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型直流输电——一种新一代的HVDC技术 被引量:199
1
作者 文俊 张一工 +1 位作者 韩民晓 肖湘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1,共5页
文章在阐明基于相控换流器(PCC)技术的传统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特点及其不足后,介绍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技术和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直流输电即轻型直流输电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前景,指出轻型直流输电技术将在更多的应... 文章在阐明基于相控换流器(PCC)技术的传统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特点及其不足后,介绍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技术和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直流输电即轻型直流输电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前景,指出轻型直流输电技术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直流输电 hvdc技术 相控换流器 电力电子器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控制系统影响的HVDC输电线路后备保护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剑 范春菊 邰能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3-80,共8页
在考虑直流控制系统影响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HVDC输电线路区内、区外的故障特征以及直流控制系统的动作特性和控制状态。引入并分析了基于开关函数的交直流系统二次谐波计算等值模型。通过分析故障期间换流器触发角和直流侧二次谐波量... 在考虑直流控制系统影响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HVDC输电线路区内、区外的故障特征以及直流控制系统的动作特性和控制状态。引入并分析了基于开关函数的交直流系统二次谐波计算等值模型。通过分析故障期间换流器触发角和直流侧二次谐波量的变化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换流器触发角为保护动作量,利用二次谐波分量闭锁的直流线路后备保护方案,给出了保护整定的理论计算方法。与直流线路纵联差动保护相比,该保护不因直流电流波动影响而被闭锁,保护动作时间较快;与微分欠压保护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过渡电阻能力。通过PSCAD/EMTDC大量仿真计算,验证了该保护能可靠区分直流线路区内、区外故障,与直流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和微分欠压保护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输电线路 直流控制系统 后备保护 换流器 触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地电位升高的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永明 陈晓鑫 +2 位作者 张淮清 柴贤东 徐禄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4,共8页
超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考虑地电位升高的地面离子流场的计算却很少,为此,在Deutsch假设的基础上,为了研究计及地电位升高时HVDC输电线路产生的离子... 超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考虑地电位升高的地面离子流场的计算却很少,为此,在Deutsch假设的基础上,为了研究计及地电位升高时HVDC输电线路产生的离子流场,将地电位升高作为第1类边界条件,应用模拟电荷法,建立了考虑地电位升高影响的HVDC输电线路下方离子流场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计及地电位下,与可查询的文献相比,计算结果与其基本一致。计及地电位下,地面离子流密度与电场的值分别有所增大,同时分析了不同地电位升高值、导线高度及极间距下,地电位的变化对超高压输电线路地面合成电场以及离子流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位 hvdc输电线路 Deutsch假设 离子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场H、D受HVDC输电干扰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秀娜 曲保安 +3 位作者 范晓勇 陈洪凯 于庆民 赵银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18-3826,共9页
以受宁东线高压直流(HVDC)输电干扰相对严重的11个地磁台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蒙城台为干扰幅度量取的参考台站,研究了地磁场水平分量H、磁偏角D受HVDC输电的干扰特征.发现H和D受HVDC输电干扰具有同步性和偏向性;同一HVDC输电线路两侧H和... 以受宁东线高压直流(HVDC)输电干扰相对严重的11个地磁台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蒙城台为干扰幅度量取的参考台站,研究了地磁场水平分量H、磁偏角D受HVDC输电的干扰特征.发现H和D受HVDC输电干扰具有同步性和偏向性;同一HVDC输电线路两侧H和D干扰幅度具有线性关系,但线性关系明显弱于垂直分量Z干扰幅度的比例关系;接地极附近台站各自的Z、H、D干扰幅度具有线性关系.之后对H和D干扰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定性分析.根据得到的干扰特征的结论,提出了以红山台Z、H、D为输入的本研究相关台站的Z、H、D为输出的自动计算方法.经过误差分析,本方法平均误差水平低于国家地磁学科中心当前使用算法误差水平,最高降幅达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水平分量H 磁偏角D 宁东线 hvdc输电 干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HVDC输电线路地面离子流场的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龙兆芝 鲁非 +1 位作者 雷民 刘少波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6,共6页
