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电线路塔基全风化花岗岩坡面径流冲刷侵蚀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鹏云 段华雍 +2 位作者 韦立德 张峰 柳玉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0-152,159,共4页
经现场调查发现全风化花岗岩塔基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为坡面冲刷,而目前全风化花岗岩坡面冲刷实验还没有相关报道。通过径流冲刷试验,研究了输电线路塔基全风化花岗岩边坡坡面冲刷的变化规律,并应用侵蚀模数的概念来评价坡面的抗侵蚀能... 经现场调查发现全风化花岗岩塔基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为坡面冲刷,而目前全风化花岗岩坡面冲刷实验还没有相关报道。通过径流冲刷试验,研究了输电线路塔基全风化花岗岩边坡坡面冲刷的变化规律,并应用侵蚀模数的概念来评价坡面的抗侵蚀能力。同一种土体不同干密度冲刷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干密度的全风化花岗岩边坡干密度越大冲刷量越小;对于一定干密度的全风化花岗岩冲刷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坡面形成冲沟时冲刷量明显变大并最后趋于稳定;通过不同土体冲刷实验发现了两种极容易冲刷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塔基 全风化花岗岩 径流冲刷试验 冲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塔基施工余土的改良及其植物生长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洪倩 陈晓枫 +3 位作者 余蔚青 李熙 刘青 王熙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为解决输电线路塔基施工余土改良及其植物生长的问题,利于输变电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验收,采用室内双因素梯度试验,开展保水剂及有机肥混合施用对余土的原位改良和植物生长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效果。结果表明:输电线... 为解决输电线路塔基施工余土改良及其植物生长的问题,利于输变电建设工程的水土保持验收,采用室内双因素梯度试验,开展保水剂及有机肥混合施用对余土的原位改良和植物生长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效果。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塔基施工余土不改良对照,植物种子发芽困难;土壤改良效果较好的处理为每5 kg余土分别添加“50 g保水剂+100 g有机肥”“25 g保水剂+150 g有机肥”和“50 g保水剂+150 g有机肥”试验组;野外试验通过对比植物出苗率及植被覆盖率变化,证实添加“保水剂50 g和有机肥100 g”的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塔基 施工余土 保水剂 有机肥 土壤改良 植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江沿岸的土质及输电线路塔基选型初探(待续)
3
作者 聂厚勇 林梅 《农村电工》 2020年第11期57-57,共1页
安徽省皖江(长江)两岸将合肥、芜湖等城市作为长江三角区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可观,电网发展迅猛。加上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西南水电、西北综合能源大功率特高压东送江浙沪,途经安徽并在皖江架空过江。本文意在初步介绍皖江沿... 安徽省皖江(长江)两岸将合肥、芜湖等城市作为长江三角区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可观,电网发展迅猛。加上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西南水电、西北综合能源大功率特高压东送江浙沪,途经安徽并在皖江架空过江。本文意在初步介绍皖江沿岸土质情况,针对性科学地选用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为参加电网建设的勘察、设计、管理、施工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杆塔基 电网建设 国家能源战略 特高压 江浙沪 皖江 土质情况 输电线路塔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黄土湿陷特性及其与结构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宝 喻达 +1 位作者 胡鑫 潘燕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9-153,158,共6页
针对黄土湿陷性对大型输电线路塔基稳定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对河南三门峡地区原状黄土开展了基本物理特性及湿陷性试验,获取了其湿陷系数与湿陷等级,分析了竖向压力和初始含水率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规律,着重从结构强度的角度解释了黄土... 针对黄土湿陷性对大型输电线路塔基稳定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对河南三门峡地区原状黄土开展了基本物理特性及湿陷性试验,获取了其湿陷系数与湿陷等级,分析了竖向压力和初始含水率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规律,着重从结构强度的角度解释了黄土湿陷特性。结果表明:竖向压力与湿陷系数之间并非只是简单的单调增函数关系,而存在湿陷增强区间和湿陷减弱区间;塑限(18. 6%)是黄土湿陷性强弱的分界点,当初始含水率小于塑限时,湿陷性较强,而当初始含水率接近或者大于塑限时,则湿陷性减弱;初始含水率与湿陷系数之间也并非只是简单的单调减函数关系,而在结构强度为200 k Pa时(含水率为10%)附近出现明显的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湿陷特性 输电线路塔基 竖向压力 含水率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