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烯基琥珀酸-阿拉伯胶酯的合成工艺及乳化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石燕 李翠 +5 位作者 罗琦 欧阳佰玲 涂宗财 王辉 黄涛 张晓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1-216,共6页
以阿拉伯胶(gum arabic,GA)和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阿拉伯胶酯(octenyl succinic acid-GA ester,OS-GA)。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OS-GA的合成工艺,并对其产物乳化... 以阿拉伯胶(gum arabic,GA)和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阿拉伯胶酯(octenyl succinic acid-GA ester,OS-GA)。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OS-GA的合成工艺,并对其产物乳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S-GA合成的较优组合为OSA添加量3.0%(以干基GA计)、GA溶液初始质量浓度40 g/100 m L、反应体系pH 8.85、反应温度33℃、反应时间1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OS-GA的辛烯基琥珀酸接入量为1.99%,其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胶 辛烯琥珀酸 辛烯基琥珀酸-阿拉伯胶酯 响应面分析 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高含量β-胡萝卜素微胶囊 被引量:7
2
作者 代志凯 周迪 +1 位作者 刘爱琴 许新德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0-185,共6页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和β-环糊精为主要壁材,葵花籽油为溶解载体,硬脂酰乳酸钠(SSL)为乳化剂,并添加适量dl-α-生育作为的抗氧化剂,通过高温油熔和喷雾干燥方式研制高含量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产品。以微胶囊的包埋率为目标,利用...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和β-环糊精为主要壁材,葵花籽油为溶解载体,硬脂酰乳酸钠(SSL)为乳化剂,并添加适量dl-α-生育作为的抗氧化剂,通过高温油熔和喷雾干燥方式研制高含量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产品。以微胶囊的包埋率为目标,利用单因素和混料实验设计优化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在微胶囊壁材含量占62%(β-环糊精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分别占42%和20%)、葵花籽油21%、SSL 2%时可制得高含量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产品,产品包埋率、流动性及溶解性均能满足应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 Β-胡萝卜素 微胶囊 混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共混体系的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正茂 王志华 颜永斌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5,共7页
壳聚糖先经过醋酸溶液溶解后再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淀粉)进行共混,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壳聚糖在不同醋酸溶液(0.025mol/L、0.05mol/L、0.1mol/L、0.15mol/L、0.2mol/L、0.25mol/L)中的流变特性,并研究壳聚糖对OSA淀粉糊流变特性的... 壳聚糖先经过醋酸溶液溶解后再与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淀粉)进行共混,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壳聚糖在不同醋酸溶液(0.025mol/L、0.05mol/L、0.1mol/L、0.15mol/L、0.2mol/L、0.25mol/L)中的流变特性,并研究壳聚糖对OSA淀粉糊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2%壳聚糖分别在0.05mol/L和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溶解较好,并能形成较好的黏性流体;壳聚糖在醋酸溶液中是典型的黏性流体,其损耗因子(Tanδ)远大于1,与淀粉共混后,壳聚糖的黏性作用使得OSA淀粉的黏性模量(G″)增大;另外在高剪切速率下,壳聚糖能增强OSA淀粉糊液的抗剪切力作用。添加壳聚糖能抑制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和崩解,导致黏性模量G″峰值减小且峰值位置延后。研究结果可为壳聚糖与OSA淀粉共混体系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辛烯琥珀酸淀粉 共混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特性
4
作者 芒莱 李亚娟 范方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90-96,共7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碱法预处理,利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酯化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octenyl succinic tapioca starch,OSTS)。以取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OSTS制备工艺,...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碱法预处理,利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酯化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octenyl succinic tapioca starch,OSTS)。以取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OSTS制备工艺,并分析OSTS的性质。结果表明,OSTS优化条件为淀粉浓度35%、pH8.5、温度35℃、时间4 h,此条件下制备的OSTS取代度为0.015 1±0.000 3。红外光谱图中1 740 cm^(-1)及1 572 cm^(-1)特征峰的出现表明淀粉酯化成功,OSA酯化未改变淀粉晶型,酯化反应仅在淀粉表面进行,淀粉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疏水性增加,接触角由20.5°提高至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淀粉 辛烯琥珀酸淀粉(OSTS) 工艺优化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燕麦淀粉酯的制备工艺响应面优化及表征分析
5
作者 王雅楠 高海军 +5 位作者 曹晶晶 毋修远 赵胜男 王雅婧 秦祎芳 彭星星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以燕麦为原料提取燕麦淀粉后,以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对其进行疏水改性,以取代度和取代效率为考察指标,研究辛烯基琥珀酸燕麦淀粉酯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经响应面优化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淀粉乳浓度为37%;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34.4... 以燕麦为原料提取燕麦淀粉后,以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对其进行疏水改性,以取代度和取代效率为考察指标,研究辛烯基琥珀酸燕麦淀粉酯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经响应面优化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淀粉乳浓度为37%;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34.4℃;pH值为7.9;OSA添加量确定为3%,在此条件下可制得取代度为0.023 0的辛烯基琥珀酸燕麦淀粉酯,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对其进行表征:辛烯基琥珀酸燕麦淀粉酯的红外光谱图出现了酯羰基C=O(波长1 724.53 cm^(-1))和羧基RCOO-(波长1 571.70 cm^(-1))的伸缩振动特征峰;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疏水改性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的无定形区即非晶区域,基本不影响颗粒的内部结晶区域,证明了辛烯基琥珀酸燕麦淀粉酯的成功制备。为辛烯基琥珀酸燕麦淀粉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丰富燕麦淀粉的利用途径和新型食品级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开发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淀粉 辛烯琥珀酸 辛烯琥珀酸燕麦淀粉 疏水改性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合成研究
