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体摆动场的辐射衰减与能量增益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梅 罗晓华 +1 位作者 罗诗裕 邵明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458,共5页
由于晶体弯曲、电子多重散射和晶格热振动引起的粒子退道,辐射同原子相互作用引起的电离损失,以及系统非线性引起的全局分叉与混沌行为等,晶体摆动场辐射面临的问题比自由电子激光要复杂得多。首先,引入晶体摆动场自发辐射谱分布,并在... 由于晶体弯曲、电子多重散射和晶格热振动引起的粒子退道,辐射同原子相互作用引起的电离损失,以及系统非线性引起的全局分叉与混沌行为等,晶体摆动场辐射面临的问题比自由电子激光要复杂得多。首先,引入晶体摆动场自发辐射谱分布,并在简谐近似下讨论了运动方程、系统增益和能量衰减。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辐射谱只有少数几条谱线,而在简谐近似下,谱线只有一条。其次,指出了辐射能量比较高时,衰减是主要的,选择的晶体长度必须小于衰减长度,且可选择正电子或质子作炮弹;当辐射能量比较低时,退道是主要的,选择的晶体长度必须小于退道长度,且可选择重离子作炮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场辐射 谱分布 增益系数 辐射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镁窗口氘灯的真空辐射衰减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振铎 王淑荣 李福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2-487,共6页
针对真空环境下使用氟化镁窗口氘灯时,氘灯表面易受污染,导致氘灯的紫外-真空紫外辐射强度逐渐衰减的问题,对紫外-真空紫外波段辐射传递标准光源氘灯的真空辐射衰减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液氮制冷屏装置来抑制氘灯衰减。建... 针对真空环境下使用氟化镁窗口氘灯时,氘灯表面易受污染,导致氘灯的紫外-真空紫外辐射强度逐渐衰减的问题,对紫外-真空紫外波段辐射传递标准光源氘灯的真空辐射衰减机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液氮制冷屏装置来抑制氘灯衰减。建立了氘灯真空辐射特性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液氮制冷屏装置的有效性进行了考察。测试结果显示,在160~300nm波段,氘灯平均衰减率可由原来的7%/h下降为1%/h,表明液氮制冷屏装置能有效地抑制氟化镁窗口氘灯在真空环境下的辐射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传递标准光源 真空辐射衰减 液氮制冷屏 氘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衰减的IRFPA非均匀性校正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满良 吴钦章 曹晓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3-129,共7页
针对机动红外测量系统单点非均匀性校正效果不佳、两点非均匀性校正制约条件多的难点,提出了基于辐射衰减的IRFPA(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辐射衰减片使IRFPA获得不同辐射响应,实现非均匀性两点校正和分段两点校... 针对机动红外测量系统单点非均匀性校正效果不佳、两点非均匀性校正制约条件多的难点,提出了基于辐射衰减的IRFPA(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辐射衰减片使IRFPA获得不同辐射响应,实现非均匀性两点校正和分段两点校正。分段两点校正通过建立衰减倍率和IRFPA灰度的响应曲线,反演计算任意辐射所处的响应段落,实现了无需定标黑体即可进行分段两点校正。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辐射衰减的非均匀性校正效果优于常规方法,在低背景辐射测量条件下校正均匀性提高50%,具有操作简便和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衰减 非均匀性校正 IRFPA 辐射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SA模型下高剥离态的辐射衰减速率系数 被引量:1
4
作者 焦荣珍 程新路 +3 位作者 张茹 杨向东 孟川民 何绍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02,106,共3页
在SOSA模型下 ,计算得出Ni like、Cu Like、Zn like(Xe、Gd、Dy、Au)离子的 3d nf(n =4 ,5 ,6 )的辐射衰减速率系数Ar,结果表明 ,由于旁观电子和核电荷数的不同 ,使辐射衰减速率系数呈规律性变化 ,同时对Ni likeTa45+ 的辐射衰减速率系... 在SOSA模型下 ,计算得出Ni like、Cu Like、Zn like(Xe、Gd、Dy、Au)离子的 3d nf(n =4 ,5 ,6 )的辐射衰减速率系数Ar,结果表明 ,由于旁观电子和核电荷数的不同 ,使辐射衰减速率系数呈规律性变化 ,同时对Ni likeTa45+ 的辐射衰减速率系数与采用相对论参数势方法得出的辐射衰减速率系数作了比较 ,结果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SA模型 高剥离态 辐射衰减速率系数 自旋轨道劈裂阵 双电子复合 相对论参数势 等离子体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同限制结构的N,N-二甲基氨基烯酮类化合物的非辐射衰减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鹏飞 吴世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56-760,共5页
