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参数对微珠自适应辅助磨脉冲电铸镍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董迎港 任建华 +2 位作者 周超 尹冠华 姚传慧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6-255,共10页
目的 为提高电铸镍性能,提出一种微珠自适应辅助磨脉冲电铸工艺。方法 在柔性介质和阴极芯模间填充适量微珠,使其持续摩擦阴极表面,结合脉冲电源获得高性能镍沉积层。对比研究传统电铸与本工艺的电铸镍层性能差异,探讨脉冲参数对微珠自... 目的 为提高电铸镍性能,提出一种微珠自适应辅助磨脉冲电铸工艺。方法 在柔性介质和阴极芯模间填充适量微珠,使其持续摩擦阴极表面,结合脉冲电源获得高性能镍沉积层。对比研究传统电铸与本工艺的电铸镍层性能差异,探讨脉冲参数对微珠自适应辅助磨脉冲电铸工艺所得镍层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脉冲频率与占空比分别进行电铸试验,分析其对电铸层表面微观形貌、显微硬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的作用。结果 结果表明:微珠自适应辅助磨脉冲电铸工艺较传统电铸提升了电铸层性能。脉冲频率提升时,电铸层性能明显改善,但脉冲频率提升至1000Hz后,沉积层性能提升幅度趋缓。而占空比对沉积层的性能影响更为显著:20%占空比相较于80%占空比,镍层的表面粗糙度(Ra)值降低约52.5%,显微硬度值高14.12%,平均晶粒尺寸小53.6%,XRD结果显示电铸层(111)晶面的衍射强度最强,(200)晶面的衍射强度最弱,且二者的衍射强度差距最小,晶粒择优取向最佳。当其他条件不变,随着占空比逐渐增加,电铸层的晶粒逐渐粗大,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和晶粒择优取向渐劣。结论 结果表明,微珠自适应辅助磨脉冲电铸工艺可提升电铸镍层性能,工艺中采用较大脉冲频率可以细化晶粒、去除缺陷,继续增大脉冲频率对沉积层的性能影响逐渐趋于微弱。较低占空比的脉冲电源有利于提升该工艺细化晶粒及去除缺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珠自适应辅助磨 占空比 脉冲频率 脉冲电铸 柔性支撑 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浓度及电流密度的变化对游离微珠辅助磨电铸铜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兆新 任建华 +1 位作者 姚传慧 尹冠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1-409,420,共10页
目的研究硫酸铜浓度及电流密度的变化对游离微珠辅助磨电铸铜电流效率和沉积层表面形貌、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使用立式阴极回转电铸设备进行单因素电铸试验,在硫酸铜质量浓度分别为40、80、120 g/L的条件下,将电流密度由1 A/dm^(2)增至... 目的研究硫酸铜浓度及电流密度的变化对游离微珠辅助磨电铸铜电流效率和沉积层表面形貌、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使用立式阴极回转电铸设备进行单因素电铸试验,在硫酸铜质量浓度分别为40、80、120 g/L的条件下,将电流密度由1 A/dm^(2)增至4 A/dm^(2)进行试验。使用库仑计测量记录流经试验回路的电荷量,使用精密电子天平称取铜沉积层的质量,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铜沉积层的表面微观形貌,使用显微硬度计测量铜沉积层的显微硬度。结果硫酸铜质量浓度为40 g/L,电流密度由1 A/dm^(2)提高到4 A/dm^(2)时,沉积层的表面形貌逐渐趋于光滑平整,电流效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在电流密度为2 A/dm^(2)时增至最高95.4%,在电流密度为4 A/dm^(2)时下降至最低92.7%。电流密度由1 A/dm^(2)提高到3 A/dm^(2)时,显微硬度由120.3HV增至最高139.8HV。电流密度为4 A/dm^(2)时,沉积层的表面粗糙度Ra最低,为0.19μm。硫酸铜质量浓度为80 g/L条件下,电流密度为4 A/dm^(2)时的沉积层表面最为平整,沉积层的表面粗糙度较低,为0.62μm。电流密度由1 A/dm^(2)提高到4 A/dm^(2)时,电流效率由94.1%增至最高97.2%,显微硬度由119.4HV增至最高146.3HV。硫酸铜质量浓度为120 g/L条件下,电流密度由1 A/dm^(2)提高到4 A/dm^(2)时,沉积层表面的毛刺逐渐变小,且数量也逐渐减少,电流效率由93.9%增至最高97.6%,显微硬度由117.3HV增至最高136.4HV。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提高电流密度或降低硫酸铜浓度,均可改善沉积层的表面形貌,提高沉积层的显微硬度。游离微珠的运动磨削既可以改善沉积层的表面形貌,也可以改善沉积层内部的晶粒组织结构,提高沉积层的显微硬度,但微珠的运动会磨削掉沉积层表面微量的铜,降低电铸铜的电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铸铜 辅助磨 硫酸铜质量浓度 电流密度 电流效率 表面形貌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原位磨镶术矫治低、中度近视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杨义苹 吴小梅 +3 位作者 李爽乐 马超 李港逸 白桂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9,共10页
目的比较分析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原位磨镶术(excimer laser corneal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矫治低、中度近视患者... 目的比较分析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原位磨镶术(excimer laser corneal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矫治低、中度近视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低、中度近视且接受FS-LASIK或LASEK手术的患者163例,比较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术后3个月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以及2种术式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和散光矫正准确性。结果低、中度近视组FS-LASIK与LASEK术后1周及1个月UDVA、CDV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种术式患者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种术式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在±0.50 D以内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68,P=0.063);低、中度近视组FS-LASIK与LASEK两种手术方式预期矫正散光、实际手术矫正散光、矫正指数等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度组差异矢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差异矢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02,P<0.05)。结论FS-LASIK及LASEK矫治低、中度近视术后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中度近视组FS-LASIK矫正散光的精准性较LASEK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镶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原位镶术 安全性 有效性 稳定性 散光矢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振动辅助铣磨氧化锆陶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剑云 林少龙 +2 位作者 程家威 吴贤 朱来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4,共8页
