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被引量:1
1
作者 董佳祺 陈洁珺 +1 位作者 郭云飞 黄立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2-677,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Lich-Gregoir法)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11例资料。年龄7个月~10岁5个月,(57.6±4...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2023年10月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Lich-Gregoir法)治疗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11例资料。年龄7个月~10岁5个月,(57.6±41.9)月。术中从膀胱后壁纵向建立隧道,并将新隧道的腹侧端作为输尿管吻合口。结果11例腹腔镜操作均获成功,无术中并发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5~145 min,(125.5±13.9)min。11例随访4~25个月,平均16个月。均无排尿困难、尿路感染。术后3~6个月输尿管远端最大径和肾积水均较术前明显减轻[输尿管远端最大径从(23.0±10.0)mm缩小至(5.2±3.4)mm(P=0.000),肾集合系统最大分离值从(35.2±21.1)mm缩小至(11.6±6.9)mm(P=0.001)]。结论改良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操作简单,可作为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改良术式 腹腔镜膀胱外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腔镜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操作指南(2024版)
2
作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小儿内镜外科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学组 +6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小儿外科分会 李爱武 张潍平 杨屹 周辉霞 王东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1-1008,共8页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气膀胱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输尿管再植术中。为进一步规范腹腔镜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操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小儿内镜外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山东...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气膀胱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输尿管再植术中。为进一步规范腹腔镜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操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小儿内镜外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小儿外科分会牵头,组织全国24位小儿泌尿与腔镜外科专家,围绕腹腔镜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原则及操作要点,制定《儿童腹腔镜气膀胱输尿管再植术操作指南(2024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 输尿管再植术 气膀胱手术 操作指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术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东 王保军 +1 位作者 张旭 张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完成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微创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16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机器人...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完成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微创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16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机器人组,共10例,行传统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共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通过统计学分析总结两种微创手术行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165.50±52.57 min vs 152.50±73.60 min)、平均出血量(81.00±69.35 m L vs46.67±31.41 m L);术后住院天数(7.10±2.08 d vs 8.67±3.14 d);术后尿管平均保留天数(6.75±1.74 d vs 7.50±2.43 d)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3.5月,所有患者均无吻合口漏、输尿管膀胱反流、肾盂输尿管积水。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腰大肌悬吊法输尿管再植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及术后疗效上无明显差别,但前者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盆腔粘连或二次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在降低操作难度、增加操作精细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腰大肌悬吊法 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下段狭窄16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立帜 徐迪 +4 位作者 林珊 蔡东汉 王伟 陈潮棋 林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RALUR)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9月我科采用RALUR治疗16例小儿输尿管下段狭窄,分离输尿管至末端,切开膀胱逼尿肌至膀胱黏膜膨出,...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RALUR)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9月我科采用RALUR治疗16例小儿输尿管下段狭窄,分离输尿管至末端,切开膀胱逼尿肌至膀胱黏膜膨出,建立膀胱黏膜下隧道包埋输尿管,闭合膀胱黏膜,未留置腹腔内引流管。结果16例RALUR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32.1±20.5)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10.6 ml。术后血尿时间(4.0±1.2)d,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7±1.4)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0 d(7~10 d)。住院费用(60089.4±6304.3)元。术后1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彩超及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示患侧输尿管最大径术前(1.80±0.40)cm,明显大于术后6个月(0.70±0.14)cm(t=15.271,P=0.000)。1例发生患侧输尿管Ⅰ度反流,经过保守治疗后反流消失;其余15例无腰痛及尿路感染发生,无再次手术。结论RALUR治疗小儿输尿管狭窄疗效满意,但费用昂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狭窄 腹腔镜 机器人 输尿管再植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冰蕊 张谦 +5 位作者 李骥 王磊 郭立华 孙权 崔展阁 傅淑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968-973,共6页
