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宽频带交错双栅输入输出结构的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文球 樊宇 +4 位作者 马同礼 王自成 罗积润 赵鼎 田文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04-106,共3页
本文针对原有交错双栅结构输入输出系统较复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宽频带交错双栅输入输出结构,该输入输出结构具有长度较短,易于加工,在宽频带范围内端口反射系数小,对电子枪和收集极的隔离度高等优点。将该结构应用于一支94GHz交错... 本文针对原有交错双栅结构输入输出系统较复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宽频带交错双栅输入输出结构,该输入输出结构具有长度较短,易于加工,在宽频带范围内端口反射系数小,对电子枪和收集极的隔离度高等优点。将该结构应用于一支94GHz交错双栅带状注行波管的设计,采用CST-MWS仿真获得了良好的信号传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双栅 输入输出结构 S参数 带状注行波管 CST-MW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F控制算法对大型柔性多输入多输出板结构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2
作者 张彭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65-69,共5页
针对大型柔性板结构的振动问题,开展基于PPF控制算法的多输入多输出主动控制振动研究.构建了柔性板结构的实验装置,并介绍了对板结构的系统建模和系统参数辨识方法.在控制器参数设计过程中,运用H无穷控制理论和遗传算法保证控制器最优... 针对大型柔性板结构的振动问题,开展基于PPF控制算法的多输入多输出主动控制振动研究.构建了柔性板结构的实验装置,并介绍了对板结构的系统建模和系统参数辨识方法.在控制器参数设计过程中,运用H无穷控制理论和遗传算法保证控制器最优化的同时,确保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实验表明,新设计的PPF控制算法的减振效果最高可达20dB以上,控制效果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结构 PPF控制算法 主动振动控制 输入输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法对柔性多输入多输出非对称结构的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3
作者 张彭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39-43,共5页
基于柔性多输入多输出非对称结构的振动问题,开展基于改进的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法(MIMSC)的主动控制研究.该文提出的MIMSC可以极大改善传统IMSC存在的诸多问题.MIMSC可以使用有限组传感器/驱动器控制多组振动模态,极大降低了计算量,并且... 基于柔性多输入多输出非对称结构的振动问题,开展基于改进的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法(MIMSC)的主动控制研究.该文提出的MIMSC可以极大改善传统IMSC存在的诸多问题.MIMSC可以使用有限组传感器/驱动器控制多组振动模态,极大降低了计算量,并且可以组合不同组传感器/驱动器控制不同模态.使用柔性多输入多输出非对称结构的数学模型,该文提出的MIMSC具有极大潜力拓展到更大型的系统中.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MIMSC控制算法可以控制任意数量的模态,大大降低在线计算量,从而更容易扩展到大型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算法 输入输出非对称结构 主动振动控制 柔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4THz折叠波导行波管设计及流通管实验 被引量:9
4
作者 徐翱 周泉丰 +2 位作者 阎磊 胡鹏 陈洪斌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以0.34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耦合阻抗、冷损耗特性和工作模式等,并按优化后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要求设计电子光学系统,进行流通管实验,得到电子注通过率大于80%的实验结果。最后对输入输出结构进行... 以0.34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耦合阻抗、冷损耗特性和工作模式等,并按优化后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要求设计电子光学系统,进行流通管实验,得到电子注通过率大于80%的实验结果。最后对输入输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满足中心频率为0.345 THz,带宽大于10 GHz,输出功率大于20 mW的0.34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波导行波管 慢波结构 电子光学系统 输入输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小波算法的多模态数据近似匹配模型构建
5
作者 刘丽丽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针对近似匹配过程易受数据冗余性、异构成分等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并行小波算法的多模态数据近似匹配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并行小波算法剔除多模态数据中的噪声,避免噪声对匹配过程产生影响;其次采用张量分解的聚类算法将不同相似度的数... 针对近似匹配过程易受数据冗余性、异构成分等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并行小波算法的多模态数据近似匹配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并行小波算法剔除多模态数据中的噪声,避免噪声对匹配过程产生影响;其次采用张量分解的聚类算法将不同相似度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类簇中,以消除不同类簇的数据差异度;最后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基于空间方向近似性的数据匹配模型中,通过计算参考数据与待匹配数据之间的空间方向近似度、编辑距离完成多模态数据的近似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匹配查准率高、查全率高、匹配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的并行结构 数据差异度 张量分解 空间方向近似性 匹配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波导栅慢波系统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路志刚 宫玉彬 +2 位作者 魏彦玉 殷海荣 王文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80-1684,共5页
从实验上研究了矩形波导栅慢波系统的色散特性及其耦合装置的驻波系数,用分布加工的方法分别制作了矩形、燕尾形、梯形3种不同槽形的矩形波导栅慢波结构模型和带输入输出结构的矩形波导栅慢波结构实体模型。采用谐振法测量它们的色散特... 从实验上研究了矩形波导栅慢波系统的色散特性及其耦合装置的驻波系数,用分布加工的方法分别制作了矩形、燕尾形、梯形3种不同槽形的矩形波导栅慢波结构模型和带输入输出结构的矩形波导栅慢波结构实体模型。采用谐振法测量它们的色散特性和驻波系数,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和模拟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矩形波导栅 输入输出结构 谐振法 色散特性 驻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221E04:动态可配置现场可编程模拟阵列
7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3年第5期8-8,共1页
关键词 AN221E04 Anadigm公司 现场可编程模拟阵列 输入/输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