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清水泉辉绿岩脉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64
1
作者 任军虎 柳益群 +3 位作者 冯乔 韩文中 高辉 周鼎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5-1145,共11页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表明,东昆仑清水泉地区辉绿岩脉的主元素以低TiO_2(0.68%~1.24%)和较低的MgO(4.96%~7.25%)及K_2O(0.51%~1.03%),贫P_2O_5(0.09%~0.16%),Na_2O>K_2O为特征,∑REE总量较高,LREE明显...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表明,东昆仑清水泉地区辉绿岩脉的主元素以低TiO_2(0.68%~1.24%)和较低的MgO(4.96%~7.25%)及K_2O(0.51%~1.03%),贫P_2O_5(0.09%~0.16%),Na_2O>K_2O为特征,∑REE总量较高,LREE明显富集。与原始地幔相比,明显富集Rb、Ba、Th、U和Sr,高场强元素分异明显,出现Nb、Ta亏损和Th富集特征,结合Nb/La、Hf/Ta、La/Ta、Ti/Y、Zr/Y和Th/Nb等比值综合分析认为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源区曾受不同程度的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应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岩脉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36.4±1.2Ma(MSWD=0.37),代表清水泉辉绿岩脉的结晶年龄,为早古生代晚期东昆仑洋消减俯冲的弧后拉张裂解的形成时限提供了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辉绿岩脉 构造环境 清水泉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峨边地区金口河辉绿岩脉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对Rodinia裂解的启示 被引量:25
2
作者 崔晓庄 江新胜 +6 位作者 王剑 卓皆文 熊国庆 陆俊泽 刘建辉 汪正江 邓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31-1141,共11页
川西金口河地区中元古代峨边群中发育大量基性侵入岩,其具体侵位时间对厘定峨边群的时限、研究扬子西缘前寒武纪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峨边群枷担桥组层型剖面中一条辉绿岩脉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辉绿岩脉的锆石发... 川西金口河地区中元古代峨边群中发育大量基性侵入岩,其具体侵位时间对厘定峨边群的时限、研究扬子西缘前寒武纪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峨边群枷担桥组层型剖面中一条辉绿岩脉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辉绿岩脉的锆石发育清楚且宽缓的内部环带结构,具有较高的Th/U比值,属典型基性岩浆成因的锆石,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13.4±8.2)Ma(MSWD=0.56),代表了该辉绿岩脉的侵位时间,也限定了峨边群枷担桥组的上限年龄。综合扬子西缘新元古代中期基性岩浆活动的最新同位素年龄,证实存在2个主要的活动期:830~800Ma和780~745Ma,且830~800Ma期间基性岩浆活动的峰值年龄为(821±2)Ma。这与前人总结的华南和澳大利亚同期基性岩浆活动的年龄分布特征完全一致,暗示川西金口河辉绿岩脉的形成可能与新元古代导致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地幔柱幕式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SHRIMP锆石U-PB年龄 扬子克拉通西缘 新元古代 Rodinia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下庄铀矿田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的成因: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O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8
3
作者 陆建军 吴烈勤 +5 位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高剑峰 黄国龙 邓平 谭正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7-406,共10页
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岩体东部的下庄铀矿田内,形成于142.6±3.0Ma。岩石化学呈现拉斑玄武宕系列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Th表现出正异常,而Ba呈负异常,P轻度亏损,无Nb,Ta,Zr,Hf异常;轻、... 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位于粤北贵东复式花岗岩岩体东部的下庄铀矿田内,形成于142.6±3.0Ma。岩石化学呈现拉斑玄武宕系列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在蛛网图上,Th表现出正异常,而Ba呈负异常,P轻度亏损,无Nb,Ta,Zr,Hf异常;轻、重稀土之间分馏不明显,基本无Eu异常。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与板内玄武岩的相似;铅同位素具有典型的Dupal异常铅特征,ε_(Nd)(t)值为3.2~4.7,(^(87)Sr/^(86)Sr),为0.70446~0.70628;在Pb-Pb,Nd-Pd,Nd-Sr和Sr-Pb相关图解上,数据点都位于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Ⅱ之间。