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所致肾积水的疗效
1
作者 王明瑞 王起 +5 位作者 胡浩 赖金惠 唐鑫伟 万春艳 许克新 徐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22,共4页
探讨留置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coated metal ureteral stent, CMUS)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所致肾积水(pelvic lipomatosis induced hydronephrosis, PLH)的初步经验。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用CMUS治疗PLH的8例... 探讨留置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coated metal ureteral stent, CMUS)治疗盆腔脂肪增多症所致肾积水(pelvic lipomatosis induced hydronephrosis, PLH)的初步经验。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用CMUS治疗PLH的8例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入组标准:影像学证实盆腔内膀胱周围过多的脂肪组织,膀胱抬高呈“倒梨形”,膀胱壁增厚;膀胱镜检查提示膀胱黏膜滤泡样增生,活检病理提示腺性膀胱炎;单侧或双侧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排除标准:输尿管闭锁;反复加重的膀胱出口梗阻。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其中术前基线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血肌酐、肾盂宽度和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ureteric stent symptoms questionnaire, USSQ)评分,术中资料包括逆行尿路造影下观察的输尿管狭窄部位和长度,术后随访资料包括血肌酐、肾盂宽度和USSQ评分。本组8例(11侧)PLH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8.7±8.6)岁,单侧肾积水5例和双侧肾积水3例。术前平均血肌酐为(90.0±10.3)μmol/L,平均肾盂宽度为(3.0±1.5) cm,术中发现全部为输尿管下段狭窄,平均狭窄长度为(1.9±0.9) cm。术前有3例患者留置输尿管双猪尾管,USSQ评分分别为97.0、68.0和100.0分。5例患者逆行置入CMUS支架,3例采用顺逆行结合的方式。末次随访时平均血肌酐为(82.0±11.1)μmol/L,较术前显著降低(t=3.23,P=0.02);平均肾盂宽度为(1.9±0.5) cm,较术前显著降低(t=3.12,P=0.02);在术前留置双猪尾管的3例患者中,更换为CMUS后末次随访时USSQ评分分别为87.0、62.0和89.0分,患者症状均较术前改善。平均随访时间为(10.0±6.3)个月,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出现CMUS相关症状,未发现支架相关感染、支架结壳等并发症;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支架移位至膀胱,经尿道取出支架后随访3个月,肾积水基本消失。CMUS支架治疗PLH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作为PLH长期维持性治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金属输尿管支架 盆腔脂肪增多症 肾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治疗良恶性输尿管狭窄20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崔澍 许长宝 +2 位作者 赵兴华 褚校涵 谷清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讨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治疗良恶性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输尿管镜经尿道逆行置入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逆行造影检查确认支架位置正常,输尿管通畅。术后每6个月复查血常规、血肌酐、血尿素氮、腹部平片、泌尿系彩超... 目的探讨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治疗良恶性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输尿管镜经尿道逆行置入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逆行造影检查确认支架位置正常,输尿管通畅。术后每6个月复查血常规、血肌酐、血尿素氮、腹部平片、泌尿系彩超等。结果手术时间(96.8±31.1)min,术后住院时间(3.0±1.1)d。术后6个月肾盂宽度较术前均显著降低[(1.9±1.3)cm vs.(2.7±1.0)cm,t=8.707,P=0.000];术后6个月血肌酐中位数较术前均显著降低[84.0(61.0~312.0)μmol/L vs.93.0(57.0~354.0)μmol/L,Z=-2.167,P=0.030];术后6个月输尿管支架症状调查问卷(Ureteral Stent Symptoms Questionnaire,USSQ)总分明显低于术前[(83.2±8.9)分vs.(99.3±9.6)分,t=12.546,P=0.000]。术后6个月中位血尿素氮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0~10.8)mmol/L vs.6.3(4.9~11.1)mmol/L,Z=-0.224,P=0.823]。20例中位随访时间11(9~14)个月,4例出现支架相关并发症,药物保守治疗后好转。20例输尿管支架均保持通畅,1例术后6个月发现支架移位至膀胱,为中段狭窄,复查肾积水加重,重新置入支架后未再出现移位。结论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治疗良恶性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能长期留置并且保持较高的输尿管通畅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支架移位为主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输尿管狭窄 Allium覆膜输尿管支架 输尿管支架症状调查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丝法PLGA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的制备及体外降解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晓庆 张龙 +4 位作者 侯宇川 陈岐辉 姜凤鸣 张海峰 王春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4-786,815,共4页
