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药肥混剂盐酸吗啉胍辣椒病毒病田间防效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阎淑滑 张雪平 +3 位作者 顾桂兰 张瑞花 郝晓昭 陈建芳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6期66-68,共3页
30%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剂是濮阳市农林科学院利用抗性诱导作用机制研制开发的新型药肥混剂。为探讨和验证30%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剂不同浓度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最佳方法,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剂防治辣... 30%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剂是濮阳市农林科学院利用抗性诱导作用机制研制开发的新型药肥混剂。为探讨和验证30%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剂不同浓度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最佳方法,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剂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最佳叶面喷施浓度为600~1200倍液,以30%盐酸吗啉胍可溶性粉剂12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建议生产上使用盐酸吗啉胍可溶粉剂1200倍液,间隔5 d,连续喷施3次防治辣椒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吗啉胍 可溶粉剂 辣椒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运蔬菜基地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29
2
作者 姚玉荣 陈国华 +1 位作者 冯兰香 谢丙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5X期84-89,共6页
辣椒病毒病是广东、海南两省北运蔬菜基地的主要病害,十分有必要对其病原种类进行全面检测,以便为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试验运用RT-PCR方法对这两省北运蔬菜基地的辣椒病毒病或疑似病毒病的病株样本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广东省... 辣椒病毒病是广东、海南两省北运蔬菜基地的主要病害,十分有必要对其病原种类进行全面检测,以便为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试验运用RT-PCR方法对这两省北运蔬菜基地的辣椒病毒病或疑似病毒病的病株样本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病毒检出株率为55.67%,最主要的病毒种类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另有少量的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海南省的病毒检出株率为44.67%,最主要的病毒种类仍然是CMV和PMMoV,另有少量的PVY。在田间,两省均以CMV和PMMoV复合侵染辣椒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海南省 辣椒病毒病 原种类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辣椒病毒病调查及毒源种类初步鉴定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苇 王勇 +2 位作者 张春祥 张安盛 竺晓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91-94,共4页
本研究对天津5个区县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利用6种常见蔬菜病毒的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鉴定采集到的228份病毒样品。结果表明,有186份样品呈阳性,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检出... 本研究对天津5个区县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利用6种常见蔬菜病毒的抗体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鉴定采集到的228份病毒样品。结果表明,有186份样品呈阳性,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检出率最高,达42.25%,为天津地区辣椒的优势毒源种类;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 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检出率分别为37.43%、28.34%、17.65%和20.86%;并首次在天津武清地区检出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f virus,TSWV)侵染辣椒。调查还发现天津地区辣椒存在2种及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病毒病 ELISA检测 原鉴定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辣椒病毒病的毒原鉴定及化学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丽 樊民周 +2 位作者 卫军锋 安德荣 全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分别从陕西咸阳、兴平、杨凌、柔谷、眉县、岐山、凤翔等地采集辣椒病毒病标样126份,在室内通过单斑分离及回接验证得到5种分离物,采用鉴别寄主的生物学反应和DA S-EL ISA法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陕西辣椒病毒病的毒原有黄瓜花叶病毒(CM V... 分别从陕西咸阳、兴平、杨凌、柔谷、眉县、岐山、凤翔等地采集辣椒病毒病标样126份,在室内通过单斑分离及回接验证得到5种分离物,采用鉴别寄主的生物学反应和DA S-EL ISA法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陕西辣椒病毒病的毒原有黄瓜花叶病毒(CM V)、烟草花叶病毒(TM V)、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和蚕豆萎蔫病毒(BBW V),其中CM V和TM V是优势毒原种群,分别占检测样品的60.31%和30.94%。在室内分别以CM V和TM V的枯斑寄主苋色藜和心叶烟为测试寄主,采用半叶法对接种叶片分别于接种前和接种后涂施病毒抑制剂,测试了7种病毒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接种前后涂施3.85%病毒必克水乳剂500倍液,均对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接种前涂施的防治效果较接种后涂施的防治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毒原鉴定 病毒抑制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蘑蛋白粗提液控制辣椒病毒病及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燕继晔 马凤金 +3 位作者 严红 周莹 郭霞 李兴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9-274,共6页