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陂-张光营辉绿岩脉是在拉张的构造环境下由介于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Ⅱ之间的、相对富集的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而这种富集地幔可能是由俯冲带流体交代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 Nd-Sr-Pb-O同位素 地幔源区特征 辉绿岩脉成因 粤北下庄铀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苗朝 沈军辉 +3 位作者 李文纲 李金标 陈卫东 朱柯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蚀变泥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蚀变泥化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坝区SN向辉绿岩脉劈理化强... 针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区辉绿岩脉蚀变泥化问题,在系统调研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探讨了蚀变泥化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构构造、矿物学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分析了蚀变泥化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坝区SN向辉绿岩脉劈理化强烈,蚀变泥化带发育,且主要集中发育于岩脉与花岗岩接触面及内部强烈劈理化部位。蚀变泥化岩松散易碎,具有塑性高、含水量高、重度低及中等压缩性等物性特征。X衍射和扫描电镜显示蚀变生成了大量的黏土矿物,且具有多孔隙空洞的微观结构特征。富含辉石等暗色矿物和热液交代、多期次的构造挤压错动及浅表生风化作用构成岩脉蚀变泥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蚀变泥化 蚀变空间特征 蚀变矿物学特征 蚀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柳园地区晚三叠世辉绿岩脉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对北山造山带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海瑞 吕志成 +5 位作者 于晓飞 李永胜 杜泽忠 吕鑫 杜轶伦 公凡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55-1768,共14页
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的北山地区,不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三叠纪多金属成矿带,也是诠释中亚造山带南缘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甘肃柳园地区位于北山南带,区内缺失三叠纪沉积记录,花岗质复式岩体和中酸性岩脉十分发育,基性岩脉也... 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的北山地区,不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三叠纪多金属成矿带,也是诠释中亚造山带南缘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甘肃柳园地区位于北山南带,区内缺失三叠纪沉积记录,花岗质复式岩体和中酸性岩脉十分发育,基性岩脉也有分布,从而为探究北山早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条件。基于此,本文对甘肃柳园地区晚三叠世辉绿岩脉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Hf同位素和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锆石U-Pb分析显示,辉绿岩形成于227.5±1.4Ma,年代为晚三叠世。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辉绿岩具有高Mg#(65~70)、较高Ni含量(110×10^-6~157×10^-6)、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La/Y)N为1.42~1.94)、无或弱Eu正异常、强烈亏损Nb、Ta和Zr、Hf弱富集的特征。较高的(Th/Nb)N(>1)和较低的Nb/La(<1)比值,稳定的La/Nb和Th/Nb比值说明其岩浆侵位过程中壳源物质的混染不强;而较高的Th/Yb比值,较低的Th/U和La/Nb比值说明源区存在一定俯冲物质的参与;此外,较低的Nb/Yb、Th/U,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平坦的HREE配分形式排除了来自OIB类似岩浆源区的可能;而较低的Nb/Yb比值及较高的εHf(t)值(平均值为1.08)说明镁铁质岩浆主要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因此,该辉绿岩更可能源于受俯冲作用改造的亏损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此幔源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大陆岩石圈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少量壳源物质的混染。结合区内二叠纪基性-超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辉绿岩岩浆源区受到先前俯冲物质的混染,辉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软流圈上隆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在系统分析前人关于柳园地区早二叠至晚三叠世中酸性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锆石Hf同位素数据后,本文发现:自~280Ma至~220Ma,北山南部中-酸性侵入岩锆石εHf(t)值具有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同期基性-超基性岩锆石εHf(t)值主要呈逐渐降低走势。结合前人关于二叠纪至三叠纪区域构造变形、盆地沉积物源、岩浆演化和成矿作用等研究,本文认为Hf同位素的上述变化与北山南部构造演化有关,指示该区的碰撞造山可能持续到早-中三叠世,并在晚三叠世进入造山后伸展环境。该认识进一步完善了北山地区自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三叠纪 构造背景 北山造山带 中亚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下庄铀矿田鲁溪—仙人嶂辉绿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9
