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外输尿管隧道延长术治疗小儿巨输尿管1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学文 张敬悌 +1 位作者 葛文安 杨毅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输尿管/畸形 输尿管疾病/外科学 膀胱/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膀胱内腹腔镜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疾病30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姜勇超 何大维 +4 位作者 林涛 魏光辉 李旭良 华燚 刘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经膀胱内腹腔镜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疾病连接处的学习技巧及适用性。方法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本院采用CO2气膀胱腹腔镜治疗膀胱输尿管疾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个月至8岁。单侧输尿管末端狭窄18例(其中伴输尿管囊肿3... 目的探讨经膀胱内腹腔镜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疾病连接处的学习技巧及适用性。方法2005年12月至2008年6月本院采用CO2气膀胱腹腔镜治疗膀胱输尿管疾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个月至8岁。单侧输尿管末端狭窄18例(其中伴输尿管囊肿3例,结石2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12例(其中双侧4例),压力性尿失禁2例,输尿管经膀胱颈异位开口阴道伴囊肿1例。在膀胱镜引导下于脐下膀胱顶置入5mm目镜鞘管并固定,建立CO2气膀胱,两侧放置3-5mm操作鞘管。术式同开放性手术,术后留置导尿5~7d。结果33例在CO2气膀胱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放手术。33例中,Cohen输尿管再植术29例,膀胱颈V—Y成形术2例,单纯膀胱阴道瘘修补术1例,膀胱阴道瘘修补联合Cohen输尿管再植术1例。手术时间57~260min。术后轻度血尿8例(24.2%),1例予止血药,均于2d内消失。随访3~26个月,33根Cohen输尿管再植中,21根恢复正常,9根较术前明显缩小,3根(3/6)裁剪输尿管的未裁剪部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无输尿管返流。结论CO2气膀胱下经膀胖内腹腔镜Cohen输尿管再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容易学习,有微创优势,但需注意病例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镜 输尿管/外科学 再植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膀胱扩大成形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被引量:3
3
作者 毕允力 阮双岁 +2 位作者 陆毅群 王翔 葛琳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介绍我院最近开展的利用输尿管进行膀胱扩大成形术。方法2例均为男性,年龄4岁和12岁,均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其中1例为双侧5级膀胱输尿管返流,采用双侧输尿管下段进行膀胱扩大术;另1例为单侧5级膀胱输尿管返流伴同侧肾无功能,采用单... 目的介绍我院最近开展的利用输尿管进行膀胱扩大成形术。方法2例均为男性,年龄4岁和12岁,均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其中1例为双侧5级膀胱输尿管返流,采用双侧输尿管下段进行膀胱扩大术;另1例为单侧5级膀胱输尿管返流伴同侧肾无功能,采用单侧输尿管进行膀胱扩大术。结果2例均术后3周拔除膀胱引流管,开始间歇导尿。分别随访2年和6个月,膀胱容量平均增加150%。病例1完全采用间歇性导尿排尿,导尿间隔时间3h,术后逼尿肌不稳定消失,左侧返流消失,右侧返流从5级降至3级;病例2导尿间隔时间4h,偶有经尿道排尿。结论输尿管膀胱扩大成形术是一种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疾病/外科学 输尿管/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侧侧捷径吻合在重复肾输尿管返流中的应用
4
作者 关勇 张富义 +3 位作者 徐国栋 孙文榕 谷继卿 李欣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返流/外科学 输尿管/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的3种微创治疗比较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昌兵 梁朝朝 +4 位作者 顾恒 郝宗耀 张贤生 刘明 周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4-724,F0003,共2页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长径≤1cm的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1]疗效多较满意。但长径〉1 cm的复杂结石多需手术治疗。目前,常选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eterorenoscopy l... 输尿管上段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长径≤1cm的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1]疗效多较满意。但长径〉1 cm的复杂结石多需手术治疗。目前,常选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eterorenoscopy lithotripsy,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mPCNL)或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笔者将90例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均分3组,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分别行URL、m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uretemlithotomy,RLU)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外科学 输尿管镜检查 肾造口术 经皮 碎石术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苏红 吴兵 +3 位作者 亓林 诸禹平 肖峻 黄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比较腔内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05年8月~2006年10月收治的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72例(84侧)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39例(47侧),开放手术治疗33例(37侧)。