研究了具有不同限制结构的N,N-二甲氨基烯酮类化合物的非辐射衰变过程,通过研究过类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量子产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出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受阻结构的各化合物,在不同极性和不同粘度的介质条件下... 研究了具有不同限制结构的N,N-二甲氨基烯酮类化合物的非辐射衰变过程,通过研究过类化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荧光量子产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出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受阻结构的各化合物,在不同极性和不同粘度的介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非辐射机制,在非极性溶剂中,其非辐射机制主要是由nπ-ππ相互作用引起的分子内转换;而在高粘度极性溶剂中,分子内旋转损耗是主要的非辐射衰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氨基烯酮 辐射衰减 荧光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平流雾对8~12μm波段红外辐射衰减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伟 邵利民 袁群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51,共6页
为了研究新一代舰载红外探测系统在海雾条件下的探测能力,以黄海海雾为实验环境,以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为探测器,分别在不同强度的海雾中以不同性质的红外辐射源为探测对象进行了成像实验,并结合红外辐射在海雾中的衰减模型进行了量化研... 为了研究新一代舰载红外探测系统在海雾条件下的探测能力,以黄海海雾为实验环境,以非制冷型红外热像仪为探测器,分别在不同强度的海雾中以不同性质的红外辐射源为探测对象进行了成像实验,并结合红外辐射在海雾中的衰减模型进行了量化研究。衰减模型可分为物理模型和经验模型两大类,分别对其在不同强度海雾下的衰减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实测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轻雾条件下,实际观测的结果几乎与物理模型一致;在较浓海雾条件下,以经验模型计算的结果与观测结果相差较小;而在特浓海雾条件下,以经验模型计算的结果较接近于实际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平流雾 8~12μm波段 辐射衰减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激光等离子体的自电离和辐射衰减特性(英文)
7
作者 焦荣珍 冯晨旭 张茹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4-1296,共3页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下,考虑组态间的耦合,计算出类铜钽激光等离子体的跃迁组态的波长和对应的波数,通过组态平均分析了其自电离与辐射跃迁特性,得出相关的自电离系数和辐射衰减系数,这些参数为分析高离化钽激光等离子体的双电子复合...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下,考虑组态间的耦合,计算出类铜钽激光等离子体的跃迁组态的波长和对应的波数,通过组态平均分析了其自电离与辐射跃迁特性,得出相关的自电离系数和辐射衰减系数,这些参数为分析高离化钽激光等离子体的双电子复合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电离 辐射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东太湖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及其对沉水植物恢复的指示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德瑞 周杰 +2 位作者 吴时强 戴江玉 吴修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水下光照分布是影响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于沉水植物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沉水植物生物量资料,将东太湖划分为沉水植物茂盛区、沉水植物稀疏区和无植物区3种区域.基于2019年夏季原位水下光场资料,探... 水下光照分布是影响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于沉水植物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沉水植物生物量资料,将东太湖划分为沉水植物茂盛区、沉水植物稀疏区和无植物区3种区域.基于2019年夏季原位水下光场资料,探讨了东太湖光衰减特性和光照衰减因子的空间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内的主导衰减因子,分析了东太湖的稳态阶段和富营养化水平,并阐述了真光层深度与透明度的关系,以期为东太湖沉水植物恢复和保护提供相关资料.结果表明:东太湖不同区域光衰减特性差异显著,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 d(PAR))在0.73~11.80 m^-1之间变化,真光层深度范围为0.39~6.31 m.不同区域的无机悬浮物和有机悬浮物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稀疏区叶绿素a浓度显著高于茂盛区,而与无植物区没有显著差异,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系数在3种区域无显著性差异.k d(PAR)与无机、有机悬浮物的线性拟合效果较好,而与叶绿素a、CDOM拟合较差.