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底斯中段早侏罗世辉长岩-花岗岩杂岩体成因及其对新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以日喀则东嘎岩体为例 被引量:37
1
作者 邱检生 王睿强 +1 位作者 赵姣龙 喻思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69-3580,共12页
以冈底斯中段日喀则东嘎出露的早侏罗世辉长岩-花岗岩杂岩体为对象,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以及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的系统测定,据此探讨了岩石的成因及其对新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该杂岩体中辉长岩主要由角闪石和钙质斜长石... 以冈底斯中段日喀则东嘎出露的早侏罗世辉长岩-花岗岩杂岩体为对象,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以及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的系统测定,据此探讨了岩石的成因及其对新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该杂岩体中辉长岩主要由角闪石和钙质斜长石组成,缺乏辉石;花岗岩主要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等构成的TTG岩石组合;花岗岩中普遍发育呈塑变形态的镁铁质包体。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英云闪长岩和镁铁质包体的成岩年龄十分接近,且与辉长岩的年龄基本一致,均为177~180Ma。化学组成上,辉长岩低硅、富铝、贫碱,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相似于高铝玄武岩。英云闪长岩贫碱、准铝、富钠,属钙碱性I型花岗岩。镁铁质包体具有与寄主岩相似的矿物组成和微量元素分布模式,二者均具有显著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值分别为+11.4^+15.0和+14.4^+18.6。综合分析表明,早侏罗世冈底斯南缘应处于新特提斯洋板片俯冲的构造背景,其中辉长质侵入体为遭受俯冲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作用的亏损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花岗质岩石起源于初生地壳的部分熔融,镁铁质包体为辉长质岩浆与花岗质岩浆二者经混合作用的产物。结合对区内其它辉长质侵入体及相关镁铁质包体资料的全面分析,表明在新特提斯洋板片的整个俯冲过程中(>205~40Ma),冈底斯南缘应存在多次的基性岩浆底侵及其诱发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花岗岩杂岩体 石成因 浆混合作用 新特提斯洋俯冲 日喀则东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马衔山花岗岩杂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洪亮 何世平 +3 位作者 陈隽璐 徐学义 孙勇 第五春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8,共7页
甘肃马衔山侵入杂岩体位于祁连造山带的东部,侵入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岩系(马衔山岩群)中,主体岩石类型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侵入于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中的钾长花岗岩。利用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年设备,对片麻... 甘肃马衔山侵入杂岩体位于祁连造山带的东部,侵入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岩系(马衔山岩群)中,主体岩石类型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侵入于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中的钾长花岗岩。利用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年设备,对片麻状二长花岗岩进行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测定,获得1192±38Ma的年龄,为中元古代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具有火山弧-同碰撞花岗岩特征。马衔山变形侵入体所代表的热—构造事件与格林威尔造山运动时代(1190~980Ma)相当,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形成有一定的成因联系。这一新的资料,对研究祁连造山带元古宙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及中国大陆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衔山 花岗岩 LA-ICPMS U-PB同位素 RODINIA超大陆 格林威尔造山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矾山钾质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 被引量:33
3
作者 任荣 牟保磊 +4 位作者 韩宝福 张磊 陈家富 徐钊 宋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8-594,共7页
