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典型湖库光学吸收特性与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尚盈辛 宋开山 +3 位作者 蒋盼 马建行 温志丹 赵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2-811,共10页
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的湖泊数量众多、面积较大、分布范围广泛.受制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对该地区湖泊的光学吸收特性以及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d(PAR))的研究鲜有成果.本文依据2014和2015年间采集的13个典型高海拔、湖泊面积较大的湖库的现... 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的湖泊数量众多、面积较大、分布范围广泛.受制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对该地区湖泊的光学吸收特性以及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d(PAR))的研究鲜有成果.本文依据2014和2015年间采集的13个典型高海拔、湖泊面积较大的湖库的现场实测数据和实验室测定数据,分析了采样湖库各个采样点的Kd(PAR)特征以及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藻类颗粒物吸收及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特性,计算并分析了Kd(PAR)与透明度以及光学活性物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各湖库平均各项颗粒物吸收系数均较低,总颗粒物吸收系数在400~700 nm波段内不超过0.14 m^(-1)、CDOM吸收系数在355 nm波长处最高,为1.23 m^(-1)、最低接近于0、藻类颗粒物吸收特性不明显;实验数据完整的巴木错、格仁错和班公错的主导吸收组分各异,其中巴木错为CDOM吸收主导,格仁错与班公错为非色素颗粒物吸收主导;青藏高原采样湖泊总体Kd(PAR)平均值较小,仅为0.26 m^(-1),样点最大值出现在可鲁克湖(1.17 m^(-1)),最小值出现在普莫雍错(0.10 m^(-1));在采样湖泊中Kd(PAR)与透明度呈显著相关;Kd(PAR)与CDOM的相关性最强,叶绿素a浓度次之,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最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光学活性物质 光学吸收特性 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东太湖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及其对沉水植物恢复的指示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德瑞 周杰 +2 位作者 吴时强 戴江玉 吴修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水下光照分布是影响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于沉水植物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沉水植物生物量资料,将东太湖划分为沉水植物茂盛区、沉水植物稀疏区和无植物区3种区域.基于2019年夏季原位水下光场资料,探... 水下光照分布是影响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于沉水植物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沉水植物生物量资料,将东太湖划分为沉水植物茂盛区、沉水植物稀疏区和无植物区3种区域.基于2019年夏季原位水下光场资料,探讨了东太湖光衰减特性和光照衰减因子的空间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内的主导衰减因子,分析了东太湖的稳态阶段和富营养化水平,并阐述了真光层深度与透明度的关系,以期为东太湖沉水植物恢复和保护提供相关资料.结果表明:东太湖不同区域光衰减特性差异显著,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 d(PAR))在0.73~11.80 m^-1之间变化,真光层深度范围为0.39~6.31 m.不同区域的无机悬浮物和有机悬浮物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稀疏区叶绿素a浓度显著高于茂盛区,而与无植物区没有显著差异,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系数在3种区域无显著性差异.k d(PAR)与无机、有机悬浮物的线性拟合效果较好,而与叶绿素a、CDOM拟合较差.水体吸收和散射作用是茂盛区光衰减的主要原因,无植物区域主导衰减因子仅有无机悬浮物,稀疏区由叶绿素a和无机悬浮物共同主导,是生态修复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有机悬浮物和CDOM对东太湖光照衰减没有太大影响.东太湖目前正处于从草型稳态向藻型稳态过渡的阶段,整个湖泊属于富营养水平,真光层深度大约为透明度的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 空间差异 主导因子 稳态转换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源斌 董继兴 +2 位作者 李安艳 黄先飞 夏品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49,共8页
水下光环境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是限制沉水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湖泊沉水植物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于2022年3~8月对草海水下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分布进行调查,研究了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 水下光环境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是限制沉水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湖泊沉水植物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于2022年3~8月对草海水下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分布进行调查,研究了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 