水体吸收和散射作用是茂盛区光衰减的主要原因,无植物区域主导衰减因子仅有无机悬浮物,稀疏区由叶绿素a和无机悬浮物共同主导,是生态修复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有机悬浮物和CDOM对东太湖光照衰减没有太大影响.东太湖目前正处于从草型稳态向藻型稳态过渡的阶段,整个湖泊属于富营养水平,真光层深度大约为透明度的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 空间差异 主导因子 稳态转换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典型湖库光学吸收特性与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尚盈辛 宋开山 +3 位作者 蒋盼 马建行 温志丹 赵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2-811,共10页
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的湖泊数量众多、面积较大、分布范围广泛.受制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对该地区湖泊的光学吸收特性以及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d(PAR))的研究鲜有成果.本文依据2014和2015年间采集的13个典型高海拔、湖泊面积较大的湖库的现... 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的湖泊数量众多、面积较大、分布范围广泛.受制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对该地区湖泊的光学吸收特性以及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d(PAR))的研究鲜有成果.本文依据2014和2015年间采集的13个典型高海拔、湖泊面积较大的湖库的现场实测数据和实验室测定数据,分析了采样湖库各个采样点的Kd(PAR)特征以及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藻类颗粒物吸收及非色素颗粒物吸收特性,计算并分析了Kd(PAR)与透明度以及光学活性物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各湖库平均各项颗粒物吸收系数均较低,总颗粒物吸收系数在400~700 nm波段内不超过0.14 m^(-1)、CDOM吸收系数在355 nm波长处最高,为1.23 m^(-1)、最低接近于0、藻类颗粒物吸收特性不明显;实验数据完整的巴木错、格仁错和班公错的主导吸收组分各异,其中巴木错为CDOM吸收主导,格仁错与班公错为非色素颗粒物吸收主导;青藏高原采样湖泊总体Kd(PAR)平均值较小,仅为0.26 m^(-1),样点最大值出现在可鲁克湖(1.17 m^(-1)),最小值出现在普莫雍错(0.10 m^(-1));在采样湖泊中Kd(PAR)与透明度呈显著相关;Kd(PAR)与CDOM的相关性最强,叶绿素a浓度次之,与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最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光学活性物质 光学吸收特性 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源斌 董继兴 +2 位作者 李安艳 黄先飞 夏品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49,共8页
水下光环境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是限制沉水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湖泊沉水植物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于2022年3~8月对草海水下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分布进行调查,研究了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 水下光环境对湖泊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是限制沉水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湖泊沉水植物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于2022年3~8月对草海水下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分布进行调查,研究了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 d(PAR))与总悬浮物(TSS)、无机悬浮物(ISS)、有机悬浮物(OSS)、叶绿素a(Chl.a)和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等光衰减物质的关系,以及真光层深层(Z_(eu))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草海春夏季K_(d)(PAR)平均值为(2.90±1.12)m^(-1),Z_(eu)平均值为(1.84±0.69)m;光衰减因子TSS、ISS、OSS、Chl.a浓度和CDOM(380)吸收系数分别为(20.11±4.76)mg/L、(8.68±4.91)mg/L、(11.66±12.43)mg/L、(21.88±8.49)mg/m^(3)和(3.11±0.68)m^(-1);草海K_(d)(PAR)北部水域高于南部;草海水体K_(d)(PAR)与TSS(P<0.01)、ISS(P<0.01)和浊度(P<0.001)相关性显著,与Chl.a相关性不显著;春季影响草海K_(d)(PAR)的主导因子是ISS,夏季影响草海K_(d)(PAR)的因子是由ISS和CDOM共同主导,以春夏季整体来看,影响草海K_(d)(PAR)的因子是由ISS和Chl.a共同主导,这主要是由于草海水生植被衰退后风浪等导致沉积物再悬浮的缘故,且CDOM和Chl.a浓度的增加也是影响K_(d)(PAR)的关键因子;草海Z_(eu)平均值大于水深平均值,说明草海水体总体光环境有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发育,但是草海水体悬浮物质含量较高,其遮蔽可能导致沉水植物生长发育受阻,这也许是草海降低水位后沉水植物恢复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 沉水植物 真光层深度 悬浮物 叶绿素A 草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子湖水下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及影响因子
