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流式沉淀池进口挡板影响的液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
作者 魏文礼 张泽伟 +1 位作者 白朝伟 刘玉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8,183,共6页
采用RNG k-ε两方程紊流模型以及简化的多相流Mixture(混合)模型对进口处不同长度的两种垂直挡板的辐流式二次沉淀池内的液固两相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沉淀池内的流场分布、污泥浓度分布、速度分布。速度与压力耦合方程组求解时... 采用RNG k-ε两方程紊流模型以及简化的多相流Mixture(混合)模型对进口处不同长度的两种垂直挡板的辐流式二次沉淀池内的液固两相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沉淀池内的流场分布、污泥浓度分布、速度分布。速度与压力耦合方程组求解时使用半隐式SIMPLE(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算法。通过对这两种不同挡板池内的水流流场、浓度场、速度场的模拟分析,结果发现:长挡板形式下的辐流式沉淀池内水流流场更有利于污泥快速沉淀,即有利于固液分离,使得出口水质明显提升;同时也说明合理改变沉淀池的结构体形与尺寸,可以改善沉淀池内的流场流态,提高沉淀效果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沉淀池 数值模拟 流场 浓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流式沉淀池液固两相流力学特性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玉玲 张沛 +1 位作者 魏文礼 郑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25-27,共3页
采用两相流混合模型,选取RNG k-ε湍流模型封闭两相流时均方程,对辐流式二次沉淀池液固两相流力学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微分方程;紊动能、紊流耗散均采用Quick离散格式;速度与压力耦合求解时使用了压力隐式算子分裂... 采用两相流混合模型,选取RNG k-ε湍流模型封闭两相流时均方程,对辐流式二次沉淀池液固两相流力学特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微分方程;紊动能、紊流耗散均采用Quick离散格式;速度与压力耦合求解时使用了压力隐式算子分裂PISO(Pressure-Implicit with Splitting of Operators)算法。通过模拟获得了速度场、紊动能和污泥质量浓度等参量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对沉淀池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沉淀池 力学特性 三维模拟 液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辐流式沉淀池混凝沉淀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金光 张保生 +1 位作者 张菊 武文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2,45,共3页
结合传统辐流沉淀池颗粒沉淀基本理论,建立辐流沉淀池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可以实现混凝沉淀的新型辐流沉淀池数值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辐流式沉淀池内增设强化扰流和改变水... 结合传统辐流沉淀池颗粒沉淀基本理论,建立辐流沉淀池三维流体分析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可以实现混凝沉淀的新型辐流沉淀池数值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辐流式沉淀池内增设强化扰流和改变水流方向的反应罩和导流板,利用水力搅拌,可以使辐流沉淀池内部流场紊流度明显增强;增设加药系统,药剂可在该区域内与原水充分混合,有助于泥沙的混凝沉降,从而有效强化原水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沉淀池 混凝沉淀 数值模拟 水力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辐流式沉淀池水力特性影响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文礼 白朝伟 +1 位作者 蔡亚希 刘玉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793,896,共6页
选取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在单纯考虑进水与池内水温度差异的条件下,对辐流式沉淀池内冬季与夏季不同时刻异重流的演变规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温度不同,夏季低温水进入池内产生下异重流,而冬季高温水进入池内产生上... 选取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在单纯考虑进水与池内水温度差异的条件下,对辐流式沉淀池内冬季与夏季不同时刻异重流的演变规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温度不同,夏季低温水进入池内产生下异重流,而冬季高温水进入池内产生上异重流;冬夏季存在由温差导致的异重流,导致沉淀池内产生较大的回流区;夏季沉淀池内逆时针旋流作用明显,冬季则形成较大的顺时针旋流,从而影响沉淀池的水流流态及污水处理效率。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辐流式沉淀池的污水处理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沉淀池 温度 异重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流式沉淀池挡板尺寸对温差异重流水力特性影响的三维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魏文礼 白朝伟 刘玉玲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7,共6页
在冬季或夏季,沉淀池内进水与池内水的温差将导致异重流现象,从而影响池内流态及流速。本文选取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通过设置池内水与进水的不同温度,对进口处两种不同挡板形式的辐流式沉淀池冬季与夏季工况下异重流的演变规律进... 在冬季或夏季,沉淀池内进水与池内水的温差将导致异重流现象,从而影响池内流态及流速。本文选取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通过设置池内水与进水的不同温度,对进口处两种不同挡板形式的辐流式沉淀池冬季与夏季工况下异重流的演变规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夏季低温水进入池内产生下异重流,而冬季高温水进入池内产生上异重流;夏季高流速水流在沉淀池底部,产生逆时针旋流,冬季高流速水流在沉淀池上部,产生较大的顺时针旋流。长挡板形式下的辐流式沉淀池对冬季产生的上异重流的影响更为明显,使得池内速度场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沉淀池 温度 异重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流式沉淀池出口位置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文礼 胡嘉冀 +2 位作者 王长洲 洪云飞 刘玉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0-676,共7页
