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河下游输沙水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石伟
王光谦
-
机构
清华大学教育部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8-123,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资助项目(G19990436)
清华大学"985"校级重点科研项目软课题资助项目
-
文摘
对输沙水量的计算方法,黄河下游汛期、非汛期输沙水量的研究现状,水库对输沙水量的影响,输沙用水总量的研究现状等方面分别作了回顾。分析指出,输沙水量与来水含沙量、来水流量、河道冲淤、河床前期条件等有关。黄河下游各时期输沙水量不同,汛期最小,其余依次为非汛期、冬三月、凌汛期。水库调水调沙的同时也改变着黄河下游的输沙水量。利用水库群调水调沙,使小浪底水库以造床流量、高含沙水流输沙,是目前推荐的黄河下游节水减淤高效输沙入海的主要方式。提出了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关键词
黄河下游
输沙水量
输沙用水总量
河道冲淤
水库
-
Keywords
the lower Yellow River
water requirement for sediment transport
total water requirement for sediment transport
high-efficiency sediment transport
-
分类号
TV14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调水调沙是黄河不淤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刘善建
-
机构
水利部离退休干部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共2页
-
文摘
综合分析了有关部门对黄河调水调沙的试验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黄河水沙情况认为,要解决黄河河道不淤积问题,可能还需要冲沙用水数十亿立方米。今后,随着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加强、河床形态改善和外流域补水等措施的逐步实施下,不淤积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建议将调水调沙作为治河的主导战略,强化研究攻关,促进其早日列入计划正式实施。
-
关键词
调水调沙
蓄清排浑
挟沙能力
冲刷能力
输沙用水
河道淤积
黄河
-
Keywords
water and sediment regulation,storing clear water and releasing the muddy,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water used for sediment transport,channel deposit,the Yellow River
-
分类号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水土保持在促进黄河水资源高效利用中的作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杨平
-
机构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8-111,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DEM的区域水土流失地形因子研究"(4030102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科研专项(ISWC-SP-C128)
-
文摘
黄河流域面积约为全国的8.3%,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5.80×1010m3和527m3,分别为全国水平的2%和20%左右。由于气候变化、水土保持和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等原因,流域水资源更加短缺。黄河流域水资源年际变化很大,季节分布极为不均,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37.6kg.m-3,每年需要1.50×1010~2.0×1010m3水用于下游排沙,占到黄河水资源量的30%左右,进一步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水沙异源"特点明显,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占到流域产流量的10%和70%左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措施每减少1t泥沙约减少地表径流量3.19~16.15m3,而黄河下游河道每输1t泥沙需要水量在33~60m3,在该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以相对增加水资源数量。1970~1996年,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为1.495×108t,综合考虑措施减少径流量和减少输沙用水量时,每年相对增加可开采水资源量达4.88×109m3。
-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土保持
黄河流域
输沙用水
河龙区间
-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for flushing sediment
the section between Hekou and Longmen
-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