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陈影 杜文霞 曹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231,共3页
目的研究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医院进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 目的研究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医院进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及灌肠、外敷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管消癥汤内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治疗结束后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50/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带下异常、腰骶酸痛、脉弦细涩、舌黯苔白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分别为91.67%(55/60)、33.33%(20/60),对照组分别为81.67%(49/60)、23.33%(14/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管消癥汤内服联合黄金散外用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够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灌肠 外敷 通管消癥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通络汤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及对盆腔局部微环境、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汪丹 王娟 +5 位作者 陈丽娟 章孔娟 陆婷婷 王红梅 叶脉延 陈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55,共4页
目的评估活血化瘀通络汤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盆腔局部微环境、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0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 目的评估活血化瘀通络汤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盆腔局部微环境、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0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输卵管通液术,术后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通络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月经血细胞因子、卵巢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水平、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40/52),显著低于观察组(92.31%,48/52)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血趋化因子1(CXC chemokine ligand-1,CXCL1)、趋化因子13(CXC chemokine ligand-13,CXCL1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卵巢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e index, 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妊娠率为40.38%(21/52),显著低于观察组(73.08%,38/52)的妊娠率(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汤显著提升治疗输卵管阻塞临床疗效,改善盆腔局部微环境及卵巢血流动力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最终提高患者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通络汤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盆腔局部微环境 卵巢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阻塞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4
3
作者 徐朝霞 贺洪德 +1 位作者 张学昕 徐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为明确输卵管阻塞部位,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23~38岁女性不孕症患者,确诊为两侧或单侧输卵管狭窄、粘连或闭塞,采用同轴导管系统,利用微导丝的机械作用和再通液的消炎、抗粘连等作用,疏通和... 目的为明确输卵管阻塞部位,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23~38岁女性不孕症患者,确诊为两侧或单侧输卵管狭窄、粘连或闭塞,采用同轴导管系统,利用微导丝的机械作用和再通液的消炎、抗粘连等作用,疏通和治疗输卵管狭窄、阻塞或粘连病变。术后抗炎及定期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2%,再通成功率为86.7%,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怀孕23例,达46%。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一种微创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再通术 不孕症 介入治疗 输卵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制微导管同轴法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邢丽华 张元桂 +2 位作者 马新明 王敬忠 杨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改制微导管同轴法再通提高输卵管阻塞病人的治愈率。方法 将改制微导管插入至输卵管近端入口,应用推注的压力分离粘连。对于阻塞较严重的病人,直接进入导丝再通,在推注及导丝的反复作用下,大部分阻塞的输卵管均可复通。结果... 目的 改制微导管同轴法再通提高输卵管阻塞病人的治愈率。方法 将改制微导管插入至输卵管近端入口,应用推注的压力分离粘连。对于阻塞较严重的病人,直接进入导丝再通,在推注及导丝的反复作用下,大部分阻塞的输卵管均可复通。结果 复通率为92 .6% (365/394) ,200 例受治者中有82 例怀孕,占41% 。结论 改制微导管配合同轴导管行选择性输卵管复通术,输卵管复通率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特别为无法治疗的伞端受阻病人,提供了复通及受孕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制微导管 输卵管再通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中药口服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邬素珍 陈秀廉 +1 位作者 栗双禺 陈伟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通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获得输卵管复通后加用中药口服和灌肠能否提高术后妊娠率。方法:对42例输卵管复通后加用中药口服和灌肠的病例(治疗组)与26例输卵管复通后没有系统用药的病例(对照组)进行术后3、6、1...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通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获得输卵管复通后加用中药口服和灌肠能否提高术后妊娠率。方法:对42例输卵管复通后加用中药口服和灌肠的病例(治疗组)与26例输卵管复通后没有系统用药的病例(对照组)进行术后3、6、12个月的妊娠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3、6个月的妊娠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治疗组妊娠率59.5%,对照组妊娠率2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通过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获得输卵管复通后,辨证使用中药能提高术后12个月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腹腔镜 宫腔镜 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改良导管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素云 朱雪连 +4 位作者 李高文 钟俊勇 黄瑶群 吴小平 陈海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改良导管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输卵管梗阻患者 ,经改良导管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复通术。