11
作者 刘胜园 李鑫 +4 位作者 何乾坤 吴卫菊 苏春利 陈晓飞 吴辰熙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5年第5期288-295,共8页
沉水植物恢复是我国治理浅水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研究浅水湖泊水下光合有效辐射的衰减特征对于沉水植物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梁子湖为研究对象,布设10个采样点,于2023年3月(春)、6月(夏)、9月(秋)和2024年1月(冬)开展了4次水下... 沉水植物恢复是我国治理浅水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关键,研究浅水湖泊水下光合有效辐射的衰减特征对于沉水植物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梁子湖为研究对象,布设10个采样点,于2023年3月(春)、6月(夏)、9月(秋)和2024年1月(冬)开展了4次水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调查,分析了水下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_(d))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明了K_(d)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对梁子湖沉水植物恢复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梁子湖全年K_(d)平均值为(2.69±1.26)m^(-1),秋季K_(d)显著高于春季(p<0.05),东梁子湖K_(d)显著高于西梁子湖和牛山湖(p<0.05);总氮、总磷、有色可溶性有机物、有机悬浮物、叶绿素a是影响梁子湖水下光衰减的重要因素;营养盐浓度的升高会引起有机悬浮物和叶绿素a浓度的升高,使透明度降低,进而加剧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现阶段梁子湖真光层深度与水深之比的平均值为0.49,光照条件仍是制约梁子湖沉水植物恢复的决定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梁子湖 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 时空变化 真光层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用特种光纤的辐射致衰减效应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学勤 张春熹 +2 位作者 金靖 宋凝芳 袁慧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16-2520,共5页
为了评估掺铒光纤、保偏光纤、单模纯硅芯光纤和多模纯硅芯光纤等特种光纤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适应性,采用60Coγ辐射源模拟空间电离辐射环境对4种光纤进行了辐射致衰减效应测试,得到了光纤辐射致衰减与辐射剂量间的关系曲线。引入能带... 为了评估掺铒光纤、保偏光纤、单模纯硅芯光纤和多模纯硅芯光纤等特种光纤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适应性,采用60Coγ辐射源模拟空间电离辐射环境对4种光纤进行了辐射致衰减效应测试,得到了光纤辐射致衰减与辐射剂量间的关系曲线。引入能带理论分析光纤的辐射效应机理,结合速率方程理论推得了光纤的辐射致衰减与辐射剂量间的多成份饱和指数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通过与传统的幂律模型进行比较,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多成分饱和指数模型参数隐含的物理意义对光纤的辐射致衰减效应机理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各种光纤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光纤 Γ辐射 辐射衰减 能带理论模型 多成分饱和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剂量对光纤辐射致衰减及温度依赖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靖 徐娆美 +1 位作者 刘纪勋 宋凝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2-1276,共5页
