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输变电施工道路产流产沙及水动力参数特征研究
- 1
-
-
作者
胡亚山
仓敏
程曦
诸德律
聂峰
李小朴
-
机构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222,共11页
-
基金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智能管控系统研究”(J20210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316)。
-
文摘
【目的】输变电施工道路分布零散、机械化程度高、水土流失治理难度大,已成为工程土壤侵蚀典型地貌单元,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方法】选择土质硬化和土质扰动2种典型施工道路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原坡面为对照,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开展不同放水流量条件下施工道路径流产沙及水动力参数特征研究,量化不同施工道路侵蚀动力临界值。【结果】结果显示:(1)施工扰动形成的土质硬化和土质扰动坡面的累计产流量和累计产沙量分别比原坡面增大9.66%~141.56%和123.77%~1822.39%,稳定产流率和产沙率分别增大1.28~1.30倍和2.39~3.00倍;施工道路及原坡面的水沙均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0),土质硬化坡面稳定产沙率较土质扰动坡面增大25.34%,但稳定产流率差异仅为2.17%;(2)放水流量达到15 L/min时,稳定产流率和产沙率由土质硬化<土质扰动转变为土质扰动<土质硬化,2种输变电施工道路产流和产沙特征存在临界值;(3)土质硬化和土质扰动坡面的稳定流速比原坡面分别增大59.95%和39.77%,而临界径流剪切力比原坡面分别降低86.66%和75.87%,临界径流功率分别下降68.29%和34.85%,径流功率相较于径流剪切力能更好地作为侵蚀的表征参数。【结论】研究成果阐明不同施工道路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汇水条件,能够揭示输变电施工道路侵蚀内在机制并为后续开展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指导。
-
关键词
输变电施工道路
径流产沙
水动力
水沙关系
影响因素
-
Keywords
construction roads of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ing
hydrodynamic
runoff-sediment relationship
influence factor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