TMBA)和丙烯酸(AA)接枝在聚砜基膜表面上以提高膜的抗菌性和耐污染性。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试验固定接枝时间为15 min,TMBA和A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和2%,... 以二苯甲酮(BP)为紫外接枝引发剂,将辣素衍生物N-(2,3,4-三甲氧基苯甲基)丙烯酰胺(TMBA)和丙烯酸(AA)接枝在聚砜基膜表面上以提高膜的抗菌性和耐污染性。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试验固定接枝时间为15 min,TMBA和A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和2%,溶剂为乙醇,通过表面接触角测定仪、全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水通量和截留率、耐污染性、抗菌性测试等方法来表征膜改性前后的结构和性能变化,研究引发剂BP含量对膜表面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聚砜超滤膜的截留率、耐污染性等都得到很好的改善,尤其是改性膜的抗菌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当BP的质量分数为0.2%时,抑菌率达到95%左右,通量恢复率由基膜的25%提高到80%,可以证明改性后的聚砜膜具有了良好的抗菌性和耐污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接枝 聚砜 二苯甲酮 辣素衍生物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辣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防污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安雪莲 董文建 +1 位作者 杨祥春 李霞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4-50,共7页
海洋防污涂料中的毒性防污剂对海洋环境产生了巨大危害,辣素等环保型防污剂是研发热点。针对当前辣素天然防污剂提取成本高、实际应用难的问题,将含有活泼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合成了4种新型辣素衍生物,并将其和百菌... 海洋防污涂料中的毒性防污剂对海洋环境产生了巨大危害,辣素等环保型防污剂是研发热点。针对当前辣素天然防污剂提取成本高、实际应用难的问题,将含有活泼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与N-羟甲基丙烯酰胺合成了4种新型辣素衍生物,并将其和百菌清进行复配作为防污剂添加到海洋防污涂料中。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抑菌抑藻实验以及实海挂板试验评估其防污性能。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结构均为目标产物结构;化合物的抑菌率最高可达99.45%,抑藻率可达88.21%;实海挂板结果表明,3个月内涂层表面只有少量污损生物附着,表现出较好的防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素衍生物 合成 抑菌 抑藻 防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防污剂辣素衍生物的合成、抑菌性及防污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闫雪峰 于良民 姜晓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合成了3种新型含辣素衍生结构的丙烯酰胺衍生物HMOBA、BMA和HMMBA,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波谱(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抑菌性实验证明了合成的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为BMA>HMOBA>HMM... 合成了3种新型含辣素衍生结构的丙烯酰胺衍生物HMOBA、BMA和HMMBA,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波谱(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抑菌性实验证明了合成的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为BMA>HMOBA>HMMBA,其中BMA的对两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可达0.062 5mg/mL。以合成的化合物为防污剂制备了海洋防污涂料,186d的实海挂板几乎没有附着任何海洋污损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丙烯酰胺衍生物 抑菌活性 防污性能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辣素衍生结构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抑菌与抑藻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晓春 于良民 姜晓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3-197,202,共6页
