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6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LSTM模型的埋地输油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1
作者 叶勇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5年第1期9-11,共3页
埋地输油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环境腐蚀、地质条件变化、材料老化及操作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剩余寿命逐渐降低,增加了发生泄漏和事故的风险。因此,现提出基于优化LSTM模型的埋地输油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计算... 埋地输油管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环境腐蚀、地质条件变化、材料老化及操作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剩余寿命逐渐降低,增加了发生泄漏和事故的风险。因此,现提出基于优化LSTM模型的埋地输油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埋地输油管道腐蚀速率,维护管道运行的安全性与效率,其次,构建了优化LSTM的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模型,最后,筛选出的特征输入LSTM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实现管道剩余寿命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优化LSTM模型的埋地输油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因此,能够适用于含腐蚀缺陷的埋地输油管道的剩余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预测 埋地输油管道 环境保护 剩余寿命 优化LS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输油管道供液泄漏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2
作者 廖小飞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5年第1期47-49,共3页
汽车主机厂集中供液系统将各类油液通过泵站经长距离管道泵送至装配车间,管道内油液工作在高压条件下极易从管道焊缝、连接法兰处产生渗漏,特别是输送管道为埋地安装时,泄漏更难及时发现,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甚至可能引发火灾、爆炸... 汽车主机厂集中供液系统将各类油液通过泵站经长距离管道泵送至装配车间,管道内油液工作在高压条件下极易从管道焊缝、连接法兰处产生渗漏,特别是输送管道为埋地安装时,泄漏更难及时发现,极易造成环境污染事件,甚至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本文设计一种集中供液泄漏在线监测系统,对输送管道油液泄漏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可显著提升集中供液系统的可靠性,避免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泄漏 在线监测 编程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水管道与现状输油管道交叉处理方案研究
3
作者 尼珂 王海建 王浩宇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11期32-37,共6页
灌区工程中各类管线交汇情况较多,需采取安全可靠的交叉跨越措施。该文以云南省石屏灌区工程输水管道跨越输油管为例,拟定人工开挖浅埋和贴地明管两种跨越方式,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方案对现状输油管道应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 灌区工程中各类管线交汇情况较多,需采取安全可靠的交叉跨越措施。该文以云南省石屏灌区工程输水管道跨越输油管为例,拟定人工开挖浅埋和贴地明管两种跨越方式,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方案对现状输油管道应力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对输油管道的影响均在允许范围内,综合征地施工等因素推荐优先采用贴地明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管 输油管道 空间交汇 ABAQUS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蚁群算法的输油管道碳排放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东艳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3期53-57,69,共6页
为实现输油管道的节能降耗,以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在水力约束和热力约束的条件下,采用模拟退火-蚁群算法的机器学习方法对加热炉、外输泵的组合方式及运行参数进行求解,并在考虑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全年运维方案。结果表... 为实现输油管道的节能降耗,以碳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在水力约束和热力约束的条件下,采用模拟退火-蚁群算法的机器学习方法对加热炉、外输泵的组合方式及运行参数进行求解,并在考虑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全年运维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单日耗油量和耗电量均有所下降,单日碳排放量降低20%左右;对外输泵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依据概率密度函数可知泵的正常检修周期应为1650 h(68 d),在连续运行1120 h(46 d)后应进行预防性保养;环境温度与碳排放量的优化效果呈负相关,全年运维方案中7—9月的碳排放优化效果较差,全年可减少碳排量185.61 t。研究结果可为油气田企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碳排放量 模拟退火 蚁群算法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输油管道对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爆破施工的动力响应