6
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6 位作者 邓平 蒋少涌 姜耀辉 叶海敏 高剑峰 濮巍 谭正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5-575,共1页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辉绿岩脉 粤北 DUPAL异常 铀矿田 成因 δ^18O值 亲石元素 复式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区辉绿岩脉群发育特征及稳定性状况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魏志云 徐光黎 +1 位作者 申艳军 朱可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在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区花岗岩基体(γ42-1)中贯穿交错有许多走向各异、形态多变、规模不等的辉绿岩脉(β),该岩脉群岩体破碎,强度较低,且伴有长大断层沿边界发育,成为整个厂房区显著的构造软弱带,给厂房区开挖支护造成较大的困难和... 在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区花岗岩基体(γ42-1)中贯穿交错有许多走向各异、形态多变、规模不等的辉绿岩脉(β),该岩脉群岩体破碎,强度较低,且伴有长大断层沿边界发育,成为整个厂房区显著的构造软弱带,给厂房区开挖支护造成较大的困难和风险。为清晰地了解辉绿岩脉群的发育特征与影响范围,以便更好地指导现场开挖支护,首先对不同高程揭露的岩脉走向、延伸尺寸、形态特征、内部构造及物质组分详细归纳介绍,接着,应用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规律分析岩脉群侵位及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过程,最后,基于以上充分的地质调查和演化规律分析,对厂房区揭露的长大岩脉稳定性状况进行了较为合理评估,并提出一些有参考意义的支护建议。此外,还对岩脉群物质组分的分区段特征、蚀变程度与形成先后关联性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发育特征 地质成因 稳定性评估 岩浆热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北段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辉绿岩脉侵位年代的限定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啸 李忠权 +5 位作者 李嘉宁 李洪奎 陈骁 刘冉 杨渊宇 应文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9-1416,共8页
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是川西龙门山前山构造带中一个典型的滑覆构造,在其北东部位发育6条辉绿岩脉,限定其侵位时间有助于理解龙门山北段的构造演化。为了厘定辉绿岩脉的侵位时间,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构造的形成、演化、叠置、切割... 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是川西龙门山前山构造带中一个典型的滑覆构造,在其北东部位发育6条辉绿岩脉,限定其侵位时间有助于理解龙门山北段的构造演化。为了厘定辉绿岩脉的侵位时间,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构造的形成、演化、叠置、切割等关系研究,对辉绿岩脉侵位的下限年龄进行地质年代的限定。研究结果表明:①晚三叠世须家河组与侏罗系陆相碎屑岩在龙门山前山复杂断褶带中都呈平行或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早泥盆世、石炭纪、二叠纪及早中三叠世海相地层之上,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形成于中三叠世之后的印支期—燕山期;②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坐落在大片志留系软弱页岩层之上,接触面上未见断层擦痕,下伏志留系的塑性流变是该向斜雏形形成的主要因素;③辉绿岩脉切割唐王寨-仰天窝复式向斜,其侵入年代应在中三叠世雷口坡组沉积之后,225~158 Ma应该是6条辉绿岩脉先后侵位年龄的分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向斜 龙门山北段 辉绿岩脉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挖角坝地区辉绿岩脉岩石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夏廷高 孙传敏 尹建忠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61,共5页
扬子地台西缘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结合部的挖角坝地区,发育了一系列基性岩墙群,对其代表性岩脉的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基性岩脉可能来源于富集地幔、并在上升过程中有一定量地壳物质的混入。
关键词 辉绿岩脉 岩石学特征 成因研究 挖角坝 岩相学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萨地体南缘汤白地区始新世辉绿岩脉——新特提斯洋壳断离的证据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旭辉 郎兴海 +4 位作者 邓煜霖 谢富伟 娄渝明 张赫 杨宗耀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6-1355,共20页
