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鉴定、进化与表达分析
1
作者 郑佳秋 梅燚 +6 位作者 吴永成 王薇薇 张丽娜 张永吉 陈以博 祖艳侠 万红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2-68,共7页
基于辣椒全基因组序列,对辣椒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系统分析,并对其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辣椒基因组中鉴定出6个CaPSY基因,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编码358~432个氨基酸。系统... 基于辣椒全基因组序列,对辣椒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家族进行鉴定、系统分析,并对其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辣椒基因组中鉴定出6个CaPSY基因,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编码358~43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辣椒PSY基因与其他相关物种PSY基因分为2大类。通过MEME工具鉴定出辣椒PSY基因共有8个保守基序(motif1~motif8)。辣椒PSY实时定量检测结果表明,6个CaPSY基因在辣椒根、茎、叶、花和果实中均有表达,但表达量不同,呈现出组织特异性,推测这些基因在辣椒组织中有不同的功能。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辣椒PSY基因进化关系、功能差异等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八氢番茄红合成酶 基因结构 进化关系 组织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辣品种(系)中的辣椒素合成酶的基因缺失有利于用SCAR标记早期检测辣度
2
作者 Choong-Jae lee Eun Young Yoo +1 位作者 Joo Hyun Shin 泛舟 《辣椒杂志》 2005年第4期45-48,共4页
用辣椒品种ECW123R(C.annuum)与CM334(C.annuum)杂交,对其121个F2代单株进行的检测表明,辣椒素合成酶基因(CS)与C位点的共分离控制了辣味的表达。故我们认为CS与C紧密连锁。对四个辣味型品种和四个无辣味型品种的测序分析表明,无辣味型... 用辣椒品种ECW123R(C.annuum)与CM334(C.annuum)杂交,对其121个F2代单株进行的检测表明,辣椒素合成酶基因(CS)与C位点的共分离控制了辣味的表达。故我们认为CS与C紧密连锁。对四个辣味型品种和四个无辣味型品种的测序分析表明,无辣味型品种在CS的5’上游区有一长度为2529bp的缺失(基因序列)存在。我们已研究出该C位点的分子标记,可在植株苗期检测其辣度。根据该缺失序列,我们开发了5个SCAR标志,其中有两个为共显性。这些SCAR标记对早期检测无辣味型个体既方便又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合成酶(cs) 辣椒(C.annuum) 辣昧(辣度) 序列特征扩增区标记(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Pun1位点对辣椒素酯类物质合成的控制
3
作者 Koeun Han Hee-Jin Jeong +7 位作者 Joohee Sung Young Soo Keum Myeong-Cheoul Cho Jeong-Han Kim Jin-Kyung Kwon Byung-Dong Kim Byoung-Cheorl Kang 孔秋生(译) 《辣椒杂志》 2013年第1期38-47,共10页
辣椒由于含有生物碱化合物辣椒素和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而具有独特的辣味。虽然辣椒素类物质已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药理和生理作用,但由于具有辛辣味,使得辣椒素类物质的应用受到限制。在无辣味的辣椒中发现的辣椒素酯类物质(cap... 辣椒由于含有生物碱化合物辣椒素和辣椒素类物质(capsaicinoids)而具有独特的辣味。虽然辣椒素类物质已被证实对人体健康有药理和生理作用,但由于具有辛辣味,使得辣椒素类物质的应用受到限制。在无辣味的辣椒中发现的辣椒素酯类物质(capsinoids)与辣椒素类物质具有非常相近的结构和相似的生物效应。以前的研究表明,p-AMT基因突变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产生相关,然而,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途径尚未被完全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对F6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以确定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机制。在这个群体中,辣椒素酯类物质的产生与否表现出了与具有Pun1位点的基因型植株的共分离。此外,我们筛选了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模式,以及在p-AMT突变系中Pun1位点与辣椒素酯类物质合成的相关性。在辣椒种质中,我们筛选到p-AMT基因中PLP结合结构域中的氨基酸取代突变体。隐性pun1基因存在时不合成辣椒素酯类物质,同时还发现p-AMT突变型和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含量之间并无关系。由此认为Pun1基因不仅负责辣椒素类物质合成,同时也控制着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合成酶 辣椒 辣味 Pun1 拟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在辣椒红素生物合成调控上取得新进展
4
《蔬菜》 2023年第6期59-59,共1页
2023年4月,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单位在辣椒红素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n R-R-type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motes nonclimacteric pepper fruit carotenoid pigment biosynthe... 2023年4月,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单位在辣椒红素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n R-R-type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motes nonclimacteric pepper fruit carotenoid pigment biosynthesis”为主题发表在《Plant Journal》上。该研究鉴定到辣椒红素合成模块(MEdarkgreen),其包含编码辣椒红素合成酶基因(capsanthin-capsorubin synthase,CCS)及1个功能未知且和CCS表达高度相关的R-R型MYB转录因子DIVARICAT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华南农业大学 Ccs 合成酶基因 园艺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通过下调COX-2和mPGES-1抑制IL-1β诱导的NCI-H460细胞PGE_2含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任公平 那辉 +1 位作者 佟雷 李华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287,306,共6页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IL-1β诱导的人肺腺癌NCI-H460细胞PGE_2含量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观察其对COX-2和mPGES-1的影响,探讨其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460细胞,采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辣椒素对NCI-H460细胞增殖抑... 