6
作者 游利琴 王宏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5,共3页
在β-环糊精衍生物中,酯衍生物占有重要地位。该研究以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在弱碱条件下与β-环糊精酯化合成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考察酯化剂用量、反应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合成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取代度影响... 在β-环糊精衍生物中,酯衍生物占有重要地位。该研究以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在弱碱条件下与β-环糊精酯化合成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考察酯化剂用量、反应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合成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取代度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合成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适宜条件为:酯化剂用量为β-环糊精质量4%、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0 h、pH值为7.5;在此条件下,β-环糊精辛烯基琥珀酸酯取代度为0.0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β-环糊精辛烯琥珀酸 变性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对不同pH条件下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自聚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倩 赵晨阳 +3 位作者 吴振 陈嘉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3-129,共7页
为了揭示食品基质组分对疏水化多糖胶束形成的影响,研究了7种常见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对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ctenylsuccinated oatβ-glucan, OSβG)胶束形成的影响及本质... 为了揭示食品基质组分对疏水化多糖胶束形成的影响,研究了7种常见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对辛烯基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酯(octenylsuccinated oatβ-glucan, OSβG)胶束形成的影响及本质,从而拓宽OSβG胶束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该文测定不同pH(3、6、10)条件下7种氨基酸对OSβG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及其胶束粒径、多分散系数和Zeta电位的作用,并研究了其中5种中性氨基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对荷载姜黄素OSβG胶束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每种氨基酸而言,随着pH增加,OSβG的CMC、胶束粒径和Zeta电位绝对值均呈现增加趋势,主要原因在于pH诱导了OSβG和氨基酸的解离,再通过影响OSβG亲疏水链间及其与氨基酸侧链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改变了OSβG胶束的稳定性;同时氨基酸的疏水性并非其影响和决定荷载姜黄素OSβG胶束特性的唯一因素。通过研究明确了氨基酸性质及其所处环境pH对OSβG胶束及其荷载姜黄素胶束的影响,其本质取决于OSβG与氨基酸分子间的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为OSβG胶束及其荷载姜黄素胶束在食品体系中的稳态化应用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燕麦β-葡聚糖(OSβG) 胶束 质子化与脱质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柳志强 平立凤 +1 位作者 高嘉安 郑裕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利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亲核试剂,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并利用α-淀粉酶对制得的淀粉酯进行了降解处理。全面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性质,探讨了淀粉酯的应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 利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亲核试剂,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并利用α-淀粉酶对制得的淀粉酯进行了降解处理。全面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性质,探讨了淀粉酯的应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应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玉米淀粉 辛烯琥珀酸淀粉 辛烯琥珀酸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9
作者 柳志强 杨鑫 +1 位作者 高嘉安 孙志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85,共5页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是一种新开发的变性淀粉 ,同时它也是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本文综述了该变性淀粉的反应机理、制备方法、产品性质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 变性淀粉 反应机理 制备方法 产品性质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其RVA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宋晓燕 阮晖 +1 位作者 许琼 何国庆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湿法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不同取代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粘滞特性,并探讨了氯化钠和蔗糖对其粘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湿法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不同取代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粘滞特性,并探讨了氯化钠和蔗糖对其粘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为:酸酐用无水乙醇稀释3倍;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35℃;pH值8.5;淀粉乳液浓度30%-35%;酸酐加入量为3%~5%。RVA谱分析表明,随着变性程度的提高,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粘度增加,糊化温度降低;氯化钠抑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糊化,使其粘度显著降低,蔗糖则使其粘度稍有增加。该研究为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淀粉 辛烯琥珀酸淀粉 化反应 RVA谱 制备 粘度速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林红辉 郑为完 +3 位作者 赵伟学 任东东 李春莉 周小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4-317,共4页
