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尿路上皮癌行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林 雷茹茹 +1 位作者 张燕茹 陈怀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9期81-85,共5页
目的分析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实施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以及膀胱袖状切除手术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 目的分析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实施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以及膀胱袖状切除手术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40例)以及实验组(40例),常规组予以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膀胱袖状切除术以及开放输尿管远端治疗,实验组予以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以及膀胱袖状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病理分级以及病理分期、复发率及生存率、疾病预后。结果实验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病理分级以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4个月持续随访发现,实验组生存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尿路上皮癌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以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可降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升患者无瘤生存率,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变换患者体位,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时间,存在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同时联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袖状切除术 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腹腔镜 输尿管尿路上皮癌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
2
作者 杨成宇 侯树坤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5期323-326,共4页
关键词 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 病因 临床表现 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刘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11-13,17,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共50例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半边切手术治疗,男性23例... 目的:探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的共50例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半边切手术治疗,男性23例,女性2例,年龄35~66岁,平均(42.67±2.89)岁;研究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男性24例,女性1例,年龄36~68岁,平均(42.74±2.98)岁。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干预后,研究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40.00%),治疗显效率(44.00%)、治疗总有效率(9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00%、76.00%),1年生存率(92.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手术情况,提升生存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低级别尿路上 微创手术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