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电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Deutsch假设的基础上对地面离子流场进行解析求解。根据输电线路电力线分布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多回输电线路的离子流场算法并探讨了输电线路极性排列方... 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对于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电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Deutsch假设的基础上对地面离子流场进行解析求解。根据输电线路电力线分布特点,建立了适用于多回输电线路的离子流场算法并探讨了输电线路极性排列方式对于离子流场的影响。该算法可考虑正、负极性导线的起晕差异,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有较高的吻合度,并对各种线路结构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双回线路极性排列方式对于合成电场最大值影响不大,而离子流密度则受到较大影响;在不考虑输电线其他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双回输电线路以--/++的极性排列方式最优;地线的存在对于双回线路地面离子流场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多回输电线路 Deutsch假设 合成电场 离子流密度 极性排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技术的交直流输电系统中HVDC阻尼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秀 陈陈 王西田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20-22,27,共4页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为多目标控制器的综合提供了新的途径。借鉴有极点区域配置约束的混合H2/H∞问题的LMI解法,设计了HVDC阻尼控制器用于阻尼低频振荡。特征根计算与仿真分析表明,该控制器可在较大范围运行条件向系统提供足够的阻尼。
关键词 交直流输电系统 hvdc 阻尼控制器 LMI技术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输电线路离子流场比例模型理论的推导与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浩 张守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9-23,共5页
由HVDC线路的离子流场数学模型,严格地从理论上导出实际HVDC线路离子流场与比例模型线路离子流场间的关系,同时还导出为预测实际HVDC线路离子流场建立的模型线路应满足的必要条件。采用数值计算法对实际HVDC线路和比例模型线路的离子流... 由HVDC线路的离子流场数学模型,严格地从理论上导出实际HVDC线路离子流场与比例模型线路离子流场间的关系,同时还导出为预测实际HVDC线路离子流场建立的模型线路应满足的必要条件。采用数值计算法对实际HVDC线路和比例模型线路的离子流场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两者确实很好地服从导出的上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离子流场 比例模型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ager能量算子和1D-CNN的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桥梅 吴浩 +2 位作者 杨杰 李栋 刘益岑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100,共8页
针对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率低,远端高阻故障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Teager能量算子和1DCNN的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保护安装处测得的线模分量Teager能量算子和输电线路两侧正负极电流突变量能量比值组成特征向量,利用1... 针对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率低,远端高阻故障识别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Teager能量算子和1DCNN的HVDC输电线路故障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保护安装处测得的线模分量Teager能量算子和输电线路两侧正负极电流突变量能量比值组成特征向量,利用1D-CNN对特征向量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同时实现区内外故障判和故障极选择。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不同故障距离和不同过渡电阻情况下有效实现区内外故障识别和故障极选择,采样率能满足现有实际工程需要,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输电线路 TEAGER能量算子 1D-CNN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切除HVDC输电系统接地极线路接地故障的方案 被引量:8
9
作者 肖遥 牛保红 +4 位作者 尚春 林志波 陆岩 樊灵孟 李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07-109,共3页
兴安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接地极线路与直流线路同杆并架敷设。在直流线路遭雷击后,接地极线路因感应过电压继发接地故障,在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单极故障重启不成功的条件下,两回并行的接地极线路不平衡电流保护动作,导致直流输电系统... 兴安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接地极线路与直流线路同杆并架敷设。在直流线路遭雷击后,接地极线路因感应过电压继发接地故障,在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单极故障重启不成功的条件下,两回并行的接地极线路不平衡电流保护动作,导致直流输电系统双极闭锁。为了彻底消除接地极线路故障导致的HVDC输电系统闭锁现象,提出在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出口处装设直流断路器灭弧的方案,并相应调整了接地极线路的控制和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输电 接地极线路 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VSC-HVDC用于风电场联网时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33
10
作者 赵成勇 胡冬良 +1 位作者 李广凯 龙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35-140,共6页
基于双馈感应电机(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控制策略,提出了多端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ulti-terminal VSC-HVDC,MVSC-HVDC)用于风电场并网的联网方式,设计了相关的控制策略,通过与传统交流联网方式相比,指出了MVSC-H... 基于双馈感应电机(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控制策略,提出了多端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ulti-terminal VSC-HVDC,MVSC-HVDC)用于风电场并网的联网方式,设计了相关的控制策略,通过与传统交流联网方式相比,指出了MVSC-HVDC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在PSCAD/EMTDC的仿真环境下,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风电场之间及其内部机组在系统稳态和故障情形下的运行情况。仿真结果表明:DFIG的等效模型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所提出的并网方式和控制策略是正确和有效的;风电场之间以及风电场内部各机组之间都独立运行,互不影响;当逆变侧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该控制策略有较快的恢复特性,可有效抑制风机投切带来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电机(DFIG) 多端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 输电(mvsc—hvdc) 风电场联网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特殊输电方式的分析比较和展望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广凯 梁海峰 +2 位作者 赵成勇 周明 李庚银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8,共6页