5
作者 孙丰森 王海亮 +1 位作者 张勇 张雨晨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4,共10页
为深入研究埋地输油管道运行过程中的动力响应机制及不同工况下的输油管道振速规律,以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黄岛端斜井二期工程为背景,青岛港油港码头厂区内的埋地输油管道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数据,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数值模型... 为深入研究埋地输油管道运行过程中的动力响应机制及不同工况下的输油管道振速规律,以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黄岛端斜井二期工程为背景,青岛港油港码头厂区内的埋地输油管道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数据,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模拟起爆药量、爆心距、管道埋深3种工况因素,建立输油管道振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管道环迎爆侧的振动速度大于管道环的背爆侧,管道轴向的峰值振速最大值出现在工作面前方4 m左右的管道截面上。得到的埋地输油管道振动速度预测模型对于工程爆破施工中邻近埋地输油管道的保护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 爆破 输油管道 动力响应 安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加热炉能效在线监测系统初步构建
6
作者 刘国豪 潘腾 +5 位作者 张忠涛 张国超 翟星月 魏甲强 陈仲凯 王乾坤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12期18-22,共5页
输油管道加热炉未实现能耗数据的在线监测,现行人工监测模式无法高效、实时了解加热炉运行状态及炉效信息。为实现加热炉监测由人工监测模式改变为在线监测模式,采用开放分布式设计思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设计并搭建了输油管道... 输油管道加热炉未实现能耗数据的在线监测,现行人工监测模式无法高效、实时了解加热炉运行状态及炉效信息。为实现加热炉监测由人工监测模式改变为在线监测模式,采用开放分布式设计思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设计并搭建了输油管道加热炉能效在线监测系统,开发了加热炉能效在线管理平台。初步实现对输油管道加热炉能效在线感知与监测,可实时了解加热炉能效信息及运行状态,避免加热炉长时间低效运行。系统运行后,加热炉能效提高了约2%~3%,每年降低燃料费用约15.8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加热炉 在线监测 参数采集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重点耗能单元评价与节能措施研究
7
作者 王晶岩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在原油输送过程中,输油管道多采用热油加压输送工艺,在运行中存在综合能耗高、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为进一步降低输油管道的能耗水平,从泵站能效系数、热站能效系数、管道能效系数等方面构建输油管道能效指标体系,通过相关系数法、熵权-灰... 在原油输送过程中,输油管道多采用热油加压输送工艺,在运行中存在综合能耗高、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为进一步降低输油管道的能耗水平,从泵站能效系数、热站能效系数、管道能效系数等方面构建输油管道能效指标体系,通过相关系数法、熵权-灰色关联法对泵机组的综合用能水平进行评价,最后实现运行方案的优化调整。结果表明,泵站能效系数对输油管道能耗的影响较大,重点耗能及节能单元为输油泵机组;泵机组效率与与泵输出功率的相关系数最大。某输油管道经优化运行后,泵站的日节电量821.91~2671.24 kWh,日节电共计6917.82 kWh,节能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同类输油管道运行方案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能效系数 重点耗能单元 熵权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估计和SVM的输油管道电耗预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林炜国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了提高输油管道运行电耗的预测准确度,给生产调度和节能开泵方案提供实际指导。以某油田两条输油管道为例,在收集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学原理对变量进行扩充,得到更多与管道电耗相关的特征,再利用K近邻互信息估计对变量进行特征... 为了提高输油管道运行电耗的预测准确度,给生产调度和节能开泵方案提供实际指导。以某油田两条输油管道为例,在收集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学原理对变量进行扩充,得到更多与管道电耗相关的特征,再利用K近邻互信息估计对变量进行特征选择,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实现小样本信息的回归预测。结果表明,影响管道电耗的因素依次为日输量、雷诺数、进出站压差、出站压力、进站压力等,特征选择结果较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相比,更为合理、可信;对比了多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管道A和管道B分布在5#模型和4#模型上的相对误差范围最小,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强;管道A每月可节约电耗0.26×10^(4)~0.67×10^(4)kWh,管道B每月可节约电耗0.14×10^(4)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电耗 预测 互信息估计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减阻剂节能效果评价与优化研究
