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5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环谱的水声通信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
1
作者 张亮 张海刚 孟春霞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安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实现在非介入条件下进行水声通信物理层信号的识别分析越发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谱特征的水声通信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采用具有不同滚...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安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实现在非介入条件下进行水声通信物理层信号的识别分析越发重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谱特征的水声通信信号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采用具有不同滚降因子的根升余弦滤波器表征不同的水声通信信号辐射源个体,设计了适合于水声通信信号的轻量型神经网络模型MobilenetV3-small,将循环谱图作为网络输入,可实现5个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辐射声源信号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VGG16相比,文中所提方法在运行速度、参数量和损失率等方面表现更好,验证了该个体识别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信号辐射源 循环谱特征 MobilnetV3-small深度学习网路 个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场强度涨落关联的外辐射源测距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江源 于溢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外辐射源探测具有隐蔽性、低能耗、低成本、抗打击等优势,在微波频段技术相对成熟。光频段的外辐射源探测受制于自由空间传输引起的光场退相干,难以从直达的非合作信号和回波信号中提取确定的相位关系。本文提出了以热光场存在的强度涨... 外辐射源探测具有隐蔽性、低能耗、低成本、抗打击等优势,在微波频段技术相对成熟。光频段的外辐射源探测受制于自由空间传输引起的光场退相干,难以从直达的非合作信号和回波信号中提取确定的相位关系。本文提出了以热光场存在的强度涨落关联建立直达波和回波间相关性的方法,不依赖于电磁波的相位信息;在该相关性的基础上首次分析了以太阳光、黑体辐射等为外辐射源进行目标测距的原理及方法;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基于黑体辐射外源成功实现目标测距,并指出未来进一步提升测距距离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基于光场强度涨落关联的外辐射源测距技术是值得大力发展的低成本、高效探测技术。未来突破相关技术瓶颈有望建立以太阳光或目标热辐射作外源的测距系统,在车载无源雷达测距、热像仪直接测距、深空目标测距等领域具备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光场 强度涨落关联 光学外辐射源雷达 无源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形学习与稀疏描述方法的辐射源个体指纹识别技术
3
作者 李成 谢阳 +2 位作者 李德峰 蔡玉宝 曹亮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7期13-17,22,共6页
在功放非线性模型基础上,从信号双谱中提取个体指纹特征,借助流形学习中的二维监督判决保局投影算法,降低指纹特征维度。进而以欧氏距离和描述误差作为稀疏准则,提出2种匹配分类算法,即K近邻稀疏描述法和K近邻特征空间法,对降维指纹进... 在功放非线性模型基础上,从信号双谱中提取个体指纹特征,借助流形学习中的二维监督判决保局投影算法,降低指纹特征维度。进而以欧氏距离和描述误差作为稀疏准则,提出2种匹配分类算法,即K近邻稀疏描述法和K近邻特征空间法,对降维指纹进行识别分类。通过仿真验证流形学习和稀疏描述在个体指纹识别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全局描述分类法相比,所提出2种算法识别性能更优;与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和基于近似熵的个体识别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规避参数选择问题,鲁棒性更强,适用于复杂电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个体 指纹识别 非线性模型 流形学习 稀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复数脉冲神经网络的特定辐射源识别
4
作者 张乃煜 张雅彬 查浩然 《信息对抗技术》 2025年第1期52-60,共9页
特定辐射源识别在民用频谱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在辐射源识别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训练时间长、能耗高以及计算稀疏性低。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复数脉冲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集成了脉冲神经层,并利用... 特定辐射源识别在民用频谱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在辐射源识别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训练时间长、能耗高以及计算稀疏性低。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复数脉冲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集成了脉冲神经层,并利用复数数据的固有特性增强信号表达能力,显著优化了计算效率并降低了硬件资源需求。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6%,单条数据的平均推理时间为0.19 ms,在模型参数规模、推理速度和推理数据能量消耗上均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辐射源识别 脉冲神经网络 复数神经网络 Wi-Fi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磁态势数据匹配的辐射源定位算法
5
