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周“大学”、“辟雍”考辨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王晖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6-34,共9页
-
基金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关中地区出土金文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2&ZD138)
-
文摘
西周时期的"大学"之名又称"辟雍",西周金文中写作"璧雝",又称"大池"、"璧池"。辟雍的形状如同所命名,十分肖似玉璧之状,外围是一个人工修建的圆形大池,中心是圆形的高台,古文献中又称为"灵台",古文献又称为"台榭",高台上建有高大而没有墙壁的"宣榭"和宗庙,这就是"大学"、"辟雍"。灵沼之西岸修建有"灵囿",养育有飞禽走兽,是"大学"辟雍射击的对象,也是用来祭祀上帝和祖先神的祭品;"辟雍"台榭靠船只或舟梁与外交通连接。这和古文献所记春秋以来射箭只以侯靶为对象的方式完全不同。
-
关键词
西周
“大学”
辟雍
泮宫
射御
礼仪
-
Keywords
Western Zhou Dynasty
Royal Academy
Pi Yong
Pan Gong
archery and riding in a carriage
rituals
-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礼乐和鸣:先秦音乐思想与辟雍礼制空间探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华青
-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华中建筑》
2015年第8期23-26,共4页
-
文摘
该文提出将音乐思想作为理解建筑空间的新视角。首先研究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来源,列举先秦乐的思想与以辟雍为代表的官学礼制建筑的相通之处。通过探索辟雍礼制空间中的礼乐境界,阐明其建筑空间是先秦礼乐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关键词
礼乐思想
先秦音乐
辟雍
-
Keywords
"Li-Yue" ideology, Pre-Qin music, Bi Yong
-
分类号
TU-02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辟雍·泮宫初探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曹春萍
-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历史研究所
-
出处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6-69,共4页
-
文摘
该文考述了先秦两汉的辟雍、泮宫的制度,推测西周的辟雍、明堂、灵台等可能出于同一制度,这种制度在汉代辟雍遗址中得到了反映。
-
关键词
建筑史
辟雍
灵台
设置
-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
-
-
题名中国古代礼制建筑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傅熹年
-
机构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出处
《美术大观》
2015年第6期96-99,共4页
-
文摘
礼制建筑包括祭祖先的宗庙,祭天、地、日、月、山、川的坛庙等,是皇帝通过祭祀向天下显示其皇权"受命于天""淹有四海"具有合法性的场所,在古代是与宫殿并尊的重要建筑。受古代"至敬无文"(《礼记·礼器》语)观念的影响,礼制建筑追求端庄、简洁、肃穆,绝大多数采取中轴对称甚至纵横双轴或中心对称的布局,建筑用材高贵但装饰有度。现在所见古代实例如汉代的辟雍、明代的天坛,其布局和形体都以方、圆形为基础。
-
关键词
礼制建筑
建筑用材
辟雍
中轴对称
受命于天
坛庙
圜丘
享殿
工字殿
攒尖顶
-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中国传统礼文化下的明堂建筑研究
- 5
-
-
作者
汪梦林
王宁
-
机构
湖北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1期255-257,共3页
-
文摘
"礼",本意是宗教祭祀仪式,包括礼物、礼意与礼仪三个方面。礼制建筑是礼物的一种,是行驶礼仪活动的场所。明堂和辟雍是以礼教国、宣扬礼制思想的教化机构,是礼制建筑的重要形式。明堂者,明诸侯尊卑,外环水曰辟雍,典型模式是,中间一个上圆下方的建筑,外围被一圆形水渠环绕。
-
关键词
礼
礼制建筑
明堂
辟雍
-
分类号
TU-092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东汉都城洛阳礼制文化研究
- 6
-
-
作者
高崇文
-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出处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48-56,共9页
-
文摘
刘秀在原郡县洛阳城基础上,按都城礼制规划理念进行了增建。南宫大朝居中,左右分立庙和社,正式形成都城的“左祖右社”布局。庙则改西汉分散陵庙制,实行诸帝神主一庙“共堂”的集中庙制。南宫四面辟门,其分别名青龙、白虎、玄武,南门名端门,有似周正寝“路寝”门,这些均是阴阳五行观念在都城营建中的体现。端门前大道,通过南垣平城门直达南郊礼制建筑群,成为大朝正宫之南的礼仪御道,由南宫南屯司马统一执掌卫护。明堂、灵台、辟雍、太学各具独特建制而分立,明堂用于祭祀五帝,灵台用于望气观天象,辟雍用于举行射礼、养老礼,太学为教授经学,南郊礼制建筑群成为宣教礼仪的中心。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已成历代都城之定制。东汉洛阳开启了典型的古代都城礼制文明之模式,对后世历代都城礼制文明建制有着深远影响。
