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间空调逐时冷负荷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彬彬 谷波 韩华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6,58,共4页
比较了房间空调逐时冷负荷的两种计算方法——Z-传递函数法和辐射时间序列法。与Z-传递函数法相比,在将得热量的辐射部分转化为逐时冷负荷时,辐射时间序列法无需迭代,计算简便,而且辐射时间因子能反应围护结构的热响应特性,可作为评价... 比较了房间空调逐时冷负荷的两种计算方法——Z-传递函数法和辐射时间序列法。与Z-传递函数法相比,在将得热量的辐射部分转化为逐时冷负荷时,辐射时间序列法无需迭代,计算简便,而且辐射时间因子能反应围护结构的热响应特性,可作为评价围护结构蓄热能力的指标。推导了房间传递函数系数与辐射时间因子的关系式,可通过现有的ASHRAE房间传递函数系数数据库计算典型房间的辐射时间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负荷 房间传递函数系数 辐射时间序列法 辐射时间因子 蓄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负荷的空调生命周期气候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巫江虹 姜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61-2069,共9页
针对当前中国房间空调器领域缺少全面系统地计算空调全生命周期气候性能(LCCP)模型的问题,结合辐射时间序列法(RTSM)与空调系统LCCP计算,利用RSTM法对空调负荷进行动态计算.根据室外温度、城市所处温区和室内人员状态对空调开启条件进... 针对当前中国房间空调器领域缺少全面系统地计算空调全生命周期气候性能(LCCP)模型的问题,结合辐射时间序列法(RTSM)与空调系统LCCP计算,利用RSTM法对空调负荷进行动态计算.根据室外温度、城市所处温区和室内人员状态对空调开启条件进行定义,使得空调开机时间更贴近实际情况.通过Visual Studio 2013构造整体的软件模型,分析不同制冷剂、不同温区、不同能源结构、不同生活特性和不同墙体轻重类型对空调系统LCCP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制冷剂、环保的电力生产结构和重质墙体,能够有效地减少空调系统LCCP,夏热冬冷地区空调系统带来的温室效应远高于集中供暖地区(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空调系统 辐射时间序列法 空调开机时间 全生命周期气候评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