作为华北陆块北缘的碱性岩体之一,河北矾山钾质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赋存着中国最大的内生磁铁矿-磷灰石矿床。关于其形成时代,已经发表的K-Ar、Rb-Sr和Sm-Nd法定年结果差别较大,因此需要采用更精确的定年方法限定岩体的形成时代... 作为华北陆块北缘的碱性岩体之一,河北矾山钾质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赋存着中国最大的内生磁铁矿-磷灰石矿床。关于其形成时代,已经发表的K-Ar、Rb-Sr和Sm-Nd法定年结果差别较大,因此需要采用更精确的定年方法限定岩体的形成时代。通过对矾山杂岩体的辉石正长岩样品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得到了218±2Ma的结果。由于定年样品取自构成矾山杂岩体主体、形成最晚的第三岩相带,这个年龄限定矾山杂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现有的锆石U-Pb年代学资料表明,晚三叠世侵入岩在华北陆块北缘、东缘、南缘普遍存在,成为中国东部晚三叠世构造-岩浆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侵入 超镁铁-正长宕 锆石SHRIMP U-PB定年 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南古田-小陶花岗质杂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丽娟 于津海 +3 位作者 徐夕生 谢磊 邱检生 孙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0-1484,共15页
古田-小陶花岗质杂岩体是由小陶、古田、华家、蛟洋和姑田等单元组成。小陶、古田和华家单元为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蛟洋和姑田单元是含角闪石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小陶和古田花岗岩以高 SiO_2(>71.77%)、K_2O(>4.67%)和低 CaO(<1... 古田-小陶花岗质杂岩体是由小陶、古田、华家、蛟洋和姑田等单元组成。小陶、古田和华家单元为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蛟洋和姑田单元是含角闪石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小陶和古田花岗岩以高 SiO_2(>71.77%)、K_2O(>4.67%)和低 CaO(<1.71%)为特征,属于弱过铝-强过铝花岗岩;它们含高的 Rb、Nh、Ta、Th、U 和低的 Sr、Ba 含量;稀土(REE)含量和轻重稀土分异((La/Yb)_N)变化大,分别变化于143×10^(-6)~548×10^(-6),和3.3~26.5,Eu 亏损中等到强。姑田和蛟洋单元都以低SiO_2(62.88%~66.38%)和高 Al_2O_3(15.44%~16.51%)为特征。姑田单元的 REE 总量低而蛟洋单元的 REE 总量高,但两者的 Eu 负异常都不明显。华家单元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上述两组花岗岩之间。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显示小陶花岗岩形成于222±3Ma,而古田花岗岩形成于161±1Ma。小陶、古田和姑田花岗岩具有相似的^(87)Sr/^(86)Sr 初始比值(0.7089~0.7099)和ε_(Nd)(t)值(-11.1~-11.5),而且古田和小陶花岗岩的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也相似,表明它们起源于相同的源区。地球化学和 Sr-Nd-Hf 同位素指示它们的源区物质是具有1.73~1.5Ga 平均地壳存留年龄的变质沉积岩。而位于杂岩体南部的华家花岗岩显示明显高的^(87)Sr/^(86)Sr 初始比值(0.7310)和更低的ε_(Nd)(t)值(-16.4),指示它的母岩浆起源于古元古代壳源物质,暗示杂岩体南北基底组成可能不同。古田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早期的板内伸展构造背景,而小陶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晚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同时代岩石组合以及构造应力场分析表明其最可能形成于后造山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示踪 LA ICPMS锆石U-Pb定年 古田-小陶花岗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型REE矿床成矿模式--以大陆槽REE矿床为例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琰 陈超 +4 位作者 舒小超 郭东旭 李自静 赵海璇 贾玉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978-2000,共23页
冕宁-德昌稀土(REE)矿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受川西一系列走滑断裂控制,大陆槽矿床是矿带中唯一位于南部的大型REE矿床。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对整个稀土矿带地质填图和室内研究,重点对大陆槽矿床的成矿特征、赋矿围岩及其蚀变、... 冕宁-德昌稀土(REE)矿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受川西一系列走滑断裂控制,大陆槽矿床是矿带中唯一位于南部的大型REE矿床。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对整个稀土矿带地质填图和室内研究,重点对大陆槽矿床的成矿特征、赋矿围岩及其蚀变、矿石类型、成矿流体来源和流体包裹体演化等方面与同一矿带内的其它矿床进行了详细对比,进一步总结了碳酸岩型(含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REE矿床的成矿过程。