分析了三维超声振动辅助铣磨(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UAG)中单颗磨粒的运动学,采用自主搭建的三维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系统,对氧化锆陶瓷进行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试验.在不同超声辅助条件下,对比铣磨氧化锆陶瓷的法... 分析了三维超声振动辅助铣磨(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UAG)中单颗磨粒的运动学,采用自主搭建的三维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系统,对氧化锆陶瓷进行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试验.在不同超声辅助条件下,对比铣磨氧化锆陶瓷的法向铣磨力、表面粗糙度和工件表面形貌,研究不同加工参数对三维UAG加工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及三维超声对铣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铣磨氧化锆陶瓷时,法向铣磨力随超声辅助加工维度的增加而减小,三维UAG加工可有效降低其铣磨负荷,且加工参数对法向铣磨力降低幅度的影响最小;法向铣磨力降低幅度随进给速度与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减小,随主轴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氧化锆陶瓷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随超声辅助加工维度的增加而降低,表面形貌逐渐呈现更多的塑性划痕,加工参数对三维UAG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小.由此可见,三维UAG加工中,单颗磨粒切削轨迹长度的增大有利于其切削厚度减小,从而降低铣磨力并改善加工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辅助 氧化锆陶瓷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粒辅助电火花加工金属基复合材料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日 刘江文 郭钟宁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86-391,共6页
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加工难题,提出了采用磨粒辅助电火花法加工该类材料。利用电火花加工和磨粒辅助电火花加工2种方法,对比研究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时的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的不同体... 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加工难题,提出了采用磨粒辅助电火花法加工该类材料。利用电火花加工和磨粒辅助电火花加工2种方法,对比研究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工时的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相的不同体积分数对加工效率的影响,得到了磨粒辅助电火花加工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磨粒辅助电火花加工法在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方面均优于电火花加工法,各加工参数对加工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占空比、平均电流、脉冲宽度,复合材料的增强相的比例是影响加工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电火花加工 辅助电火花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CFRP表面质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安东 陈燕 傅玉灿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研究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UAG)中各加工参数对CFRP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与形貌的影响,开展了转速、每齿进给量、径向切深的正交试验,并对粗糙度随每齿进给量和径向切深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为研究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ultrasonic vibration assisted grinding,UAG)中各加工参数对CFRP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与形貌的影响,开展了转速、每齿进给量、径向切深的正交试验,并对粗糙度随每齿进给量和径向切深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转速、每齿进给量、径向切深中对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参数为径向切深,影响最小的参数为转速;在转速8000r/min,径向切深200μm条件下,每齿进给量fz从5μm增加到8μm时,UAG加工方式下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加了20.61%。在转速8000r/min,每齿进给量8μm条件下,径向切深ae从250μm增加到400μm时,UAG加工方式下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加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辅助加工 正交试验 表面粗糙度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衬底磨抛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求发 陈杰铭 +1 位作者 程志豪 陆静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52,共13页
碳化硅衬底难加工的材料特性叠加其大尺寸化、超薄化的放大效应,给现有的加工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效率、高质量的碳化硅衬底加工技术成了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碳化硅衬底机械磨抛加工技术和化学反应磨抛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对... 碳化硅衬底难加工的材料特性叠加其大尺寸化、超薄化的放大效应,给现有的加工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效率、高质量的碳化硅衬底加工技术成了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碳化硅衬底机械磨抛加工技术和化学反应磨抛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各类磨抛技术的特点,指出碳化硅衬底磨抛加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加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表面粗糙度 机械抛技术 化学反应抛技术 多能场辅助磨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工艺对C_f/SiC复合材料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湛青坡 刘含莲 +3 位作者 黄传真 朱洪涛 刘伟昊 袭建人 《工具技术》 2019年第2期17-21,共5页
设计了两种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试验,并与普通铣磨加工方式相对比,试验研究了三种不同加工方式下铣磨难加工复合材料C_f/SiC的加工缺陷及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表明:施加了纵向振动与沿进给方向振动的两种超声振动后,C_f/SiC复合材料的... 设计了两种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加工试验,并与普通铣磨加工方式相对比,试验研究了三种不同加工方式下铣磨难加工复合材料C_f/SiC的加工缺陷及表面粗糙度。试验结果表明:施加了纵向振动与沿进给方向振动的两种超声振动后,C_f/SiC复合材料的纤维拔出与崩边缺陷明显减少,底面凹坑缺陷也得到了有效抑制;采用纵向超声振动辅助铣磨时加工质量要优于沿进给方向超声振动辅助铣磨的加工效果。与普通铣磨相比,两种超声振动辅助铣磨均可有效降低表面粗糙度。各磨削要素对不同铣磨加工方式下C_f/SiC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影响关系为:表面粗糙度随主轴转速增加而降低,随进给速度、磨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超声振幅增大,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研究表明,在优化的振幅下采用纵向超声振动辅助铣磨方式可以更大幅度地改善C_f/SiC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该研究对难加工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加工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复合材料 超声振动辅助 加工缺陷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振方向对超声辅助铣磨氧化锆陶瓷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龙江 沈剑云 +2 位作者 陈宏堃 朱旭 徐西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44-51,共8页