作者 刘金帆 王红军 徐浩然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传播特性的定位方法存在数据敏感且在采样不足时定位偏差大的问题,在可获取目标区域局部电磁传播特性的条件下,基于电磁态势重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态势数据匹配的辐射源定位算法,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拟合出电磁数据,将该电... 针对传统的基于传播特性的定位方法存在数据敏感且在采样不足时定位偏差大的问题,在可获取目标区域局部电磁传播特性的条件下,基于电磁态势重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态势数据匹配的辐射源定位算法,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拟合出电磁数据,将该电磁数据与重构得到的目标区域原始电磁数据进行窗口滑动匹配,估计出辐射源的可能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研究的算法在0.1感知节点占比条件下,定位误差小于64.7 m,且所需时间仅为0.33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定位 分布式感知网络 无源定位 电磁态势 数据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维特征与Transformer网络的敌我识别辐射源个体识别
6
作者 陈杰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目前敌我识别辐射源个体识别(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 of 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SEI-IFF)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特征与Transformer网络的SEI-IFF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单个脉冲及信号全局等多维度获取如... 针对目前敌我识别辐射源个体识别(Specific Emitter Identification of 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SEI-IFF)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特征与Transformer网络的SEI-IFF方法。该方法首先从单个脉冲及信号全局等多维度获取如相位、幅度、时间、功率谱密度等信号特征,结合Transformer网络进一步提取不同IFF辐射源个体特征中如前后关联特性的细微特征并最终实现SEI-IFF。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20个目标搭载的IFF辐射源个体的平均识别正确率达95.3%,可较准确地完成SEI-IFF,有助于提升战场SEI-IFF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IFF) 辐射源个体识别(SEI) 多维特征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视距的外辐射源信号提取在被动探测中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李圣衍 朱旭东 +1 位作者 吴久涛 江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前外辐射源雷达主要以接收辐射源的直达波信号为主,该方式提取的直达波信号信噪比高,利于后续目标信号检测和处理,但需要收发站通视,对直达波天线架高有要求,这极大地限制了该体制的应用。基于此,文中提出在沿海低海拔条件下,利用超... 目前外辐射源雷达主要以接收辐射源的直达波信号为主,该方式提取的直达波信号信噪比高,利于后续目标信号检测和处理,但需要收发站通视,对直达波天线架高有要求,这极大地限制了该体制的应用。基于此,文中提出在沿海低海拔条件下,利用超视距侦察截获辐射源信号成为非合作探测的基准信号的思路,分析了其探测机理,和理论误差模型,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可实现的工程样机,分析了性能指标,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思路可以应用在后续的工程实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 辐射源探测 定位椭圆 直达波 超视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跨域辐射源个体识别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奇真 刘佳旭 +4 位作者 梁先明 龙慧敏 董海 曹广平 李建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3-1174,共12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辐射源个体识别已经成为识别和认证无线设备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然而,基于传统深度学习的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不能直接应用于跨域(跨信道条件、跨接收机、跨接收时间等)辐射源个体识别场景,因为一个域上的数据训练的模型... 基于深度学习的辐射源个体识别已经成为识别和认证无线设备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然而,基于传统深度学习的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不能直接应用于跨域(跨信道条件、跨接收机、跨接收时间等)辐射源个体识别场景,因为一个域上的数据训练的模型用于另一个域上进行推理,其效果通常会变差。调研了现有基于对比学习、迁移学习、域适应等先进深度学习的跨域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整理和归纳了跨域辐射源个体识别相关的开源数据集。分析了跨域辐射源个体识别存在的难题与挑战,展望了跨域辐射源个体识别发展趋势及未来研究方向,以助力深度学习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辐射源个体识别的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辐射源个体识别 深度学习 域适应 开源跨域辐射源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外辐射源雷达发射站定位的合作无人机航迹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显荣 武冰倩 +1 位作者 易建新 胡仕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57-2064,共8页
