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和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柏金明
周正东
+2 位作者
周芬
何汀
张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和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5年9月,对恶性输尿管梗阻患者随机采用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IUS组)39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组)35例。统计置管失败率、感染性休克及病理...
目的:比较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和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5年9月,对恶性输尿管梗阻患者随机采用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IUS组)39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组)35例。统计置管失败率、感染性休克及病理性利尿发生率等资料,定期随访泌尿系彩超、血清肌酐、置管移位滑脱、置管感染、梗阻复发等。结果:PCN组住院时间与IU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7±2.16)d vs.(5.97±1.80)d,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病理性利尿、置管移位滑脱及置管感染;随访示IUS组肾皮质厚度和血清肌酐水平[(16.41±2.88)mm,(170.7±98.35)μmol/L]较术前[(13.54±3.17)mm,(233.0±146.8)μmol/L]明显改善(P<0.05);同样,PCN组肾皮质、血清肌酐[(16.89±2.53)mm,(151.6±74.34)μmol/L]较术前[(13.77±3.05)mm,(213.2±142.5)μmol/L]也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CN组置管失败率、梗阻复发率及肉眼血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恶性输尿管梗阻治疗方法,是对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有效补充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输尿管
梗阻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输尿管
内
支架
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尿道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引流治疗上尿路结石伴感染的效果和时机
被引量:
13
2
作者
邓晓俊
李云
+2 位作者
郑军荣
琚建军
曹建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分析入院后不同时间段行经尿道留置输尿管支架管(D-J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引流治疗上尿路结石伴感染的有效性和最佳引流时机。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104例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根据引流方式随机分为经尿...
目的分析入院后不同时间段行经尿道留置输尿管支架管(D-J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引流治疗上尿路结石伴感染的有效性和最佳引流时机。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104例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根据引流方式随机分为经尿道留置D-J管组(D-J管组)和PCN组,再根据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依次进入≤2 h、>2~12 h和>12~24 h亚组(两组3个亚组均依次入组24、18和10例)。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的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更改手术方式。术后1 d,两组各亚组患者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均较术前增多(P均<0.05);D-J管组各亚组患者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均高于PCN组各亚组患者,尿常规白细胞计数低于PCN组各亚组患者(P均<0.05);两组患者中,>12~24 h亚组患者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2 h亚组和>2~12 h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 d,PCN组各亚组患者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及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均低于D-J管组患者(P均<0.05)。术后3 d,两组各亚组患者的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均基本降至正常,但>12~24 h亚组上述指标均高于≤2 h和>2~12 h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方面,两组≤2 h与>2~12 h亚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J管组>12~24 h亚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较PCN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入院后12 h内行经尿道留置D-J管和PCN引流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PCN术后感染控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感染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经皮肾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留置双J管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高丽
林月双
+2 位作者
潘愈嘉
覃斌
陈小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目的及时处置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双J管,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按时间段将32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986例)和观察组(2274例)。对照组术后由术者登记双J管相关信息于纸质登记本;观察组开发留置双J管预警系统,嵌入医院HIS医嘱管理单元,术毕由术...
目的及时处置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双J管,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按时间段将32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986例)和观察组(2274例)。对照组术后由术者登记双J管相关信息于纸质登记本;观察组开发留置双J管预警系统,嵌入医院HIS医嘱管理单元,术毕由术者登记患者双J管相关信息。两组均由护士追踪与通知患者按时返院处置双J管。结果观察组信息登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延长处置双J管及相关并发症(除外双J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留置双J管预警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留置双J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泌尿系结石
输尿管
镜术后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
输尿管
镜
支架
置入术
双J管
信息化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和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柏金明
周正东
周芬
何汀
张挺
机构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27,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和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5年9月,对恶性输尿管梗阻患者随机采用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IUS组)39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组)35例。统计置管失败率、感染性休克及病理性利尿发生率等资料,定期随访泌尿系彩超、血清肌酐、置管移位滑脱、置管感染、梗阻复发等。结果:PCN组住院时间与IU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7±2.16)d vs.(5.97±1.80)d,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病理性利尿、置管移位滑脱及置管感染;随访示IUS组肾皮质厚度和血清肌酐水平[(16.41±2.88)mm,(170.7±98.35)μmol/L]较术前[(13.54±3.17)mm,(233.0±146.8)μmol/L]明显改善(P<0.05);同样,PCN组肾皮质、血清肌酐[(16.89±2.53)mm,(151.6±74.34)μmol/L]较术前[(13.77±3.05)mm,(213.2±142.5)μmol/L]也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CN组置管失败率、梗阻复发率及肉眼血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恶性输尿管梗阻治疗方法,是对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有效补充和支持。
关键词
恶性
输尿管
梗阻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输尿管
内
支架
置入术
分类号
R693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尿道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引流治疗上尿路结石伴感染的效果和时机
被引量:
13
2
作者
邓晓俊
李云
郑军荣
琚建军
曹建伟
机构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泌尿外科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泌尿外科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泌尿外科
出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63-1168,共6页
基金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课题(2020SBMS02)
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特色专病项目(PWZzb2017-17).
文摘
目的分析入院后不同时间段行经尿道留置输尿管支架管(D-J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引流治疗上尿路结石伴感染的有效性和最佳引流时机。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104例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根据引流方式随机分为经尿道留置D-J管组(D-J管组)和PCN组,再根据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依次进入≤2 h、>2~12 h和>12~24 h亚组(两组3个亚组均依次入组24、18和10例)。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的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更改手术方式。术后1 d,两组各亚组患者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均较术前增多(P均<0.05);D-J管组各亚组患者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均高于PCN组各亚组患者,尿常规白细胞计数低于PCN组各亚组患者(P均<0.05);两组患者中,>12~24 h亚组患者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2 h亚组和>2~12 h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 d,PCN组各亚组患者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及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均低于D-J管组患者(P均<0.05)。术后3 d,两组各亚组患者的体温、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例、CRP、血清降钙素原均基本降至正常,但>12~24 h亚组上述指标均高于≤2 h和>2~12 h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方面,两组≤2 h与>2~12 h亚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J管组>12~24 h亚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较PCN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入院后12 h内行经尿道留置D-J管和PCN引流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PCN术后感染控制效果更佳。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感染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
经皮肾造瘘术
Keywords
upper urinary tract calculi
infection
ureteral stent placement
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分类号
R699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留置双J管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
3
3
作者
高丽
林月双
潘愈嘉
覃斌
陈小娟
机构
贵港市人民医院暨广西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基金
贵港市自筹经费科研项目(2000041)。
文摘
目的及时处置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双J管,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按时间段将32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986例)和观察组(2274例)。对照组术后由术者登记双J管相关信息于纸质登记本;观察组开发留置双J管预警系统,嵌入医院HIS医嘱管理单元,术毕由术者登记患者双J管相关信息。两组均由护士追踪与通知患者按时返院处置双J管。结果观察组信息登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延长处置双J管及相关并发症(除外双J管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留置双J管预警系统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留置双J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泌尿系结石
输尿管
镜术后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
输尿管
镜
支架
置入术
双J管
信息化预警系统
Keywords
hospitalized patient
urolithiasis
ureteroscopic surgery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ureteroscopic stenting
double-J ureteral catheter
embedded warning system software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C931.6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和输尿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对照分析
柏金明
周正东
周芬
何汀
张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尿道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引流治疗上尿路结石伴感染的效果和时机
邓晓俊
李云
郑军荣
琚建军
曹建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留置双J管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高丽
林月双
潘愈嘉
覃斌
陈小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