为研究不同方向的超声振动冲击对铣磨加工氧化锆陶瓷的影响规律,基于压痕断裂力学模型,理论分析对工件施加平行和垂直于进给方向的振动时磨粒加工过程,开展不同参数下的磨削试验并对其加工后表面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平行施振时工件... 为研究不同方向的超声振动冲击对铣磨加工氧化锆陶瓷的影响规律,基于压痕断裂力学模型,理论分析对工件施加平行和垂直于进给方向的振动时磨粒加工过程,开展不同参数下的磨削试验并对其加工后表面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平行施振时工件受到的轴向力F z和材料去除率(MRR)较之于垂直施振大,但垂直施振方式下工件表面粗糙度Ra更小;在所研究的加工参数中,施振方向是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最显著因素;另外,不同施振方式下材料主要去除方式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陶瓷 超声辅助 施振方向 材料去除率(MRR) 去除材料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隋鑫 李雪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2-795,共4页
近20 a来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眼科手术应用飞秒激光开展了许多新的应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都是应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和散光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手术机理和手术方式不同,所... 近20 a来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眼科手术应用飞秒激光开展了许多新的应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都是应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和散光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手术机理和手术方式不同,所以在术后角膜形态学、角膜生物力学、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会产生一些差异,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原位角膜镶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与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高度近视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明娜 高华 +1 位作者 李娜 史伟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51-857,共7页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省眼科医院接受LASEK或FS-LASIK且1年随访...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省眼科医院接受LASEK或FS-LASIK且1年随访期资料完整的高度近视患者75例141眼病历资料,其中接受LASEK者28例56眼作为LASEK组,术前等效球镜度为(-8.29±1.64)D;接受FS-LASIK者47例85眼作为FS-LASIK组,术前等效球镜度为(-7.97±1.38)D。采用小数视力法记录术眼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术后裸眼视力(UCVA);采用主觉验光法测定术眼等效球镜度。评估2个组术眼术后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其中有效性指数为术眼术后UCVA与术前BCVA比值,安全性指数为术眼术后BCVA与术前BCVA比值,稳定性为术后6个月与12个月间等效球镜度差异,可预测性为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屈光度在±0.50 D以内的眼数比例。结果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LASEK组和FS-LASIK组术眼有效性指数和安全性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LASEK组术眼等效球镜度分别为(0.08±0.30)D和(0.10±0.3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6,P>0.05);FS-LASIK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术眼等效球镜度分别为(0.00±0.32)D和(0.01±0.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7,P>0.05),2个组术后屈光稳定性较好。术后12个月,LASEK组和FS-LASIK组等效球镜度在±0.50 D以内者分别占91.1%(51/56)和96.4%(82/85),2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8,P>0.05)。术后12个月LASEK组4眼出现角膜上皮下混浊,术后BCVA小于术前。结论LASEK和FS-LASIK矫治高度近视均安全、有效。角膜上皮下混浊是引起LASEK术后BCVA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镶术 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镶术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铣削叶片抛磨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秀红 王嘉明 +1 位作者 李文辉 王兴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32-2143,共12页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苛刻的工况对其加工精度和表面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铣削叶片现有成性技术,阐述了叶片典型结构及抛磨前的表面状态,归纳了叶片抛磨技术关键共性难点。以表面完整性为评价指标,从手工抛磨、砂轮抛磨...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苛刻的工况对其加工精度和表面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铣削叶片现有成性技术,阐述了叶片典型结构及抛磨前的表面状态,归纳了叶片抛磨技术关键共性难点。以表面完整性为评价指标,从手工抛磨、砂轮抛磨、砂带抛磨、磨粒流抛磨、柔性工具抛磨、磁力辅助抛磨、滚磨光整加工等方面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叶片抛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比了各种抛磨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抛 砂轮抛 砂带抛 粒流抛 柔性工具抛 磁力辅助 光整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ric-ICL shows better predictability and efficacy than FSLASIK for myopia corr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high myopia and astigmatism
13