目的分析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治疗伴输尿管反流的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伴膀胱输尿管反流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共36例,根据行膀胱扩容... 目的分析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治疗伴输尿管反流的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伴膀胱输尿管反流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共36例,根据行膀胱扩容术的同时是否行输尿管再植术,将其分为单纯膀胱扩容术组(A组,22例、33条输尿管),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B组,14例、18条输尿管);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膀胱输尿管反流级别、既往史及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两组手术前后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输尿管反流残余率、尿路感染发生率、远端输尿管直径比等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顺利,A、B两组手术时间[(152.6±24.4)min比(232.4±44.9)min]及术后输尿管反流残余率(57.58%比1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19.8±4.8)mL比(21.1±5.3)mL]、术后住院时间[(30.2±6.5)d比(29.6±5.1)d]、反复发热性尿路感染发生率(22.73%比14.2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前、术后远端输尿管直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1,P=0.003);A、B两组术前术后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访12~36个月,两组各出现1例膀胱瘘,经留置尿管后痊愈;A组1例因持续双侧输尿管反流经输尿管再植术治愈;B组1例因腹膜炎经腹腔探查术治愈,无一例膀胱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等情况发生。结论对伴有输尿管反流的神经源性膀胱患儿,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安全有效,可降低膀胱逼尿肌压力、提高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同时降低术后输尿管反流残余率及远端输尿管直径比,且不增加术后住院时长及术中出血量;对伴有膀胱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或输尿管反流的神经源性膀胱,尤其是严重膀胱输尿管反流(高级别反流和(或)低压反流),在行膀胱扩容术的同时,行输尿管再植术纠正输尿管反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扩容术 输尿管再植术 膀胱输尿管反流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扩张术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原发性巨输尿管症疗效分析
6
作者 蒋加斌 张殷 +5 位作者 张晔 方向 李道龙 唐鹏 龙腾云 潮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6-692,共7页
【目的】探究输尿管扩张术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3例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16例,其中双侧5例,单... 【目的】探究输尿管扩张术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3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3例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16例,其中双侧5例,单侧48例。年龄范围1个月~157个月,中位年龄17.00(5.50~48.00)个月。根据输尿管狭窄段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扩张组、Cohen组、Lich-Gregoir组。扩张组18例(19侧),Cohen组20例(24侧),Lich-Gregoir组15例(15侧)。观察3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留置D-J管时间、肾盂前后径变化、输尿管直径变化、术后并发症等,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53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扩张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均显著短于Cohen组和Lich-Gregoir组(P<0.05);扩张组术后留置D-J管时间长于另外2组(P<0.05)。拔除D-J管后随访6~12个月。3组术后肾盂前后径、输尿管直径和术前数据相比较均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肾盂输尿管积水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术后并发症(尿路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再狭窄手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扩张术短期内可获得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同样的临床疗效,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单,可以作为治疗儿童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症的优先选择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手术治疗 扩张术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输尿管隧道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万隆 李满媛 吴文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输尿管黏膜下隧道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应用ANSYS 2020 R2软件建立不同膀胱输尿管模型,并对其储尿期及排尿期生物力学进行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评估不同模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应力及应... 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输尿管黏膜下隧道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应用ANSYS 2020 R2软件建立不同膀胱输尿管模型,并对其储尿期及排尿期生物力学进行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评估不同模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应力及应变分布。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在储尿期,模型A1、A3型隧道段最大等效应力比A2型分别高1%、3%;在排尿期,A1、A3型隧道段最大等效应力分别比A2型高9%、12%,差别均不明显。但当B型与A2型相比时,储尿期及排尿期最大等效应力分别减少了46%和53%。结论黏膜下隧道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关键所在,适当改变其长度对于生物力学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再植术 输尿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中魁 汤昊 +5 位作者 张征宇 周文泉 魏武 薛松 何昊玮 葛京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国内外关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AUR)研究相对较少。