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30 nm PD-SOI工艺存储单元电路的抗辐射加固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宇飞 余超 +2 位作者 常永伟 单毅 董业民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5-340,400,共7页
基于130 nm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SOI)CMOS工艺,设计并开发了一款标准单元库。研究了单粒子效应并对标准单元库中存储单元电路进行了抗单粒子辐射的加固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模冗余(TMR)的改进的抗辐射加固技术,可以同时验证非加固... 基于130 nm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SOI)CMOS工艺,设计并开发了一款标准单元库。研究了单粒子效应并对标准单元库中存储单元电路进行了抗单粒子辐射的加固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模冗余(TMR)的改进的抗辐射加固技术,可以同时验证非加固与加固单元的翻转情况并定位翻转单元位置。对双互锁存储单元(DICE)加固、非加固存储单元电路进行了性能及抗辐射能力的测试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应用DICE加固的存储单元电路在99.8 MeV·cm^2·mg^(-1)的线性能量转移(LET)阈值下未发生翻转,非加固存储单元电路在37.6 MeV·cm^2·mg^(-1)和99.8 MeV·cm^2·mg^(-1)两个LET阈值下测试均发生了翻转,试验中两个版本的基本单元均未发生闩锁。结果证明,基于SOI CMOS工艺的抗辐射加固设计(RHBD)可以显著提升存储单元电路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单元库 单粒子效应(SEE) 双互锁存储单元(DICE) 辐射加固设计(RHBD) 绝缘体上硅(S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 nm CMOS工艺的低功耗加固12T存储单元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正峰 李雪健 +5 位作者 鲁迎春 欧阳一鸣 方祥圣 易茂祥 梁华国 倪天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4-512,共9页
随着CMOS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减,存储单元对高能辐射粒子变得更加敏感,由此产生的软错误和因电荷共享导致的双节点翻转急剧增多.为了提高存储单元的可靠性,提出一种由4个PMOS晶体管和8个NMOS晶体管组成的抗辐射加固12T存储单元,并由NMOS晶... 随着CMOS工艺尺寸的不断缩减,存储单元对高能辐射粒子变得更加敏感,由此产生的软错误和因电荷共享导致的双节点翻转急剧增多.为了提高存储单元的可靠性,提出一种由4个PMOS晶体管和8个NMOS晶体管组成的抗辐射加固12T存储单元,并由NMOS晶体管中的N_1和N_2以及N_3和N_4构成了堆叠结构来降低存储单元的功耗;其基于物理翻转机制避免了存储节点产生负向的瞬态脉冲,在存储节点之间引入的负反馈机制,有效地阻碍了存储单元的翻转.大量的HSPICE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存储单元不仅能够完全容忍敏感节点的翻转,还能够部分容忍电荷共享引起的敏感节点对翻转;与已有的存储单元相比,所提出的存储单元的功耗、面积开销、读/写时间平均减小了18.28%, 13.18%, 5.76%和22.68%,并且噪声容限的值较大;结果表明该存储单元在面积开销、存取时间、功耗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加固设计 软错误 单粒子翻转 存取可靠性 存储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子四点翻转自恢复加固锁存器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正峰 郭阳 +5 位作者 李雪筠 徐奇 宋钛 戚昊琛 欧阳一鸣 倪天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2-639,共8页
为了容忍日益严重的单粒子多点翻转,提出了一种能够容忍单粒子四点翻转的加固锁存器——QNURL(quadruple node upset recovery latch).该锁存器包含40个同构的双输入反相器,形成5×8的阵列结构,构建了多级过滤的容错机制.通过有效... 为了容忍日益严重的单粒子多点翻转,提出了一种能够容忍单粒子四点翻转的加固锁存器——QNURL(quadruple node upset recovery latch).该锁存器包含40个同构的双输入反相器,形成5×8的阵列结构,构建了多级过滤的容错机制.通过有效地利用双输入反相器的单粒子过滤特性,当任意4个内部状态节点同时发生翻转时,都可以被多级过滤机制消除,自动恢复到正确值. PTM 32 nm工艺下的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4种单粒子多点翻转加固锁存器综合比较,该锁存器的单粒子四点翻转自恢复比率高达100%,延迟平均降低了86.02%,功耗延迟积(powerdelayproduct,PDP)平均降低了78.94%,功耗平均增加了59.09%,面积平均增加了4.63%.文章最后对结构进行了衍生,提出了容忍N点翻转的(N (10)1)'2N结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翻转 辐射加固设计 四点翻转 双输入反相器 软错误自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 nm CMOS工艺的单粒子多点翻转加固锁存器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正峰 曹迪 +6 位作者 崔建国 鲁迎春 欧阳一鸣 戚昊琛 徐奇 梁华国 倪天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6-355,共10页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不断改进,电荷共享效应诱发的单粒子多点翻转已经成为影响芯片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此提出一种有效容忍单粒子多点翻转的加固锁存器:低功耗多点翻转加固锁存器(low power multiple node upset hardened latch,LPMNUHL)....