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个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形态学差异
被引量:
17
1
作者
陈建军
祖艳群
+1 位作者
陈海燕
李元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UV -B辐射增强对 2 0个小麦品种影响的形态学差异。结果表明 ,叶面积指数、株高、节间长、茎基粗对UV -B辐射增强响应具有品种间差异。株高和节间长对UV -B辐射响应具有一致性 ,呈极显著正相关。根...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UV -B辐射增强对 2 0个小麦品种影响的形态学差异。结果表明 ,叶面积指数、株高、节间长、茎基粗对UV -B辐射增强响应具有品种间差异。株高和节间长对UV -B辐射响应具有一致性 ,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形态响应指数 (MRI) ,耐性品种 (MRI>- 8 5 )为 :辽春 9>文麦 3>大理 90 5 >兰州 80 10 1>绵阳 2 6 >YV 97- 31>毕 90 - 5。敏感品种 (MRI <- 49 4)为 :会宁 18>繁 19>楚雄 880 7>My 94- 9>黔 14>云麦 39>陇春 16。耐性品种具有较小的叶展开角度 ,敏感品种具有较大的叶展开角度。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UV-B
形态学
品种差异
形态
响应
指数
辐射增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作物响应增强UV-B辐射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
15
2
作者
冯虎元
安黎哲
+4 位作者
陈拓
强维亚
徐世健
张满效
王勋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45-850,共6页
田间条件下模拟 2 0 %平流层臭氧层衰减 ,紫外线 (UV- B,2 80~ 31 5nm)辐射增强 ,研究了 UV- B对 2个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品种黑豆和晋豆生长、光合作用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晋豆比黑豆对 UV- B有较强的抗...
田间条件下模拟 2 0 %平流层臭氧层衰减 ,紫外线 (UV- B,2 80~ 31 5nm)辐射增强 ,研究了 UV- B对 2个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品种黑豆和晋豆生长、光合作用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晋豆比黑豆对 UV- B有较强的抗性或不敏感 ,表现为增强的UV- B辐射显著抑制黑豆的生长和株高 ,叶、茎、根和总生物量以及株高全部降低 ,而晋豆仅茎重和株高降低 ;晋豆的色素含量 (叶绿素 a,b、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 )不受 UV- B辐射影响 ;在 UV- B辐射下黑豆的净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胞间 CO2 浓度和蒸腾作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下降 ,而晋豆只有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减少。这可能与晋豆本身含有较高的类黄酮及较多的表皮毛和遗传特性有关。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 C值 )的分析也证明晋豆对 UV- B辐射不敏感。由此看来 ,大豆品种对 UV- B辐射的反应差异可以通过 δ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作物
响应
增强
UV-B
辐射
品种差异
生长
色素
光合作用
Δ^1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个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形态学差异
被引量:
17
1
作者
陈建军
祖艳群
陈海燕
李元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系
出处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9760 0 2 1)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98C0 0 7G)
文摘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UV -B辐射增强对 2 0个小麦品种影响的形态学差异。结果表明 ,叶面积指数、株高、节间长、茎基粗对UV -B辐射增强响应具有品种间差异。株高和节间长对UV -B辐射响应具有一致性 ,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形态响应指数 (MRI) ,耐性品种 (MRI>- 8 5 )为 :辽春 9>文麦 3>大理 90 5 >兰州 80 10 1>绵阳 2 6 >YV 97- 31>毕 90 - 5。敏感品种 (MRI <- 49 4)为 :会宁 18>繁 19>楚雄 880 7>My 94- 9>黔 14>云麦 39>陇春 16。耐性品种具有较小的叶展开角度 ,敏感品种具有较大的叶展开角度。UV
关键词
小麦
UV-B
形态学
品种差异
形态
响应
指数
辐射增强响应
Keywords
intraspecific difference
morphology
wheat
morphological response index
radiation
UV-B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作物响应增强UV-B辐射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
15
2
作者
冯虎元
安黎哲
陈拓
强维亚
徐世健
张满效
王勋陵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45-85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 170 186
30 170 0 83)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2 10 50 6 )
文摘
田间条件下模拟 2 0 %平流层臭氧层衰减 ,紫外线 (UV- B,2 80~ 31 5nm)辐射增强 ,研究了 UV- B对 2个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品种黑豆和晋豆生长、光合作用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晋豆比黑豆对 UV- B有较强的抗性或不敏感 ,表现为增强的UV- B辐射显著抑制黑豆的生长和株高 ,叶、茎、根和总生物量以及株高全部降低 ,而晋豆仅茎重和株高降低 ;晋豆的色素含量 (叶绿素 a,b、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 )不受 UV- B辐射影响 ;在 UV- B辐射下黑豆的净光合作用、气孔导度、胞间 CO2 浓度和蒸腾作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下降 ,而晋豆只有气孔导度和蒸腾作用减少。这可能与晋豆本身含有较高的类黄酮及较多的表皮毛和遗传特性有关。用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δ1 3 C值 )的分析也证明晋豆对 UV- B辐射不敏感。由此看来 ,大豆品种对 UV- B辐射的反应差异可以通过 δ1 3
关键词
大豆
作物
响应
增强
UV-B
辐射
品种差异
生长
色素
光合作用
Δ^13C
Keywords
Glycine max
UV B radiation
growth
pigments
photosynthesis
intraspecific difference
δ 13 C
分类号
Q948.112 [生物学—植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个小麦品种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形态学差异
陈建军
祖艳群
陈海燕
李元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豆作物响应增强UV-B辐射的品种差异
冯虎元
安黎哲
陈拓
强维亚
徐世健
张满效
王勋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