结果  86例共 16 9条输卵管阻塞 ,119条 1次复通 ,占70 .4 % ,33条 2次治疗后复通 ,占 19.5 % ,总复通率为 ... 目的 探讨经改良导管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86例输卵管梗阻患者 ,经改良导管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复通术。结果  86例共 16 9条输卵管阻塞 ,119条 1次复通 ,占70 .4 % ,33条 2次治疗后复通 ,占 19.5 % ,总复通率为 89.9%。随访 86例 ,有 39例 1次治疗后妊娠 ,18例 2次治疗后妊娠 ,总妊娠率为 6 6 .3%。结论 经改良导管注药治疗输卵管阻塞复通和妊娠是安全而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输卵管阻塞 经改良导管再通术 不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8
7
作者 龙梅 巩晓芸 万晓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089-309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关于中西医结...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5月。采用Rev Man 5.1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共计患者数2 5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1.42(1.30,1.56),P<0.01〕;非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1.47(1.30,1.66),P<0.01〕;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1.36(1.18,1.56),P<0.01〕。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1.39(1.29,1.50),P<0.01〕;非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1.41(1.29,1.55),P<0.01〕;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1.34(1.16,1.54),P<0.01〕。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1.34(1.20,1.50),P<0.01〕。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32(0.15,0.68),P<0.01〕;非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23(0.08,0.68),P<0.01〕。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术后再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0.38(0.25,0.59),P<0.01〕。仅有3篇文献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描述,且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总有效率及输卵管再通率,降低其术后再粘连率和非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异位妊娠率,不良反应较少,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 中西医结合疗法 META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再通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严英 周伟生 +4 位作者 王芳军 何蓉 鲁琳 林宜圣 李海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评价介入再通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1997年10月-2004年12月间在妇科求治的87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通过导... 目的:评价介入再通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1997年10月-2004年12月间在妇科求治的87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通过导丝和微导管对1449条阻塞输卵管进行机械再通,并经微导管直接造影和注入多种药物,试验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试验组术后采用中医内外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度。结果:术后12个月试验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3.61%,对照组术后1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为60.18%。试验组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再度阻塞率、通而不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介入再通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术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丹参注射液对感染性炎症及机械性损伤输卵管内皮的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不孕 介入再通 丹参注射液 灌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21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志军 邓志权 +2 位作者 张莉娅 刘尚华 郝义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介入再通术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韩晓静 赵玉峰 +2 位作者 张若琛 李娜 杜家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输卵管阻塞需在DSA下介入治疗的患者240例,分为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输卵管阻塞需在DSA下介入治疗的患者240例,分为对照组110例,观察组1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患者的配合程度及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6例手术意外,而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手术意外,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介入室护士对输卵管介入再通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手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明显减少;输卵管再通成功率明显提高;护患关系得到了较大提升,护患信任度提高;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使输卵管再通手术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输卵管阻塞 介入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下微导丝疏通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佐满珍 桓发玉 +1 位作者 陈爱华 杨慧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官腔镜下微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2月-2004年12月,我们对63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且至少有一侧近端阻塞的不孕症者,术中先行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官腔镜下微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2月-2004年12月,我们对63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且至少有一侧近端阻塞的不孕症者,术中先行腹腔镜和宫腔通液检查确诊并治疗相应盆腔病变,继之在腹腔镜和官腔镜监视下对输卵管近端阻塞用微导丝疏通治疗。