作者 LI Hongyang LIAO Wenxiong +7 位作者 LEI Peng YANG Chunyuan LI Yanying XUE Liping TAN Duo LIU Sijing WU Yi CHEN Meilan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3-1121,共9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oric-ICL)and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for myopia corr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Toric-ICL)and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for myopia corr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with astigmatism.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data from 64 patients(aged 18-42 years)with moderate to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with astigmatism(128 eyes)undergoing either Toric-ICL(28 patients/56 eyes)or FS-LASIK(36 patients/72 eyes)at our department between January,2019 and December,2020.The changes of 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spherical equivalent(SE),mean astigmatism correction index(CI),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an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following the procedu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n FS-LASIK group,all the eyes(72/72)achieved an UCVA≥1.0,similar to the rate in Toric-ICL group(55/56 eyes;P=0.2374).The postoperative SE was also comparable between FS-LASIK and Toric-ICL groups[0.43±0.06 D(range:-1.0 to 1.50 D)vs 0.38±0.05 D(range:-0.75 to 1.00 D);P=0.56].The mean astigmatism C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S-LASIK group than in Toric-ICL group(0.8561 vs 0.7176;P<0.0001),and 88.89%of the eyes in FS-LASIK group and 69.64%in Toric-ICL group had postoperative astigmatism≤0.50 D.No significant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postoperative corneal ECD in FS-LASIK group,whereas EC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procedure in Toric-ICL group(P=0.0057).The patients undergoing Toric-ICL exhibit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f postoperative IOP,but the patients receiving FS-LASIK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IOP after the procedure(P<0.001).Conclusion Although the patients included in Toric-ICL group had higher myopia and astigmatism,Toric-ICL still showed better predictability and efficacy for astigmatic correction in Toric-ICL group.Toric-ICL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equivalent of FS-LASIK for correcting moderate myopia but can be more advantageous for correcting high myopia with astigmat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MYOPIA ASTIGMATISM treatmen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技术在矿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14
作者 喻清 丁德馨 +3 位作者 张炬 胡南 杨雨山 王浩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7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在概述微波辐照技术用于矿业工程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微波辐照的介电损耗机理和特性,着重评述微波辐照技术在辅助破碎、浸出、焙烧、干燥、加热还原和除杂等矿业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将微波辐照技术应用于传统矿业工艺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经... 在概述微波辐照技术用于矿业工程现状的基础上,阐述微波辐照的介电损耗机理和特性,着重评述微波辐照技术在辅助破碎、浸出、焙烧、干燥、加热还原和除杂等矿业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将微波辐照技术应用于传统矿业工艺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潜在的工业化前景。分析了当前微波辐照技术应用于矿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微波与物料间相互作用理论、微波辐照工艺与设备、微波辐照技术在水处理和土壤修复的应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辅助 浸出 焙烧 干燥 加热还原 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与FS-LASIK术后散射变化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路路 王雁 +1 位作者 刘洋辰 吴文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背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一种新的微创无瓣屈光矫治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预测性,但目前有关其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尚少.了解SMILE术后散射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估其术后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比分析SM... 背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是一种新的微创无瓣屈光矫治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预测性,但目前有关其术后视觉质量的研究尚少.了解SMILE术后散射的变化情况对于评估其术后视觉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对比分析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矫治近视及近视散光后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拟行SMILE和FS-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8例127眼,其中SMILE组35例64眼,FS-LASIK组33例63眼,使用C-Quant散射光计量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测量散射光计量值,比较2个组术眼术后不同时间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改变,并分析2种手术因素与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关系.