数值求解MIXTURE多相流模型,辅以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封闭时均流方程,研究了不同的出口位置对辐流式沉淀池水力特性的影响。自由水面的捕捉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速度与压力耦合求解时使用压力隐式算子分裂(PISO)算法。模... 数值求解MIXTURE多相流模型,辅以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封闭时均流方程,研究了不同的出口位置对辐流式沉淀池水力特性的影响。自由水面的捕捉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方法,速度与压力耦合求解时使用压力隐式算子分裂(PISO)算法。模拟结果表明:改变出口位置对辐流式沉淀池内的流线分布和流速场影响很小,但对出口污泥SS值影响较大,随着出水口从外墙向进口方向移动,出口污泥SS值先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当出水口距离外墙长度为1.5m时,出口污泥SS值达到最小,有效地提高了沉淀池的运行效率。研究结果对辐流式沉淀池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沉淀池 出口位置 数值模拟 水力特性 出口污泥S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流式沉淀池固液两相流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文礼 何永鹏 +1 位作者 洪云飞 刘玉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05-1811,I0029,共8页
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求解Mixture多相流模型,模拟了辐流式沉淀池内固液两相混合流场的水力特性。分析了辐流式沉淀池内污泥浓度场和流线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沉淀池内不同位置横断面上横向流速和纵向流速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沉... 利用Fluent软件,数值求解Mixture多相流模型,模拟了辐流式沉淀池内固液两相混合流场的水力特性。分析了辐流式沉淀池内污泥浓度场和流线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沉淀池内不同位置横断面上横向流速和纵向流速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沉淀池内流线分布形式随时间变化较大,污泥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基本稳定;不同位置横断面上流速分布规律不同,越靠近挡板的位置,横断面的流速沿水深方向变化梯度越大,说明流场紊动较强;到沉淀池后部,横断面上流速分布较均匀,沿水深方向变化梯度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沉淀池 数值模拟 流线 污泥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流式沉淀池温差异重流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玉玲 张振 魏文礼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142-146,共5页
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某辐流式沉淀池异重流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选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设初始时刻沉淀池内充满水,通过设置池内水与进水的不同温度,对沉淀池冬夏季不同时刻各工况下异重流的演变规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某辐流式沉淀池异重流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选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设初始时刻沉淀池内充满水,通过设置池内水与进水的不同温度,对沉淀池冬夏季不同时刻各工况下异重流的演变规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夏季产生逆时针的下异重流,低温水自底部向表面蔓延,池内最大流速在沉淀池底部附近;冬季产生顺时针的上异重流,高温水自表面向下部蔓延,池内最大流速在沉淀池表面附近。温差导致的异重流,使沉淀池内产生较大的回流区,影响了沉淀池的流态及污水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沉淀池 温度差 异重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絮凝作用的辐流式二次沉淀池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7
9
作者 徐长贺 谭立新 +1 位作者 杨欢 黄忠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157-162,共6页
为研究絮凝作用在幅流式二次沉淀池中的变化规律,本次研究采用Ghadiri模型模拟絮团的破碎机理,通过UDF自定义聚集核心相关函数,运用RNG k-ε紊流模型、Mixture混合模型以及考虑速度差、布朗运动和紊动强度的聚合模型,对考虑絮凝作用的... 为研究絮凝作用在幅流式二次沉淀池中的变化规律,本次研究采用Ghadiri模型模拟絮团的破碎机理,通过UDF自定义聚集核心相关函数,运用RNG k-ε紊流模型、Mixture混合模型以及考虑速度差、布朗运动和紊动强度的聚合模型,对考虑絮凝作用的辐流式二次沉淀池,在不同的入流速度和入流温度的工况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絮凝作用对辐流式二次沉淀池的沉淀效率影响显著,高温入流更有利于污泥絮团的生长,入流速度选取在0.02~0.05 m/s之间时更利于提高沉淀池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二次沉淀 絮凝 数值模拟 入流速度 平均粒径 出水S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流式二沉池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45
10
作者 屈强 马鲁铭 王红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12-1216,共5页
二沉池两相模拟传统上采用标准k-ε(紊流动能-紊流动能耗散率)模型,导致结果失真.利用改进的RNG(重整化群)k-ε两方程紊流模型和简化的多相流Mixture(混合)模型,对辐流式二沉池内速度场和污泥质量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沉... 二沉池两相模拟传统上采用标准k-ε(紊流动能-紊流动能耗散率)模型,导致结果失真.利用改进的RNG(重整化群)k-ε两方程紊流模型和简化的多相流Mixture(混合)模型,对辐流式二沉池内速度场和污泥质量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沉淀池表面和底部存在着两个回流区,约占整个池体积的20%.池内存在着明显的泥水界面和压缩界面,泥水界面距离水面约1.2 m,污泥层中相当大的部分是等质量浓度的成层沉淀区,污泥层底部是质量浓度较高的压缩区,高度小于0.1 m.模型同实际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流式沉淀池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流式二沉池两相流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涛 施周 +1 位作者 周石庆 陆先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3,共4页
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改进的RNGκ-ε模型和多相流混合(Mixture)模型,在沉淀池外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辐流式二沉池中部无挡板和有挡板两种情况下的质量浓度场、颗粒沉降速度和沉淀效率进... 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进行了优化设计。利用改进的RNGκ-ε模型和多相流混合(Mixture)模型,在沉淀池外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辐流式二沉池中部无挡板和有挡板两种情况下的质量浓度场、颗粒沉降速度和沉淀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加入稀疏颗粒,采用离散相模型(DPM)对悬浮物颗粒在沉淀池中的运动轨迹进行了追踪模拟。结果表明,沉淀池中固相颗粒的行为和分布受湍流和漩涡的影响,显示出与理想沉淀理论不同的轨迹。水流进入沉淀池后形成异重流迅速向下流动,在池内形成一个大的回流区。在池半径中部安装竖直挡板能有效增加沉淀池后半部分的沉速,有利于颗粒物的沉降,能够将沉淀池中悬浮物去除率从76.9%提高到91.2%,使出水中悬浮颗粒质量浓度降低约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污水处理 辐流式沉淀池 数值模拟 挡板 沉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