结果63例中有118条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切除8条),其中59条近端阻塞,45条远端积水或呈盲端,14条近端及远端同时阻塞;手术输卵管疏通治疗后通畅99条。术后1年内宫内妊娠23例,妊娠率36.6%。术后1年未孕25例行HSG检查,发现7例输卵管再次阻塞。结论宫、腹腔镜联合下微导丝疏通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腔镜 腹腔镜 输卵管阻塞 微导丝 疏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内外合治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鲁琳 许丽绵 +3 位作者 严英 李海凤 谷风 林宜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7期1474-1477,共4页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宫腔给药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疗效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recan...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宫腔给药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疗效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recanalization,FTR)联合中医内外合治。对照组采用FTR和常规西药治疗。术后随访1~2年,记录受孕情况或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对比分别如下,输卵管术后通畅率82.02%、64.29%;闭塞率17.98%、35.71%;再闭塞率12.66%、31.58%;宫内妊娠15(27.78%)例、4(16.67%)例;输卵管妊娠1(1.85%)例、3(12.5%)例;术后半年仍保持通畅或通畅度有改善的输卵管共计68(76.40%)条、18(42.86%)条。两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有显著差异(Z=-3.186,P=0.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宫腔给药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灌肠可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介入术后的疗效,降低输卵管再粘连率,为受孕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输卵管阻塞 中医内外合治 输卵管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同轴导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社教 张亚红 +5 位作者 刘振堂 彭玉萍 程丽丽 周斌 徐光 南岩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50-1051,共2页
目的 探讨自制同轴导管系统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疗效。方法 在DSA下 ,对 5 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采用自制导管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治疗。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一周 ,连续宫腔通液两个月经周期。结果  5 5例中... 目的 探讨自制同轴导管系统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价值、疗效。方法 在DSA下 ,对 5 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采用自制导管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治疗。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一周 ,连续宫腔通液两个月经周期。结果  5 5例中经常规输卵管造影发现 94条输卵管不通 ,其中 83条疏通 ,再通率 88.3 %。插管成功率为 97.9%。间质部与峡部阻塞复通成功率 92 .4% ,壶腹部阻塞复通成功率 75 .0 %。漏斗及伞部阻塞复通成功率 5 0 %。术后随访 6~ 12个月 ,受孕率 3 6.1%。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用自制同轴导管系统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操作简单、费用低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介入治疗 选择性输卵管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强 范莉萍 石海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对4260例输卵管阻塞的患者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采用球茎端导管应用微导管导丝对输卵管阻塞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再通率和受孕率...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对4260例输卵管阻塞的患者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采用球茎端导管应用微导管导丝对输卵管阻塞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再通率和受孕率。结果:4260例患者中,完全性输卵管阻塞者再通率为58.41%,其中近端、壶腹部和伞端阻塞的再通率分别为58.41%、64.41%、52.50%。输卵管不完全阻塞者再通率为96.17%。其中不畅和极不畅的再通率100.00%、90.04%。完全性输卵管阻塞者的妊娠率为29.78%,不完全性输卵管阻塞者妊娠率60.01%。结论: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再通术成本低,操作简便、安全、损伤小、无明显并发症,其疗效高,在门诊即可治疗,适合基层医院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介入治疗 再通率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对不孕症夫妇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阻塞的关系 被引量:31
15
作者 苑中甫 王娇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夫妇双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女方输卵管阻塞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80例不孕妇女(不孕组)和63例早孕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对照组)进行UU检测。不孕患者施行同月经周期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结果按... 目的:探讨夫妇双方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女方输卵管阻塞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80例不孕妇女(不孕组)和63例早孕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妇女(对照组)进行UU检测。不孕患者施行同月经周期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结果按输卵管通畅和输卵管阻塞分组。不孕患者丈夫精液同步进行UU培养及检测,精液常规分析并计数白细胞。结果:不孕组UU感染率(42.5%)明显高于对照组(17.4%)。不孕组中夫妇双方UU检测均阳性16例,输卵管通畅4例,输卵管阻塞12例;仅男方阳性11例,输卵管通畅为4例,输卵管阻塞7例;仅女方阳性18例,输卵管通畅为7例,输卵管阻塞为11例;夫妇双方均阴性35例,输卵管通畅27例,输卵管阻塞8例。夫妇任何一方UU检测阳性与输卵管通畅度成负相关。丈夫精液UU检测阳性与妻子输卵管通畅度成负相关。精液UU阳性组白细胞计数升高率显著高于UU阴性组;精液检测UU阳性组精液常规异常检出率(51.9%)明显高于阴性组(28.3%)。