大陆槽矿床的No.1号和No.3号矿体均位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内,分别由不同隐爆角砾岩筒所控制。以往研究认为两个矿体的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侵位的年龄都在12Ma左右,本次研究发现在26.49±0.63Ma已经存在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岩浆活动。大陆槽REE矿床受隐爆角砾岩构造活动和风化作用的影响,矿石类型以角砾岩型和风化型为主,脉石矿物和矿石矿物在手标本尺度和镜下很难辨认。通过野外观察、镜下矿物共生组合、包裹体显微测温等研究发现,大陆槽矿化过程和牦牛坪矿床相似,只是矿化规模较小,矿化阶段分为岩浆岩阶段-伟晶岩阶段(>600℃)-高温热液阶段(450~350℃)-低温热液阶段(<350℃),氟碳铈矿形成于热液阶段的晚期。根据伟晶岩阶段至热液阶段氟碳铈矿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发现多期次隐爆角砾活动导致大气降水和碳酸岩中脱出的CO_2的加入,使得成矿流体的密度(0.732~0.631g/cm^3)、压力(2436~101bar)逐渐降低,直至成矿。此外,岩相学观察和拉曼测试分析也表明包裹体从熔融包裹体过渡到含重晶石、萤石、天青石子晶的富CO_2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显示了成矿流体由岩浆至热液的转化过程。大陆槽矿床中的包裹体阴离子以SO_4^(2-)为主,气体以CO_2为主,成矿流体中阳离子主要为K^+、Na^+、Ca^(2+)、Sr^(2+)、Ba^(2+)和稀土元素阳离子,表明流体属于SO_4^(2-)-CO_2-H_2O体系,与矿带中其它矿床的成矿流体体系一致。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是岩浆水、大气水和碳酸岩脱碳作用形成的CO_2,后者导致热液方解石和氟碳铈矿的O同位素(氟碳铈矿和方解石:δ^(18)O=5.8‰~12.5‰)值升高。已有研究显示矿带中不同矿床的脉石矿物如重晶石、天青石的Sr-Nd-Pb同位素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的相关数值基本一致,表明这些脉石矿物来源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多期次隐爆角砾岩化作用及大陆槽断裂相关的构造活动促进了成矿流体的循环,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大陆槽隐爆角砾岩型和风化型矿石的形成。尽管在大陆槽和牦牛坪矿床可以识别出表生氧化阶段,但这一过程并不伴随稀土矿化,热液阶段才是稀土沉淀的主要阶段。研究还强调了碳酸岩发育的大陆槽No.3矿体和里庄矿床主要出现的霓长岩化与矿化无关,而牦牛坪矿床地表并无霓长岩化蚀变。在以往和本次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川西碳酸岩-正长岩型稀土矿床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槽矿床 碳酸-正长 隐爆角砾型稀土矿床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功山中生代变质核杂岩的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舒良树 王德滋 沈渭洲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06-311,共6页
采自江西中生代伸展构造区武功山变质核杂岩的 7组花岗岩类的Nd -Sr同位素组成表明 ,它们具有两组ISr值 :加里东期山庄花岗闪长质岩体ISr=0 .70 6 6 1;中生代武功山区花岗岩类ISr =0 .70 981~ 0 .716 96 ,平均 0 .71381.七组样品都表... 采自江西中生代伸展构造区武功山变质核杂岩的 7组花岗岩类的Nd -Sr同位素组成表明 ,它们具有两组ISr值 :加里东期山庄花岗闪长质岩体ISr=0 .70 6 6 1;中生代武功山区花岗岩类ISr =0 .70 981~ 0 .716 96 ,平均 0 .71381.七组样品都表现为低的εNd 值 :- 13.7到 - 10 .5,平均- 12 .0 .Nd模式年龄古老 :1835~ 2 12 8Ma .在εNd-t图上 ,所有数据均落在江西中部中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的Sm -Nd演化区内 ,远离球粒陨石地幔演化线 .结合岩石化学上的高钾、过铝以及岩体含有硅线石矿物等特征 ,认为武功山变质核杂岩的花岗岩类是由与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相似的大陆地壳岩石通过部分熔融而形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中生代 变质核 江西 -锶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蒙边界亚干变质核杂岩糜棱状钾质花岗岩——早中生代收缩与伸展构造体制的转换标志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涛 郑亚东 +2 位作者 刘树文 李天斌 马铭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中、晚中生代大型推覆和伸展构造的发育是华北地块及北缘构造的一大特色。本文在典型伸展构造亚干变质核杂岩中识别出早期具拉张环境的糜棱状花岗岩,岩石类型为钾质花岗岩及钾玄岩系列,具造山后及板内拉张构造环境特点,锆石U-Pb定年为22... 中、晚中生代大型推覆和伸展构造的发育是华北地块及北缘构造的一大特色。本文在典型伸展构造亚干变质核杂岩中识别出早期具拉张环境的糜棱状花岗岩,岩石类型为钾质花岗岩及钾玄岩系列,具造山后及板内拉张构造环境特点,锆石U-Pb定年为228±7Ma,这些岩石强烈变形,并发育同侵位岩浆流动和高温固态流动变形。这些特征表明在晚中生代该核杂岩成型之前即早中生代中下地壳层就已经历调整、减薄和伸展变形。它们的组合揭示了一种特有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和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干变质核 伸展构造 转换标志 糜棱花岗岩 同侵位变形 拉张环境 早中生代 中蒙边界 推覆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复式花岗岩体的精确^(40)Ar-^(39)Ar定年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江峰 K.A.Foland 刘义茂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7-85,共9页