9
作者 于明江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11期34-39,共6页
为降低输油管道的能耗水平,降低输送阻力并提高输送效率,现场常采用添加减阻剂的方式作为流动保障方案。在梳理减阻剂减阻效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确定了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结合模糊物元模型确定了管道的综合减阻效果,并从原油... 为降低输油管道的能耗水平,降低输送阻力并提高输送效率,现场常采用添加减阻剂的方式作为流动保障方案。在梳理减阻剂减阻效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确定了影响因素重要程度,结合模糊物元模型确定了管道的综合减阻效果,并从原油物性和减阻剂浓度两方面对减阻效果进行优化调整。结果表明:模糊物元模型得到的不同管道综合减阻效果的关联度系数与减阻率和增输率的相关性均较强,可以用关联度系数表示综合减阻效果;采用微波加热对原油进行热处理的效果优于水浴加热方式,微波热处理温度、管输流速和减阻剂浓度均存在最优值;优化后可节约热力费用为0.792~13.508元/t,节约动力费用为0.175~0.896元/t,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减阻剂 熵权法 模糊物元 热处理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研究的悬索桥输油管道振动特性分析
10
作者 寇鉴 吴益名 杨溢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8期38-43,共6页
【目的】为研究悬索桥输油管道在内部流体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开展了悬索桥输油管道振动试验,分析其振动响应机理,并探索不同流量下管道的振动响应特性。【方法】试验中采用应变片测试技术采集跨越管道在内部流体作用下的变形数据,基于模... 【目的】为研究悬索桥输油管道在内部流体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开展了悬索桥输油管道振动试验,分析其振动响应机理,并探索不同流量下管道的振动响应特性。【方法】试验中采用应变片测试技术采集跨越管道在内部流体作用下的变形数据,基于模态分析方法和傅里叶时频变换处理数据,得出管道振动响应。【结果】研究表明:管内不稳定流体的弹性激振会诱发悬索桥跨越输油管道周期性振动,管道的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响应频率一致;试验中管道垂直方向为三阶模态振型,管道水平方向为二阶模态振型,管道在垂直方向上应变与位移幅值大于水平方向;管道的模态幅值、应变、频率及位移幅值均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该试验工况下,流量变化暂未引起管道模态振型的改变。【结论】适当减小流量、增加管道系统的刚性支撑与阻尼结构均有利于降低管道振动,避免发生共振,从而降低管道疲劳断裂的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悬索桥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输油管道 振动特性 响应频率 振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企业输油管道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提升策略
11
作者 南向艳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26-228,共3页
根据当前我国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明确石油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状况,进一步优化和升级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将高效、多元化服务、安全等信息技术及管理融入其中,提高输油管道工程项目档案资源的管理,发挥档案的真正效应,为企业经济效... 根据当前我国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明确石油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状况,进一步优化和升级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将高效、多元化服务、安全等信息技术及管理融入其中,提高输油管道工程项目档案资源的管理,发挥档案的真正效应,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企业 输油管道 档案资源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改输液氨的设备设施适应性分析
12
作者 聂超飞 曾培琰 +4 位作者 刘罗茜 李康 周芮 尹鹏博 滕霖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3期36-43,共8页
