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胺红T与辣根过氧化氢酶共固定无试剂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干宁 葛从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9-692,共4页
将辣根过氧化氢酶(HRP)与氧化还原型染料苯胺红T(ST)用戊二醛交联共固定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得了无试剂过氧化氢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水溶液中显示了很好的电化学活性。苯胺红的表现覆盖度为9.22×10-11mol/cm2,苯胺红与玻碳电极之间... 将辣根过氧化氢酶(HRP)与氧化还原型染料苯胺红T(ST)用戊二醛交联共固定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得了无试剂过氧化氢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水溶液中显示了很好的电化学活性。苯胺红的表现覆盖度为9.22×10-11mol/cm2,苯胺红与玻碳电极之间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0.066 s-1,研究了响应时间、检测限、检测电位、溶液pH和测定温度等因素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最低检测限为1.0×l0-7mol/L。多巴胺、抗坏血酸和尿酸等不干扰过氧化氢的测定。而且,该酶电极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辣根过氧化氢酶 苯胺红(ST)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CNTs/nano-CeO_2/PANI修饰的H_2O_2传感器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家立 甘维 +1 位作者 宋琦 陈爱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3,97,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和滴涂的方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出一种均匀且具有高电活性聚苯胺(PANI)/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氧化铈(nano-CeO2)复合膜.从膜的厚度、pH值、碳纳米管(CNTs)与nano-CeO2的质量比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复合膜探测H2O... 采用循环伏安和滴涂的方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出一种均匀且具有高电活性聚苯胺(PANI)/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纳米氧化铈(nano-CeO2)复合膜.从膜的厚度、pH值、碳纳米管(CNTs)与nano-CeO2的质量比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复合膜探测H2O2浓度的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循环伏安聚合25圈的聚苯胺分散和固定CNTs,nano-CeO2,以及辣根H2O2酶的能力较好,且以CNTs与nano-CeO2的质量比为15∶1的复合膜在pH =6.4的缓冲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电活性.该复合膜修饰的电极对H2O2具有良好的响应电流,较快的响应时间(<5 s),较宽的检测范围为5.0 ×10-6~3.95 ×10-4mol/L,较低的检出极限7.6×10-7mol/L(S/N =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碳纳米管 纳米氧化 辣根过氧化氢酶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e/SiO_2复合微球的光电性及在安培型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平 史博 +1 位作者 程丽华 张世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28,共4页
利用介孔材料纳米孔道作为微反应器,将带正电荷的Cd离子与介孔二氧化硅(SiO2)表面带有负电荷的-SiOH相互静电吸附生成Cd-O-Si,然后采用低温方法使其与SeSO32-反应,缓慢生长,形成CdSe纳米晶。XRD和高倍透射电镜说明介孔孔道中生成了CdSe... 利用介孔材料纳米孔道作为微反应器,将带正电荷的Cd离子与介孔二氧化硅(SiO2)表面带有负电荷的-SiOH相互静电吸附生成Cd-O-Si,然后采用低温方法使其与SeSO32-反应,缓慢生长,形成CdSe纳米晶。XRD和高倍透射电镜说明介孔孔道中生成了CdSe纳米颗粒。利用CdSe/SiO2在UV激发下产生光电流的特性,用得到的CdSe/SiO2复合微球作载体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在OTE涂上一层HRP/CdSe/SiO2膜,应用到H2O2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过氧化物酶-电极系统内,在紫外光(UV)365nm波长照射下,由CdSe/SiO2产生的光电子和电极提供的电子同时对H2O2进行还原,产生的空穴被CdSe和SiO2的界面捕获,提高了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Si02复合微球光电性辣根过氧化氢酶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M的产生收集模式检测小鼠免疫球蛋白IgG
4
作者 李敏 李丹 金葆康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9,共8页
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产生收集模式,开展小鼠免疫球蛋白IgG(作为抗原)检测研究.利用分子自组装的方式,以硫辛酸为媒介,利用金与硫的键合作用以及羧基与氨基的化学反应将羊抗鼠抗体修饰在金电极上,辣根过氧化氢酶(HRP)标记的小鼠... 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产生收集模式,开展小鼠免疫球蛋白IgG(作为抗原)检测研究.利用分子自组装的方式,以硫辛酸为媒介,利用金与硫的键合作用以及羧基与氨基的化学反应将羊抗鼠抗体修饰在金电极上,辣根过氧化氢酶(HRP)标记的小鼠抗原与未标记的小鼠抗原再通过竞争与有限的抗体位点结合,完成小鼠抗原检测平台的搭建.HRP与过氧化氢(H2O2)的催化反应使得对苯二酚(H2Q)被氧化为对苯醌(BQ),BQ在探针上被还原.利用逼近曲线,通过记录加入不同浓度比的小鼠抗原混合液时探针上还原电流的变化来进行待测物(小鼠抗原)的检测,结果表明,小鼠免疫球蛋白IgG在1~1000pg·mL^-1浓度范围内,探针电流与浓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1p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辣根过氧化氢酶 小鼠抗原 羊抗鼠抗体 基底产生/探针收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