在广域未知环境中,外辐射源雷达机动部署常面临难以及时获取第三方发射站精确位置信息的难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合作无人机航迹规划的发射站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单个无人机作为合作目标,建立2维场景下的定位模型和量测方程,并采用... 在广域未知环境中,外辐射源雷达机动部署常面临难以及时获取第三方发射站精确位置信息的难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合作无人机航迹规划的发射站定位方法。首先,利用单个无人机作为合作目标,建立2维场景下的定位模型和量测方程,并采用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evenberg-Marquardt, LM)算法进行解算。然后,构建融合Fisher信息和控制参数约束的优化函数,对无人机航迹进行动态规划,从而提高发射站定位的精度和方法的实用性。最后,仿真实验表明,在最大控制距离约束下,所提方法的定位结果优于直线航迹和经典优化航迹,最终发射站定位精度小于双基距离差量测标准差,能够满足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目标探测定位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雷达 发射站定位 无人机 航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变分模态分解与多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高辉 席宏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4-4052,共9页
针对通信辐射源指纹特征难以提取和单一特征识别率不高的问题,并考虑到通信辐射源细微特征的非线性、非平稳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和多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为了获得变分模态分解的分解层数和惩罚因... 针对通信辐射源指纹特征难以提取和单一特征识别率不高的问题,并考虑到通信辐射源细微特征的非线性、非平稳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和多特征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首先,为了获得变分模态分解的分解层数和惩罚因子的最优组合,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通信辐射源符号波形信号的变分模态分解方法进行了改进,该方法以序列复杂度为停止准则,使每个符号波形信号能够自适应地分解出包含非线性指纹特征的高频信号分量和数据信息的低频分量;然后,根据相关阈值选取能够最佳表征辐射源非线性特征的高频信号分量层数,分别对其提取模糊熵、排列熵、Higuchi维数以及Katz维数并组成多域联合特征向量;最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分类,利用ORACLE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 变分模态分解 非线性指纹特征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R外辐射源雷达微弱目标回波盲检测方法
11
作者 温媛媛 白琳 +2 位作者 尚社 宋大伟 王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针对传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ed, GNSS-R)外辐射源雷达系统所采用的双通道配置结构在信号处理上运算量较大且在工程实现上硬件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循环累积量的单通道GNSS-R... 针对传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ed, GNSS-R)外辐射源雷达系统所采用的双通道配置结构在信号处理上运算量较大且在工程实现上硬件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阶循环累积量的单通道GNSS-R外辐射源雷达微弱目标回波盲检测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强直达波信号从单通道接收的混合信号中抽取出来;通过直达波信号的高阶循环频率估计出微弱回波信号的高阶循环频率;基于微弱回波信号高阶循环频率与其他信号不同的特性将其从单通道混合信号中提取出来,通过匹配滤波实现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没有先验信息的情况下能有效提取出微弱目标的回波信号,且与传统二维匹配滤波目标检测方法相比有更好的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雷达 双通道配置 高阶循环累积量 单通道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收域分离的跨接收系统通用性辐射源指纹识别
12
作者 孙丽婷 柳征 黄知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66-3978,共13页
受辐射源硬件失真和接收机硬件失真的耦合作用,实际接收信号中带有当前辐射源系统和接收系统共同的“个体信息”,导致辐射源指纹识别技术(RFF)在跨接收系统场景下无法通用。为消除接收机染色效应,该文将接收机影响作为单独作用域,提出... 受辐射源硬件失真和接收机硬件失真的耦合作用,实际接收信号中带有当前辐射源系统和接收系统共同的“个体信息”,导致辐射源指纹识别技术(RFF)在跨接收系统场景下无法通用。为消除接收机染色效应,该文将接收机影响作为单独作用域,提出一种基于接收域分离的跨接收系统通用性辐射源指纹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双标签多通道特征联合和域分离对抗重构方式实现信号中辐射源指纹作用域与接收机染色作用域分离,利用多部接收机数据预先训练网络对两种作用域的分离能力,聚焦辐射源指纹信息提取,从而提升辐射源指纹识别技术在跨平台跨接收系统、更新接收设备等场景下的适应能力。相比于直接特征提取和多接收机打包训练方式,所提方法能够真正适应实际无监督场景,且参与训练的源域接收机数目越多,域适应效果越好,不需要重复训练即可直接推广应用于新接收系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指纹识别 特定辐射源识别 域分离网络 对抗训练 无监督域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的非时变稀疏模型和深度展开网络实现方法
13
作者 赵志欣 曹玉龙 +2 位作者 陈远帅 周辉林 王玉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06-2816,共11页
近年来,基于稀疏特征提取的目标探测方法成为了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外辐射源雷达(简称“外源雷达”)由于发射波形不受控,一方面构建的稀疏模型会随未知发射波形时变,导致相应的目标探测方法计算量大;另一方面目... 近年来,基于稀疏特征提取的目标探测方法成为了雷达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外辐射源雷达(简称“外源雷达”)由于发射波形不受控,一方面构建的稀疏模型会随未知发射波形时变,导致相应的目标探测方法计算量大;另一方面目标回波常常因被直达波等强杂波掩盖而面临探测困难。在此背景下,利用外源雷达的正交频分复用波形特点,使用导频位置处频域信道响应提出一种非时变稀疏模型。通过将稀疏模型求解的每一次迭代过程替代为一层神经网络,首次研究了基于深度展开网络的智能化外源雷达目标探测实现方法。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杂波抑制方法在目标探测上性能相近,但有着更低的计算复杂度,且无需人工设计稀疏矩阵等稀疏模型求解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雷达 正交频分复用波形 目标探测 稀疏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水声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初探