目的探讨电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管的可行性,并评价支架管的体外降解性能。方法不同比例PLGA合成后,采用电纺丝技术得到纳米输尿管支架管,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管表征。将输尿管支架管截成长约2 cm小... 目的探讨电纺丝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管的可行性,并评价支架管的体外降解性能。方法不同比例PLGA合成后,采用电纺丝技术得到纳米输尿管支架管,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管表征。将输尿管支架管截成长约2 cm小段,并浸于尿液中进行体外降解试验研究,分别于各观察点取出样品,观察大体形态、残重率及分子量变化。结果支架管具有纳米结构,其物理性质及电镜下结构完全满足可降解支架管的需求。PLGA材料的降解的残重率曲线近乎成线性,其中50∶50比例的PLGA降解最快,约至第6周材料崩解,而70∶30比例的PLGA降解最慢,在10周左右崩解,80∶20降解速率介于二者之间,降解时间约需8周。材料的体外降解过程中分子量变化趋势与重量损失大体相同,降解早期分子量下降迅速,后期减慢并趋于平稳。结论电纺丝技术得到的输尿管支架管管物理特性完全满足可降解输尿管支架管的要求。PLGA(80∶20)及PLGA(50∶50)两种材料满足了输尿管支架管对降解时间的要求,是制备支架管较为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纺丝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输尿管支架 可降解 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支架管辅助治疗肾结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崇斌 刘建震 +2 位作者 范正超 尹航 朱晓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在肾结核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9年9月100例肾结核诊治资料,均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其中50例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引流肾积水,50例因拒绝外科干预未留置双J管。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8个月...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在肾结核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9年9月100例肾结核诊治资料,均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其中50例输尿管内留置双J管引流肾积水,50例因拒绝外科干预未留置双J管。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8个月后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①2组血肌酐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留置双J管的50例治疗后18个月肾盂分离度减轻[(27.2±8.1)vs.(12.7±4.1)mm,t=16.679,P=0.000],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实质厚度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临床治愈,10例肾切除。③未留置双J管的50例治疗后18个月患侧GFR降低[(30.4±5.8)vs.(16.5±5.3)ml/min/1.73m2,t=27.760,P=0.000],肾盂分离度增加[(27.1±7.8)vs.(34.9±5.5)mm,t=-13.646,P=0.000],肾实质厚度减小[(20.0±3.5)vs.(11.3±3.8)mm,t=23.452,P=0.000]。21例临床治愈,29例肾切除。④治疗前2组患侧GFR、肾盂分离度、肾实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个月置管组较未置管组患侧GFR高(t=11.524,P=0.000),肾盂分离度小(t=-22.894,P=0.000),肾实质厚度大(t=11.410,P=0.000),肾切除率低(χ^2=15.174,P=0.000),临床治愈率高(χ^2=15.174,P=0.000)。但置管组新发肉眼血尿发生率高[76.7%(23/30)vs.18.4%(7/38),χ^2=23.069,P=0.000]。2组新发膀胱结核、发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管辅助治疗肾结核,能减轻肾积水和肾实质损害,保留肾功能,降低肾切除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核 肾积水 输尿管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输尿管软镜处理输尿管支架管附壁结石13例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志国 郝斌 +1 位作者 许长宝 刘昌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9-501,共3页
输尿管支架管具有较好的支撑及内引流作用,在泌尿外科腔镜领域应用广泛,通常用来解除上尿路的梗阻以及充分引流尿液,而在使用支架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并发症。输尿管内支架管附壁继发性结石导致支架管拔除困难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并... 输尿管支架管具有较好的支撑及内引流作用,在泌尿外科腔镜领域应用广泛,通常用来解除上尿路的梗阻以及充分引流尿液,而在使用支架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并发症。输尿管内支架管附壁继发性结石导致支架管拔除困难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并发症之一。产生附壁结石的主要原因考虑为:支架管留置时间过长、支架管的质量、泌尿系感染、患者代谢改变以及妊娠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通过输尿管软镜处理输尿管支架管附壁结石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继发性结石 输尿管软镜 附壁 输尿管支架 临床资料 泌尿系感染 泌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支架管在肾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韩宇 许勇 +3 位作者 符伟军 张磊 高江平 洪宝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在肾结核治疗过程中,对于提高抗结核药治疗效果、保留患肾结构和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34例肾结核(22例合并单侧肾积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进行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B组在药物治疗前在患肾侧... 目的:探讨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在肾结核治疗过程中,对于提高抗结核药治疗效果、保留患肾结构和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34例肾结核(22例合并单侧肾积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进行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B组在药物治疗前在患肾侧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抗结核药物治疗3个月后随访、复查。结果:治疗前两组尿常规、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和核素肾图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药物治疗3个月后随访显示两组间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异常、尿抗酸杆菌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而B超、CT检查、IVU和核素肾图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21例患者行肾切除手术,A组15例(88.2%),B组6例(35.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结核药物治疗前在患肾侧置入输尿管支架管更有利于保留患肾的结构和功能,能降低患肾手术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肾结核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顺行性输尿管支架介入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护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徐寅 杨如美 +1 位作者 顾美珍 王忠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顺行输尿管支架介入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护理。