d(PAR))与总悬浮物(TSS)、无机悬浮物(ISS)、有机悬浮物(OSS)、叶绿素a(Chl.a)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等光衰减物质的关系,以及真光层深层(Z_(eu))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草海春夏季K_(d)(PAR)平均值为(2.90±1.12)m^(-1),Z_(eu)平均值为(1.84±0.69)m;光衰减因子TSS、ISS、OSS、Chl.a浓度和CDOM(380)吸收系数分别为(20.11±4.76)mg/L、(8.68±4.91)mg/L、(11.66±12.43)mg/L、(21.88±8.49)mg/m^(3)和(3.11±0.68)m^(-1);草海K_(d)(PAR)北部水域高于南部;草海水体K_(d)(PAR)与TSS(P<0.01)、ISS(P<0.01)和浊度(P<0.001)相关性显著,与Chl.a相关性不显著;春季影响草海K_(d)(PAR)的主导因子是ISS,夏季影响草海K_(d)(PAR)的因子是由ISS和CDOM共同主导,以春夏季整体来看,影响草海K_(d)(PAR)的因子是由ISS和Chl.a共同主导,这主要是由于草海水生植被衰退后风浪等导致沉积物再悬浮的缘故,且CDOM和Chl.a浓度的增加也是影响K_(d)(PAR)的关键因子;草海Z_(eu)平均值大于水深平均值,说明草海水体总体光环境有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发育,但是草海水体悬浮物质含量较高,其遮蔽可能导致沉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这也许是草海降低水位后沉水植物恢复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 沉水植物 真光层深度 悬浮物 叶绿素A 草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架空线路载流量计算的实时太阳辐射强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刚 何耿生 +3 位作者 李炀 郝金宝 綦昆仑 唐建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为了克服架空线路载流量计算时将太阳辐射强度视为定值的缺陷,充分挖掘导线潜在的输送能力,首先以100 W/m^2的太阳辐射强度为梯度,讨论了太阳辐射强度取值对不同截面导线载流量计算的影响;然后,基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规律,引入辐射... 为了克服架空线路载流量计算时将太阳辐射强度视为定值的缺陷,充分挖掘导线潜在的输送能力,首先以100 W/m^2的太阳辐射强度为梯度,讨论了太阳辐射强度取值对不同截面导线载流量计算的影响;然后,基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规律,引入辐射衰减系数,建立太阳辐射强度的实时计算模型,该模型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纬度以及具体时刻,将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转化为太阳射线穿过大气层厚度的计算,达到评估某地区实时太阳辐射强度的目的;最后,结合山西大同地区2012年的气象监测数据和IEEE 738—2006提供的方法,对所提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发现模型计算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最大误差在70 W/m^2以内,且文中方法比IEEE方法更接近监测数据,更能满足架空线路载流量计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强度 架空线 载流量 大气厚度 辐射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镍钆(Gd^(36+))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系数研究
5
作者 焦荣珍 程新路 +2 位作者 杨向东 孟川民 杨国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6-648,共3页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下 ,通过类铜组态理论计算出类镍 Gd3 6+ 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 ,得出其在电子温度 0 .0 2~ 5 .0 0 ke V范围内的变化规律 ,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是相应的自电离系数和离化势。
关键词 自旋轨道劈裂阵 双电子复合 自电离系数 辐射衰减系数 离化势 等离子体诊断 SOS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铜Dy^(37+)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焦荣珍 张茹 +1 位作者 程新路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 (SOSA)下 ,通过类锌组态 ,理论计算出类铜Dy3 7+ 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 ,得出其在电子温度 0 .0 2keV~ 5 .0keV范围内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不同离化度离子的能级特征 ,并分析了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是...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 (SOSA)下 ,通过类锌组态 ,理论计算出类铜Dy3 7+ 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 ,得出其在电子温度 0 .0 2keV~ 5 .0keV范围内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不同离化度离子的能级特征 ,并分析了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是相应的中间自电离态旁观电子主量子数、旁观电子角动量和电离能 ,这为实现等离子体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轨道劈裂阵 双电子复合 自电离系数 辐射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锌金离子的双电子复合过程研究
7
作者 焦荣珍 冯晨旭 张茹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16-118,共3页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SOSA)下,理论计算出类锌Au49+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得出其在电子温度0.02keV~5.0keV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离化度离子的能级特征,及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是相应的中间自电离态旁观电子主量子数...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SOSA)下,理论计算出类锌Au49+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得出其在电子温度0.02keV~5.0keV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离化度离子的能级特征,及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是相应的中间自电离态旁观电子主量子数、旁观电子角动量和电离能,这为实现等离子体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轨道劈裂阵 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 自电离系数 辐射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