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腔内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05年8月~2006年10月收治的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72例(84侧)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39例(47侧),开放手术治疗33例(37侧)。比较两组结石排净率、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日的差异。结果钬激光碎石组的手术时间(56·72±15·67)min和术后住院日(4·87±3·05)d均明显短于开放手术组(81·49±20·95)min、(8·12±2·14)d,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结石的排净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腔内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外科学 碎石术 激光 钬/治疗应用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艳斌 梁朝朝 林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587,共2页
目的评价各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治疗的44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259例,输尿管镜取石(URL)142例,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mPCNL)7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4... 目的评价各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治疗的44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259例,输尿管镜取石(URL)142例,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mPCNL)7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4例,小切口开放手术(mOP)32例。结果ESWL组259例,241例排石成功,总排净率为93.05%;18例经1~3次碎石后结石未排净改其他方法治疗。URL组142例,137例有效击碎结石,成功率96.5%;5例改开放手术;16例因结石碎块上移入肾盂或输尿管,较大残石再行ESWL,3例输尿管穿孔,均成功放置D-J管。mPCNL组7例全部取石成功,无严重并发症。RLU组4例和mOP组32例均取石成功,无漏尿发生。结论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URL已经逐渐取代开放手术成为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mPCNL是一种安全、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结石较大、较硬以及靠近肾盂的结石尤为适宜;RLU对曾行微创取石治疗失败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选择;mOP是其他微创治疗失败后的一种补充手段,所需设备少、成本低、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外科学 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被引量:5
8
作者 谢钧韬 高文宗 +2 位作者 李作青 周李 徐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初步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的经验,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时治疗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 目的初步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儿童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的经验,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时治疗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的7例双侧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患者临床资料。7例均为男性,年龄4岁6个月至16岁,平均年龄8岁6个月。3例产前检查发现双肾积水,随诊过程中发现双肾积水进行性加重。3例因腹痛或腰痛就诊,检查发现双肾重度积水;1例因体检发现双肾重度积水。肾积水均为SFUⅢ级~Ⅳ级,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核素肾图、CT或者MR)均提示双侧UPJO,均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双侧同时离断式肾盂输尿管吻合术。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47~204 min,平均177 min。术中出血2~20 mL,平均8.8 mL。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术后外观满意。随访3个月至4年1个月,平均1年3个月。拔除双J管后定期复查泌尿系统B超,其中1例术后出现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经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提示双侧膀胱输尿管Ⅲ度反流,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复查B超提示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随访至今,14侧肾积水中5侧积水完全消失,9侧积水缓解。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双侧同时肾盂输尿管吻合术安全、有效,术后外观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外科学 肾积水/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合并肾结石患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潜龙 赵夭望 +3 位作者 田稳 聂友能 刘李 李创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由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例UPJO合并肾结石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由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例UPJO合并肾结石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多发结石,5例肾盂结石合并肾盏多发结石,其余8例为肾盏多发结石。其中左侧9例,右侧4例,均为单侧,结石直径为0.3~0.9 cm。术前均经泌尿系统B超和CT确诊。手术均采用三孔经腹腔途径入路,先按肾积水常规置入腹腔镜,显露扩张的肾盂后于肾盂近输尿管处做一小切口,通过腹腔镜Trocar置入输尿管软镜完成结石探查及碎石取石,最后腹腔镜下完成肾盂输尿管离断吻合术。观察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术后通过B超及CT检查进行随访。结果13例均一期完全清除结石及完成肾盂输尿管离断吻合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118 min;术中出血量3~30 mL,无手术输血者。