14
作者 张亮 张海刚 孟春霞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1-627,共7页
辐射源个体识别是非合作水声通信信号调制样式识别之后进一步获取对方通信设备固有信息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海洋信道中非合作水声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的难题,文章对水声通信发射机性能差异进行分析,重点对水声发射机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 辐射源个体识别是非合作水声通信信号调制样式识别之后进一步获取对方通信设备固有信息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海洋信道中非合作水声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的难题,文章对水声通信发射机性能差异进行分析,重点对水声发射机根升余弦滚降滤波器的非线性进行描述,并针对非合作水声通信信号先验信息缺失且信号具有循环平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循环谱等值线图区分不同辐射源的个体识别方法。以二进制相移键控信号为例,进行不同滚降因子条件下循环谱特征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验证了当信噪比不小于3 dB时文中所提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信道 非合作水声通信 辐射源个体识别 循环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协同二维DOA和TDOA观测量的超视距短波辐射源定位新方法
15
作者 王鼎 尹洁昕 +1 位作者 高路 张莉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5-1156,共22页
针对超视距远距离短波辐射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观测站同时获得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参数的场景下,提出一种协同这两种观测量的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电离层虚高模型构建面向短波辐射源的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的非... 针对超视距远距离短波辐射源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该文在观测站同时获得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参数的场景下,提出一种协同这两种观测量的定位新方法。首先,基于单跳电离层虚高模型构建面向短波辐射源的二维到达角度和到达时间差的非线性观测方程。然后,将超视距定位几何模型与代数模型相结合,并依次将两种非线性观测方程转化为伪线性观测方程,进而提出一种无需迭代的两阶段协同定位方法。阶段1通过求解一元六次多项式的根获得目标位置向量闭式解,阶段2通过构建等式约束优化模型对阶段1的估计误差进行改良,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技术得到精度更高的定位结果。最后,利用约束误差扰动理论对新提出的协同定位方法的估计性能进行理论分析,证明新方法具有渐近统计最优性,同时还利用约束误差扰动理论定量分析短波辐射源高度信息误差对定位精度产生的影响,并推导能确保地球椭圆约束产生性能增益的短波辐射源高度信息误差最大门限值。仿真实验结果验证该文新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协同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辐射源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差 多项式求根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辐射源识别的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网络
16
作者 张顺生 丁宦城 王文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8,共8页
目前应用于辐射源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时序同相正交(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IQ)信号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将其变换为图像,另一种方式是提取IQ时序数据的浅层特征。前一种方式会导致算法计算量大,而后一种方式会导致识... 目前应用于辐射源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时序同相正交(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IQ)信号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将其变换为图像,另一种方式是提取IQ时序数据的浅层特征。前一种方式会导致算法计算量大,而后一种方式会导致识别准确率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网络。该网络以IQ信号为输入,经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提取IQ信号的浅层特征和多尺度特征,采用特征选择网络降低多尺度特征的数据维度,通过自适应线性整流单元实现特征增强,使用单个全连接层对辐射源进行分类。在FIT/CorteXlab射频指纹识别数据集上,与ORACLE、CNN-DLRF和IQCNet对比实验表明,所提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识别准确率,降低了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识别 IQ信号 多尺度特征提取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建模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脉间特征提取
17
作者 陈韬伟 王会源 +2 位作者 马一鸣 刘建业 段正泰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84,92,共9页