-
关键词
东汉都城洛阳
左祖右社
明堂
辟雍
太学
-
Keywords
capital Luoyang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left ancestor and right She
Mingtang
Biyong
Taixue
-
分类号
K87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客家建筑元素半月池的形式及其意涵
被引量:3
- 7
-
-
作者
王铭国
-
机构
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华中建筑》
2014年第7期138-142,共5页
-
文摘
该文探讨闽、粤、台客家建筑中半月池的形式及其隐含的意义。分布于闽、粤、台等地的客家族群聚落中均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半月池。传统客家宗祠通常在最前方配置半月池,其后依次为禾庭、学堂、宗祠,后方则为化胎及围屋,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结构。通常人们只知道这是客家先民传承下来的建筑形式与元素,并不了解其真正功能与意义。本研究以文献考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探讨客家建筑元素中半月池的形式及其内涵。宗祠前设置的学堂,是供塾师教授家族子弟读书识字。而在学堂前方配置的禾庭与半月池,则是仿效各郡县于泮宫前设置的泮池。但后世已将其内化为空间结构的一部分,而丧失其原有设置意义。
-
关键词
半月池
泮池
辟雍
客家
-
Keywords
Half-moon pool, Half pool, Pi-Jung (Roung Pool University), Hakka
-
分类号
TU-86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西周学校教育管见
被引量:2
- 8
-
-
作者
刘志云
王问学
-
出处
《贵州文史丛刊》
1990年第4期52-58,6,共8页
-
文摘
对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古文献记载较前代为详。尽管《礼记》、《周礼》诸文献所述,难免掺杂了不少汉人的附会推论,不可尽信,但其中毕竟透露出一些真情实况。而出土的西周铭文,更为研究西周教育史提供了宝贵而可信的资料。因此。
-
关键词
学校教育
辟雍
教育史
大池
学在官府
召伯虎
歌永言
射庐
贵州文史丛刊
邢敦
-
分类号
K297.3
[历史地理—中国史]
C55
[社会学]
-
-
题名西周大学形制与上古风水观
- 9
-
-
作者
杨乔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船山学刊》
2012年第3期86-88,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风水观念的角度来重新审读先秦两汉时期关于西周大学形制各种记载,通过对西周大学的一系列特点——地理位置、环水而建、建于高台以及主要建筑明堂格局的分析,进一步推测先秦两汉时期的风水观念。
-
关键词
辟雍
明堂
大学形制
风水
-
分类号
B9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人才必出学校说
- 10
-
-
作者
许广平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3期35-35,共1页
-
文摘
人才必出学校说预科许广平尝考诸三代,天子设辟雍,诸侯设泮宫,其次设痒序,学校以养士,故人才亦颇盛焉。独惜趋于文艺。少而学之,壮而行之,限于理,论思想上焉者学优则仕,古之为学,合理与仕之外,无能也。库序、学校,舍养成此二者之外,亦无能也。是古人者人才之...
-
关键词
学校
出人才
造就人才
二十世纪
许广平
校说
泮宫
辟雍
家族
养士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陈简斋年谱(续一)
- 11
-
-
作者
白敦仁
-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37-46,55,共11页
-
文摘
政和三年癸巳(1113),二十四岁。三月癸酉简斋以上舍及第释褐,名列第三,授文林郎。胡氏原谱云:“时年二十四,以释褐归上舍第,授文林郎。”本传云:“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墓志》云:“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文林郎。”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编》卷十一云:“政和中,以上舍释褐。”按《宋史·徽宗纪》云:“政和三年三月癸酉,赐上舍生十九人及第。”考十九人中,简斋名列第三。其第一人为陈公辅,第二人为胡松年。翟汝文《忠惠集》卷四有《勅赐上舍及第第一人陈公辅除承事郎,第二人、第三人胡松年、陈与义并从事郎制》,是其证。制词云:“古者司徒论俊造之士,司马辨论官材。
-
关键词
陈简斋
释褐
陈与义
翟汝文
陈公辅
胡松年
辟雍录
词云
王黼
陈去非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辞海(建筑)2000条
- 12
-
-
-
机构
<中国建筑词林>编纂组(汉初)
-
出处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4-57,共4页
-
文摘
[泽官]古习射之地.《礼》射义:“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注,宫名也。“《家语郊问》:“王亲立于泽宫。”
-
关键词
辟雍
销魂桥
灞桥
汉书·扬雄传
所居
瑶台
长安县
玉局观
如璧
-
分类号
TU
[建筑科学]
-
-
题名时光为刀,“砚”遇千年不朽
- 13
-
-
作者
何旭
-
出处
《天工》
2016年第5期64-65,共2页
-
文摘