^(40)Ar-^(39)Ar定年时,通过中子辐照时样品的交叉放置,把J值误差减到最小,从而可以比较样品之间小于1Ma的年龄差别。应用这种改进技术.对苏州复式岩体的三个侵入阶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作了系统的^(40)Ar-^(39)Ar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苏州... ^(40)Ar-^(39)Ar定年时,通过中子辐照时样品的交叉放置,把J值误差减到最小,从而可以比较样品之间小于1Ma的年龄差别。应用这种改进技术.对苏州复式岩体的三个侵入阶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作了系统的^(40)Ar-^(39)Ar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苏州花岗岩约在127Ma形成。三个阶段花岗岩的定位以及与第三阶段有关的成矿作用,是在大约0.5Ma内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氩40-氩39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矾山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中黑云母的特征及其成岩指示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牛晓露 杨经绥 +1 位作者 冯光英 刘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8-1119,共12页
河北矾山超镁铁岩一正长岩杂岩体侵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为硅不饱和过钾质碱性岩,起源于受古亚洲洋俯冲物质改造过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矾山杂岩体侵位于晚三叠世,是华北克拉通北缘三叠纪碱性岩带的代表性岩体之一。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MPA... 河北矾山超镁铁岩一正长岩杂岩体侵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为硅不饱和过钾质碱性岩,起源于受古亚洲洋俯冲物质改造过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矾山杂岩体侵位于晚三叠世,是华北克拉通北缘三叠纪碱性岩带的代表性岩体之一。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获得了该特殊岩浆体系下黑云母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并讨论了其成岩指示意义。矾山杂岩体各类型岩石中的云母均为黑云母,Fe/(Fe+Mg)为0.32~0.57,∑Al为1.179~1.375。黑云母成分记录石榴石辉石正长岩结晶时体系氧逸度LogfO_2=-12.5^-15,温度为680~780℃。矾山杂岩体的黑云母具有极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小于0.100×10^(-6)~1.077×10^(-6)),对全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基本上没有影响。在微量元素组成上,黑云母是元素Rb、Ba、Nb、Ta、V、Cr、co和Ni的主要载体,其Sr、Zr、Hf、Y、Sc、Th和U的含量明显低于全岩。黑云母成分反映矾山杂岩体岩浆体系以富Fe、高氧逸度为特征,这可能是该杂岩体发育具有经济价值铁矿床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过钾质碱性 矾山超镁铁-正长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与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相关的关键矿产成矿作用与规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以科 陈仁义 +3 位作者 柯昌辉 陈钧 郝美珍 李瑞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22-1443,共22页
在巴西,与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相关成矿作用复杂,产出了世界上唯一的霞石正长岩型斜锆石矿床、全球最大的铌矿床以及巴西最大的铀矿和镍矿集区,资源储量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同时也是关键矿产成矿作用研究的殿堂。本文在... 在巴西,与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相关成矿作用复杂,产出了世界上唯一的霞石正长岩型斜锆石矿床、全球最大的铌矿床以及巴西最大的铀矿和镍矿集区,资源储量丰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同时也是关键矿产成矿作用研究的殿堂。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整理分析了35处与碱性岩-碳酸岩相关的关键矿产地质特征。