长距离输油管道改输液氨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性。但液氨相较于传统油品,在理化性质和安全要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开展输油管道改输液氨适应性分析对保障改输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输油管道改输液氨设备设施的适应性... 长距离输油管道改输液氨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性。但液氨相较于传统油品,在理化性质和安全要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开展输油管道改输液氨适应性分析对保障改输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输油管道改输液氨设备设施的适应性问题:①在管径、管材、标准及输送工艺方面,输油管道改输液氨的适应性较好,可稍加改造用于液氨输送,但仍需注意输油管材的腐蚀风险及工艺的温度适用性问题。传统输油管道以离心泵为主,但因其固有缺陷,并不完全适用液氨输送,可对其进行改良或选用新型磁力泵、屏蔽泵;为避免改输液氨导致的汽蚀现象需采取预防措施。②油品与液氨流量计型号大致相同,但液氨受高饱和蒸气压影响,易出现气穴现象,需采用计量前适度冷却、选择合理安装位置等措施。③输油管道改输液氨可能出现阀门材质不兼容问题,需特别注意密封件的材质选择;法兰需要综合考虑改输液氨后的工艺要求、安装条件、温度压力波动及介质特性等因素,并考虑法兰的密封失效问题。长距离输油管道改输液氨技术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实际改造也存在诸多挑战,因此未来应加强相关技术创新,建立完善的改输液氨管道法规体系,以确保改输管道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管 输油管道 设备设施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输油管道凹陷适用性评价及修复建议
13
作者 杨锋平 张皓 +3 位作者 余东亮 王明波 刘君 赵飞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某输油管道智能测径发现4处深度大于6%管径的凹陷。通过记录凹陷回弹前后深度差异,发现回弹后深度平均是回弹前的69.1%。根据不同标准对4处凹陷进行了基于深度和基于应变的评价,发现2处凹陷需要修复。但剖析国外某管道凹陷泄漏案例后,... 某输油管道智能测径发现4处深度大于6%管径的凹陷。通过记录凹陷回弹前后深度差异,发现回弹后深度平均是回弹前的69.1%。根据不同标准对4处凹陷进行了基于深度和基于应变的评价,发现2处凹陷需要修复。但剖析国外某管道凹陷泄漏案例后,发现即使符合标准要求无需修复的浅凹陷,也可能因为形状特殊形成较大应力集中,从而发生疲劳失效。因此又对凹陷修复方法进行了分析,发现现有标准缺乏凹陷损失强度的计算方法,因此无法准确设计复合材料或环氧套筒修复的厚度和宽度。建议4处凹陷采取3处加装B型套筒和1处换管的修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凹陷 评价 修复 B型套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复合输油管道抢修设备的研制与应用
14
作者 贾学志 韩宝忠 +3 位作者 耿延晖 车振龙 陈孝勇 李宏伟 《矿业装备》 2024年第S1期20-21,共2页
柔性复合管具有柔性好、耐腐蚀、输送压力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油田地面管网中多应用于单井输油管道和输油支干线,管道承压约为1~15 MPa。在油田部分输油管道中正逐步使用柔性复合管代替碳素钢管。但柔性复合管道的安装需要在管道的... 柔性复合管具有柔性好、耐腐蚀、输送压力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油田地面管网中多应用于单井输油管道和输油支干线,管道承压约为1~15 MPa。在油田部分输油管道中正逐步使用柔性复合管代替碳素钢管。但柔性复合管道的安装需要在管道的两端与金属连接头连接后,再与主管道或井口流程连接。原始采用人工安装金属连接头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质量差,而且人员的劳动强度特别大。连接通过使用柔性复合输油管道抢修设备进行柔性复合管道金属连接头的安装,可以实现柔性复合管扣压连接的自动化,只需要在摆正管道后,启动设备进行自动压缩对口即可,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修复施工 扣压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产前智能检测技术在高海拔输油管道中的应用
15
作者 耿成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本文探讨了投产前智能检测技术在高海拔地区输油管道中的应用,阐述了高海拔地区输油管道面临的特殊挑战,分析了投产前智能检测实施步骤及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智能检测技术在高海拔地区输油管道中的成功应用,强调了其对保障管... 本文探讨了投产前智能检测技术在高海拔地区输油管道中的应用,阐述了高海拔地区输油管道面临的特殊挑战,分析了投产前智能检测实施步骤及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智能检测技术在高海拔地区输油管道中的成功应用,强调了其对保障管道安全运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意义。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pre-production intelligent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oil pipelines at high altitude, describes the special challenges faced by pipe at high altitude, and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pre-production intelligent detection.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high altitude oil pipeline is demonstrated by a practical case,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pipeline and improve detection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is emphas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输油管道 投产前智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输油管道热力影响范围的确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栋 吴国忠 齐晗兵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海底输油管道 热力影响 半无限大空间 长距离输油管道 解析求解 坐标变换法 输送方式 加热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冯健 张化光 +1 位作者 伦淑娴 王占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1-734,共4页
