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MCP_1和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玉宇 徐安平 +2 位作者 周姗姗 傅君舟 杜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05-1410,共6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MCP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氯沙坦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组,分组为氯沙坦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超大剂量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药物干预...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MCP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剂量氯沙坦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UUO模型组,分组为氯沙坦常规剂量组,大剂量组,超大剂量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200,50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手术组每天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模型第7、14和21天鼠尾袖带血压(TCP)、24 h尿蛋白,血清Scr、Bun、K+、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INT),免疫组化检测MCP1的表达,RT-PCR检测MCP1和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梗阻时间延长,UUO组TCP逐渐增多、肾小管损害程度、%INT显著增加,MCP1、TGF-β1mRNA含量明显增加,与其余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超大剂量氯沙坦组相对于常规剂量氯沙坦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大剂量、超大剂量氯沙坦组相对于常规剂量氯沙坦组,能更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显著抑制MCP1、TGF-β1mRNA的表达,同时,超大剂量氯沙坦组比大剂量氯沙坦组能更有效的减少蛋白尿。表明大剂量、超大剂量氯沙坦比常规剂量氯沙坦在UUO大鼠模型中起到更多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肾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 MCP1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清化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余弘吉 何立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P38MAPK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行UUO术制备单侧输尿管模型,并于术后7、14、21d处死大鼠。生化法检测大鼠血肌酐、尿素氮...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P38MAPK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行UUO术制备单侧输尿管模型,并于术后7、14、21d处死大鼠。生化法检测大鼠血肌酐、尿素氮;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WB测肾组织p38、p-p38、TGF-β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p38蛋白阳性面积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Cr、BUN含量、p38、p-p38、TGF-β1表达、p38阳性面积率均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钾组和健脾清化方组SCr、BUN含量、p38、p-p38、TGF-β1蛋白表达、p38阳性面积率均降低(P<0.01,P<0.05)。HE、Masson示模型组肾小管明显扩张,肾盂肾盏明显扩张。结论:健脾清化方能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的肾脏病理改变,对肾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下调SCr、BUN的含量、p38、p-p38、TGF-β1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化方 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 P38MAPK信号通路 大鼠 实验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调节剂FTY720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敏 周建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调节剂FTY720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FTY720治疗组(UUO+FTY720)(每组n=15)。FTY720治疗组于术前3d给予FTY7200.5mg.kg-1.d-1,灌胃,每日1次,直至处死...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调节剂FTY720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FTY720治疗组(UUO+FTY720)(每组n=15)。FTY720治疗组于术前3d给予FTY7200.5mg.kg-1.d-1,灌胃,每日1次,直至处死动物,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同法处理。3组分别于术后7、14和21d平行处死5只大鼠,并收集血清和24h尿液,观察肾功能和24h尿蛋白变化。取梗阻侧肾脏行组织学检查,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Ⅲ型(COL-Ⅲ)的表达水平。结果24h尿蛋白定量:术后14d模型组为(15.5±1.5)mg.d-1,FTY720治疗组为(9.7±1.7)mg.d-1,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7、14和21d,模型组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别为(123.0±15.8)μmol.L-1、(65.9±6.1)μmol.L-1和(51.4±6.9)μmol.L-1,FTY720治疗组SCr分别为(41.8±4.5)μmol.L-1、(39.5±7.9)μmol.L-1和(38.5±4.5)μmol.L-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FTY720治疗组与假手术组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和14d,模型组BUN分别为(16.1±3.2)mmol.L-1和(10.7±1.7)mmol.L-1,FTY720治疗组BUN分别为(8.1±1.0)mmo.lL-1和(7.0±0.8)mmo.lL-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FTY720治疗组肾间质浸润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A表达在假手术组中仅限于血管,而在FTY720治疗组和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多,可见于肾小管和间质细胞,但FTY720治疗组中表达要弱于模型组。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肾间质中可见少量COL-Ⅲ表达,模型组手术后7、14和21dCOL-Ⅲ表达明显增强,主要集中于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区域,FTY720治疗组表达则明显减少。结论FTY720可以明显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减少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肾间质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爱 张君杰 +3 位作者 高琳琳 袁亦彤 周华 王艳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025,1030,共6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诱导的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输尿管但不结扎,n=10)、UUO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术法建立UUO小鼠模型,n=10)、二甲双胍组[单侧输尿管结...