研究了辐射剂量对光纤辐射致衰减及其对辐射致衰减温度依赖性的影响.对锗磷光纤进行不同辐射剂量的辐照,搭建了光纤辐射致衰减实验装置用以分析辐射剂量对光纤辐射致衰减的影响.用辐照并充分退火后的光纤搭建光纤辐射致衰减温度依赖性... 研究了辐射剂量对光纤辐射致衰减及其对辐射致衰减温度依赖性的影响.对锗磷光纤进行不同辐射剂量的辐照,搭建了光纤辐射致衰减实验装置用以分析辐射剂量对光纤辐射致衰减的影响.用辐照并充分退火后的光纤搭建光纤辐射致衰减温度依赖性实验装置进行测试,对锗磷掺杂光纤的辐射致衰减与辐射剂量间进行了模型分析.分析发现:锗磷掺杂光纤在1 310 nm的辐射致衰减主要取决于P1心,但吸收峰位于紫外可见波段的POHC色心等也会对光纤在1 310 nm波段的光纤辐射致衰减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高辐照剂量的情况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光纤的辐射致衰减显著增加.经过不同辐射剂量辐照并充分退火的锗磷光纤,在-40℃-60℃温度范围内光纤辐射致衰减具有单调稳定的温度依赖性.且光纤辐射致衰减的温度灵敏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该研究不仅可以使光纤在复杂辐射环境中更好地使用,而且还可以利用光纤辐射致衰减稳定的温度依赖性研制温度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温度依赖性 辐射衰减 多成分饱和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漫反射板衰减监测辐射计的设计及性能评估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文薪 张黎明 +4 位作者 司孝龙 徐伟伟 邹鹏 王戟翔 朱雪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2-739,共8页
论述了太阳漫射板星上定标原理,研究了太阳漫射板衰减监测方法。针对星上太阳漫反射板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衰变,设计了以太阳为参照,通过与星上漫反射板反射辐射量比对测量实现监测功能的多波段星上漫反射板衰减监测辐射计(SDDM)... 论述了太阳漫射板星上定标原理,研究了太阳漫射板衰减监测方法。针对星上太阳漫反射板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的衰变,设计了以太阳为参照,通过与星上漫反射板反射辐射量比对测量实现监测功能的多波段星上漫反射板衰减监测辐射计(SDDM)。介绍了星上定标与漫射板监测的关系,设计了SDDM积分球两开口入光+挡板的光机结构,消除了入射光角度变化与探测器响应的相关性。根据光机结构设置的监测过程,给出了SDDM的监测物理模型,并对SDDM滤光片探测器动态范围设置及信噪比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在实验室模拟了太阳照射SDDM太阳观测端口的角度变化,对其透过率模型进行了多次重复测量,结合漫射板相对双向反射比因子(BRF)测量不确定度、卫星姿态及漫射板安装误差进行分析,得到SDDM测量的漫射板监测不确定度优于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漫反射板 漫反射板衰减监测辐射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星上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D MERSI-Ⅱ反射太阳波段长期响应衰减估计及订正方法
15
作者 王玲 胡秀清 +7 位作者 张北 徐寒列 何兴伟 漆成莉 张晓涵 司一丹 徐娜 陈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5-2055,共11页
遥感仪器的长期辐射响应衰减估计与订正是提高卫星遥感数据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利用MERSI-Ⅱ在沙漠和DCC稳定目标上空的长时间观测数据,建立仪器辐射响应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模型,并通过逆方差加权平均方法融合两种稳定目标的结果,获取... 遥感仪器的长期辐射响应衰减估计与订正是提高卫星遥感数据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关键。利用MERSI-Ⅱ在沙漠和DCC稳定目标上空的长时间观测数据,建立仪器辐射响应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模型,并通过逆方差加权平均方法融合两种稳定目标的结果,获取仪器辐射响应退化量和辐射定标系数的序列估计。辐射响应衰减跟踪监测结果表明,MERSI-Ⅱ自在轨开始业务运行到2022年9月,波长小于500 nm的3个蓝光波段(通道1,通道8—9)和波长大于1000 nm的4个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通道5—7,通道19)存在明显衰减,年衰减率为1.47%~4.32%。L1级产品精度检验也发现,7个明显衰减通道的业务定标偏差均超过±5%,其中通道5和8偏差最大,约为-20%。应用本研究获取的辐射定标系数序列后,L1产品辐射定标精度随时间变化平稳,定标偏差维持在±3%以内,同时L2级产品精度也明显提升,表明了该研究建立的辐射衰减估计与订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太阳波段 辐射响应衰减 MERSI-Ⅱ FY-3D 稳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水雾阻隔火焰热辐射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丛北华 蔡志刚 +1 位作者 陈吕义 廖光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69-73,共5页
从热辐射传递方程出发,根据Mie散射理论,考虑雾滴对热辐射的散射和吸收特性,建立细水雾阻隔火焰热辐射的两通量模型,并给出简化算法;同时建立小尺度模拟实验系统,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通量模型较为合理地预测了细水雾... 从热辐射传递方程出发,根据Mie散射理论,考虑雾滴对热辐射的散射和吸收特性,建立细水雾阻隔火焰热辐射的两通量模型,并给出简化算法;同时建立小尺度模拟实验系统,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通量模型较为合理地预测了细水雾对火焰热辐射的衰减作用。在此基础上,应用上述理论模型进一步探讨火焰温度、细水雾特性参数、雾场厚度对阻隔热辐射效率的影响,为细水雾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水雾 辐射衰减 吸收 散射 两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和大气透明度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尧奇 韦志刚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5-379,共5页