利用VisualC++为软件开发平台,结合工业现场现有的测量条件和基于PC的数据采集装置,开发研制了输油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系统·该系统将输差检漏技术与负压波定位技术相结合,用GPS解决分布系统的采样时间同步问题,用小波变换解决被噪... 利用VisualC++为软件开发平台,结合工业现场现有的测量条件和基于PC的数据采集装置,开发研制了输油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系统·该系统将输差检漏技术与负压波定位技术相结合,用GPS解决分布系统的采样时间同步问题,用小波变换解决被噪声污染信号的特征点提取问题,并将现场运行工况在屏幕上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该系统应用数据库技术,实现运行数据的存储,有利于查询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该系统反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工作稳定,制造成本低,并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能力,既可用于实验仿真,又可用于工业现场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 检测 定位 全球定位系统 小波变换 输油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道土壤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40
18
作者 吴明 江国业 安丙威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评价埋地热油管道的热工状况 ,首要的问题是计算管道周围土壤的非稳态温度场 ,通常采用汇源法对其进行计算。汇源法把输油管在常输过程中的传热视为稳定过程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埋地热油管道的传热特征 ,采用二维非稳定传热方程来... 评价埋地热油管道的热工状况 ,首要的问题是计算管道周围土壤的非稳态温度场 ,通常采用汇源法对其进行计算。汇源法把输油管在常输过程中的传热视为稳定过程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埋地热油管道的传热特征 ,采用二维非稳定传热方程来描述输油管道的传热过程 ,在边界条件中充分考虑了地面温度的变化以及管径等参数的影响 ,建立了土壤温度场的计算模型 ,运用有限差分法对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在差分网格的划分中使用了混合网格法 ,在土壤内部的大部分区域使用矩形网格划分 ,在管壁附近使用极网格。这虽然是一种近似方法 ,但只要网格划分很小 ,仍可得到足够精确的解。在VC环境中编制了相应的软件 ,实现基础数据输入 ,温度场迭代和不同时间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中等温线绘制的功能。这一模型的建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场 差分 网格 输油管道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负压波法检测输油管道的泄漏事故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恩斌 李长俊 彭善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5-287,共3页
针对输油管道的具体情况,基于负压波原理,研制了一套输油管道泄漏检测系统.提出了负压波法泄漏检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即如何确定负压波的传播速度;如何确定负压波到达管道两端的时间;如何统一数据采集系统的时间,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 针对输油管道的具体情况,基于负压波原理,研制了一套输油管道泄漏检测系统.提出了负压波法泄漏检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即如何确定负压波的传播速度;如何确定负压波到达管道两端的时间;如何统一数据采集系统的时间,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将小波变换、GPS校时等先进技术应用到系统中,实际应用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可靠,能对输油管道的突发性泄漏做出迅速反应,泄漏定位精度高(管长的1%以内),所需硬件设备较少,投资额度底,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检测 输油管道 负压波 系统软件 GPS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法测量输油管道油垢厚度响应关系的蒙特卡罗计算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百昌 何彬 +2 位作者 朱文凯 陈坤 陈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89-92,共4页
为设计1种基于射线透射原理的石油输送管道油垢厚度无损检测仪,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计算中子、γ射线在不同油垢厚度输油管道中的穿透率,建立油垢厚度与射线计数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子、γ射线用于管道内油垢厚度的无损检... 为设计1种基于射线透射原理的石油输送管道油垢厚度无损检测仪,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计算中子、γ射线在不同油垢厚度输油管道中的穿透率,建立油垢厚度与射线计数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中子、γ射线用于管道内油垢厚度的无损检测是可行的,且中子检测具有更好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法 输油管道 厚度检测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