时间在研磨中流逝,流年一截截浪迹砚中,这曾使得多少文弱的长衫书生坐在青灯黄卷下将岁月磨穿。今人养砚,多为藏砚。养一方石砚为伴,每当默守书屋,枯坐案前时,对砚如晤古人,神游百年之外,别有一番风韵。在这样的意境里,墨香馨馨,儒风氤氲。夏日午后,手握一把圆刀,一双灵秀、睿智、传神的眼睛正专注于一块石料——这便是崇尚“天人合一”制砚理念的山东省鲁砚制砚名家王修兵。他说,
-
关键词
鲁砚
石砚
黄卷
磨穿
辟雍砚
炎黄文化研究
儒风
汉画像
方寸之间
岁月如歌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石勒与羯族天文学
- 14
-
-
作者
尼玛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96-96,共1页
-
-
关键词
羯族
襄国
天文研究
天文学史
羯胡
步射
辟雍
三十六
占星学
北方文化
-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纪事
- 15
-
-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3年第8期126-126,共1页
-
文摘
6月2日,中国当代书画作品展在瑞士苏黎士举行。6月2日~12日,'可创人·物—彩墨展'在北京可创艺苑举办。6月5日~30日,'NO SARS 艺术海报邀请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行。6月6日~9日,水彩画家何志生'从艺六十周年作品展'在杭州珍艺轩画廊举行。6月18日,国内博物馆、美术馆、建筑、文化产业理论等各专家云集杭州,就即将于2003年底动工兴建的杭州美术馆的功能定位、馆舍布局以及运行理念展开讨论。6月20日,北京皇城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皇城艺术馆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以皇城历史文化为主题,全面展示北京明清皇城衙署、坛庙、胡同。
-
关键词
水彩画家
关山月
当代书画
彩墨
瑞士苏黎士
文化特征
功能定位
辟雍碑
多宝塔感应碑
滩头年画
-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
-
题名汉代太学考略
被引量:9
- 16
-
-
作者
毛礼锐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2年第4期61-76,共16页
-
文摘
一、汉代太学的创立和发展我国古代设立大学的时期很早,应该说在奴隶制社会形成、国家出现之后就产生了大学。但是商周时代的大学还是和政治机关混合在一起,一般说来,那时的明堂或辟雍就是大学。
-
关键词
汉代太学
太学生
汉武帝
辟雍
公羊
宣帝
考略
光武帝
王莽
“易”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虞夏商周学校传说初释
被引量:6
- 17
-
-
作者
毛礼锐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4期71-85,共15页
-
文摘
我国的学校有将近四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史籍所载,我国的学校从虞舜时代(氏族社会末期)便已经产生了。但虞舜时代还处于原始社会历史阶段,按一般学校发生的规律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从夏代起我国历史才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历史阶段,按理论说,夏代可能产生了学校。孟子明白地把我国的学校从夏代说起,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地下发掘的文献,至今还不能证明夏代确实有了学校。我国有可靠的文字记载的历史,目前只能说从商代算起。地下发掘出来的材料证明商周确实有了学校,这已成定论。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古笈中关于虞夏商周学校的许多传说,我们怎样去解释?
-
关键词
辟雍
夏代
“校”
夏商周
正教
夏朝
殷人
大筝
学校
周人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的教育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中国古代教育史编写组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3期67-76,共10页
-
文摘
按:这篇和下面两篇文章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初稿)》的第一、二、三章,这是在过去《中国教育史讲义》的基础上新编出来的。这里发表它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批评,提出意见。本学报今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中国教育史讲义》旧稿,今后不再连载。
-
关键词
中国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教育
氏族公社
商朝
周朝
辟雍
原始群
宗教
祖先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治事改良学校制度平议
- 19
-
-
作者
周叔侯
-
出处
《船山学报》
1935年第2期178-183,共6页
-
文摘
我国历代之学制。皆本乎有周。周制国有学。州有序。党有庠。闾有塾。历代之郡县学及义学倣之。天子之学曰辟雍。即历代之大学及国子学。三代之学。至周而大备。相袭至于清而不改逮夫欧风东渐。科学繁多。清德宗之钦定学堂章程。始倣日制至民国十二年复改倣美制近又有中华学制改进社之设立。盖纯乎倣效之制。未能适合国情而行之既久未蒙其利则弊端见矣。查新制之弊。一为并师范于中学。
-
关键词
钦定学堂章程
学校制度
国子学
清德宗
欧风东渐
郡县学
周制
辟雍
补郎
李协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