拉萨地体南缘汤白地区广泛分布新生代的辉绿岩脉。为探讨该辉绿岩脉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辉绿岩脉的结晶年龄为(54±1)Ma... 拉萨地体南缘汤白地区广泛分布新生代的辉绿岩脉。为探讨该辉绿岩脉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地质意义,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辉绿岩脉的结晶年龄为(54±1)Ma,表明其形成于早始新世。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Rb、Sr和Ba),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和Ti)。与典型的弧岩浆岩、区域上叶巴组和桑日岩群中的玄武岩相比具有较高的Nb、TiO2和Zr含量,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显示出板内玄武岩地球化学属性。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锆石Hf同位素表明岩浆源区除被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富集地幔外,还有软流圈亏损地幔物质加入。汤白辉绿岩脉侵入年龄与区域上林子宗群火山活动峰期接近(52 Ma)。同时结合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作者认为汤白辉绿岩脉是54~52 Ma新特提斯洋壳断离诱发岩浆作用的产物。根据最新大陆碰撞及板片断离的三维数值模型,暗示了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为65 Ma或者更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地体 辉绿岩脉 构造背景 板片断离 印度−欧亚大陆碰撞 地质调查工程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渡河流域金成矿带辉绿岩脉与金矿关系讨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颖 张腾蛟 +2 位作者 吴二红 周建军 张成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99-500,共2页
大渡河金成矿带位于康滇地轴南北向构造带北端,鲜水河北西向、龙门山北东向与攀西南北向构造带交会形成的特殊构造部位,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的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晚三叠世—白垩纪碰撞造山阶段和新生代陆内造... 大渡河金成矿带位于康滇地轴南北向构造带北端,鲜水河北西向、龙门山北东向与攀西南北向构造带交会形成的特殊构造部位,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的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晚三叠世—白垩纪碰撞造山阶段和新生代陆内造山阶段,为金成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由于本区前震旦系康定杂岩和古生代—中生代沉积盖层组成的物质基础和所经历的地质演化历史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金矿床的地质环境。故大渡河金成矿带中金矿划分为'基底中金矿'和'盖层中金矿'2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金属矿物 金成矿带 辉绿岩脉 大渡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岗山水电站辉绿岩脉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敬武 邓忠文 曾金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6-38,46,共4页
大岗山水电站左岸坝基出露的β21辉绿岩脉,具有强度高、较破碎的特性,直接影响到坝基变形和抗滑稳定。介绍了β21辉绿岩脉的基本特征,包括分布范围和规模、产出特征、岩石蚀变特征、接触关系及掩体结构和岩体质量分类。抗变形能力和抗... 大岗山水电站左岸坝基出露的β21辉绿岩脉,具有强度高、较破碎的特性,直接影响到坝基变形和抗滑稳定。介绍了β21辉绿岩脉的基本特征,包括分布范围和规模、产出特征、岩石蚀变特征、接触关系及掩体结构和岩体质量分类。抗变形能力和抗滑稳定分析表明,需要对辉绿岩脉β21采取工程处理措施以满足拱坝建设要求。介绍了具体的工程处理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 辉绿岩脉 工程地质性状 大岗山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雪莎地区辉绿岩脉的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磊 李光明 +2 位作者 张志 黄勇 曹华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4-745,共12页
探讨特提斯喜马拉雅在早白垩世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通过对西藏南部雪莎地区辉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以及Sr-Nd-Pb同位素的研究,获得成岩年龄为124.5±2.6 Ma,全岩主元素及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属于低钾... 探讨特提斯喜马拉雅在早白垩世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通过对西藏南部雪莎地区辉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以及Sr-Nd-Pb同位素的研究,获得成岩年龄为124.5±2.6 Ma,全岩主元素及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属于低钾(拉斑)系列,SiO 2质量分数为45.55%~46.67%,具有高TFeO(平均质量分数为9.62%)、高钛(TiO 2平均质量分数为1.73%)、高磷(P 2O 5平均质量分数为0.19%)等特点;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为明显(LREE/HREE=3.54~3.67,(La/Yb)N比值平均为3.06),具有较弱的Eu正异常(δEu=1.02~1.1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Ba、Sr、Th)和高场强元素(HFSF,如Zr、Hf),呈现典型的洋岛玄武岩(OIB)地球化学特征;Sr、Nd、Pb同位素[(87 Sr/86 Sr)t=0.70517~0.70614、(143 Nd/144 Nd)t=0.512748~0.512809、εNd(t)=5.27~6.46、(207 Pb/204 Pb)t=15.564~15.587以及(206 Pb/204 Pb)t=18.285~18.490]显示出亏损地幔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雪莎地区辉绿岩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具有OIB型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与澳大利亚Kerguelen地幔热柱有关,属于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地幔热柱 西藏南部 雪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拱坝坝基辉绿岩脉改造特征及其工程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覃礼貌 许模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通过对我国西南某高拱坝坝基花岗岩体内穿插的辉绿岩脉的侵位和后期构造—热液作用以及浅表改造作用的研究,并对比各组不同走向辉绿岩脉的变形破坏特征,查明坝基辉绿岩脉在其活动后期热液蚀变的基础上,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各组辉绿岩... 