文中旨在总结此术式的手术经验,并探讨此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例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利... 目的国内外关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AUR)研究相对较少。文中旨在总结此术式的手术经验,并探讨此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例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利用Da Vinci手术机器人系统对其施行输尿管RAUR,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估计出血量较少(40~100 mL),无输血病例,拔除导尿管时间较短(5~7 d)。术中无肠道、重要血管损伤,术后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3月患肾GFR检查均较术前不同程度增加(2~12 mL/min)。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行B超检查提示输尿管、肾盂扩张情况均未见进行性加重。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狭窄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术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初步体会 被引量:8
9
作者 韩金利 黄健 +7 位作者 许可慰 林天歆 江春 黄海 尹心宝 张彩霞 谢文练 姚友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多通道套管和常规器械经脐行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对9例输尿管末端狭窄或异位开口的患者行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气管内全麻下经脐部切口置入自制多通... 【目的】探讨采用自制多通道套管和常规器械经脐行腹腔镜下乳头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对9例输尿管末端狭窄或异位开口的患者行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气管内全麻下经脐部切口置入自制多通道套管(用手套和两个弹性橡胶环制作而成)。从髂血管分叉处找到并游离异常输尿管至膀胱壁段处切断,末端1cm纵行切开外翻缝合形成乳头,输尿管内置双J管,从膀胱后顶部切口插入膀胱约1~1.5cm,4-0可吸收线间断吻合6针,检查无渗漏后放置盆腔引流。【结果】全部手术均在单孔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无需术中增加套管或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7min,平均估计失血量小于30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1d可起床活动,引流管、尿管、双J管分别在2d、7d、30d拔除,内镜下可见输尿管乳头,术后2~3月静脉尿路造影(IVU)及膀胱尿道造影未见吻合口狭窄和反流,脐部切口美观。【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具有创伤小、美观经济、恢复快的优点。输尿管乳头式膀胱再植法狭窄率低、抗反流效果好,镜下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单孔系统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腔镜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处理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 被引量:8
10
作者 郝一昌 侯小飞 +4 位作者 赵磊 肖春雷 刘茁 张帆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5-710,共6页
目的:评估全腹腔镜下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处理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总结腹腔镜下寻找移植肾输尿管的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1月收治的1例行腹腔镜下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移植肾输... 目的:评估全腹腔镜下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处理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总结腹腔镜下寻找移植肾输尿管的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1月收治的1例行腹腔镜下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女性,54岁,主诉"肾移植术后肾积水5年"入院。查体:移植肾区略膨隆,无压痛。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示移植肾及输尿管明显扩张,肾盂扩张最宽处约5 cm,肾盂肾盏均明显扩张,输尿管末段可见狭窄,输尿管内未见异常充盈缺损信号,初步诊断为移植输尿管末段狭窄。既往行两次多镜联合内镜下输尿管狭窄扩张术,拔除支架后移植肾积水无改善。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在全身麻醉下行全腹腔镜下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首先切断脐正中韧带、脐外侧韧带及腹膜返折,向远端游离膀胱前间隙,逐步游离膀胱左侧壁与耻骨间隙、膀胱前壁与耻骨间隙;其次,膀胱右侧壁游离从头侧至尾侧,仔细辨认周围结构,避免损伤移植肾的输尿管,在膀胱右侧壁与移植肾下极之间寻找移植肾输尿管,剪开输尿管末端,确认切开处近侧输尿管管腔无狭窄,采用Lich-Gregoir法(膀胱外法)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最后,将吻合处周围表面膀胱组织与右侧盆壁固定,以减小张力。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 min,术中出血量约30 m L,无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肌酐稳定,术后第1天肌酐68μmol/L,较术前下降(术前血清肌酐94μmol/L),术后5 d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KUB(kidney ureter bladder radiography)提示输尿管支架位置良好,拔除输尿管支架后移植肾功能稳定,复查肌酐79μmol/L,无发热、腰痛等症状,复查移植肾超声示移植肾肾盂略增宽0.7 cm,较前明显改善,移植肾血流正常。结论:报道采用全腹腔镜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处理肾移植术后输尿管狭窄的病例,该术式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肾移植患者影响更小,具有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以及伤口微创、美观的优点。该术式手术难度较大,对术者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泌尿外科医生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德辉 王养民 +2 位作者 景德善 宋灵敏 张晓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0期868-86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全麻下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采用膀胱外输尿管壁潜行抗返流吻合法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游离输尿管,于梗阻上方切断,膀胱半充盈状态下斜行切开膀胱后侧壁肌层,向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全麻下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采用膀胱外输尿管壁潜行抗返流吻合法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游离输尿管,于梗阻上方切断,膀胱半充盈状态下斜行切开膀胱后侧壁肌层,向两侧分离肌间沟。膨出的膀胱黏膜上做一小切口,在输尿管无明显张力、扭曲情况下,将输尿管与膀胱黏膜间断缝合,间断缝合膀胱肌层并捎带输尿管外膜,将长3~4 cm输尿管末端潜行包埋于肌间沟。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35 min,平均112 min;术中出血量30~50 ml,平均40 ml;术中和术后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6 d。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随访3~13个月,平均7个月,B超、静脉肾盂造影和(或)磁共振尿路成像显示无吻合口狭窄,5例肾积水消失,4例肾积水、肾盂分离由术前(19±4)mm下降至术后(11±2)mm,膀胱造影无输尿管返流。结论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尿管下段狭窄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J管在小儿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守华 吴文波 +4 位作者 陈勇 唐静 饶品德 熊春凤 蔡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3-973,共1页