手术第2天进流食,术后住院时间5~7 d,平均6 d。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结石残留,肾积水均有明显恢复甚至消退。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UPJO合并肾结石在不影响肾积水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明显增加了结石清除率。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难度小等优点,且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外科学 输尿管梗阻/外科学 腹腔镜 输尿管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轶晨 谢华 +6 位作者 吕逸清 陈艳 李晓溪 孙会振 周立军 梁龑 陈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0例,女童1例,均应用...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童10例,女童1例,均应用达芬奇系统辅助腹腔镜行Lich-Greqoir输尿管再植手术。患儿平均年龄9.4岁(3.2~18岁)。其中双侧4例,单侧7例。反流程度Ⅱ~Ⅳ级(Ⅱ级2侧,Ⅲ级3侧,Ⅳ级10侧)。结果患儿均采用Lich-Gregoir术式,术中患侧输尿管平均直径9 mm(5~15 mm),平均黏膜下隧道长度4.4 cm(3~6 cm)。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单侧输尿管手术平均时间152 min(132~175 min),双侧输尿管手术平均时间257 min(249~264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 d(3~6 d),1例双侧VUR患儿术后出现短期尿潴留,延长留置导尿管2周后痊愈。患儿平均随访时间2.5年(6个月至5.3年),所有病例均无发热性尿路感染,B超均未见患侧输尿管肾盂积水加重。术后完成VCUG 9例(其中双侧4例,单侧5例),其中1例双侧病例术后发现左侧反流Ⅰ级。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qoir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安全、有效,可以应用于3岁以上儿童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腹腔镜检查 膀胱输尿管反流/外科学 输尿管疾病/外科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同胜 朱孝宇 冯东川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总结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疗效。方法先天性肾积水患儿33例,男29例,女4例,年龄53d~12岁。单侧肾积水31例,双侧肾积水2例。均采用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再通率为100%,... 目的总结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疗效。方法先天性肾积水患儿33例,男29例,女4例,年龄53d~12岁。单侧肾积水31例,双侧肾积水2例。均采用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再通率为100%,术后仅1例有发热伴尿路感染,经抗炎治疗痊愈。结论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肾积水再通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外科学 输尿管/外科学 肾盂/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侧腰切口在小儿肾输尿管手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吴文波 章菊明 +1 位作者 习小庆 葛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背侧腰切口在小儿泌尿外科的应用。方法在十二肋与髂嵴之间、竖脊肌外侧作皮肤小切口,切开胸腰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显露肾及输尿管上段。共应用20例22侧,年龄9个月~13岁,男16例,女4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双侧2例。结果经此切... 目的探讨背侧腰切口在小儿泌尿外科的应用。方法在十二肋与髂嵴之间、竖脊肌外侧作皮肤小切口,切开胸腰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显露肾及输尿管上段。共应用20例22侧,年龄9个月~13岁,男16例,女4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双侧2例。结果经此切口实施了14侧肾盂切开取石术,2侧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侧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侧肾切除术,随访无切口及腹部并发症。结论小儿背侧腰切口适用于病变定位第四腰椎横突以上的上段输尿管及肾的手术,其优点是不切断重要的肌肉、层次简单、显露迅速、创伤轻、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外科学 输尿管疾病/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一天 杨猛 +11 位作者 温晟 何大维 魏光辉 林涛 张德迎 刘星 刘丰 吴盛德 石艳 倪园松 何佩儒 华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的最佳引流方式。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65例接受经腹入路腹腔镜下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治疗的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双J管组和支架管组,双J管组采用常规术中输尿管,置入双J管引流肾盂内尿液至膀胱(n=108);支架管组采用F4输尿管支架管经肾盂至尿道外口,引流肾盂内尿液至体外(n=57)。通过术后并发症、有无非计划再手术、拔管后自觉症状、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两种不同引流方式在儿童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从术后随访至2019年12月,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4年。支架管组中4例发生术后感染,3例术后出现尿外渗,4例出现术后血尿;双J管组中7例发生术后感染,2例术后出现尿外渗,2例出现术后血尿,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上,双J管组低于支架管组。支架管组中4例因拔管后出现输尿管引流不畅,再次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2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双J管组中有4例术后感染,1例双J管堵塞,均行双J管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1例因肾积水复发再次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支架管组总体非计划再手术率为10%,双J管组为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中,1例管腔堵塞,2例支架管上移,1例双J管脱出体外,支架管组无一例管腔堵塞、移位及脱落情况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管组中拔管后,1例出现腹胀合并高血压,8例出现腹胀伴纳差,2例出现腹痛,双J管组拔管后有2例出现腹痛,1例出现腹胀。