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患者输血前检查的结果分析对临床输血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袁丽 彭涛 王星程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1期204-205,共2页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其输血前状况,探讨输血前检查对于临床成分输血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346例患者的乙肝两对半、抗HCVIgG、TP抗体和抗HIV1。结果用ELISA法检测输血患者1346例,其中HBV、HCV、HIV、TP感染患者,分别为12.48%、2.08%...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其输血前状况,探讨输血前检查对于临床成分输血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1346例患者的乙肝两对半、抗HCVIgG、TP抗体和抗HIV1。结果用ELISA法检测输血患者1346例,其中HBV、HCV、HIV、TP感染患者,分别为12.48%、2.08%、0%、3.57%,输血前检查阳性患者205例,阳性率为15.23%。结论常规使用ELISA法检测HBV、HCV、HIV、TP,基本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可提高医护的防范意识,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检查 ELISA HBV HCV HIV 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翊泉 张东梅 +3 位作者 高启键 朱伯平 何雪芬 廖伟娇 《现代医院》 2009年第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究输血前患者的感染状况,强调相关感染性检查项目设立的重要性。方法检测726例患者输血前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抗体,梅毒螺旋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726例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11.98%,抗-HC... 目的探究输血前患者的感染状况,强调相关感染性检查项目设立的重要性。方法检测726例患者输血前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抗体,梅毒螺旋体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726例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11.98%,抗-HCV阳性率为0.83%,梅毒阳性率为0.67%,抗-HIV阳性率为0%,ALT异常阳性率为12.53%。结论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可减少因输血引起的的医疗纠纷和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检查 感染性指标 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282例患者输血前及术前传染病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春林 邓德耀 保永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对输血前及术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以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的状况,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8282例输血前患者进... 目的对输血前及术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HIV)以及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以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的状况,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8282例输血前患者进行HBsAg、HCV和HIV检测,同时应用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方法查滴度,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方法确证。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6.70%(555例)、梅毒抗体阳性率1.36%(113例)、丙肝抗体阳性率1.64%(136例)、HIV抗体阳性率0.48%(40例)。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及术前检查,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免疫缺陷病毒 梅毒螺旋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8例手术患者输血前传染性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申春喜 《淮海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输血前检查 HBsAg 抗-HCV 抗-HIV 抗-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丽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了解输血前患者的感染状况,避免和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检测1 249例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2型)(抗-H I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分... 目的:了解输血前患者的感染状况,避免和预防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检测1 249例患者输血前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1+2型)(抗-H I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分析其结果。结果:1 249份标本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 sA g)阳性率为19.45%,抗-HCV阳性率为1.20%,TP阳性率为1.28%,抗-H IV阳性率为0,ALT异常阳性率为14.57%。结论:输血前已感染乙型肝炎、丙肝、梅毒是严重的,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并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说明了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常规检测感染因子(九项)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前检查 感染性指标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DianaGel全自动配血系统实现输血实验室自动化管理 被引量:7
6
作者 丁巾 张晓红 李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输血前检查 自动化 输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的抗原表型与不规则抗体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燕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该地区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的Rh表型与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初筛Rh 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进行确认,并用单克隆IgM试剂对其C、c、E和e抗原表型予以鉴定。结果687例初筛Rh D阴性献血者经确... 目的分析该地区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的Rh表型与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部分初筛Rh 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进行确认,并用单克隆IgM试剂对其C、c、E和e抗原表型予以鉴定。结果687例初筛Rh D阴性献血者经确认663例阴性,其中各表型分别为:ccdee 405例(61.09%)、Ccdee 180例(27.15%)、CCdee 23例(3.47%)、CcdEe 16例(2.41%)、ccdEe 39例(5.88%)、CCdEe、ccdEE和CcdEE型均未检出;确认为弱/变异D者24例。筛查出不规则抗体49例,其中由高到低依次为自身抗体13例,抗E 12例,抗D 7例,冷凝集素8例,抗M 5例,抗C 3例和补体C3d 1例。结论该地区RhD阴性献血者和输血患者的Rh表型以ccdee和Ccdee为主,高达88.24%,其次是CCdee、CcdEe和ccdEe占11.76%,其他表型罕见;已鉴定不规则抗体抗E>抗D>抗M>抗C,除自身抗体和冷凝集素外,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多与妊娠和输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不规则抗体 输血前检查 交叉配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