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中垂体后叶素不同使用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淑琴 刘克玄 +1 位作者 张祖威 姚书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8-732,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两点注射法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妇科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200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分成3组,其中术中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1组)72例、单点...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两点注射法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妇科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200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分成3组,其中术中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1组)72例、单点注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2组)62例和未使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66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少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的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2组的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与观察1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最高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使用垂体后叶素的患者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持续性宫外孕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患侧宫角及输卵管系膜两点注射法优于输卵管系膜单点注射法,两种方法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异位妊娠 垂体后叶素 输卵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氨蝶呤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术60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娟 张庆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氨蝶呤(MTX)应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120例,均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观察组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联...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氨蝶呤(MTX)应用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120例,均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术,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观察组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MTX,对照组则不用药,比较两组术中的出血量、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血β-HCG、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两组在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天血β-HCG值两组均明显下降,两组血β-HC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4、7天血β-HCG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对照组发生率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垂体后叶素联合MTX局部注射既保留患者的输卵管,又减少了手术出血,缩短止血时间及手术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甲氨蝶呤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应用比较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玉 卢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患者不同的生育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无明显粘连的55例接受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和50例接受输卵管切除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比较两种术式患者术后再次...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患者不同的生育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双侧输卵管无明显粘连的55例接受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和50例接受输卵管切除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比较两种术式患者术后再次获得宫内妊娠、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重复异位妊娠的差异。结果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后组患者宫内妊娠(38/55,69.09%)发生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切除术组(25/50,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和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双侧输卵管外观无病变、且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应选择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于患者术后生育力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切开取胚 输卵管切除 生育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局部止血技巧 被引量:5
4
作者 邓洋 许彬 +1 位作者 杨瑞 胡龙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28-330,33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局部止血的方法。方法 2005年10月~2011年2月,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06例,按手术时间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33例,术中垂体后叶素两点注射,水压分离妊囊剥离法,术后创面涂抹几丁糖;...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局部止血的方法。方法 2005年10月~2011年2月,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06例,按手术时间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33例,术中垂体后叶素两点注射,水压分离妊囊剥离法,术后创面涂抹几丁糖;对照组73例,不用垂体后叶素,电钩打开妊娠部位后直接钳出组织,术后不用几丁糖。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发生率及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观察注射垂体后叶素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30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观察组手术时间(40.5±10.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71.8±12.3)min(t=-21.887,P=0.0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2±6.5)ml,显著少于对照组(52.7±10.3)ml(t=-36.912,P=0.000);观察组PEP发生率1.3%(3/233),与对照组4.1%(3/73)无统计学差异(χ2=1.069,P=0.301);观察组术后卵管通畅率93.8%(213/227),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0/71)(χ2=28.594,P=0.000)。注射垂体后叶素后患者血压升高,用药后10、20 min与用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q=3.554,P<0.05;q=3.159,P<0.05),用药后30 min与用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1.580,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垂体后叶素两点注射联合水压分离法取妊娠组织,术后创面涂抹几丁糖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不影响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但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卵管切开取胚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与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复通和生育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姬 李微微 +1 位作者 黄建芬 林立恒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与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复通和生育预后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具有生育期望且存在生育能力下降风险的输卵管妊娠拟行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端端吻合术与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复通和生育预后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具有生育期望且存在生育能力下降风险的输卵管妊娠拟行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切除吻合组(n=50)和切开缝合组(n=48)。切除吻合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部切除+端端吻合术,术中输卵管逆行插管(自输卵管伞端插入硬膜外麻醉导管并贯穿输卵管2个断端),作为支撑物辅助吻合并行术中通液。切开缝合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缝合术,术中常规向输卵管妊娠囊附近系膜处注射甲氨蝶呤50 mg。2组常规术后避孕3个月,常规术后3个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术观察术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3个月术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长期随访,观察2组宫内妊娠和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情况。结果:切除吻合组手术时间[(52.3±5.7) min vs.(48.6±5.5) min,P=0.002]明显长于切开缝合组,术中出血量[(6.1±3.9) mL vs.(9.6±5.7) mL,P=0.000]明显少于切开缝合组,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0.0%vs.14.6%,P=0.016)明显低于切开缝合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切除吻合组术侧输卵管复通率(94.0%vs.79.2%,P=0.030)明显高于切开缝合组。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8.5±5.7)个月,切除吻合组术后宫内妊娠率(58.0%vs.37.5%,P=0.042)明显高于切开缝合组,再次输卵管妊娠发生率(2.0%vs.16.7%,P=0.031)明显低于切开缝合组。2组术后宫内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部切除+端端吻合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安全可靠,能够降低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和再次输卵管妊娠风险,提高术后输卵管复通率和宫内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输卵管切除 吻合 输卵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卫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50-1051,共2页
关键词 输卵管切开取胚 腹腔镜技 输卵管妊娠 异位妊娠 血Β-HCG 早期诊断 保留输卵管 阴道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腹腔镜下病灶切开缝合与楔形切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潘晓华 谭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切开缝合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6月,对间质部妊娠21例,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及术前血β-hCG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病灶楔形切除组9例,在腹腔镜下楔形切除病灶,可吸收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切开缝合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6月,对间质部妊娠21例,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及术前血β-hCG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病灶楔形切除组9例,在腹腔镜下楔形切除病灶,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切口;切开缝合组12例,在腹腔镜下切开病灶隆起部位,吸出孕囊及附属组织,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切口。观察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β-hCG下降情况,术中亚甲蓝通液、术后碘油造影了解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Hb差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组术后第21~28天血β-hCG均降至正常。切开缝合组患侧输卵管再通率术中为75%(9/12),术后2个月为58%(7/12)。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间质部妊娠行腹腔镜病灶切开缝合术可部分保留输卵管的通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输卵管间质部切开缝合 腹腔镜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 被引量:14
8
作者 常才 朱关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13-216,共4页
作者对本院1989.1~1989.6期间的1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病人进行保守治疗。10例用氨甲喋呤(MTX)治疗中,8例仅一个疗程成功;2例治疗两个疗程因β-hCG持续上升、B超提示包块增大或见异位胎心而行输卵管切开术和输卵管切除术。7例行输卵... 作者对本院1989.1~1989.6期间的1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病人进行保守治疗。10例用氨甲喋呤(MTX)治疗中,8例仅一个疗程成功;2例治疗两个疗程因β-hCG持续上升、B超提示包块增大或见异位胎心而行输卵管切开术和输卵管切除术。7例行输卵管切开术。术后3个月随访输卵管造影,均提示病变输卵管恢复通畅。随访两年,6例要求生育者,1例宫内妊娠,未发现再次宫外孕和其他并发症。提出输卵管切开术和MTX治疗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方法。治疗过程中应严密随访β—hCG及B超,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切开术 氨甲喋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 被引量:159
9
作者 李光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腹腔镜手 异位妊娠 保守手 输卵管切开取胚 输卵管功能 治疗 输卵管妊娠 妇科疾病 经验 临床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末娟 文仲勇 黄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940-941,共2页
关键词 子宫肌壁间妊娠 腹腔镜 宫腔镜诊治 输卵管切开取胚 阴道流血 临床资料 异位妊娠 月经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