以取代芳烃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傅克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四种含辣素衍生结构单体:4-羟基-2-甲基-5-甲硫基苄基丙烯酰胺(A)、2-羟基-4-丙烯酰胺甲基-5-甲硫基-6-甲基苄基丙烯酰胺(B)、3-丙烯酰胺甲基-2-羟基苯甲酰胺(C)和1-丙烯... 以取代芳烃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傅克烷基化反应合成了四种含辣素衍生结构单体:4-羟基-2-甲基-5-甲硫基苄基丙烯酰胺(A)、2-羟基-4-丙烯酰胺甲基-5-甲硫基-6-甲基苄基丙烯酰胺(B)、3-丙烯酰胺甲基-2-羟基苯甲酰胺(C)和1-丙烯酰胺甲基-2-萘酚(D),并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氢谱(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D对两种受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最高,最小抑菌浓度均可达到0.187 5mg/mL,且D对两种受试藻(三角褐指藻和新月菱形藻)的抑制活性也最高。以四种化合物为功能单体合成出树脂,树脂对受试藻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含化合物D的树脂的抑制活性最高,72h后抑制率均可达到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素衍生物 树脂 合成 抑菌性能 抑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IPS-NIPS法制备含辣素衍生结构防污超滤膜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单超越 张丽丽 +3 位作者 唐媛媛 王言建 徐丽 于良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6,共10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将含辣素衍生结构功能单体N-(2-羟基-3-甲基-6(甲硫基)苄基)丙烯酰胺(HMMBA)通过物理共混引入聚砜(PSf)铸膜液中,并通过反相热诱导相分离法与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RTIPS-NIPS)联用进行高通量防污超滤膜的制备.系统考察了H... 采用原位聚合法,将含辣素衍生结构功能单体N-(2-羟基-3-甲基-6(甲硫基)苄基)丙烯酰胺(HMMBA)通过物理共混引入聚砜(PSf)铸膜液中,并通过反相热诱导相分离法与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RTIPS-NIPS)联用进行高通量防污超滤膜的制备.系统考察了HMMBA含量对膜的结构形态、亲水性、分离性能和抑菌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MMBA添加量达到2%(质量分数)时,超滤膜的接触角由PSf膜的85°降低至62°;机械强度由29.46 N增加至31.71 N;以5 mg/L的腐殖酸为料液进行过滤实验时,改性超滤膜的稳定通量为420 L/(m2·h),与未改性PSf膜[200 L/(m2·h)]相比提高了110%;抑菌率达到了97%以上,且通量恢复率由67.59%提升至86.34%.因此,采用RTIPS-NIPS联用将HMMBA应用在超滤膜中既可以提高膜的亲水性、机械性能和分离性能,同时还能够有效抑制膜污染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热诱导相分离法 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 辣素衍生物 超滤膜 防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污染抑菌性聚酰胺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海静 高学理 +2 位作者 王剑 王小娟 高从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3,共6页
以辣素衍生物(HMOBA)为抑菌单体,丙烯酸(acrylic acid,AA)为亲水性单体,通过紫外光辐照接枝制备具有抗污染性和抑菌性的聚酰胺纳滤膜。实验固定HMOBA的含量分别为0.5wt%,接枝时间为10min,考察了改性液中AA含量对改性膜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辣素衍生物(HMOBA)为抑菌单体,丙烯酸(acrylic acid,AA)为亲水性单体,通过紫外光辐照接枝制备具有抗污染性和抑菌性的聚酰胺纳滤膜。实验固定HMOBA的含量分别为0.5wt%,接枝时间为10min,考察了改性液中AA含量对改性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液中AA的含量为1wt%时,改性膜的综合性能显著改善。纯水通量为130.98L·m^(-2)·h^(-1),NaCl和Na_2SO_4截盐率分别为38.53%和94.50%,改性膜对不同价态离子的选择分离性有所提高;通量恢复率为80.89%,比基膜提高了40.14%;抑菌率由基膜的5.63%提升到83.25%,膜表面的抗污染性和抑菌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接枝 辣素衍生物 丙烯酸 抗污染性 抑菌性 纳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化学改性法制备抑菌性聚醚砜超滤膜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智 高学理 李赛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45,49,共5页
以辣素衍生物N-(5-甲基-3-异丁基-2羟基-苄基)-丙烯酰胺(HMBA)为改性材料,利用表面化学接枝法在聚醚砜(PES)超滤膜表面接枝辣素单体,提高膜的抑菌性。分别研究了单体含量、不同引发剂以及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 以辣素衍生物N-(5-甲基-3-异丁基-2羟基-苄基)-丙烯酰胺(HMBA)为改性材料,利用表面化学接枝法在聚醚砜(PES)超滤膜表面接枝辣素单体,提高膜的抑菌性。分别研究了单体含量、不同引发剂以及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接枝前后聚砜膜进行表征,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接枝前后聚砜膜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在单体的质量分数为1%,引发剂为过硫酸钾(K2S2O8)、焦亚硫酸钾(K2S2O5),处理时间60 min,接枝反应温度为40℃时,获得最佳接枝效果。接枝改性后的聚砜膜抑菌率达到80%,高于改性前的18%;表面水静态接触角能够降低到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辣素衍生物 表面接枝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