根据成矿作用特征,划分了4个成矿系列:①霞石正长岩碱性杂岩相关的U-Zr-Mo-REE和萤石成矿系列;②碱性岩-碳酸岩杂岩(正长岩+辉石岩+霓霞岩+碳酸岩等)相关的Nb-P-Ti-REE和蛭石成矿系列;③阿拉斯加型超基性岩-碱性杂岩体相关的Ni成矿系列;④交代正长岩相关的U-P成矿系列。根据关键矿产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划分了5个成矿带:(Ⅰ)Lancinha-Cubatao碱性岩-碳酸岩相关REE-P-U-Zr-Ni-Mo-蛭石成矿带;(Ⅱ)Rio de Janeiro-Rondonia碱性岩-碳酸岩-金伯利岩相关的Nb-REE-Ti-Zr-P-金刚石成矿带;(Ⅲ)Ceara-Mato Grossodo Sul超基性岩-碱性岩-碳酸岩相关的Ni-U-P-蛭石成矿带;(Ⅳ)亚马逊地区碳酸岩相关Nb-REE-Th-Ti-P成矿带;(Ⅴ)巴伊亚地区与变正长岩相关的U成矿带。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典型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为走出去寻找关键矿产资源基地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矿产 碱性-碳酸 成矿规律 巴西 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富水杂岩的变辉长岩中斜锆石与锆石U-Pb同位素年龄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惠民 相振群 +4 位作者 李怀坤 陆松年 陈志宏 周红英 宋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57-60,共4页
秦岭富水杂岩体的一些变辉长岩含有粒度较大,U、Pb含量较高的斜锆石和锆石,是U—Pb同位素测年的极好矿物。本文对秦岭富水杂岩的中粗粒角闪黑云辉长岩中的斜锆石和锆石分别进行了SHRIMP法和TIMS法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斜锆石和... 秦岭富水杂岩体的一些变辉长岩含有粒度较大,U、Pb含量较高的斜锆石和锆石,是U—Pb同位素测年的极好矿物。本文对秦岭富水杂岩的中粗粒角闪黑云辉长岩中的斜锆石和锆石分别进行了SHRIMP法和TIMS法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斜锆石和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分别为501.4±1.2Ma和480.0±3.4Ma,二者相差约20Ma;对该岩石中的斜锆石和锆石的关系及锆石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斜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应可解释为秦岭富水杂岩中基性岩石的形成时代,而锆石的成因比较复杂,对其U—Pb同位素年龄地质意义的合理解释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富水 辉长岩 斜锆石 锆石 U—Pb同位素年龄 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富水 地质意义 秦岭 同位素年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南段中生代杂岩体的岩石成因:元素和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陈斌 翟明国 +1 位作者 田伟 江博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3-102,共10页
通过太行山南段三个中生代杂岩体(西戍、武安和洪山)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其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西戍和武安杂岩体主要由从二长辉长岩到二长岩的一系列岩石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相似(高Mg#,具微弱至正Eu异... 通过太行山南段三个中生代杂岩体(西戍、武安和洪山)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讨论其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西戍和武安杂岩体主要由从二长辉长岩到二长岩的一系列岩石组成,其地球化学性质相似(高Mg#,具微弱至正Eu异常的REE模式等)。西戍杂岩体的ENd(135 Ma)=-12.3- -16.9,ISr= 0.7056-0.7071,与武安杂岩体稍有不同。西戍杂岩体的(206Pb/204Pb)i=16.92-17.3,(207Pb/204Pb)i=15.32- 15.42,(208Pb/204Pb)i=37.16-37.63,较武安杂岩体的略高。西戊-武安杂岩体都起源于EM1型富集地慢,但被下地壳物质不同程度混染。洪山杂岩体(正长岩-花岗岩)也来自EM1型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但属于不同的岩浆事件,并仅受轻微的下地壳混染。太行山岩浆作用的发生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水平俯冲消减而形成的弧后伸展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南段 地球化学证据 中生代 Pb同位素 石成因 元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学环境 Sr Nd 地球化学性质 富集地幔 太平洋板块 石组成 地壳物质 部分熔融 浆事件 地壳混染 浆作用 M1型 二长 辉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杂岩牛角山花岗质片麻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1
13
