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呋塞米不同输注方式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彭照飞 宗鸽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呋塞米不同输注方式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1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患者行静脉注... 目的分析呋塞米不同输注方式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21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患者行静脉注射呋塞米并作为A组,另105例行输液泵连续输注并作为B组,分析组间疗效;另按照是否出现预后不佳分为预后不佳组(43例)与预后良好组(167例)。对两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相较于A组(65.71%),B组的总有效率(82.86%)处于更高水平;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出现预后不佳情况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心功能分级为Ⅳ级、下肢水肿、LVEF低、NT-proBNP水平高(OR=1.093、1.080、1.096、2.351、1.084,P<0.05)结论以输液泵连续输注呋塞米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更为显著,另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心功能分级为Ⅳ级、下肢水肿、LVEF低、NT-proBNP水平高,临床可据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病情,进而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输注方式 呋塞米 急性心力衰竭 预后不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引起返流误吸风险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马俊萍 吕欢 +1 位作者 李娜 程青虹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6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之间返流误吸风险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前后对照实验。选择气管插管(双腔可冲洗)并机械通气患者30例,采用两种输注方式,持续泵入输注(14h、20h)和间歇泵入输注(输注90min暂停150min,5次/d),采集...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式之间返流误吸风险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前后对照实验。选择气管插管(双腔可冲洗)并机械通气患者30例,采用两种输注方式,持续泵入输注(14h、20h)和间歇泵入输注(输注90min暂停150min,5次/d),采集咽喉部及气管插管气囊上分泌物,检测胃蛋白酶含量来判断返流误吸风险,同时抽取胃残余量。结果持续输注14h比持续输注20h、间歇泵入输注其咽喉部、气囊上胃蛋白酶浓度高。持续输注20h与间歇输注胃蛋白酶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胃残余量与返流误吸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间歇泵入输注方式较持续输注(20h)没有增加返流误吸风险,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可尽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输注方式 胃残余量 返流误吸 胃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输注方式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晓君 许勤 +1 位作者 朱姝芹 周婉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评价危重症患者EN支持不同输注方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oanna Briggs(JBI)、PubMed、Embase、Ovi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 目的评价危重症患者EN支持不同输注方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oanna Briggs(JBI)、PubMed、Embase、Ovid、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危重症患者EN支持不同输注方式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定性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研究,在以经鼻胃途径进行EN支持未合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的5项研究中,4项研究的结果显示:连续输注方式较分次给予方式减少了EN支持患者腹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合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6项研究中,有5项研究评价了两种输注方式对患者腹泻的影响,其中3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分次给予方式较连续输注方式减少了EN支持患者腹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项研究评价了两种输注方式对呕吐、返流的影响,结果显示:分次给予方式较连续输注方式减少了呕吐、返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胃途径进行EN支持时,对于未合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连续输注方式的效果优于分次给予方式;对于合并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分次给予方式的效果则优于连续输注方式,但确切的临床效果还需要今后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输注方式 系统评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不同静脉输注方式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范铁兵 杨志旭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应。方法选取ICU重症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输注组和持续泵入组。传统输注组的输注方案为美罗培南1 g/次溶于0.9%生理盐水250 ml中,每8 h 1次,配制成静脉点滴注射液,...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应。方法选取ICU重症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输注组和持续泵入组。传统输注组的输注方案为美罗培南1 g/次溶于0.9%生理盐水250 ml中,每8 h 1次,配制成静脉点滴注射液,经15-30 min静脉点滴给药;持续泵入输注组的输注方案为美罗培南3 g/次溶于0.9%生理盐水50 ml中,每24 h 1次,配制成静脉点滴注射液,使用微量推注泵每次持续推注24 h。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原学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抗生素药物经济支出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原学疗效比较,持续泵入组均优于传统输注组(P<0.05);持续泵入组疗程缩短,并且抗生素药物经济支出少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使用美罗培南持续泵入输注方案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较传统输注方案更佳,并且缩短抗生素药物应用疗程,减少医药费用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输注方式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两种不同输注方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雪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9期1795-1796,共2页
目的观察两种鼻饲方法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胃肠营养液输注泵每Et匀速间断16h泵入法,同时使用加热棒保持营养液温度在36~40℃。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间断滴注营养液的... 目的观察两种鼻饲方法用于神经内科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胃肠营养液输注泵每Et匀速间断16h泵入法,同时使用加热棒保持营养液温度在36~40℃。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间断滴注营养液的方法。两组患者均行肠内营养两周。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泻、呕吐、返流、高血糖和堵管(滴注不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患者,采用胃肠营养泵匀速间断泵入法并使用加热棒加热,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泵 输注方式 肠内营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肠内营养液输注方式用于胃癌患者手术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姗 李娟 +2 位作者 焦文芹 霍蕊 蔡艳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04-205,共2页
目的观察两种营养液输注方式用于胃癌患者手术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复尔凯肠内营养输注泵进行泵入,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输住泵管滴注营养液的方法。2组于患者手术后第2天开始使用肠内营养液... 目的观察两种营养液输注方式用于胃癌患者手术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复尔凯肠内营养输注泵进行泵入,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输住泵管滴注营养液的方法。2组于患者手术后第2天开始使用肠内营养液1周。并使用加热器进行加热,保持营养液温度在37℃-41℃。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泻、腹胀、呕吐、堵管(滴注不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胃癌患者手术后,采用胃肠营养泵匀速泵入法并使用加热器进行加热,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内营养 输注方式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对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比较
7
作者 王晓丽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10期1808-1810,共3页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对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100例资料,按给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罗培南微量泵静脉...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对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100例资料,按给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罗培南微量泵静脉间断输注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美罗培南微量泵静脉持续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脊液常规指标即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和葡萄糖水平测得值,以及治疗前后脑脊液中炎性因子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葡萄糖、TNF-α、IL-6和CRP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TNF-α、IL-6和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葡萄糖水平测得值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TNF-α、IL-6和CR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葡萄糖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微量泵静脉持续输注治疗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脑脊液常规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术后颅内感染 美罗培南 不同输注方式 脑脊液 常规指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对ICU脓毒血症患者疗效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田国欣 李爱光 吕治安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8期89-89,9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美罗培南输注方式治疗ICU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ICU脓毒血症患者2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139例,参照组行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行泵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耐药菌、... 目的:探讨不同美罗培南输注方式治疗ICU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ICU脓毒血症患者2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139例,参照组行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行泵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耐药菌、住院时间及细菌清除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但白细胞计数、体温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脓毒血症患者行美罗培南泵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原学效果,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疗程,优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不同输注方式 ICU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硬膜外自控镇痛输注方式对围产期孕妇母婴安全的影响