支架管组拔管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双J管组为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J管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8±1.9)d,支架管组为(8.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J管和支架管两种引流方式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再手术率上并无差异,两者均为有效的引流方式。但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经济成本及降低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双J管引流均优于支架管引流。支架管引流在带管期间无堵塞、移位、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可避免二次入院,对于交通不便的患者可考虑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外科学 肾积水/外科学 引流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球囊扩张术在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郭玉峰 张钦明 +1 位作者 张璟 陈迪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目的总结高压球囊扩张联合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探讨该方法对于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收治的19例先天性梗阻性巨... 目的总结高压球囊扩张联合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探讨该方法对于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到2020年12月北京和睦家医院外科收治的19例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19例患儿的治疗经过及预后情况。结果19例均行高压球囊扩张联合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12例经1次高压球囊扩张联合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愈;5例经2次高压球囊扩张联合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愈。2例治疗失败,其中1例失败原因为输尿管膀胱入口处严重狭窄、无法置入导丝;另1例经2次高压球囊扩张联合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最终经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愈。17例获治愈患儿均于术后6个月复查放射性核素显像及肾盂输尿管B超,患儿分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7~26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高压球囊扩张联合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畸形 输尿管梗阻/外科学 扩张术/方法 支架 膀胱镜检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血管压迫致梗阻性肾积水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宏程 白继武 +6 位作者 黄澄如 孙宁 张潍平 田军 谢向辉 李明磊 李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部迷走血管压迫致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34例迷走血管压迫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男30例,女4例,左侧28例,右侧6例。平均发病年... 目的探讨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部迷走血管压迫致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34例迷走血管压迫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男30例,女4例,左侧28例,右侧6例。平均发病年龄9.5岁。手术方法为离断性肾盂成型术(Anderson—Hynes术式),术中同时将迷走血管移向肾盂后方。病理检查证实12例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术后半年行IVP复查,积水缓解,症状消失。结论小儿肾盂输尿管交界部迷走血管压迫致梗阻性肾积水发病年龄较大,腹痛明显,积水较轻。治疗上在采取离断性肾盂成刮术的同时,应将迷走血管转移到肾盂输尿管交接部的后方。马蹄肾合并肾积水时迷走血管压迫是主要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迷走血管 肾盂输尿管梗阻/外科学 肾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离断式肾盂成形术48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淳强 杨体泉 阮双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介绍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UPJO)所致肾积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本院收治的48例UPJO患儿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A组)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与同期70例常规手术入路... 目的介绍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UPJO)所致肾积水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本院收治的48例UPJO患儿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A组)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与同期70例常规手术入路(B组,包括经腰以及经上腹横切口腹膜外入路)、28例腹腔镜后腹膜入路(C组)进行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包括肾周引流量、拔除肾周引流管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效果、年龄、肾积水程度的比较。结果①术中出血量:A组与C组相当(P〉0.05),较B组少(P〈0.05);手术时间A组最短(P〈0.05);②术后恢复情况:A组与C组相当(P〉0.05),短于B组(P〈0.05);③手术效果:各组一致(P〉0.05);④各组年龄结构与肾积水程度:A组与B组分布均匀(P〉0.05),与C组存在差别(P〈0.05)。结论经肋脊角小切口入路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UPJO,具有切口小,损伤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外科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