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不断改进,电荷共享效应诱发的单粒子多点翻转已经成为影响芯片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此提出一种有效容忍单粒子多点翻转的加固锁存器:低功耗多点翻转加固锁存器(low power multiple node upset hardened latch,LPMNUHL).该锁存器基于单点翻转自恢复的双联互锁存储单元(dual interlocked storage cell,DICE),构建三模冗余容错机制,输出端级联“三中取二”表决器,可以有效地容忍单粒子多点翻转,表决输出正确逻辑值,不会出现高阻态,可以有效地屏蔽电路内部节点的软错误.该锁存器能够100%容忍三点翻转,四点翻转的容忍率高达90.30%.通过运用高速传输路径、时钟选通技术和钟控表决器,该锁存器有效地降低了功耗.32 nm工艺下SPICE仿真表明,与加固性能最好的三点翻转加固锁存器综合比较,LPMNUHL的延迟平均降低了40.16%,功耗平均降低了44.96%,功耗延迟积平均降低了65.40%,面积平均降低了34.60%,并且对电压/温度波动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加固设计 单粒子三点翻转 单粒子四点翻转 软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检测与动态补偿的DC-DC转换器抗单粒子加固设计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仲杰 刘楠 +2 位作者 卢沪 刘申 曹喜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3-990,共8页
以Boost型转换器为例进行了DC-DC转换器对单粒子瞬态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单粒子瞬态对环路响应的影响.基于对环路敏感节点的分析,采用电路与系统级的片上自动检测方法及时获取单粒子能量,进而转化为动态补偿的参数,实现了对不同单粒子... 以Boost型转换器为例进行了DC-DC转换器对单粒子瞬态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单粒子瞬态对环路响应的影响.基于对环路敏感节点的分析,采用电路与系统级的片上自动检测方法及时获取单粒子能量,进而转化为动态补偿的参数,实现了对不同单粒子能量下的瞬态特性改善.基于商用0.18μm BCD工艺,完成了一款高可靠Boost型转换器电路设计、版图设计与物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输入电压为2.9~4.5 V,输出电压为5.9~7.9 V,负载能力为55 mA,系统在单粒子瞬态效应的作用下,输出电压的最大波动不超过1 mV,抑制能力达到86.07%以上,能够抵抗LET=100 MeV·cm^(2)/mg的单粒子轰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转换器 模拟单粒子瞬态效应 误差放大器 辐射加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开销的三点翻转自恢复锁存器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正峰 李先东 +5 位作者 陈鹏 徐奇 宋钛 戚昊琛 欧阳一鸣 倪天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08-2517,共10页
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减,在恶劣辐射环境下,纳米级CMOS集成电路中单粒子三点翻转的几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可靠性。为了实现单粒子三点翻转自恢复,该文提出一种低开销的三点翻转自恢复锁存器(LC-TNURL)。该锁存器由7个C单元和7... 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减,在恶劣辐射环境下,纳米级CMOS集成电路中单粒子三点翻转的几率日益增高,严重影响可靠性。为了实现单粒子三点翻转自恢复,该文提出一种低开销的三点翻转自恢复锁存器(LC-TNURL)。该锁存器由7个C单元和7个钟控C单元组成,具有对称的环状交叉互锁结构。利用C单元的阻塞特性和交叉互锁连接方式,任意3个内部节点发生翻转后,瞬态脉冲在锁存器内部传播,经过C单元多级阻塞后会逐级消失,确保LC-TNURL锁存器能够自行恢复到正确逻辑状态。详细的HSPICE仿真表明,与其他三点翻转加固锁存器(TNU-Latch, LCTNUT, TNUTL, TNURL)相比,LC-TNURL锁存器的功耗平均降低了31.9%,延迟平均降低了87.8%,功耗延迟积平均降低了92.3%,面积开销平均增加了15.4%。相对于参考文献中提出的锁存器,LC-TNURL锁存器的PVT波动敏感性最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存器 辐射加固设计 C单元 自恢复 三点翻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 nm CMOS工艺单粒子三点翻转自恢复锁存器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正峰 郭阳 +6 位作者 潘尚杰 鲁迎春 梁华国 戚昊琛 欧阳一鸣 倪天明 徐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13-2020,共8页