结论:UU可能是引起输卵管阻塞的病原体之一,不孕症男方精液中UU感染能够导致精液常规异常,并与女方输卵管阻塞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解脲支原体 输卵管阻塞 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阻塞介入梯级再通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文忠 钟粤明 +3 位作者 许红 郭曼 胡沁松 向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介绍输卵管阻塞介入性梯级再通技术的方法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输卵管再通器械经阴道途径 ,在DSA下行宫腔造影 ,明确输卵管有无阻塞 ,及阻塞部位后 ,用介入性梯级再通技术逐级进行输卵管阻塞的再通治疗。结果 经一、二... 目的 介绍输卵管阻塞介入性梯级再通技术的方法 ,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输卵管再通器械经阴道途径 ,在DSA下行宫腔造影 ,明确输卵管有无阻塞 ,及阻塞部位后 ,用介入性梯级再通技术逐级进行输卵管阻塞的再通治疗。结果 经一、二级再通技术复通者分别为 5 6支 (2 6.1% )、83支 (3 8.6% ) ,受孕率为 43 .3 7% ;经三、四级再通技术复通者分别为 3 1支 (14 .4% )、5支 (2 .3 % ) ,受孕率仅为 2 3 .81% (P <0 .0 1) ,有显著差异。结论 梯级再通技术从一级到四级逐级采用对输卵管损伤较小的技术实施再通治疗 ,具有定位准确、重复性强、安全、可靠、微创、复通率高等特点 ,提高了受孕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介入 梯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不同证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鲁琳 许丽绵 +3 位作者 严英 李海凤 谷风 林宜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不同证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近期疗效。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不同证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近期疗效。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滞3个证型。试验组采用中医标本同治法,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recanalization,FTR)术后行宫腔通液术和中医内外合治(内服、外敷、灌肠);对照组采用FTR和宫腔通液术治疗,灌注药物为常规西药组。术后随访1~2年,记录受孕情况或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组间均衡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通畅度的对比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失访病例疗效进行意图治疗分析。结果:两组介入术后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两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随访期气滞血瘀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瘀结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瘀滞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医标本同治法对气滞血瘀证型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湿热瘀滞和寒湿瘀滞证型的疗效是否与治疗疗程或治疗方案有关还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输卵管阻塞 中医辨证 输卵管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结合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蒋建文 曾祥彬 +1 位作者 张玉泉 彭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结合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0例337条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在电视透视下,用改进的导管、导丝进行输卵管再通术,其中120例再通术后行口服中药、中药灌肠及热敷治疗。... 目的:探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结合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0例337条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在电视透视下,用改进的导管、导丝进行输卵管再通术,其中120例再通术后行口服中药、中药灌肠及热敷治疗。结果:337条阻塞输卵管中,再通276条,再通率为81.9%。2个月后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单纯再通术的127条再通后的输卵管,68条再通良好,有效率为53.5%;配合中药治疗组的149条经再通后的输卵管,保持通畅良好112条,有效率为75.2%。术后随访1年,单纯再通术组受孕率为33.8%(27/80),配合中药治疗组的受孕率为56.7%(68/120)。结论:输卵管再通术结合中医治疗不孕症,方法简单安全,再通的有效率、受孕率均高于单纯输卵管再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再通术 中医药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向农 和朝平 +2 位作者 罗飞 陈丽 陈剑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5,共3页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因素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治疗方法较多,但各有利弊,均存在一定局限性,最近我科采用血管内注射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行经宫腔输卵管超声造影,监测、评价导丝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初步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不育 女性 输卵管阻塞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输卵管再通术后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7
20
作者 付鹏 刘兆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行输卵管再通术(FTR)后的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68例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FTR治疗后自然妊娠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行输卵管再通术(FTR)后的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68例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FTR治疗后自然妊娠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68例患者FTR治疗后妊娠率为60.29%。患者年龄、不孕类型、有无盆腔操作史、不孕病程、单/双侧输卵管病变、输卵管开通后形态及盆腔对比剂弥散情况对FTR治疗后的影响统计学无意义(P均>0.05)。按年龄<35岁、年龄≥35岁对患者分层后,年龄<35岁的患者,妊娠率为63.64%,单因素分析提示不孕类型对FTR治疗后是否妊娠有影响(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不孕类型及盆腔弥散情况是患者成功受孕的独立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2.410、1.876,P均<0.05);年龄≥35岁的患者妊娠率为24.17%,各因素对FTR治疗后是否成功妊娠均无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FTR治疗后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对于年龄<35岁患者,建议FTR治疗后首选自然妊娠,原发性不孕、盆腔对比剂弥散不均匀是成功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35岁以上不孕患者,FTR治疗后妊娠率较低,建议结合辅助生殖技术来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妊娠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