小儿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主要应用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输尿管中下段狭窄、输尿管囊肿等。2002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根据不同疾病所采用的输尿管膀胱再植术,42例共45侧,常规采用双J管作支架内引流.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双J管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 应用 小儿 输尿管囊肿 2009年 支架内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用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赵蓝 林宁 +3 位作者 朱琳 陈玮吉 林芸 徐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0-1204,共5页
目的评价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eVUS)用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价值。方法纳入16例接受气膀胱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VUR的患儿,于术前和术后6、12及18个月采用CeVUS评估反流程度,并与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V... 目的评价排泄性尿路超声造影(CeVUS)用于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价值。方法纳入16例接受气膀胱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VUR的患儿,于术前和术后6、12及18个月采用CeVUS评估反流程度,并与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VCUG)诊断结果对比,采用Kappa检验评价二者诊断分级及评价疗效的一致性。结果术前和术后6、12及18个月CeVUS分级诊断VUR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与VCUG分级诊断及评价疗效的一致性均极高(P均>0.05)。结论CeVUS可用诊断儿童VUR,特别适用于术后需多次复查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体外修剪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成龙 张超 +5 位作者 过菲 王辉清 彭广 杨波 许传亮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修剪输尿管断端及置入双J管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行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的21例输尿管出口梗阻患者的资料。其中12例行常规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对... 目的探讨体外修剪输尿管断端及置入双J管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行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的21例输尿管出口梗阻患者的资料。其中12例行常规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对照组),9例行腹腔镜配合体外操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改良组)。改良组患者均于腹腔镜下游离患侧输尿管,离断狭窄段输尿管,将近端输尿管沿12 mm Trocar孔拉出体外;直视下修剪输尿管断端并向输尿管内置入双J管,用4-0可吸收线将双J管固定在输尿管黏膜上,然后将其送入腹腔;在腹腔镜下游离膀胱,吻合膀胱和输尿管。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均未发生漏尿。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77±17)min vs (104±20)min,P<0.05]。21例患者术后随访半年,超声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均提示无输尿管吻合口狭窄,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膀胱造影提示有2例存在输尿管反流(对照组及改良组各1例)。结论在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应用体外修剪输尿管断端及置入双J管可在保证微创的前提下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尿管下端狭窄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输尿管体外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Boari膀胱壁瓣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后忆 孙剑 +4 位作者 蒋一航 关星 王伟 宋黎明 牛亦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7-55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Boari膀胱壁瓣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oneocystostomy with a Boari flap,LUBF)治疗中下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预后。方法筛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2005至2016年的数据库,共1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Boari膀胱壁瓣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oneocystostomy with a Boari flap,LUBF)治疗中下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预后。方法筛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2005至2016年的数据库,共19例患者因原发性中下段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接受LUBF治疗(2D腹腔镜治疗5例,3D腹腔镜治疗14例),其中,男12例,女7例,中位年龄68.0(60.0,75.0)岁,术前肾积水中度12例,重度3例,统计患者的围手术期数据、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19例患者的手术均为腹腔镜下完成,未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80.0(145.0,210.0)min,出血量50.0(20.0,100.0)mL,住院天数14.0(12.0,18.0)d,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分别为(94.1±25.2)μmol/L和(88.9±32.2)μmol/L,术后1年和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4.4%和82.6%。与2D腹腔镜手术相比,3D腹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更短(P=0.033),术中出血量更少(P=0.044)。