以轻度水解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从淀粉乳的初始浓度、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酐浓度五个方面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最佳制备工艺。其结果为,淀粉乳浓度50%... 以轻度水解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为衡量标准,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湿法工艺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从淀粉乳的初始浓度、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酐浓度五个方面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最佳制备工艺。其结果为,淀粉乳浓度50%、pH8.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采用最佳工艺所得产品取代度为0.0495。利用红外分析方法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结构进行了验证。以合成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乳化剂应用在DHA藻油的微胶囊化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 取代度 红外光谱 微胶囊化 DHA藻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及其酶法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柳志强 平立凤 +2 位作者 李胤 郑裕国 高嘉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亲核试剂,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参数,着重研究了酯化反应条件对反应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淀粉干基重的3%)不变的...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为亲核试剂,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最佳工艺参数,着重研究了酯化反应条件对反应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淀粉干基重的3%)不变的条件下,淀粉乳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反应时间对反应取代度均有较大影响。对制备的淀粉酯中的辛烯基琥珀酸酐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制得的淀粉酯辛烯基琥珀酸残留量低于规定标准。利用α-淀粉酶对制得的淀粉酯进行了降解处理,探讨了利用不同的酶解时间,获得不同DE值样品的酶解条件。利用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中试放大并获得了预期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蜡质玉米淀粉 辛烯琥珀酸淀粉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法制备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工艺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彬 王金鹏 +3 位作者 谢正军 徐学明 田耀旗 金征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2-809,共8页
采用挤压法研究了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的工艺。探讨三偏磷酸钠、氢氧化钠、水分质量分数,以及出料温度和螺杆转速对交联淀粉酯乳化能力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在三偏磷酸钠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质量分数0... 采用挤压法研究了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的工艺。探讨三偏磷酸钠、氢氧化钠、水分质量分数,以及出料温度和螺杆转速对交联淀粉酯乳化能力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在三偏磷酸钠质量分数1.0%,氢氧化钠质量分数0.6%,水分质量分数35%,出料温度120℃,螺杆转速110r/min的反应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交联辛烯基琥珀酸木薯淀粉酯的乳化能力可以达到58.56%。同时,采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交联辛烯琥珀酸淀粉 挤压 制备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改性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浆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朝辉 徐珍珍 +1 位作者 刘新华 李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改善淀粉浆料的性能,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S)分别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制备磺化改性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OSS),研究了OSS和SOSS的浆液黏度、浆膜性能和黏附性能。结果表明:磺化改性淀粉酯能改善淀粉的浆膜性能,... 为改善淀粉浆料的性能,将一系列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S)分别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制备磺化改性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OSS),研究了OSS和SOSS的浆液黏度、浆膜性能和黏附性能。结果表明:磺化改性淀粉酯能改善淀粉的浆膜性能,提高对涤纶和棉纤维的黏附性能;随着取代度的增加,磺化改性淀粉酯的浆膜断裂伸长率增大,断裂强度减小,对涤纶和棉纤维的黏附性先增大后减小;当取代度为0.035时,对涤纶的黏附性达到最大值,当取代度为0.027时,对棉纤维的黏附性达到最大值;与OSS相比,磺化改性淀粉酯的浆膜性能和黏附性能均有所提高;SOSS作为浆料使用时,OSS的取代度以0.014~0.03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 辛烯琥珀酸淀粉 浆料 取代度 浆膜 黏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石海信 谢新玲 +1 位作者 张友全 童张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63,共5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作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合成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探讨了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和沉降积对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确定制备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作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合成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探讨了淀粉乳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和沉降积对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确定制备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乳浓度35%,酯化pH 8.0,酯化温度35℃,酯化时间3 h。交联淀粉的沉降积对酯化取代度影响较小,在生产中可根据最终产品的用途选用合适沉降积的交联淀粉进行酯化复合变性。复合变性淀粉符合食品行业标准,可以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观察显示淀粉中受侵蚀颗粒增多,颗粒表面的小凹痕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辛烯琥珀酸交联淀粉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有机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均志 赵艳娜 银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3,共4页