作者 王涛 李伍平 王晓霞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秦岭杂岩中发育的花岗质片麻岩体是目前秦岭造山带核部所识别的最古老的花岗质深成岩体。选取6组粒径晶形好、无磁性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是(959±3.6)Ma。这一成果对进一步认识该区晋宁期岩浆活动、构... 秦岭杂岩中发育的花岗质片麻岩体是目前秦岭造山带核部所识别的最古老的花岗质深成岩体。选取6组粒径晶形好、无磁性锆石进行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是(959±3.6)Ma。这一成果对进一步认识该区晋宁期岩浆活动、构造背景及区域变形时代等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花岗质片麻 - 同位素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且干布拉克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4
作者 孙宝生 黄建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11-1616,共6页
产有超大型蛭石-磷灰石矿床的且干布拉克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库鲁克塔格断隆南侧,其 Sm-Nd 等时线年龄为(802±52)Ma,ε_(ND)(t)=0.471,模式年龄 t_(TM)^(Nd)为1208~1635Ma,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塔... 产有超大型蛭石-磷灰石矿床的且干布拉克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库鲁克塔格断隆南侧,其 Sm-Nd 等时线年龄为(802±52)Ma,ε_(ND)(t)=0.471,模式年龄 t_(TM)^(Nd)为1208~1635Ma,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塔北裂谷在新元古代的强烈活动,可以看作是 Rodinia 超大陆裂解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基性-碳酸 同位素年龄 且干布拉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西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以姑婆山-花山花岗岩体为例 被引量:33
15
作者 冯佐海 梁金城 +2 位作者 张桂林 李晓峰 邓继新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33-340,共8页
运用花岗岩类等级体制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对前人建立的广西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在此基础上 ,对姑婆山 -花山岩体的岩石谱系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 ,将该岩体的 8个单元 (或独立侵入体 )归并为 3个超单元 ,... 运用花岗岩类等级体制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对前人建立的广西东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在此基础上 ,对姑婆山 -花山岩体的岩石谱系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 ,将该岩体的 8个单元 (或独立侵入体 )归并为 3个超单元 ,它们归属于一个花山超单元组合 ,是华南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有间断的 3次岩浆热事件所形成 .同时 ,还就如何对待已有的岩石谱系单位和填图成果等问题进行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石谱系单位 浆旋回 中生代 姑婆山-花山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构造类型的含铜镍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体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丽 王育习 +2 位作者 李行 栗亚芝 张雨莲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7-56,共10页
甘肃北山地区的怪石山含铜镍硫化物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岩体,为一个岩浆底侵-隆升造山过程侵入体的构造类型典型实例。主要依据是:它与平头山-砂井序列的中酸性侵入岩类共同构成一种壳幔岩浆混合型的"双峰式"火成构造组合;在... 甘肃北山地区的怪石山含铜镍硫化物矿化基性-超基性杂岩岩体,为一个岩浆底侵-隆升造山过程侵入体的构造类型典型实例。主要依据是:它与平头山-砂井序列的中酸性侵入岩类共同构成一种壳幔岩浆混合型的"双峰式"火成构造组合;在岩体发育时段(410~350Ma或泥盆—石炭纪)内,区内缺少相应时代的地层沉积和火山作用,表明发生在非挤压造山事件中,相对处于一种伸展裂解的动力学环境;所见中酸性序列侵入岩多具TTG组合和含有辉长质岩石包体,揭示下地壳主要由辉长质岩石构成等。依此提出岩体的成岩机制是:在一种大陆岩石圈伸展减压条件下,地幔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Mg#值为0.831的苦橄质岩浆,并上侵到地壳或壳幔边界,进而引起辉长质的下地壳产生局部熔融,形成一套TTG组合的混合岩浆,尔后以岩浆底侵方式随张扭帚状构造系发育和隆升造山过程入侵上地壳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北山 含铜镍矿化 基性-超基性 造山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葫芦岛杨家杖子钼矿田早侏罗世虹螺山杂岩体高分异Ⅰ型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褚少雄 曾庆栋 +2 位作者 刘建明 陈伟军 孙守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81-1082,共2页