方法对35例患者通过术前病房护理,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做好术中准备和配合工作,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做好饮食指导、体位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35例输尿管支架置... 目的探讨经皮顺行输尿管支架介入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护理。方法对35例患者通过术前病房护理,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做好术中准备和配合工作,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做好饮食指导、体位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35例输尿管支架置放术均一次成功,术后肾功能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腰酸腰痛、膀胱刺激症、血尿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均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结论全面、周到、细致护理是完成经皮顺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治疗输尿管狭窄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顺行输尿管支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支架管末端圆环位置与留置支架管相关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生军 陈刚 唐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研究输尿管支架管膀胱端位置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行单侧输尿管镜检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手术患者共250例,留置1个月后拔除支架管,拔管前复查KUB了解支架管末端圆环与耻骨... 目的研究输尿管支架管膀胱端位置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行单侧输尿管镜检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手术患者共250例,留置1个月后拔除支架管,拔管前复查KUB了解支架管末端圆环与耻骨联合正中线的关系,复查尿常规,并完成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尿症状评分。结果复查KUB时支架管末端圆环位于耻骨联合正中线患侧的69例(A组),末端圆环位于耻骨联合正中线的117例(B组),末端圆环位于耻骨联合正中线对侧的64例(C组)。3组患者IPSS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B组最高,为(14.8±5.7);3组患者QOL评分、VAS腰痛评分、VAS尿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B组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评分为(3.7±1.4),VAS腰痛评分A组最高,为(5.3±2.1),VAS尿痛评分B组最高,为(4.5±3.1);血尿症状评分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尿常规白细胞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P=0.63,P=0.33)。结论输尿管支架管末端圆环位置与留置支架管相关临床症状密切相关,良好的末端位置能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下尿路症状 生活质量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带牵引线的输尿管支架管在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许晓婷 黄赤兵 范明齐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末端带丝线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完成动静脉吻合行膀胱输尿管吻合前,将国产双J管从移植肾输尿管断端置入肾盂,然后将1根1-0丝线缝合固定在双J管下端,留置单根线尾... 目的探讨自制末端带丝线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完成动静脉吻合行膀胱输尿管吻合前,将国产双J管从移植肾输尿管断端置入肾盂,然后将1根1-0丝线缝合固定在双J管下端,留置单根线尾。线尾长度:男性25~30 cm,女性10~15 cm。按顺序、等长(1 cm)反折数次,用长镊将双J管远端连同反折好的全部丝线一并通过膀胱壁上已切开的孔送入膀胱内。完成置管后,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后排尿时丝线随尿排出。若丝线排出体外过长,则剪去部分丝线,留至距尿道口2 cm,并予红霉素眼膏涂于尿道口,每日2次。拔管时,不用麻醉,不借助任何设备,徒手牵拉露出尿道外口的固定线即可顺利将双J管拔出。结果 110例患者中有108例于术后7~16 d见丝线尾排出尿道外口,其中106例患者于术后2~3周徒手牵拉尿道口丝线,顺利将双J管拔出,成功率为96.4%。未成功4例中,有2例患者体外丝线留置过短,线头缩回尿道内,经膀胱镜检、用异物钳将丝线钳夹,顺利拔除双J管;另2例患者的丝线在膀胱内缠绕打结,用异物钳将双J管及丝线钳夹,顺利拔出。拔管前后无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8例(7.3%)男性患者诉轻度尿道异物感,拔除双J管后症状消失。结论双J管末端带丝线徒手拔管法简单易行,拔管无创伤、无痛苦,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输尿管支架 牵引线 输尿管 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院外不良反应的调查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丽珍 邱智 李进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院外不良反应情况及原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留置支架管出院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告知带管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1次/3 d;并于拔管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4例(90.0%)有泌尿系... 目的探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院外不良反应情况及原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留置支架管出院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告知带管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应对措施,1次/3 d;并于拔管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4例(90.0%)有泌尿系统症状,45例(75.0%)感到疼痛,且在运动和排尿时加重;未发生J形管移位J、形管结石情况。结论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院外泌尿系统症状和疼痛较为高发,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院患者 输尿管支架 体内留置 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水改性对PGA/PLGA编织型输尿管支架管降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明 邹婷 +1 位作者 曹升恒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9-675,共7页