通过对我国西南某高拱坝坝基花岗岩体内穿插的辉绿岩脉的侵位和后期构造—热液作用以及浅表改造作用的研究,并对比各组不同走向辉绿岩脉的变形破坏特征,查明坝基辉绿岩脉在其活动后期热液蚀变的基础上,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各组辉绿岩脉具有不同的主要变形破坏方式,即脉壁张裂、剪切滑移和挤压破碎等,从而控制坝基岩体内与岩脉有关的各种软弱结构面、工程岩体结构及其力学性质,并简要讨论了各组岩脉对拱坝坝基抗滑稳定性和变形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辉绿岩脉 热液蚀变 构造改造 坝基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柳江地区辉绿岩脉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福湘 曹家鑫 +1 位作者 于红玉 闫攀攀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0-831,共12页
秦皇岛柳江地区辉绿岩脉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出露区的亮甲山、石门寨、潮水峪西北、砂锅店东北、揣庄北、石岭西北、鸡冠山等地,且多以脉状,岩墙、岩床等形式产出。对柳江地区辉绿岩常量元素的分析表明:w(SiO2)变化较大,且平均值较低;w(F... 秦皇岛柳江地区辉绿岩脉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出露区的亮甲山、石门寨、潮水峪西北、砂锅店东北、揣庄北、石岭西北、鸡冠山等地,且多以脉状,岩墙、岩床等形式产出。对柳江地区辉绿岩常量元素的分析表明:w(SiO2)变化较大,且平均值较低;w(FeO+Fe2O3)平均值比基性岩类略偏高;w(Al2O3)、w(CaO)、w(MgO)、w(K2O+Na2O)的平均值均在基性岩类平均值范围内;w(TiO2)的平均值为1.53%。微量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Ta、Nb、Zr、Hf,La/Nb>1,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不同程度的混染;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图各样品基本一致,呈右倾,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无明显的Eu异常,反映出岩浆演化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并不明显,样品之间的稀土分馏程度相同。分析结果与研究区辉绿岩的岩相学特征相结合,表明柳江地区辉绿岩属于钾玄岩系列,来自于板内环境。结合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认为研究区辉绿岩脉是钾玄质系列玄武质岩浆沿早期断裂或岩层层面灌入冷凝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岩石化学特征 成因 柳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绿岩脉引起的隧道大变形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成禹 陈智慧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3-59,共7页
研究目的:以龙厦铁路吴坑隧道为例,在辉绿岩工程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对辉绿岩脉分布段围岩压力、隧道变形的特点及隧道大变形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为辉绿岩分布地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论:(1)辉绿岩富含高岭石... 研究目的:以龙厦铁路吴坑隧道为例,在辉绿岩工程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对辉绿岩脉分布段围岩压力、隧道变形的特点及隧道大变形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为辉绿岩分布地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指导。研究结论:(1)辉绿岩富含高岭石,具有强度低、易崩解和弱膨胀的工程特性,在卸荷应力路径下,沿卸荷方向有强烈的扩容现象;(2)辉绿岩脉的分布对围岩压力的大小及分布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岩脉出露多的断面围岩压力明显比出露少的断面大,局部出露部位比邻近未出露部位的大;(3)辉绿岩脉的分布对隧道变形也有明显影响,拱顶出露岩脉的断面拱顶下沉量较大,边墙、拱腰出露岩脉多的断面,边墙收敛变形较大,岩脉出露多的区段,隧道变形时间较长;(4)辉绿岩脉分布段隧道大变形既有膨胀变形又有挤压变形;(5)本文研究成果可用于辉绿岩分布地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隧道 围岩压力 大变形 膨胀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甘禅口基性辉绿岩脉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17