9
作者 麻志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77-87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硬膜外自控镇痛输注方式对患者围产期母婴安全影响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并待产的89例孕妇,按照输注方式分为不同硬膜外自控镇痛输注方式(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P... 目的:探讨不同硬膜外自控镇痛输注方式对患者围产期母婴安全影响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检并待产的89例孕妇,按照输注方式分为不同硬膜外自控镇痛输注方式(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P组,n=43)和持续输注组(C组,n=46)。P组患者每30 min给药3 mL,流速为6 g·kg^(-1)。C组患者以流速6 g·kg^(-1)持续给药。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及两组产妇产程、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P组镇痛有效者36例,占比83.72%,C组镇痛有效者43例,占比93.48%,两组产妇镇痛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441,P>0.05);与C组相比,P组产妇产后2 h阴道出血量明显降低,而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产妇通过自控硬膜外镇痛,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对母婴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输注方式 围产期 母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不同递增输注速度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杨天琪 何冰峰 +2 位作者 李晓娟 何许 户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递增输注速度进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肠内营养起始输注速度控制在30mL/h,A组20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B组16h内增速至80m...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递增输注速度进行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肠内营养起始输注速度控制在30mL/h,A组20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B组16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C组12h内增速至80mL/h持续输注,观察三组患者腹内压变化和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输注后8h、16h、24hA组腹内压显著低于B组、C组,且B组低于C组(均P<0.05);A组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低输注递增速率进行肠内营养,能降低患者腹内压,提高患者喂养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递增输注方式 腹内压 肠内营养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肠内营养输注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悦 葛晓明 孙晓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12期932-935,942,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患者肠内营养的输注方案。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持续性输注组和周期性输注组,每组43例。持续性输注组24 h持续性进行肠内营养,周期性输注组每日肠内营养输注时间为15~17 h。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患者肠内营养的输注方案。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持续性输注组和周期性输注组,每组43例。持续性输注组24 h持续性进行肠内营养,周期性输注组每日肠内营养输注时间为15~17 h。比较两组的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手术前后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点的周径、握力等身体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等营养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分化抗原4(CD4^+)、分化抗原8(CD8^+)、分化抗原4/分化抗原8(CD4^+/CD8^+)的浓度等免疫指标。结果:持续性输注组和周期性输注组分别出现1例(2.3%)、3例(7.0%)肠内营养不耐受,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输注组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拔管进行自主进食的时间均显著少于周期性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身体、营养及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输注组术后第5天、第10天PA显著高于周期性输注组(P<0.05);其余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的身体、营养及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周期性输注相比,持续性输注方式缩短了胃癌术后患者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及拔管时间,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方式 肠内营养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患者专用静脉通路输注脂肪乳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翠萍 汪晖 王红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单独静脉通路输注脂肪乳的效果,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方法将80例食管癌术后输注脂肪乳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输注,即将脂肪乳续接抗生素、血液制品等之后...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单独静脉通路输注脂肪乳的效果,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方法将80例食管癌术后输注脂肪乳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输注,即将脂肪乳续接抗生素、血液制品等之后输注;观察组建立单独静脉通路输注。结果观察组脂肪乳输注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全部输液完成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输液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脂肪超载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生化指标及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建立单独静脉通路输注脂肪乳,可减少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和因输注脂肪乳速度过快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缩短输液时间,促进患者的睡眠,进而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肠外营养 脂肪乳 输注方式 睡眠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13
作者 林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临床观察 输液方法 生理状态 输注方式 正常胰腺 生理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高速间断喂养法对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建华 马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800-802,共3页
目的研究高速间断喂养的获益和风险,探索更符合生活习惯的喂养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共44例,分为渐进高速喂养组(试验组,n=21)和匀速持续喂养组(对照组,n=23),观察两... 目的研究高速间断喂养的获益和风险,探索更符合生活习惯的喂养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共44例,分为渐进高速喂养组(试验组,n=21)和匀速持续喂养组(对照组,n=23),观察两组患者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堵管、腹泻、腹胀、胃潴留、便秘情况,并对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现腹胀情况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返流、误吸、吸入性肺炎、堵管、腹泻、胃潴留、便秘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评价中,两组在鼻饲计划完成复杂性、鼻饲对其他床旁护理的影响及鼻饲对外出转运的影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渐进高速间断喂养法完成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便于日常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护理 并发症 重症监护 输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娟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12期63-63,共1页
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是临床最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简便快捷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腺,是一种由微电脑控制将外源性胰岛素按时、定量、精确地泵人体内的新型仪器,可最... 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是临床最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简便快捷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腺,是一种由微电脑控制将外源性胰岛素按时、定量、精确地泵人体内的新型仪器,可最大限度地模拟正常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随时根据需求输注追加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治疗 临床观察 糖尿病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护理 外源性胰岛素 输注方式 生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