除交流输电和传统高压直流输电(HVDC)以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采用特殊的输电方式,主要包括轻型HVDC(HVDC Light)、分频输电(FFTS)、多相输电(MPTS)、微波输电、激光输电等。为充分发挥上述各种输电方式的独特优势,综合分析比较了它... 除交流输电和传统高压直流输电(HVDC)以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采用特殊的输电方式,主要包括轻型HVDC(HVDC Light)、分频输电(FFTS)、多相输电(MPTS)、微波输电、激光输电等。为充分发挥上述各种输电方式的独特优势,综合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原理、特点、优势、难点及当前研究发展情况,指出各自的适用领域,展望它们的发展前景。其中,FFTS和MPTS从属于交流输电方式,主要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输电,轻型HVDC、微波输电和激光输电从属于直流输电方式,主要应用于特殊场合输电,而轻型HVDC已有较成熟的工业应用线路,且其交直流转换技术的发展可作为MTE和激光输电的技术基础,因此轻型HVDC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方式 交流输电 高压直流输电 分频输电 hvdc 多相输电 微波输电 激光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控制器原理及稳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罗隆福 付颖 +3 位作者 李勇 周金萍 许加柱 刘福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包含了各种分层控制方式,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其目的在于向系统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行。主要对分层控制中极控制层的控制器原理进行研究,并理论分析了整流侧定电流与定最小触发角控制器和逆变侧定关断角与定电流控制器从系...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包含了各种分层控制方式,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其目的在于向系统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行。主要对分层控制中极控制层的控制器原理进行研究,并理论分析了整流侧定电流与定最小触发角控制器和逆变侧定关断角与定电流控制器从系统发生故障直至故障后系统再次恢复到稳态时的相关动作特性。在此基础上,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程序研究了CIGRE直流输电标准测试系统在有扰动的情况下系统恢复到稳态时运行点的变化以及恢复过程中相应控制模式的转换。结果证明,故障时极控制器能迅速作出反应,并能根据所处的工况自行切换控制模式,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稳态响应 hvdc控制器 直流输电标准测试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HVDC换流阀设计特点及其技术动向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中原 邱毓昌 +3 位作者 方志 冯建强 王建生 马振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共3页
介绍了现代 HVDC换流阀的设计特点及新增特性。并从晶闸管器件、均压阻尼电路、冷却系统、机械和绝缘结构、晶闸管监控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现代换流阀的技术动向 ,认为其发展趋势是减少所需器件数 。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hvdc 换流阀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双回输电线路合成电场与离子流的计算 被引量:38
14
作者 田冀焕 邹军 +1 位作者 刘杰 袁建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5,70,共6页
高压直流双回输电线路在我国尚无设计与运行经验。为此,文章对双回直流线路电晕效应产生的离子流与综合电场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导线不同的布置方式以及线路间距、对地高度、导线分裂数、导线半径等结构参数对地表离子流和场强的影响... 高压直流双回输电线路在我国尚无设计与运行经验。为此,文章对双回直流线路电晕效应产生的离子流与综合电场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导线不同的布置方式以及线路间距、对地高度、导线分裂数、导线半径等结构参数对地表离子流和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回线路上下排布方式的地表合成场强与离子流密度较小;在相同导线尺寸与同等架设高度下,合理排布的双回线路的地表场强与离子流远小于单回线路,且双回线间距越小地表场强与离子流越小;同塔双回线路的电磁环境要优于单回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hvdc) 双回输电线路 合成场强 离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接地极电流对不同结构变压器影响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余洋 韦晨 朱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71-76,共6页
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系统模型,仿真了直流接地极电流对组式、三相三柱式和三相五柱式等不同结构变压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组式变压器由于具有独立的磁通回路,磁阻小,受直流偏磁影响最大;三相三柱式变压器铁芯中无直流通道,磁阻大... 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系统模型,仿真了直流接地极电流对组式、三相三柱式和三相五柱式等不同结构变压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组式变压器由于具有独立的磁通回路,磁阻小,受直流偏磁影响最大;三相三柱式变压器铁芯中无直流通道,磁阻大,受直流偏磁影响较小;而三相五柱式变压器虽有磁回路,但铁芯面积比单相变压器小,受直流偏磁影响介于前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hvdc输电 接地极 EMTDC 直流偏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DC系统电容换相换流器特性分析 (Ⅰ):机理与特性 被引量:32
16
作者 任震 何畅炜 高明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5-58,共4页
电容换相换流器(CapacitorCommutatedConverter,简称CCC)是一种新型换流装置。本文的第I部分主要阐述了CCC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矢量分析、波形分析以及各种运行特性分析,并对CCC进行了综合评... 电容换相换流器(CapacitorCommutatedConverter,简称CCC)是一种新型换流装置。本文的第I部分主要阐述了CCC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矢量分析、波形分析以及各种运行特性分析,并对CCC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第I部分着重探究并提出了CCC的无功功率特性、无功特性曲线以及经济补偿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系统 电容换相换流器 换流器 直流输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C-HVDC系统控制体系框架 被引量:27