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诱导的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输尿管但不结扎,n=10)、UUO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术法建立UUO小鼠模型,n=10)、二甲双胍组[单侧输尿管结扎术法建立UUO小鼠模型,造模前1 d开始二甲双胍灌胃,200 mg/(kg·d),连续7 d;n=10]。HE染色检测3组肾组织形态变化;Masson染色测定3组肾间质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检测3组肾组织中YAP1、TGF-β1和CD68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3组肾组织中F4/80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YAP1、p-YAP、LATs1、TEAD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增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增加,CD68、F4/80、TGF-β1、YAP1、TEAD表达增高,而p-YAP、LATs1的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UUO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下降,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CD68、F4/80、TGF-β1、YAP1、TEAD表达减少,而p-YAP、LATs1的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UO诱导的肾脏纤维化激活肾组织中Hippo/YAP通路,上调CD68、F4/80、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肾纤维化,引起肾结构及功能异常;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干预Hippo/YAP通路改善UUO诱导的小鼠肾脏结构及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 肾纤维化 Hippo/YAP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UUO模型观察7种中药复方对慢性肾衰大鼠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婷婷 何立群 +3 位作者 邵命海 吴同茹 王东 邹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用7种不同治则的中药复方治疗UUO模型大鼠,观察这7种中药复方对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10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健脾清化方组、肾衰三号方组、葆肾三号方组、慢性肾功能衰... 目的:用7种不同治则的中药复方治疗UUO模型大鼠,观察这7种中药复方对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10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健脾清化方组、肾衰三号方组、葆肾三号方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方组、滋补肝肾和化湿汤组、人参白术汤组、肾衰冲剂组、科素亚组,每组10只,用UUO的方法建立模型,灌胃14 d后处死,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转铁蛋白(TRF)的含量,评价不同治则对慢性肾衰大鼠的作用效果。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肾功能出现失代偿,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MG、尿NAG、尿TRF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MG、尿NAG、尿TRF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②与模型组相比,各中药复方组大鼠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MG、尿NAG、尿TRF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组相比较,以健脾清化方组下降程度最高(P<0.01)。结论:七种中药复方均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慢性肾衰大鼠的肾功能,降低24h蛋白尿、尿β2-MG、尿NAG和尿TRF的表达,综合来说,健脾清化方作用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 中药复方 慢性肾衰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喜康颗粒调控肾组织代谢重编程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蕾 刘兰英 +4 位作者 孟凤仙 王达利 张红红 张正菊 王洁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76-3281,3288,共7页
目的:观察肾喜康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病理、肾功能、炎症介质以及缺氧诱导因子-α/己糖激酶2(HIF-α/HK-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肾喜康颗粒改善肾组织代谢重编程调控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 目的:观察肾喜康颗粒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脏病理、肾功能、炎症介质以及缺氧诱导因子-α/己糖激酶2(HIF-α/HK-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肾喜康颗粒改善肾组织代谢重编程调控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斯泼累格·多雷(SD)雄性大鼠18只,体质量(210±10)g,制备UUO模型,将成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肾喜康颗粒组,每组6只;设同规格SD大鼠6只,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给予去离子水10 mL/(kg·d)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d)灌胃,肾喜康颗粒组以18.2 g/(kg·d)颗粒灌胃,干预4周。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尿肌酐(UCR)、尿总蛋白(UTP)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表达情况;检测肾组织中丙酮酸(Pyr)、乳酸(LA)、三磷酸腺苷(AT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激肽释放酶2(HK-2)、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肾组织未见异常,模型组肾组织蓝色胶原纤维明显增多;肾喜康颗粒组胶原沉积低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UCR、UTP、mALB,Scr、BUN、尿酸(UA)、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IL-18、TNF-α、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组织Pyr、LA、ATP、HIF-1α、HK-2、TGF-1β、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喜康颗粒组mALB、BUN、UA、a1-MG、RBP4、TNF-α、IL-1β、Pyr、LA、ATP、HIF-1α、HK-2、TGF-1β、α-SMA均下调(P<0.01,P<0.05)。结论:肾喜康颗粒可改善UUO肾纤维化,恢复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肾组织代谢重编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喜康颗粒 输尿管梗阻模型 免疫反应 炎性损伤 能量代谢 代谢重编程 糖酵解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