本研究提取野生食用菌——花脸蘑Lepista sordida的蛋白粗提液,并在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病毒病的控制作用及其对辣椒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以25、50和100μg·mL-1的花脸蘑蛋白粗提液分别茎叶喷雾处理后再接种黄瓜花叶病毒,防... 本研究提取野生食用菌——花脸蘑Lepista sordida的蛋白粗提液,并在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病毒病的控制作用及其对辣椒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以25、50和100μg·mL-1的花脸蘑蛋白粗提液分别茎叶喷雾处理后再接种黄瓜花叶病毒,防治效果分别为72.11%、79.53%和94.86%;以100μg·mL-1的花脸蘑蛋白粗提液通过茎叶喷雾,浸种与茎叶喷雾结合两种方法处理辣椒后,辣椒根系的湿重及干重、辣椒地上部湿重和干重、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指数、株高、茎粗和壮苗指数均比对照明显提高。综上所述,花脸蘑蛋白粗提液在室内对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辣椒病毒病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同时对辣椒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蘑 蛋白粗提液 辣椒病毒病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00-102,共3页
首先简述了辣椒病毒病发生的症状以及病原菌,其次从辣椒品种、地势条件、轮作和蚜虫发生数量等方面分析了辣椒病毒病的发生规律,最后介绍了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措施,并进行了田间覆盖防虫网和药剂防治病毒病试验。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和防治 被引量:7
7
作者 毛芙蓉 王厚继 +3 位作者 潘博 范惠冬 刘燕妮 王学国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4期35-36,共2页
辣椒营养价值丰富,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种植面积广阔.但是,在辣椒栽培过程中,病毒病为害严重,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介绍了辣椒病毒病的种类、病害症状、发生规律,并结合生产实际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辣椒营养价值丰富,口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种植面积广阔.但是,在辣椒栽培过程中,病毒病为害严重,严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介绍了辣椒病毒病的种类、病害症状、发生规律,并结合生产实际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生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害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发生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世才 吕中华 +2 位作者 黄任中 黄启中 林清 《辣椒杂志》 2011年第1期29-30,35,共3页
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扩大,辣椒病毒病的为害逐年加重。重庆石柱县辣椒病毒病的田间调查显示:该县辣椒病毒病发生较普遍,以花叶和矮缩畸形混合发生为主,而坏死只有零星发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常见药剂对辣椒病毒病均有一... 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扩大,辣椒病毒病的为害逐年加重。重庆石柱县辣椒病毒病的田间调查显示:该县辣椒病毒病发生较普遍,以花叶和矮缩畸形混合发生为主,而坏死只有零星发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常见药剂对辣椒病毒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植病灵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田间调查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的抗性品种筛选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晓清 吴志会 +1 位作者 张尚卿 彭学文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79-83,共5页
近几年辣椒病毒病发生严重,复合感染现象普遍,种植抗病毒品种是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2014年在有利于病毒病发生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然感病,对唐山市近几年有一定种植面积的10个生产常用品种和5个引进新品种,从病毒病病情指数、... 近几年辣椒病毒病发生严重,复合感染现象普遍,种植抗病毒品种是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2014年在有利于病毒病发生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然感病,对唐山市近几年有一定种植面积的10个生产常用品种和5个引进新品种,从病毒病病情指数、病果率和产量3个方面进行了品种综合评价,以筛选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栽培品种。结果显示,制干辣椒优良品种为天鹰椒,其病毒病抗性中等,病情指数22.22,产量3 840.90 kg/hm^2;干鲜两用辣椒优良品种为珍红,其高抗病毒病,病情指数1.77,产量28 393.95 kg/hm^2;鲜用辣椒优良品种为37-74,其抗病毒病,病情指数19.32,产量39 774.45 kg/hm^2。为了更有效地抑制病毒病的为害,针对病毒病传播的各个环节形成了6个方面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在3个地点进行了大田示范,结果显示,天鹰椒示范田平均防治效果为73.17%,较对照区平均增产35.45%;37-74示范田平均防治效果为77.81%,较对照区平均增产36.26%。应用筛选出的抗(耐)病品种,结合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抑制辣椒病毒病的为害与蔓延,为辣椒高产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抗性品种筛选 综合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灵防治辣椒病毒病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建成 张爱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2期85-86,89,共3页
用抗病毒灵时辣椒病毒病进行了大田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效果随抗病毒灵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求病毒灵300倍液的防效达91.7%~92.5%,恢复率为73.6%~77.8%;450倍的防效达81.0%~85.1%,恢... 用抗病毒灵时辣椒病毒病进行了大田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效果随抗病毒灵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求病毒灵300倍液的防效达91.7%~92.5%,恢复率为73.6%~77.8%;450倍的防效达81.0%~85.1%,恢复率为73.6%~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病毒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生防制剂防治辣椒病毒病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顾沛雯 张军翔 《农业科学研究》 2006年第3期27-30,共4页