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为介质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讨论了改性前后淀粉糊溶液对介质pH值、糖、盐等介质浓度的耐受性。同时对产品的乳化等糊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表明,利用微波有机相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 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为介质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讨论了改性前后淀粉糊溶液对介质pH值、糖、盐等介质浓度的耐受性。同时对产品的乳化等糊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表明,利用微波有机相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可作为性能优良的新型乳化增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玉米淀粉 辛烯琥珀酸淀粉 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甘薯淀粉酯的制备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勋 宋正富 +2 位作者 胡敏 罗合春 张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73,共4页
采用水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甘薯淀粉酯,详细研究了淀粉乳质量分数、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温度、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实验发现,在6%以下,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增加,产品取代度几乎成线性增加。固定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 采用水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甘薯淀粉酯,详细研究了淀粉乳质量分数、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温度、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实验发现,在6%以下,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增加,产品取代度几乎成线性增加。固定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为3%,通过正交实验确立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淀粉乳质量分数35%、温度35℃、反应pH 8.5、反应时间6 h,产品取代度0.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 辛烯琥珀酸 制备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特性分析及在鸡肉灌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晓燕 董振江 +2 位作者 李真 杨延超 裴亚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82-86,共5页
以早籼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水相体系制备不同黏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并对其糊化特性、冻融稳定性及在鸡肉灌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经酸解和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后,可以得到不同黏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具有良好的冻融稳... 以早籼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水相体系制备不同黏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并对其糊化特性、冻融稳定性及在鸡肉灌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淀粉经酸解和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后,可以得到不同黏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具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在鸡肉灌肠中应用时,加入早籼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鸡肉灌肠与加入木薯变性淀粉的鸡肉灌肠相比较,其硬度、弹性和咀嚼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添加木薯变性淀粉的样品,内部结构比较蓬松,而添加早籼米OSA-H6的样品,其内部组织则相对紧实细腻。该研究表明,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淀粉(烯基琥珀酸淀粉酸)可以改善肉制品的质构特性,在肉制品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 辛烯琥珀酸淀粉 理化性质 鸡肉灌肠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在速冻水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晓燕 李真 +1 位作者 杨念 艾志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2-185,共4页
采用黏度速测仪和分光光度计测定糯玉米淀粉和大米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前后糊的性质,并将其按照不同比例分别添加到面粉中,研究其对速冻水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使糯玉米淀粉和大米淀粉糊的透明度提高、凝沉性... 采用黏度速测仪和分光光度计测定糯玉米淀粉和大米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前后糊的性质,并将其按照不同比例分别添加到面粉中,研究其对速冻水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使糯玉米淀粉和大米淀粉糊的透明度提高、凝沉性降低、冻融稳定性得到改善。添加不同比例的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大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可增大面粉的黏度,提高饺子皮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P<0.05);其中添加5%预糊化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饺子冻裂率最低,并且饺子的色泽、透明度、韧性和细腻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 速冻水饺 冻裂率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微胶囊壁材的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张燕萍 龚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8-152,共5页
本文测定了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阿拉伯树胶的粘度,并分别采用低粘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阿拉伯树胶作色拉油微胶囊体系的壁材,测定了乳状液的乳化稳定性和产品的微胶囊包埋率及贮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 本文测定了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阿拉伯树胶的粘度,并分别采用低粘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阿拉伯树胶作色拉油微胶囊体系的壁材,测定了乳状液的乳化稳定性和产品的微胶囊包埋率及贮存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粘度比阿拉伯树胶低;以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的微胶囊的包埋效果效率、贮藏稳定性优于阿拉伯树胶,且随取代度的增加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制成的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琥珀酸淀粉 阿拉伯树胶 乳化稳定性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