利用河西地区的民勤和敦煌两个日射站的三年(1981—1983年)资料,计算了太阳直接辐射在传输过程中的各种衰减。该地区有干燥、荒漠和狭管地形等三大特点,环境对直接辐射的影响表现为气溶胶衰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大气透明度 辐射衰减 河西地区 太阳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架空线路载流量计算的实时太阳辐射强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刚 何耿生 +3 位作者 李炀 郝金宝 綦昆仑 唐建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为了克服架空线路载流量计算时将太阳辐射强度视为定值的缺陷,充分挖掘导线潜在的输送能力,首先以100 W/m^2的太阳辐射强度为梯度,讨论了太阳辐射强度取值对不同截面导线载流量计算的影响;然后,基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规律,引入辐射... 为了克服架空线路载流量计算时将太阳辐射强度视为定值的缺陷,充分挖掘导线潜在的输送能力,首先以100 W/m^2的太阳辐射强度为梯度,讨论了太阳辐射强度取值对不同截面导线载流量计算的影响;然后,基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规律,引入辐射衰减系数,建立太阳辐射强度的实时计算模型,该模型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纬度以及具体时刻,将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转化为太阳射线穿过大气层厚度的计算,达到评估某地区实时太阳辐射强度的目的;最后,结合山西大同地区2012年的气象监测数据和IEEE 738—2006提供的方法,对所提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发现模型计算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最大误差在70 W/m^2以内,且文中方法比IEEE方法更接近监测数据,更能满足架空线路载流量计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强度 架空线 载流量 大气厚度 辐射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能级系统自发辐射的动力学抑制(英文)
19
作者 王中结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7-371,共5页
研究了在二能级原子系统中有环境诱导的退相干的控制问题.通过对量子位系统施加适当的扰动可以减少由自发辐射引起的退相干.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频率位移技术和宇称反演技术的机制.这种机制可由两束均匀经典大失谐光场作用于原子来实... 研究了在二能级原子系统中有环境诱导的退相干的控制问题.通过对量子位系统施加适当的扰动可以减少由自发辐射引起的退相干.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频率位移技术和宇称反演技术的机制.这种机制可由两束均匀经典大失谐光场作用于原子来实现.通过应用这种机制,在存在自发辐射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抑制退相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能级原子 退相干 自发辐射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数密度对尾流光束衰减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春生 张晓晖 朱东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6-1519,共4页
为准确地测量出尾流气泡群的衰减,提高前向光尾流探测的可靠性,研究了气泡数密度对尾流光束衰减测量的影响.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小角度近似解,得到了探测截面上的约化功率和漫射功率的表达式.根据测量条件,引入了有尾流气泡和无尾流气泡... 为准确地测量出尾流气泡群的衰减,提高前向光尾流探测的可靠性,研究了气泡数密度对尾流光束衰减测量的影响.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小角度近似解,得到了探测截面上的约化功率和漫射功率的表达式.根据测量条件,引入了有尾流气泡和无尾流气泡时探测截面上接收到的辐射功率之比作为透射函数,并进一步引进了复散射校正因子,它表征了复散射效应的强弱.针对典型的尾流气泡分布,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测量条件下气泡数密度与复散射校正因子、透射函数的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复散射校正因子都随气泡数密度的增大单调的增大,透射函数都随气泡数密度的增大单调的减小;测量条件不同,气泡数密度对光束衰减的影响也不同.研究结果表明,给定测量条件和透射比时,利用小角度辐射方程可以得到气泡群数密度的量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散射 光束衰减 辐射传输方程 尾流 气泡数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