将聚乙交酯(PG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复丝在32锭编织机进行带芯编织后,经热定型处理得到编织型输尿管支架管,再对支架管进行氨水浸渍处理,得到改性PGA/PLGA输尿管支架管试样.将支架管试样置于人工尿液中,在温度为37℃、转速为60r/mi... 将聚乙交酯(PG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复丝在32锭编织机进行带芯编织后,经热定型处理得到编织型输尿管支架管,再对支架管进行氨水浸渍处理,得到改性PGA/PLGA输尿管支架管试样.将支架管试样置于人工尿液中,在温度为37℃、转速为60r/min恒温摇床中进行为期5星期的降解试验.通过测定降解过程中支架管拉伸强度和模量、压缩强度和模量、纤维表面形态、质量损失率,对支架管降解性能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支架管结构中膜结构的降解速度快于纤维结构;降解过程中经氨水处理的支架管的质量损失率大于未经氨水处理的支架管,经氨水处理支架管降解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氨水改性 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出院病人健康管理实践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红亮 张静 +1 位作者 李玉娟 贲艳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0期3558-3560,共3页
[目的]对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出院病人实施不同健康管理服务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建立及规范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出院病人健康管理流程及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出院病人(对照组、护士随访组、网络平台随访组)在出院前... [目的]对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出院病人实施不同健康管理服务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建立及规范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出院病人健康管理流程及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出院病人(对照组、护士随访组、网络平台随访组)在出院前和拔管前填写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出院病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随访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输尿管支架管症状得分与对照组和网络平台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健康管理需求得分与护士随访组及网络平台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随访能预防或减轻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病人的相关症状及并发症,需加强网络随访组人员的专业培训,改进随访方式、方法及内容;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病人的健康管理需求较强,应重视及加强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出院病人的健康管理;促进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 输尿管支架 健康管理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透视下逆行双J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晓明 黄永斌 +1 位作者 耿雷 张海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输尿管支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输尿管支架的聚氨酯材料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昕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7,37,共6页
为保证人体使用输尿管支架的安全性,需要对用于制造输尿管支架的聚氨酯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涉及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材料表面结石生长速度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人体使用输尿管支架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详细阐述了聚... 为保证人体使用输尿管支架的安全性,需要对用于制造输尿管支架的聚氨酯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涉及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降解性、材料表面结石生长速度等多方面。深入分析了人体使用输尿管支架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详细阐述了聚氨酯材料各项性能评价的意义、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输尿管支架 风险 评价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输尿管支架结石1例报告
15
作者 谢飞 杜稳斌 +3 位作者 刘宁 李小顺 闫鲲 韦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3,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4岁,2008年4月因尿毒症在我院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中留置F5输尿管支架管,术后患者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各项指标正常。2个月后,膀胱镜检查发现患者膀胱内尿液浑浊,有大量白色絮状物,输...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4岁,2008年4月因尿毒症在我院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中留置F5输尿管支架管,术后患者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各项指标正常。2个月后,膀胱镜检查发现患者膀胱内尿液浑浊,有大量白色絮状物,输尿管支架膀胱端钙盐沉着包裹。使用异物钳拔支架管,在约5cm处遇较大阻力,患者感移植肾区疼痛不适,调换角度及力量后仍不能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结石 肾移植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输尿管支架附着结石单次硬镜的处理:4例报告
16
作者 倪颖 张铁龙 +2 位作者 王启明 姜大业 高玉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遗忘输尿管支架的患者有潜在的纠纷风险,宜尽可能地采用无创、经济的方法解决。硬镜联合经皮肾镜、腹腔镜等方法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创伤与负担。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我们采用“尾端拖曳法”单次硬镜下处理遗忘输尿管支架附着结石4例,... 遗忘输尿管支架的患者有潜在的纠纷风险,宜尽可能地采用无创、经济的方法解决。硬镜联合经皮肾镜、腹腔镜等方法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创伤与负担。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我们采用“尾端拖曳法”单次硬镜下处理遗忘输尿管支架附着结石4例,均取得成功,未发生支架断裂、输尿管撕脱,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 输尿管支架 硬镜 支架断裂 结石 腹腔镜 输尿管撕脱 附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留置输尿管支架缠结的处理
