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纤分拣机输棉通道结构对气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胜 王紫悦 张守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203,共10页
针对异纤分拣机输棉通道内部出现气流波动导致后续棉花异纤的检测与剔除效果不佳等问题,对异纤分拣机输棉通道结构与气流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分别对原始输棉通道结构、不同弯管角度与通道入口段长度以... 针对异纤分拣机输棉通道内部出现气流波动导致后续棉花异纤的检测与剔除效果不佳等问题,对异纤分拣机输棉通道结构与气流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分别对原始输棉通道结构、不同弯管角度与通道入口段长度以及在通道入口增设不同类型面扩散器进行模拟分析,探讨输棉通道在不同方案改进下其内部气流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及直通道中心线位置的速度衰减曲线的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原始输棉通道由于弯管处产生流动方向突变和离心力,导致内外壁面存在压力差使得通道内部流速波动较大;减小弯管角度、增大入口段长度有利于减小压力不均衡分布区域,提升内部气流稳定性;在输棉通道入口增设局部阻力系数最小的双圆弧相切流线型面的缩扩型扩散器,不仅可以减小因型面突变产生的局部阻力,同时可将气流集中在管道中间位置,相较于原始输棉通道气流的波动距离缩短0.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纤分拣机 输棉通道 结构优化 扩散器 气流稳定性 异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棉通道几何参数对转杯纺气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惠婷 汪军 曾泳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4,共7页
输棉通道的几何形状以及输棉通道与转杯的空间位置关系对通道和转杯内部气流流动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纤维在输棉通道内的伸直状态。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输棉通道和转杯内部气流流动特征,并讨论了输棉通道特征数和空间位置角... 输棉通道的几何形状以及输棉通道与转杯的空间位置关系对通道和转杯内部气流流动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纤维在输棉通道内的伸直状态。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输棉通道和转杯内部气流流动特征,并讨论了输棉通道特征数和空间位置角对通道和转杯内部气流流动特性及纤维伸直状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梳棉通道负压从出口到入口呈现先平稳增加,后急剧增加的趋势,特征数越大,该趋势越明显;输棉通道内部速度差随着特征数增大而增大;空间位置角α增加,输棉通道轴向负压先减小后增大,而输棉通道轴向速度差增大;空间位置角β对输棉通道静压和速度的分布影响较小,它主要改变纤维与转杯的初始接触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棉通道 转杯纺 气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摘头输棉通道流场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彭震 胡蓉 +1 位作者 张若宇 张梦芸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226-231,共6页
采摘头输棉通道是采棉机输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直接影响采棉机的工作效率,为了提高采棉机输棉系统的输送效率,以采摘头输棉通道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并应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采摘头输棉通道内部... 采摘头输棉通道是采棉机输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直接影响采棉机的工作效率,为了提高采棉机输棉系统的输送效率,以采摘头输棉通道为研究对象,应用ANSYS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和网格模型,并应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采摘头输棉通道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结构参数下输棉通道内部流场特性。结果表明,采摘头扩散板夹角从41°增加到49°,输棉通道的整体负压减小了10 Pa,且靠近壁面处的流体速度减小,致使棉花输送能力下降;随着吹风门高度从10 mm增加到50 mm,高负压区面积增大,负压区中心上移,输棉阻力减小,效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棉通道 扩散板夹角 结构优化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棉通道位置对转杯纺纤维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邓茜茜 杨瑞华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49,共8页
为了研究输棉通道位置对纤维在纺纱通道中运动的影响,文章以直径42 mm转杯为例,采用Ansys软件中ICEM-CFD建立三维抽气式转杯纺纱通道模型,在Fluent商用软件中计算连续相气体流场,根据连续相计算结果拟合离散相纤维运动轨迹。保持边界条... 为了研究输棉通道位置对纤维在纺纱通道中运动的影响,文章以直径42 mm转杯为例,采用Ansys软件中ICEM-CFD建立三维抽气式转杯纺纱通道模型,在Fluent商用软件中计算连续相气体流场,根据连续相计算结果拟合离散相纤维运动轨迹。保持边界条件不变,比较输棉通道位置不同时(Y=13 mm、Y=9.75 mm、Y=6.5 mm)转杯纺纱通道内气流分布特征及纤维运动轨迹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Y=13 mm(工况a)时,输棉通道内气流速度与压强变化梯度最大,有利于伸直纤维;工况b时,转杯凝聚槽负压最大,纤维进入转杯能较好地凝聚汇集,有利于纤维紧密凝聚成纱;输棉通道位置过低(工况c),转杯内部涡流分布不均,不利于转杯高速平稳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杯纺 FLUENT 输棉通道 气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