17
作者 梁海峰 李庚银 +1 位作者 王松 赵成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147,共7页
控制系统是VSC-HVDC系统的核心之一。目前虽已有许多研究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多数成果集中在VSC-HVDC控制器的设计和控制方法的研究上,对整个VSC-HVDC系统控制体系框架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介绍VSC-HVDC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阐述... 控制系统是VSC-HVDC系统的核心之一。目前虽已有许多研究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多数成果集中在VSC-HVDC控制器的设计和控制方法的研究上,对整个VSC-HVDC系统控制体系框架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介绍VSC-HVDC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VSC-HVDC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指出采用多重化配置和分层控制结构设计的必要性,具体提出建立四层结构的VSC-HVDC系统控制体系框架的观点,即直流系统控制层、换流器控制层、阀组控制层和独立控制层。文章在讲述各层配置原则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每个控制层次的控制功能和范围以及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介绍了控制系统和保护功能的协调配合问题,为VSC-HVDC控制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电压源换流器(VSC) 直流输电(hvdc) 控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VSC-HVDC系统交直流潮流计算 被引量:52
18
作者 陈谦 唐国庆 王浔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共6页
电压源换流器VSC(VoltageSourcedConverter)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HVDC)换流器在物理模型和工作原理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传统的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不能在VSC构成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VSC-MTDC(VSCMulti鄄TerminalHVDC)中直接使用。首先描... 电压源换流器VSC(VoltageSourcedConverter)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HVDC)换流器在物理模型和工作原理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传统的交直流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不能在VSC构成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VSC-MTDC(VSCMulti鄄TerminalHVDC)中直接使用。首先描述了MTDC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随后在综合VSC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VSC-MTDC潮流计算的VSC数学模型。进而由换流器控制量M(调制度)和δ(PWM相位角)的不同组合,列出了4种运行控制方案,并针对每种控制方案给出了其交直流潮流交替求解的接口方程。最后以一含3个VSC的系统为例,对其中1个VSC的不同运行控制方案进行潮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交替算法的潮流算法交直流接口简单清晰、程序编写方便且通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 多端直流输电 潮流模型 交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模混合式高压直流输电仿真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云 印永华 +5 位作者 曾南超 蒋卫平 王明新 吕鹏飞 陈凌芳 李新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38-44,54,共8页
介绍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仿真中心的数模混合式高压直流输电仿真系统的开发、建设及试验工作,阐述了如何建立适应仿真试验需要且实用高效的数模混合式直流仿真系统的设计思想、技术措施以及系统优化和简化方法。文中详细论述了多种设... 介绍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仿真中心的数模混合式高压直流输电仿真系统的开发、建设及试验工作,阐述了如何建立适应仿真试验需要且实用高效的数模混合式直流仿真系统的设计思想、技术措施以及系统优化和简化方法。文中详细论述了多种设备的配置,高压直流输电一次物理模型和二次部分的结构优化,控制保护系统软硬件的调整和修改,设备间接口的设计,以及通过适当的通信系统实现直流输电模拟仿真系统的一次模型与控制保护系统间互联,与其他直流、交流仿真系统及其自动控制装置的连接,并通过后台及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系统的监控,从而建成完整的数模混合式高压直流输电仿真系统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hvdc) 实时仿真 数模混合仿真系统 系统优化 设备接口 系统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华东多回HVDC紧急功率转移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56
20
作者 余涛 沈善德 任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19,共5页
随着三峡机组的全部投运,华中和华东电网将通过多回并行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互联。文章在原有直流基本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直流功率调制实现故障回路原有的直流功率向其它回路转移的紧急转移控制器(EPSC)。数字仿真和动模试验说... 随着三峡机组的全部投运,华中和华东电网将通过多回并行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互联。文章在原有直流基本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直流功率调制实现故障回路原有的直流功率向其它回路转移的紧急转移控制器(EPSC)。数字仿真和动模试验说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实现故障线路的直流功率尽可能无差地向其它回直流线路转移,并能有效提高两侧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hvdc 紧急功率转移控制 电网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