17
作者 梁高照 汪清 +1 位作者 倪泽称 张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6-656,687,共2页
1临床资料 2012年3—4月本科治疗了3例肾脏留置单J管体内缠结患者。病例1:男性,25岁,身高165cm。5年前行左肾切开取石术。2012年3月因“左腰痛发现左肾结石复发”收住我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碎石顺利。术后单J管同肾盂引流管同时... 1临床资料 2012年3—4月本科治疗了3例肾脏留置单J管体内缠结患者。病例1:男性,25岁,身高165cm。5年前行左肾切开取石术。2012年3月因“左腰痛发现左肾结石复发”收住我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碎石顺利。术后单J管同肾盂引流管同时留置于左肾内,放置深度约2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 缠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纤-膜”结构输尿管支架管降解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邹婷 于成龙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62,369,共8页
采用3种热工艺处理聚乙交酯(PGA)和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纤维编织成的支架管,形成"纤-膜"及全纤维结构输尿管支架管,于人体尿液和模拟尿液环境中进行降解试验,并对降解过程中支架管的力学性能和外观形态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3种热工艺处理聚乙交酯(PGA)和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纤维编织成的支架管,形成"纤-膜"及全纤维结构输尿管支架管,于人体尿液和模拟尿液环境中进行降解试验,并对降解过程中支架管的力学性能和外观形态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支架管降解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高温热处理可加大双组分物化性能差异,实现分步降解的效果;高温热处理支架管中膜组分在两种尿液环境中以不同速度碎裂,与纤维组分的降解形式有差异;压缩曲线反映"纤-膜"支架管中膜组分的降解程度,而拉伸过程中前后段的曲线则分别反映膜组分碎裂程度及纤维组分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输尿管支架 高温热处理 纤-膜结构 降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术前是否需要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俊波 姜果 +3 位作者 陈小彬 周文浩 于睿超 邬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3-579,共7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但输尿管软镜术前是否需要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输尿管软镜术前是否需要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方法计算机检索Coc... 背景近年来,随着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但输尿管软镜术前是否需要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输尿管软镜术前是否需要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关于输尿管软镜术前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治疗组)和未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2000-2017年。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篇RCT、6篇病例对照研究,共1 8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数差(MD)=-1.45,95%CI(-1.93,-0.96),P<0.000 01〕,手术成功率和一次性软镜鞘通道放置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OR=1.55,95%CI(1.14,2.09),P=0.005;OR=14.77,95%CI(5.26,41.43),P<0.000 01〕。两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1.22,95%CI(-0.39,2.83),P=0.14;OR=1.38,95%CI(0.93,2.04),P=0.11〕。结论与输尿管软镜术前未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相比,输尿管软镜术前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虽然不能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成功率和一次性软镜鞘通道放置成功率,并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支架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肾盂微导丝贯通技术在复杂恶性输尿管梗阻输尿管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健强 张卫华 +2 位作者 李拥军 于洪波 王小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盂微导丝贯通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在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失败的恶性输尿管梗阻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恶性输尿管梗阻行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失败患者6例,共7条梗阻输尿管,采用...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盂微导丝贯通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在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失败的恶性输尿管梗阻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恶性输尿管梗阻行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失败患者6例,共7条梗阻输尿管,采用经皮穿刺肾盂,利用微导丝建立体外-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贯通道,然后利用交换导管导丝技术,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结果:6例患者7条梗阻输尿管均成功置入输尿管支架,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肉眼血尿;术后尿内红细胞计数较术前无升高;术后第7天患者肌酐平均值较术前降低,4例术前肌酐异常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术后第7天所有患者肾盂输尿管扩张较术前明显好转,3例无明显扩张。结论:对于膀胱镜下输尿管支架置入失败的恶性输尿管梗阻患者,经皮穿刺肾盂微导丝贯通逆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效果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恶性肿瘤 经皮穿刺肾盂 输尿管支架 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