在复杂体制雷达共存的高密度信号环境中,传统基于脉冲描述字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方法通常直接将一个或多个脉间特征向量进行建模分类,难以满足高脉冲丢失率情况下现代电子战的要求,且缺乏对脉冲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拓扑结构建立有效... 在复杂体制雷达共存的高密度信号环境中,传统基于脉冲描述字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方法通常直接将一个或多个脉间特征向量进行建模分类,难以满足高脉冲丢失率情况下现代电子战的要求,且缺乏对脉冲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拓扑结构建立有效的表征和分析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脉间参数的复杂网络建模及其分解的局部特征提取方法,利用有限可穿越视图构建复杂网络并借助其结构特性来获取全脉冲序列脉间参数的变化规律,采用对网络局部变化敏感的微观特性表征整个网络模型。通过对截获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仿真验证,提取的特征具有良好的可分性,与常规五参数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辐射源信号 脉冲描述字 复杂网络 有限可穿越视图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调频连续波的合作式通信辐射源测距
18
作者 孙志国 赵旭 王震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3,共8页
针对加速运动目标参数估计中,离散多项式变换方法无法进行非整数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和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2种新型离散多项式变换算法,对加速运动目标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估计,并对2种算法... 针对加速运动目标参数估计中,离散多项式变换方法无法进行非整数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和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2种新型离散多项式变换算法,对加速运动目标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估计,并对2种算法的估计误差和计算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2种算法在信噪比-20 dB时均方误差开始接近克拉美罗界。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与3次迭代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均可在较低信噪比下可实现任意频率的有效估计且性能接近,二者均可实现低信噪比下速度、加速度的有效估计,但基于瑞夫算法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计算量远小于3次迭代基于Chirp-Z变换的离散多项式变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信号 参数估计 多项式变换法 通信辐射源测距 加速度估计 速度估计 克拉美罗界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TIC-VIKOR的空域辐射源威胁目标评估
19
作者 刘涛 刘宇畅 +2 位作者 胡文权 卿朝进 李晓龙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4年第6期6-14,共9页
为占据空域主动权和加快战前决策,建立对空域辐射源的威胁评估刻不容缓。为此,提出基于CRITIC-VIKOR的空域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首先,地面的侦察组网侦察空域辐射源威胁目标属性集,利用隶属度函数、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 为占据空域主动权和加快战前决策,建立对空域辐射源的威胁评估刻不容缓。为此,提出基于CRITIC-VIKOR的空域辐射源威胁评估方法。首先,地面的侦察组网侦察空域辐射源威胁目标属性集,利用隶属度函数、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分别得到辐射源威胁目标的客观动态的定量威胁属性和主观定性分析的固有威胁属性。然后,利用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方法分配动态定量分析指标的属性权重,通过加权对主观固有威胁权重与客观态势属性权重进行主客观融合,同时根据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调整主客观属性的权重因子。最后,基于多准则妥协决策(Vlse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方法进行威胁等级排序。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所提方法能够弥补主观或客观方法单独分析的不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战场决策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域辐射源 威胁评估 AHP CRITIC 主客观融合 VIK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艺林 李胜勇 +2 位作者 白良 蒙智蔚 成凯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基于单一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准确性低、稳健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特征的雷达辐射源融合识别方法。该方法以脉冲前沿包络、载波频率偏差以及谐波衰减系数为识别特征,通过设计多通道结构的一维卷积... 为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基于单一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准确性低、稳健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特征的雷达辐射源融合识别方法。该方法以脉冲前沿包络、载波频率偏差以及谐波衰减系数为识别特征,通过设计多通道结构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不同结构特征的融合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依然具有较好的识别率,能够有效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基于单一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的效果不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源个体识别 多特征融合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电磁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