在宁夏银川地区4个主要蔬菜基地采集表现病毒病症状的辣椒标样68个,采用鉴别寄主的生物学反应和双抗夹心ELISA法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银川地区辣椒病毒病的主要病原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用黄瓜花叶病毒的卫星RNA生防制剂S52免疫辣椒... 在宁夏银川地区4个主要蔬菜基地采集表现病毒病症状的辣椒标样68个,采用鉴别寄主的生物学反应和双抗夹心ELISA法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银川地区辣椒病毒病的主要病原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用黄瓜花叶病毒的卫星RNA生防制剂S52免疫辣椒,能防治辣椒由CMV引起的病毒病.用S52免疫接种辣椒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免疫接种50d的防效达71.2%~84.2%,免疫接种80d的防效达55.9%~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鉴定 黄瓜花叶病毒(CMV) 卫星RNA 生防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辣椒病毒病病原分子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柴伟国 朱丽萍 陈集双 《上海蔬菜》 2006年第5期78-80,共3页
辣椒等茄科蔬菜病毒病发生普遍,一种作物往往遭受数十种植物病毒的侵染,是典型的病毒库。近年来随着蔬菜栽培密度的不断提高,反季节栽培和设施栽培的不断扩大,蔬菜病毒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了在番茄、黄瓜等茄果类蔬菜上发生外,辣... 辣椒等茄科蔬菜病毒病发生普遍,一种作物往往遭受数十种植物病毒的侵染,是典型的病毒库。近年来随着蔬菜栽培密度的不断提高,反季节栽培和设施栽培的不断扩大,蔬菜病毒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了在番茄、黄瓜等茄果类蔬菜上发生外,辣椒也有日益加重的发病趋势。辣椒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蔬菜,由于辣椒病毒病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它的产量和质量,为此许多人都对辣椒病毒病作了调查研究,现已发现大约有45种病毒能侵染辣椒。在我国,辣椒上烟草花叶病毒(Ta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发生率最高、分布最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弄清杭州地区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鉴定其病原物,为抗病毒育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分子鉴定 杭州地区 原物 蔬菜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防治黄帝辣椒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吉训聪 王运勤 +2 位作者 王健华 肖敏 陈绵才 《植物医生》 2005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辣椒病毒病 药剂防治 开发潜力 农作物 产量高 采摘期 海南省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加工用红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才才 楼爱玲 +3 位作者 段晓兰 买合吐木 巴艳 周琪霞 《农村科技》 2010年第11期24-24,共1页
我县生产的加工用红辣椒色素含量高、个大、肉厚、色紫,产量高,具有独特的香甜味,是制酱、制干、加工红色素的上好原料。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辣椒病毒病 加工 焉耆盆地 色素含量 辣椒 产量高 红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识别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伟 徐兴林 +2 位作者 程海刚 辛鑫 史卫中 《西北园艺(蔬菜)》 2012年第3期44-44,共1页
随着气候的变化及辣椒的连年栽培,辣椒病毒病的危害呈不断上升趋势,减产幅度在30%~70%,已成为辣椒生产的首要障碍。侵染辣椒的病毒中最主要的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辣椒病毒病的田间危害为多种病毒复合侵... 随着气候的变化及辣椒的连年栽培,辣椒病毒病的危害呈不断上升趋势,减产幅度在30%~70%,已成为辣椒生产的首要障碍。侵染辣椒的病毒中最主要的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辣椒病毒病的田间危害为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病毒可通过种子和介体昆虫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综合防治 识别 烟草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复合侵染 上升趋势 辣椒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及主要毒原种类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蕾 林青 杨琦风 《西南园艺》 2000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发生规律 症状 毒原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的识别、检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春晖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期39-40,共2页
近年来,湖南省及中南部许多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干旱天气,诱发辣椒病毒病大面积发生,给辣椒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是越夏和秋延迟栽培更应尽早做好辣椒病毒病的识别和防治。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防治技术 识别 检测 秋延迟栽培 干旱天气 辣椒生产 中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及其防治药剂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小平 张德咏 刘勇 《长江蔬菜》 2002年第6期23-24,共2页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灾害性病害,造成辣椒易落叶、落花、落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辣椒病毒病,不断加重,减产幅度达30%~70%,重者绝收,极大地影响了辣椒的生产.
关键词 条件 辣椒病毒病 防治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温室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玉琴 《辣椒杂志》 2007年第3期23-25,35,共4页
本文简述陇(甘肃)东地区日光温室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病毒病病原及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重点介绍其无公害防治技术:即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合理轮作、尽早定植、配方施肥、环境消毒、定植后加强管理、喷施抗生素和营养... 本文简述陇(甘肃)东地区日光温室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病毒病病原及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重点介绍其无公害防治技术:即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合理轮作、尽早定植、配方施肥、环境消毒、定植后加强管理、喷施抗生素和营养剂、开展物理防治和烟剂杀虫控制病毒传播、合理施用农药等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日光温室 辣椒病毒病 无公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传信 《植物医生》 2014年第6期13-14,共2页
针对辣椒病毒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以及集中种植区病害发生特点,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辣椒病毒病的"一三七"防治技术预案,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辣椒病毒病 症状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