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木叶黄酮提取物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刘骥 智玉洁 +5 位作者 刘玲 张红妍 马明辉 王伟 任健 姜宁宁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3-69,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辣木叶黄酮提取物(MLF)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瘤胃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9头经产奶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全混合型日粮(MLF0组),试验组分别在全混合型日粮中添加50 mg/kg BW(MLF50组)和100 mg... 试验旨在研究辣木叶黄酮提取物(MLF)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瘤胃产甲烷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9头经产奶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对照组饲喂全混合型日粮(MLF0组),试验组分别在全混合型日粮中添加50 mg/kg BW(MLF50组)和100 mg/kg BW(MLF100组)的辣木叶黄酮提取物。试验分3个阶段,每阶段持续21 d。结果表明:(1)MLF50组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而乳脂率、乳糖率、总固形物和产奶量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2)各组间奶牛血液中的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差异不显著(P>0.05);(3)MLF50组产甲烷菌群的丰度最少,有效降低了整体产甲烷菌群的数量。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0 mg/kg BW的辣木叶黄酮能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并改善其瘤胃产甲烷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产甲烷菌群 泌乳性能 辣木叶黄酮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黄酮对小鼠血脂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朦 王鸿飞 +5 位作者 王凯凯 李艳霞 许凤 韦莹莹 邵兴锋 李和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97-1602,共6页
为研究辣木叶黄酮(FMOL)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体质量、血脂和肝脏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FMOL高剂量组、FMOL中剂量组、FMOL低剂量组,对正常组喂养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连... 为研究辣木叶黄酮(FMOL)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体质量、血脂和肝脏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FMOL高剂量组、FMOL中剂量组、FMOL低剂量组,对正常组喂养基础饲料,其余各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喂养5周后,测定小鼠相关指标及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FMOL可以显著抑制高脂膳食小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肝脏指数;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动脉硬化指数(AI)水平;同时降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丙二醛(MDA)水平。此外,小鼠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有所提升。本研究结果为辣木叶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黄酮 血脂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黄酮结构分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远 郑雯 +2 位作者 蔡珺珺 袁田青 宫兴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7,共7页
对辣木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作用类型。以7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辣木叶黄酮,提取率达到(5.53±0.11)%;用聚酰胺层析柱对获得的粗提物进行纯化,冷冻干燥得到样... 对辣木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作用类型。以7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辣木叶黄酮,提取率达到(5.53±0.11)%;用聚酰胺层析柱对获得的粗提物进行纯化,冷冻干燥得到样品粉末,测定其总黄酮含量为(661.10±9.20)mg/g。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纯化后的辣木叶黄酮结构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1个黄酮类化合物。以对硝基苯丁酸酯为底物,测定了辣木叶黄酮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辣木叶黄酮对胰脂肪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94 mg/mL,通过Lineweaver-Burk法测定出其抑制作用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黄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胰脂肪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黄酮对采后金桔青霉病的防治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小丰 任慧 +3 位作者 许凤 王靖 孙朦 王鸿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8-1037,共10页
为考察辣木叶黄酮对采后金桔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意大利青霉菌为试验菌种,采用体外平板接菌试验和体内损伤接种试验研究辣木叶黄酮对金桔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及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辣木叶黄酮对意大利青霉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为考察辣木叶黄酮对采后金桔青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意大利青霉菌为试验菌种,采用体外平板接菌试验和体内损伤接种试验研究辣木叶黄酮对金桔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及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辣木叶黄酮对意大利青霉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4.00和8.00 mg·mL-1。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辣木叶黄酮会引起意大利青霉菌菌丝体的扭曲,明显改变青霉菌菌丝的形态,而胞内超微结构显示辣木叶黄酮会破坏其膜结构和细胞器,导致胞内内容物外流,胞内空洞化,进而引起菌体死亡;损伤接种结果表明,辣木叶黄酮处理可显著降低金桔的病斑直径并保持金桔硬度(P<0.05),同时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几丁质酶相关防御酶的活性,使果胶酶保持较低的活性,增强果实的抗病性。本研究结果对辣木叶黄酮在柑橘类水果采后贮藏保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桔 辣木叶黄酮 意大利青霉菌 抑菌活性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总黄酮的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81
5
作者 陈瑞娇 朱必凤 +1 位作者 王玉珍 刘主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45,共4页
采用乙醇回流法从辣木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纯化获得辣木叶总黄酮(TFM);以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以中成药消渴丸为对照,进行TFM的降血糖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FM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同时... 采用乙醇回流法从辣木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纯化获得辣木叶总黄酮(TFM);以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以中成药消渴丸为对照,进行TFM的降血糖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FM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同时能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血清MDA含量,但TFM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叶 提取 糖尿病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总黄酮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彭伟龙 HOSAMELDEEN Mohamed Husien +3 位作者 伯若楠 刘明江 杨海峰 李金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42-4051,共10页
【目的】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为模型,探究辣木叶总黄酮(MOLF)对UC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DSS组(模型组)和MOLF-L(25 mg/kg)、MOLF-M(50 mg/kg)、MOLF-H(100 mg/kg)处理组... 【目的】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为模型,探究辣木叶总黄酮(MOLF)对UC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DSS组(模型组)和MOLF-L(25 mg/kg)、MOLF-M(50 mg/kg)、MOLF-H(100 mg/kg)处理组,每组10只。小鼠通过饮用4%DSS诱导UC模型,各MOLF处理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0.2 mL,对照组和DSS组灌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每天记录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在末次给药的次日经眼眶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内毒素(LPS)含量;小鼠脱颈处死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PAS染色观察组织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β、TNF-α、IL-10、HMGB1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肠黏膜闭锁连接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UC小鼠造模成功,DSS组小鼠体内LPS、炎性因子含量、cleaved-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剂量MOLF均可以改善UC小鼠体内炎症状况,尤以MOLF-H组效果最佳:与DSS组相比,DAI评分以及血清中LPS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HMGB1含量和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且cleaved-caspase 3和Bax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Bcl-2的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此外,MOLF可以改善结肠黏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维持杯状细胞数量及其形态,增加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且这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MOLF对DSS诱导的UC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并维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叶 小鼠 溃疡性结肠炎 炎性因子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叶粗黄酮对天府肉雏鸡生长、免疫、肠道菌群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唐子婷 金超 +5 位作者 陈云 杜红 易鑫 张帅 刘莹 舒刚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辣木叶粗黄酮对天府肉雏鸡生长性能、免疫、肠道菌群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450只1日龄天府肉鸡雄性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共计28 d。结果表明:辣木叶粗黄酮能显著提高雏鸡平均体重(BW)和平均... 试验旨在研究辣木叶粗黄酮对天府肉雏鸡生长性能、免疫、肠道菌群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450只1日龄天府肉鸡雄性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试验共计28 d。结果表明:辣木叶粗黄酮能显著提高雏鸡平均体重(BW)和平均日增重(ADG),降低料重比(F/G)(P<0.05);30 mg/kg辣木叶粗黄酮能显著提高天府肉雏鸡脾脏和胸腺指数(P<0.05),120 mg/kg辣木叶粗黄酮能显著提高天府肉雏鸡脾脏和法氏囊指数(P<0.05)。辣木叶粗黄酮能显著提高雏鸡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P<0.05);辣木叶粗黄酮能减少雏鸡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增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120 mg/kg辣木叶粗黄酮能提高天府肉雏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辣木叶粗黄酮可以提高天府肉雏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抗氧化功能,且添加120 mg/kg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叶 天府肉雏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