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营养保健功能及辣椒食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1
作者 萨仁高娃 胡文忠 姜爱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71-375,共5页
辣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产品开发潜力巨大。本文介绍了辣椒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及辣椒的加工现状,最后对辣椒食品的综合研究和利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辣椒 营养成分 保健功能 辣椒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辣椒食品中挥发性物质成分 被引量:7
2
作者 白露露 胡文忠 +3 位作者 姜波 姜爱丽 刘程惠 刘易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9-53,58,共6页
采用静态顶空法提取干辣椒等原料以及辣椒食品-牛肉香辣酱、猪肉香辣酱、海鲜香辣酱、鲜食辣椒酱的挥发性气体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分析辣椒及辣椒食品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表明,辣椒及辣椒食品样品中共检出74种挥... 采用静态顶空法提取干辣椒等原料以及辣椒食品-牛肉香辣酱、猪肉香辣酱、海鲜香辣酱、鲜食辣椒酱的挥发性气体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分析辣椒及辣椒食品中的挥发性物质成分。结果表明,辣椒及辣椒食品样品中共检出7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20种,酮类17种,羧酸类9种,胺类6种,烷烃类6种,醛类4种,醇类3种,烯烃类3种,吡咯类2种,咪唑类1种,酚类1种,醚类1种,其他类1种。辣椒及辣椒食品共有5种挥发性物质成分,分别为己醛、六氢-3-(2-甲基丙基)-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己内酰胺、六氢-3-苯甲基-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2-氨基-N-乙基酰胺。研究可知此法可快速有效地初步判断辣椒酱中挥发性物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食品 静态顶空法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及辣椒食品中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易伟 胡文忠 +2 位作者 姜爱丽 刘程惠 白露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5-287,291,共4页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辣椒及辣椒食品中总脂肪,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测定其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鲜食辣酱总脂肪含量较低,含有较高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硬脂酸的含量略高于其他肉类辣酱,棕榈酸的含量在猪肉辣酱中含量较...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辣椒及辣椒食品中总脂肪,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测定其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鲜食辣酱总脂肪含量较低,含有较高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硬脂酸的含量略高于其他肉类辣酱,棕榈酸的含量在猪肉辣酱中含量较高,其他辣酱中含量很少。分析结果表明,鲜食辣酱总脂肪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鲜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食品 脂肪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辣椒及辣椒食品中的微量元素 被引量:6
4
作者 萨仁高娃 马堃 +2 位作者 胡文忠 姜波 姜爱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8-70,共3页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辣椒及辣椒食品中的Cu、Na、Fe、K、Sr、Mg、Ca、Mn、Zn等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Cu、Na、Fe、K、Sr、Mg、Ca、Mn、Zn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9、0.9820、0.9997、0.9927、0.9982、0.9965... 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辣椒及辣椒食品中的Cu、Na、Fe、K、Sr、Mg、Ca、Mn、Zn等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Cu、Na、Fe、K、Sr、Mg、Ca、Mn、Zn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9、0.9820、0.9997、0.9927、0.9982、0.9965、0.9991、1.0000和0.9985;辣椒及辣椒食品中均能检出这9种微量元素,其中辣椒籽中的Cu、Mg、Mn、Zn含量很高;制成辣椒食品后,Na含量大幅度增加,而相对于其他香辣酱,鲜食辣椒酱Na含量最低;辣椒制成辣椒食品后部分微量元素富集(如Cu、Na、Fe、Ca等)比鲜冻辣椒中微量元素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食品 原子吸收光谱法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及辣椒食品中可溶性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萨仁高娃 姜波 +1 位作者 胡文忠 姜爱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129,133,共4页