结论LUBF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能帮助改善患者肾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与传统2D腹腔镜技术相比,3D-LUBF具有明显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中下段输尿管 Boari膀胱壁瓣法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Lich-Gregoir术与开放Cohen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李宁 张潍平 +3 位作者 田军 李明磊 宋宏程 屈彦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Lich-Gregoir术与开放Cohen术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VUR且... 目的探讨腹腔镜Lich-Gregoir术与开放Cohen术在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VUR且资料完整的患儿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Lich-Gregoir组(n=69)和开放Cohen组(n=81);根据VUR侧别的不同以及术中是否行输尿管裁剪,将腹腔镜Lich-Gregoir组进一步分为单侧未裁剪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A组,n=33)、双侧未裁剪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C组,n=16)、单侧裁剪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E组,n=12)、双侧裁剪一侧输尿管腹腔镜Lich-Gregoir组(G组,n=8),开放Cohen组进一步分为单侧未裁剪输尿管开放Cohen组(B组,n=30)、双侧未裁剪输尿管开放Cohen组(D组,n=20)、单侧裁剪输尿管开放Cohen组(F组,n=18)、双侧裁剪一侧输尿管开放Cohen组(H组,n=13)。将8个亚组配为4对(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症状、侧别、反流程度、术中以及术后情况。结果以上4对进行组内比较,每对当中的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侧别、反流程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6.78±1.76)d和(10.43±1.25)d;C组、D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7.12±2.02)d和(11.05±1.82)d;E组、F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8.83±1.33)d和(11.11±1.27)d;G组、H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8.62±1.59)d和(11.46±1.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8.90±12.54)min和(85.60±13.11)min;C组、D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9.43±12.37)min和(99.55±15.1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复查VCUG,共9例出现高级别反流;其中腹腔镜Lich-Gregoir组7例,开放Cohen组2例;2例再次行腹腔镜Lich-Gregoir术,7例行开放Cohen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Lich-Gregoir术和开放Cohen术均为治疗原发性VUR的有效方法。腹腔镜Lich-Gregoir术可以保持输尿管和膀胱的正常生理走行,同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对于术中未裁剪输尿管者,腹腔镜Lich-Gregoir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腹腔镜 开放术式 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Lich-Gregoir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卯升 谢华 +2 位作者 耿红全 刘国华 陈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18-1220,共3页
目的 评价改良Lich-Gregoir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疗效。方法 用改良Lich-Gregoir手术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18例,共25侧输尿管,其中重肾Y形输尿管下肾输尿管返流3侧。患儿年龄4个月~10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 目的 评价改良Lich-Gregoir法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疗效。方法 用改良Lich-Gregoir手术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18例,共25侧输尿管,其中重肾Y形输尿管下肾输尿管返流3侧。患儿年龄4个月~10岁。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示膀胱输尿管返流Ⅱ级2侧,Ⅲ级10侧,Ⅳ级10侧,Ⅴ级3侧。结果 经术后4~12个月随访,VCUG显示17例患儿24侧返流完全消失,仅1例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患儿其一侧Ⅴ级返流术后转变为Ⅰ级。术后所有患儿未发现尿潴留、热性尿路感染及新的患肾瘢痕出现等情况。术后住院6~7d。结论 改良Lich-Gregoir输尿管抗返流术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并发症少,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返流的经典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返流 输尿管再植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膀胱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输尿管下段畸形(附5例报告)
18
作者 顾绍栋 王瑛珣 罗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气膀胱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下段畸形的疗效。方法2019年5月~2020年1月对5例小儿输尿管下段畸形采用气膀胱腹腔镜手术:4例在气膀胱环境下游离出输尿管,向对侧输尿管开口方向偏上方建立黏膜下隧道约2 cm,剪除输尿管末端1~2 ... 目的探讨气膀胱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下段畸形的疗效。方法2019年5月~2020年1月对5例小儿输尿管下段畸形采用气膀胱腹腔镜手术:4例在气膀胱环境下游离出输尿管,向对侧输尿管开口方向偏上方建立黏膜下隧道约2 cm,剪除输尿管末端1~2 cm,将输尿管通过隧道,在隧道的尽头建立新的输尿管开口,5-0可吸收线缝合输尿管末端和膀胱黏膜4~6针,完成Cohen输尿管移植术;1例行输尿管囊肿开窗术。结果5例均成功在气膀胱下完成手术。4例行Cohen输尿管移植术,术后无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例行输尿管囊肿开窗术,手术时间50 min,术后有短期尿路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后治愈。5例随访3~12个月,术后B超检查提示扩张的输尿管明显回缩,均无特殊不适。结论气膀胱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下段畸形安全、可行,创伤小,切口美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附3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佟智超 朱凌峰 +2 位作者 赵兴旺 邓震 谭建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3年8月,采用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3例。术前均经影...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3年8月,采用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3例。术前均经影像学确诊。结果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41、127、97min。术中出血量82、95、52m1。术后住院时间7、8、7d。随访时间2、8、17个月,彩超及ECT提示正常半肾功能良好,原有腹痛、尿路刺激征、尿失禁等症状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重复肾 半肾输尿管切除术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