纳米尺度CMOS工艺的电荷共享效应日益显著,粒子入射导致电路内部多个节点同时翻转的概率急剧升高.为了提高时序单元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三点翻转(triple node upsets,TNUs)自恢复的加固锁存器结构,利用双输入反相器的阻塞能力,将24个双... 纳米尺度CMOS工艺的电荷共享效应日益显著,粒子入射导致电路内部多个节点同时翻转的概率急剧升高.为了提高时序单元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三点翻转(triple node upsets,TNUs)自恢复的加固锁存器结构,利用双输入反相器的阻塞能力,将24个双输入反相器级联成6级,经反馈将发生翻转的节点恢复正确;内部采用不对称的连线方式,有效地消除了共模故障,优化了双输入反相器内部NMOS/PMOS的驱动能力,消除了节点逻辑值翻转造成的亚稳态.采用Hspice进行实验表明,相比已有容忍TNUs的4种加固锁存器,仅有所提结构和TNURL可以从TNUs中自行恢复,其他3种加固锁存器均无法从TNUs中自行恢复,而且会在输出端产生高阻态;和TNURL结构相比,所提结构的功耗减小了35.3%,延迟减小了48.3%,功耗延迟积(power delay product,PDP)减少了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翻转 辐射加固设计 双输入反相器 翻转自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HBD技术的深亚微米抗辐射SRAM电路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一奇 赵发展 +3 位作者 刘梦新 吕荫学 赵博华 韩郑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研究了目前业内基于抗辐射加固设计(RHBD)技术的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抗辐射加固设计技术,着重探讨了电路级和系统级两种抗辐射加固方式。电路级抗辐射加固方式主要有在存储节点加电容电阻、引入耦合电容、多管存储单元三种抗辐射加固技... 研究了目前业内基于抗辐射加固设计(RHBD)技术的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抗辐射加固设计技术,着重探讨了电路级和系统级两种抗辐射加固方式。电路级抗辐射加固方式主要有在存储节点加电容电阻、引入耦合电容、多管存储单元三种抗辐射加固技术;系统级抗辐射加固方式分别是三态冗余(TMR)、一位纠错二位检错(SEC-DED)和二位纠错(DEC)三种纠错方式,并针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产品参数的比较,得到采用这些抗辐射加固设计可以使静态随机存储器的软错误率达到1×10-12翻转数/位.天以上,且采用纠检错(EDAC)技术相比其他技术能更有效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的抗单粒子辐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随机存储器 单粒子 辐射加固设计 辐射加固 纠检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RHBD抗多节点翻转锁存器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靖 李强 +1 位作者 宿晓慧 孙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63-973,共11页
在纳米数字锁存器中,多节点翻转(multiple-node upset,MNU)正持续增加.虽然现有基于互连单元的抗辐射加固设计(radiation hardening by design,RHBD)的锁存器可以恢复所有MNU,但是需要更多的敏感节点和晶体管.为了在获得高可靠性的同时... 在纳米数字锁存器中,多节点翻转(multiple-node upset,MNU)正持续增加.虽然现有基于互连单元的抗辐射加固设计(radiation hardening by design,RHBD)的锁存器可以恢复所有MNU,但是需要更多的敏感节点和晶体管.为了在获得高可靠性的同时降低硬件开销,提出利用辐射翻转机制进行加固的方法.首先,通过使用屏蔽晶体管减少敏感节点,进而降低使用的晶体管数;然后,将2个单元内的上拉晶体管进行交叉互连,从而构造出一个可抗MNU翻转的RHBD锁存器.在65 nm工艺下,与现有基于互连技术的RHBD锁存器相比,提出的RHBD锁存器可平均减少12.82%的面积,319.22%的延迟和10.66%的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集成电路 辐射加固设计 锁存器 多节点翻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立互锁单元单粒子效应加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72-274,278,共4页
经典双立互锁单元主从型触发器存在由逆向驱动引起的单粒子翻转情况。为此,通过在主从两级之间插入缓冲器阻断反向驱动路径来解决该问题。对一款双立互锁加固芯片进行地面重粒子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型双立互锁单元触发器不仅能消除... 经典双立互锁单元主从型触发器存在由逆向驱动引起的单粒子翻转情况。为此,通过在主从两级之间插入缓冲器阻断反向驱动路径来解决该问题。对一款双立互锁加固芯片进行地面重粒子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型双立互锁单元触发器不仅能消除单粒子功能中断,而且能减少单粒子翻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效应 单粒子效应 单粒子瞬态 辐射加固设计 双立互锁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抗单粒子瞬态加固的偏置电路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本光 曹琛 +1 位作者 吴龙胜 刘佑宝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0-194,共5页