研究辣椒及辣椒食品中的可溶性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辣椒及辣椒食品中可溶性多糖含量,并测定了多糖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干辣椒可溶... 研究辣椒及辣椒食品中的可溶性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辣椒及辣椒食品中可溶性多糖含量,并测定了多糖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干辣椒可溶性多糖含量较高,为2.06g/100g,制成辣椒食品后,可溶性多糖含量有所损失;辣椒及辣椒食品的可溶性多糖提取物对.OH,O2-.和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而且各个样品的可溶性多糖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食品 可溶性多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辣椒食品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孙端方 李春宇 田志强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6期121-122,共2页
本文主要对2017年贵阳市在售的辣椒食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转基因辣椒食品的分布情况,并为市场监督和管理部门提供标签判定参考。方法:由本单位专业抽样人员在市场上随机抽样,其中包装产品60批次、散装产品60批... 本文主要对2017年贵阳市在售的辣椒食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转基因辣椒食品的分布情况,并为市场监督和管理部门提供标签判定参考。方法:由本单位专业抽样人员在市场上随机抽样,其中包装产品60批次、散装产品60批次,按照SN/T 1194-2014、SN/T 2271-2009、SNT 1202-2010对样品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包装产品和散装产品均检出植物内源基因成分,且未检出转基因成分。结论:贵阳市内抽检的在售辣椒食品均为非转基因食品,符合其标签明示内容,市场监督和管理部门可保持对相关生产企业或销售摊贩的监督管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食品 转基因成分检测 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食品常用加工法
7
作者 薛勇 《云南农业》 2002年第8期21-21,共1页
1.红辣酱:取红辣椒10kg、盐1.5kg、花椒30g、大料50g。将辣椒洗净晾干,将调料粉碎,与辣椒末一并入缸密封,7d后即成。 2.腌青辣椒:取青辣椒10kg、盐1.41kg、水2.51kg、大料25g、花椒30g、干生姜25g。将青辣粼删橱髓‘I南洞县... 1.红辣酱:取红辣椒10kg、盐1.5kg、花椒30g、大料50g。将辣椒洗净晾干,将调料粉碎,与辣椒末一并入缸密封,7d后即成。 2.腌青辣椒:取青辣椒10kg、盐1.41kg、水2.51kg、大料25g、花椒30g、干生姜25g。将青辣粼删橱髓‘I南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75700 杨茂华 柿果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其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味甘性寒,生津祛热、止咳化痰、和胃益气,具有极高的食疗价值和加工价值。柿饼不仅能保持柿果原有的营养价值,而且耐贮、耐运、食用方便。市场前景较好。现将柿饼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食品 加工法 红辣酱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食品加工技术
8
作者 老黄 《云南农业》 2002年第4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辣椒食品 加工技术 红辣酱 辣椒 泡甜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食品的加工
9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4年第8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辣椒食品 加工 红辣酱 腌青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食品的加工技术
10
作者 黄力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3年第4期32-32,共1页
豆瓣辣酱:取鲜辣椒10kg、豆瓣酱10kg、盐500g。将辣椒洗净、去蒂、切碎,入缸加盐与豆瓣酱搅匀,每天翻动一次,约15天后即成。红辣酱:取红辣椒10kg、盐1.5kg、花椒30g、大料50g。先将辣椒洗净、晾干,再将调料粉碎,与辣椒末一并入缸密封,7... 豆瓣辣酱:取鲜辣椒10kg、豆瓣酱10kg、盐500g。将辣椒洗净、去蒂、切碎,入缸加盐与豆瓣酱搅匀,每天翻动一次,约15天后即成。红辣酱:取红辣椒10kg、盐1.5kg、花椒30g、大料50g。先将辣椒洗净、晾干,再将调料粉碎,与辣椒末一并入缸密封,7天后即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食品 加工技术 辣椒 豆瓣辣酱 辣椒 花椒 五香粉 大料 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固相萃取与试剂盒联用快速筛查食品中苏丹红I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胜男 赵琴 +2 位作者 余琼卫 袁必锋 冯钰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971-1977,共7页
目的对试剂盒检测苏丹红I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试剂盒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样品由磁性聚吡咯材料预处理后使用苏丹红I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结合磁固相萃取的试剂盒检测方法,提高了对苏丹红I的检测灵敏度,并将其用于食品中苏丹... 目的对试剂盒检测苏丹红I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试剂盒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样品由磁性聚吡咯材料预处理后使用苏丹红I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结合磁固相萃取的试剂盒检测方法,提高了对苏丹红I的检测灵敏度,并将其用于食品中苏丹红I的检测,方法检出限比直接用试剂盒检测降低了3倍。结论由于磁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溶剂用量少,将其与试剂盒检测联用,适于食品基质中苏丹红I的现场检测,能有效避免试剂盒筛查方法的漏检情况,减少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试剂盒 辣椒食品 苏丹红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