目的观察辣椒素对IL-1β诱导的人肺腺癌NCI-H460细胞PGE_2含量的影响,并且进一步观察其对COX-2和mPGES-1的影响,探讨其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CI-H460细胞,采用MTT比色分析法,观察辣椒素对NCI-H4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计算IC50;采用IL-1β刺激的方法构建炎症模型,ELISA法检测辣椒素对NCI-H460细胞PGE_2含量和COX-2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辣椒素对NCI-H460细胞COX-2、mPGES-1蛋白表达的影响;Real-time PCR法检测辣椒素对NCI-H460细胞COX-2mRNA和mPGES-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比色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素对NCI-H460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辣椒素明显降低NCI-H460细胞COX-2活性和PGE_2浓度,而且明显降低NCIH460细胞COX-2、mPGES-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辣椒素通过降低NCI-H460细胞COX-2和mPGES-1 mRNA表达从而抑制PGE_2释放,可能是其抗NSCLC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非小细胞肺癌 环氧化酶-2(COX-2) 微粒体型前列腺E合成酶-1(mPGES-1) 前列腺E_2(PGE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色辣椒CCS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李全辉 马玉杰 +3 位作者 邵登魁 王亚艺 文军琴 钟启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30-2038,共9页
果实颜色是辣椒重要的商品性状之一。研究以观赏椒GS6、Z1,甜椒SP01及黄色突变体SP02为材料,探究辣椒红素/玉红素合酶基因(CCS)在不同成熟果色辣椒中的序列差异和表达特性,初步解析辣椒不同成熟果色形成分子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成熟色... 果实颜色是辣椒重要的商品性状之一。研究以观赏椒GS6、Z1,甜椒SP01及黄色突变体SP02为材料,探究辣椒红素/玉红素合酶基因(CCS)在不同成熟果色辣椒中的序列差异和表达特性,初步解析辣椒不同成熟果色形成分子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成熟色为红色的GS6、Z1和SP01中均能克隆到CCS全长基因,且序列无差异,其全长1497 bp,编码498个氨基酸,只包含1个开放阅读框序列,没有内含子序列;而黄色突变体SP02中未能克隆出CCS基因;聚类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辣椒CCS基因与茄科作物的番茄、中华辣椒和灯笼辣椒等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GS6中,CCS基因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在Z1和SP01中,CCS基因在果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根中表达量最低;而在SP01的茎和叶以及SP02的所有组织中,CCS基因均未表达。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CCS基因在SP01花后30 d(Ⅲ期)、GS6和Z1花后40 d(Ⅳ期)表达量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甜椒黄色突变体SP02果实颜色的形成可能和CCS基因的缺失或变异密切相关,而在成熟色为红色的辣椒中CCS基因的表达可能在果实颜色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玉红合成酶 基因克隆 类胡萝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果色辣椒中PSY1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7
作者 陶功臣 马玉杰 +2 位作者 文军琴 王亚艺 李全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4,共10页
为了研究PSY1基因在辣椒不同成熟果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Y15016、Y15016-2、SP01、SP02、Z1为材料,克隆PSY1基因并进行时空表达分析,结合部分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SY蛋白功能性质及辣椒不同果色材料中PSY1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分... 为了研究PSY1基因在辣椒不同成熟果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Y15016、Y15016-2、SP01、SP02、Z1为材料,克隆PSY1基因并进行时空表达分析,结合部分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SY蛋白功能性质及辣椒不同果色材料中PSY1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辣椒中均能克隆到PSY1全长基因,且序列无差异;基因结构分析表明,辣椒PSY1基因包含6个外显子、5个内含子,全长为2 844 bp,其CDS全长为1 260 bp,编码419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辣椒PSY蛋白与同科的番茄、烟草同源PSY蛋白在亲缘关系上最为接近。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SY1基因在试验选用的5个品种辣椒根、茎、叶、花组织中均显示表达,在根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叶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橙色突变体Y15016-2的表达量总体高于其在野生型Y15016中的表达量,而在黄色突变体SP02中,其表达量明显低于野生型SP01;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PSY1基因除Ⅲ期表达有所降低外,其表达量随果实发育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在不同果色材料的成熟期(Ⅳ—Ⅴ期)达到最大值。PSY1基因启动子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中其序列未见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果色辣椒的果色形成过程中,PSY1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八氢番茄红合成酶 类胡萝卜代谢途径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荷尔脐橙CCS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陶能国 张继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9-583,共5页
利用RT—PCR技术从纽荷尔脐橙果实eDNA中分离出辣椒红/辣椒玉红素合成酶(Capsanthin/Capsorubin synlhase,CCS)基因(Ccs)全长。该片断长为1619bp,编码503个氨基酸.BLAST比较其氨基酸同源性发现,该序列所推导的氨基酸与已知的甜... 利用RT—PCR技术从纽荷尔脐橙果实eDNA中分离出辣椒红/辣椒玉红素合成酶(Capsanthin/Capsorubin synlhase,CCS)基因(Ccs)全长。该片断长为1619bp,编码503个氨基酸.BLAST比较其氨基酸同源性发现,该序列所推导的氨基酸与已知的甜橙CCS完全一致,与胡萝卜和辣椒的CCS,以及马铃薯新黄质合成酶(neoxanthin synthase,NSY)有70%的同源性。此外,与番茄和柑橘等的番茄红素环化酶也有50%~70%的同源性。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cs在纽荷尔脐橙果实成熟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趋势,期间9月份的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柑橘 辣椒红/辣椒玉红合成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