作者 王国良 叶占福 +2 位作者 赵洪菊 韩海臣 严玉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甘禅口基性辉绿岩脉产于北祁连弧盆系中,岩性为深灰色辉绿岩。脉体主要侵位于古元古代托赖岩群中。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该基性辉绿岩脉测年,获得(293.0±1.8)Ma,表明测区在早二叠世有一次伸展事件发生。岩石化学A/CN... 甘禅口基性辉绿岩脉产于北祁连弧盆系中,岩性为深灰色辉绿岩。脉体主要侵位于古元古代托赖岩群中。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该基性辉绿岩脉测年,获得(293.0±1.8)Ma,表明测区在早二叠世有一次伸展事件发生。岩石化学A/CNK值为0.60~0.76,A/NK为2.40~4.35,Al2O3含量为11.60%~18.36%,TiO2含量为0.66%~2.85%,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微量元素K、Rb、Ba、Th富集强烈,Hf、Zr明显亏损,而Y、Yb具有略亏损的特点。脉体具有明显富集的微弱分馏的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同时具Eu弱负异常特征。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及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可以认为甘禅口基性辉绿岩脉是祁连山造山带进入造山后陆壳加厚底侵-岩浆混合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基性辉绿岩脉 锆石U-PB定年 陆壳加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多彩地区龙墨沟辉绿岩脉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18
作者 刘晓阳 谭俊 +3 位作者 王凤林 赵少卿 吴远安 李小亮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多彩地区位于羌塘地块东北缘,其内发育的大量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为研究古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选取龙墨沟地区出露的辉绿岩脉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方法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成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多彩地区位于羌塘地块东北缘,其内发育的大量晚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为研究古特提斯洋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选取龙墨沟地区出露的辉绿岩脉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的方法进行了测试分析,探讨了成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定年结果表明龙墨沟辉绿岩侵位年龄为(248.3±2.6)Ma,为早三叠世岩浆活动产物;与区内其他岩浆岩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龙墨沟辉绿岩可能产于龙木错-双湖洋俯冲产生的弧后伸展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辉绿岩脉 龙木错-双湖洋 多彩地区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七角井-巴里坤地区辉绿岩脉年代学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方磊 汪晓伟 +3 位作者 徐学义 马中平 朱小辉 孙吉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3-56,共14页
新疆东天山七角井-巴里坤一带石炭系中广泛发育辉绿岩脉,具有相对较高的 Al2 O3和MgO,低 TiO2,贫 P2 O5及 K2 O 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稀土模式,Cs、K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而 Nb、Ta、Zr、Hf 等高场... 新疆东天山七角井-巴里坤一带石炭系中广泛发育辉绿岩脉,具有相对较高的 Al2 O3和MgO,低 TiO2,贫 P2 O5及 K2 O 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右倾型稀土模式,Cs、K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而 Nb、Ta、Zr、Hf 等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均一的 SiO2含量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的不显著波动等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接近于软流圈地幔与岩石圈地幔界面温度的岩浆形成温度,暗示岩浆来源于受流体/熔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较高的 Mg#(0.64~0.67),较低的 Ce/Y(1.55~1.79)和 Dy/Yb(1.97~2.02)以及 La/Sm La 图解等表明其原始岩浆可能为石榴子石橄榄岩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分异演化程度较低;Zr、Hf、Y等稳定元素及判别图解指示岩石形成于板内环境;对辉绿岩中锆石进行 LA ICP MS U Pb 定年,获得(314.7±1.5)Ma 的形成年龄,表明从晚石炭世开始,博格达造山带已转变为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天宝山铅锌矿辉绿岩脉形成时代与成矿关系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瑞 张长青 +1 位作者 吴越 魏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49-450,共2页
1地质特征天宝山铅锌矿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台隆中段东侧,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带南段,受益门断裂、东西向张扭性隐伏断裂和天宝山EW向短轴向斜控制。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下元古界会理群天宝山组(Pt3t)
关键词 天宝山 矿体 铅锌矿 辉绿岩脉 成矿关系 铅锌矿床 有色金属矿床 基性岩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