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辖区单位履行社区治理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运用
1
作者 孔娜娜 张盼盼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2,共9页
学界研究社区治理“主体—业务—效果”评价,评价对象多涉及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组织、居民等与社区有直接隶属关系、业务联系的治理主体,疏于对辖区内跨层级、跨界别、无直接隶属关系或业务联系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国有和民营企... 学界研究社区治理“主体—业务—效果”评价,评价对象多涉及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组织、居民等与社区有直接隶属关系、业务联系的治理主体,疏于对辖区内跨层级、跨界别、无直接隶属关系或业务联系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国有和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的履责评价,未很好解决辖区单位“谁来履责”“如何履责”“如何检验”等问题。审视社区治理宏观场域和现实情景,辖区单位以“组织—资源—行动”三个要素嵌入社区治理行动,建构“责任共担、价值共创、成果共享”的履责框架。遵循科学原则和技术方法,辖区单位履责要素分解为59个可度量、易执行的指标,综合利用层次分析和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辖区单位履责评价指标体系。它为引领、规范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清单式”方案或行动指南;也助力辖区单位在社区治理场景中“价值功能、责任配置、行动机制”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 治理共同体 辖区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辖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创新 被引量:4
2
作者 孔娜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4-65,共2页
动员驻街道社区内的所有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需要一组新的政策工具或机制。清单制作为技术治理工具,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中具有重要功能,是一种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是联合其他参与者一起行动,撬动资源、行为和政策... 动员驻街道社区内的所有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需要一组新的政策工具或机制。清单制作为技术治理工具,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中具有重要功能,是一种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是联合其他参与者一起行动,撬动资源、行为和政策变化的催化剂,是推动新的机制有效运转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共治共享 辖区单位 社区治理 清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