杨家杖子钼矿田为我国重要的钼矿田,矿田内赋存兰家沟斑岩型钼矿和杨家杖子矽卡岩型两个全国闻名的大型钼矿床。此外还包括松北(北松树卯)和新台门斑岩-矽卡岩复合两个比较典型的中型钼矿床(图1)。作为知名的老矿田,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 杨家杖子钼矿田为我国重要的钼矿田,矿田内赋存兰家沟斑岩型钼矿和杨家杖子矽卡岩型两个全国闻名的大型钼矿床。此外还包括松北(北松树卯)和新台门斑岩-矽卡岩复合两个比较典型的中型钼矿床(图1)。作为知名的老矿田,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该矿田进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家杖子 地质意义 花岗岩 早侏罗世 钼矿床 矽卡 矿田 分异 兰家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土屋斑岩铜矿床火山-侵入杂岩体、成矿岩石及其蚀变 被引量:10
18
作者 潘鸿迪 申萍 +3 位作者 陈刚 杨俊 赵云江 代华五 《矿床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4-808,共15页
土屋斑岩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大南湖-头苏泉岛弧中。矿区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企鹅山群火山-沉积岩。文章提出矿区出露的火山-沉积岩以及浅成侵入岩为一火山-侵入杂岩体,发育2个旋回4个岩相:第一旋回包括溢流相玄武岩和安山岩、爆... 土屋斑岩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大南湖-头苏泉岛弧中。矿区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企鹅山群火山-沉积岩。文章提出矿区出露的火山-沉积岩以及浅成侵入岩为一火山-侵入杂岩体,发育2个旋回4个岩相:第一旋回包括溢流相玄武岩和安山岩、爆发相集块角砾熔岩和爆发-沉积相凝灰岩;第二旋回包括次火山相闪长玢岩和玄武玢岩。斜长花岗斑岩侵入到火山机构断裂系中。矿体赋存于斜长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中。斜长花岗斑岩为成矿斑岩,次火山岩相闪长玢岩为容矿岩石,火山岩为围岩。土屋斑岩铜矿床可分为前成矿期和主成矿期。前成矿期形成于火山活动的晚期,发育青磐岩化;主成矿期形成于斜长花岗斑岩侵位时期,发育钾硅酸盐蚀变、绿泥石-绢云母蚀变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及与之有关的矿化,形成了土屋斑岩型矿化的主体。矿化阶段包括钾硅酸盐阶段、绿泥石-绢云母阶段和黄铁绢英岩化阶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铜矿床 火山-侵入 成矿斑 热液蚀变 土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坡北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橄榄石成分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艳荣 吕新彪 +1 位作者 梅微 代玉才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9-256,共8页
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可以很好的反映母岩浆成分、岩浆分异结晶及硫化物熔离作用等信息。坡北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橄榄石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橄榄石均为贵橄榄石,其化学成分与寄主岩石类型密切相关,其中橄榄辉长岩中橄榄石的Fo值在74... 橄榄石的矿物化学成分可以很好的反映母岩浆成分、岩浆分异结晶及硫化物熔离作用等信息。坡北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中橄榄石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橄榄石均为贵橄榄石,其化学成分与寄主岩石类型密切相关,其中橄榄辉长岩中橄榄石的Fo值在74~81之间,橄长岩或橄榄单斜辉石岩中橄榄石Fo=75~82.7,异剥橄榄岩或橄榄岩中橄榄石Fo值为83.6~86.3,暗示橄榄岩结晶早于橄榄辉长岩。橄榄石Ni含量变化范围为(174~2281)×10-6。利用最高Fo含量的橄榄石成分计算得到坡北岩体母岩浆MgO=14.38%,为高镁玄武岩浆。橄榄石分离结晶和硫化物熔离模拟显示:坡北岩体主要发生了~25%的橄榄石分离结晶,在橄榄石结晶程度为2%~4%的过程中,发生过硫化物熔离作用,但熔离程度较低(~0.2%)。总体来看,该区成矿远景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北镁铁-超镁铁 橄榄石分离结晶 硫化物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瑞 孙涛 +3 位作者 张江江 姜超 何克 王柱命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89-92,共4页
1前言 新疆北天山东段沿康古尔塔格黄山韧性剪切带发育有一系列镁铁一超镁铁质杂岩体,岩带东西延伸270km,南北宽达20~35km,从西到东分布着土墩、二红洼、香山、黄山南、黄山、黄山东、葫芦、马蹄、图拉尔根、咸水泉、四顶黑山等岩体。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 地球化学特征 新疆 天山东段 韧性剪切带 康古尔塔格 图拉尔根 黄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