通过增加一个NMOP、PMOS和一个电阻组成的单粒子瞬态抑制电路,设计了一种新的抗单粒子瞬态加固的偏置电路,该偏置电路具有较高抗单粒子瞬态能力.为了证实其抗单粒子能力,基于SIMC 130nm CMOS工艺设计了传统的及提出的抗单粒子瞬态两种... 通过增加一个NMOP、PMOS和一个电阻组成的单粒子瞬态抑制电路,设计了一种新的抗单粒子瞬态加固的偏置电路,该偏置电路具有较高抗单粒子瞬态能力.为了证实其抗单粒子能力,基于SIMC 130nm CMOS工艺设计了传统的及提出的抗单粒子瞬态两种结构的偏置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提出的加固偏置电路,由单粒子引起的瞬态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幅值分别减小了约80.6%和81.2%;同时增加的单粒子瞬态抑制电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消耗额外功耗,且所占用的芯片面积小,也没有引入额外的单粒子敏感结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设计加固 单粒子瞬态 辐射效应 偏置电路 线性能量传输(L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速单粒子翻转自恢复锁存器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中阳 张海能 +3 位作者 杨旭 张正选 胡志远 毕大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148,共9页
航天器中芯片工作时钟频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单粒子翻转(single-event-upset,SEU)效应对时序逻辑的影响更加显著。目前已经提出的辐射加固锁存器存在面积和延时较大、功耗较高且抗单粒子翻转能力有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款基于13... 航天器中芯片工作时钟频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单粒子翻转(single-event-upset,SEU)效应对时序逻辑的影响更加显著。目前已经提出的辐射加固锁存器存在面积和延时较大、功耗较高且抗单粒子翻转能力有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款基于130 nm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partially-depleted silicon on insulator,PD-SOI)工艺的高速单粒子辐射自恢复锁存器。在对电路设计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与其他已经报道的电路进行了对比,并利用节点翻转分析和仿真波形验证了该锁存器具有抗单粒子翻转自恢复的功能。对比结果表明,与其他的抗单粒子翻转自恢复锁存器相比,在牺牲部分功耗的代价下,大幅减小了锁存器的面积和延时。本方案所提出的辐射加固锁存器的综合开销指标APDP较其他辐射加固锁存器平均节省了71.14%,适用于辐射环境下的对速度和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电路,为国产宇航高可靠自研芯片提供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耗尽绝缘体上硅 单粒子效应 单粒子翻转 辐射加固设计 辐射加固锁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负载瞬态检测的DC-DC转换器单粒子加固设计方法
13
作者 郭仲杰 刘楠 +2 位作者 卢沪 李梦丽 邱子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9期140-148,共9页
为提高电源管理芯片中DC-DC转换器的抗单粒子瞬态(single event transient,SET)效应能力,深入研究了DC-DC转换器中SET与负载瞬态的区别,并提出一种基于负载瞬态检测的辐射加固设计(radiation hardened by design,RHBD)电路。该设计通过... 为提高电源管理芯片中DC-DC转换器的抗单粒子瞬态(single event transient,SET)效应能力,深入研究了DC-DC转换器中SET与负载瞬态的区别,并提出一种基于负载瞬态检测的辐射加固设计(radiation hardened by design,RHBD)电路。该设计通过区分SET与负载瞬态来输出控制信号控制RHBD电路,从而实现动态条件下系统瞬态特性的改善。基于180 nm的BCD工艺,完成Boost型转换器的设计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输入电压为2.9~4.5 V,输出电压为5.8~7.9 V,负载电流为0~55 mA时,负载瞬态过程中,检测电路能及时关闭加固电路,避免系统振荡;SET作用下,系统输出电压波动不超过最大电压纹波,SET抑制能力达到86%以上,系统可在线性能量传递值(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为100 MeV·cm^(2)/mg的辐射条件下正常工作。本文提出的加固电路,在负载变化下能够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且可以抑制SET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管理芯片 DC-DC转换器 单粒子瞬态效应 负载瞬态检测 辐射加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空核爆电磁脉冲电缆耦合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蓓云 周辉 谢彦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01-904,共4页
 有关高空核爆电磁脉冲(HEMP)的标准,我国推荐的1976HEMP和IEC推荐的1996HEMP的早期波形是不同的。针对两种HEMP标准,采用传输线方程计算了不同长度电缆受HEMP影响的情况,结果表明电缆的1976HEMP早期耦合效应较1996HEMP早期耦合效应要...  有关高空核爆电磁脉冲(HEMP)的标准,我国推荐的1976HEMP和IEC推荐的1996HEMP的早期波形是不同的。针对两种HEMP标准,采用传输线方程计算了不同长度电缆受HEMP影响的情况,结果表明电缆的1976HEMP早期耦合效应较1996HEMP早期耦合效应要严重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核爆电磁脉冲 电缆 耦合效应 高空核爆炸 辐射加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