结果 FS-LASIK组术后1周、1个月时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1.03±0.19)D和(0.95±0.16)D,明显高于术前的(0.88±0.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而SMILE组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散射光计量值分别为(0.98±0.16)、(0.95±0.14)和(0.94±0.16)D,与术前的(0.91±0.15)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术眼散射光计量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77,P=0.781).术后不同时间点FS-LASIK组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量均高于SMILE组(F分组=14.798,P<0.001),术后1周时2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1个月、6个月SMILE组术眼眼内散射光计量值的变化量与切削比均呈负相关(R^2=0.123、0.145、0.098,均P<0.05).结论 SMILE手术前后术眼内散射光计量值变化不明显,而FS-LASIK术后眼内散射光计量值增加,尤以早期最为显著.2种手术后的散射光计量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近视 近视散光/手术 视觉质量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与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散光患者5年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晶 夏丽坤 刘鹤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散光患者5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所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患者被分为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随...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散光患者5年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所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患者被分为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随访5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D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等效球镜度(SE)、散光、总高阶像差(HOAs)、球差、彗差、泪液分泌功能、泪膜破裂时间(TBUT)和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分析。结果2组患者相比,术后UDVA、SE、HOAs、球差、彗差、泪液分泌试验、TBUT、OS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BCDVA、散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MILE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SE低于FS-LASIK组,而术后1~5年的SE均高于FS-LASIK组(均为P<0.05)。SMILE组患者术后3~6个月、3~5年的HOAs均较FS-LASIK组更低(均为P<0.05)。SMILE组患者术后3~5年的球差绝对值均明显低于FS-LASIK组(均为P<0.05);SMILE组患者术后1个月、1~5年的彗差均高于FS-LASIK组(均为P<0.05)。SMILE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TBUT均明显长于FS-LASIK组(均为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均安全有效,但SMILE在长期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SMILE引入较少的HOAs和球差,但引入较多的彗差。SMILE患者术后干眼症状持续时间更短,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手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实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晓华 吕建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0-222,229,共4页
小光斑准分子激光辅助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具有术后反应较轻、视力恢复快、屈光回退少等优点,成为目前近视矫治效果最好的角膜屈光手术方法。文中研究了LASIK术治疗近视的原理,定量地分析了近视度数以及手术区直径和最大切削深度的关... 小光斑准分子激光辅助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具有术后反应较轻、视力恢复快、屈光回退少等优点,成为目前近视矫治效果最好的角膜屈光手术方法。文中研究了LASIK术治疗近视的原理,定量地分析了近视度数以及手术区直径和最大切削深度的关系,给出某种小光斑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软件硬件的基本实现方法,经过临床表明,文中所给出治疗模型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角膜镶术 近视 激光 飞点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生物力学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耀花(综述) 王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4-538,共5页
飞秒激光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来改变屈光状态的同时也改变了角膜的组织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性,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也有所不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有飞... 飞秒激光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来改变屈光状态的同时也改变了角膜的组织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性,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也有所不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有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本文就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结构基础,目前常用的角膜生物力学测量方法,FS-LASIK手术中瓣厚度、侧切角度、残余基质床厚度、瓣蒂方向等参数的设置,及SMILE手术中切口大小、光学区大小、帽厚度、组织切削量等参数的设置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屈光手术 角膜生物力学 飞秒激光辅助的角膜原位镶术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2FePO4F/C composite synthesized via a simple solid state rout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4
19
作者 HU Hai WANG Yu +2 位作者 HUANG Yan SHU Hong-bo WANG Xian-yo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521-1529,共9页
Using low-cost FePO4·2H2O as iron source,Na2FePO4F/C composite is prepared by alcohol-assisted ball milling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The XRD pattern of Na2FePO4F/C composite demonstrates sharp peaks,indica... Using low-cost FePO4·2H2O as iron source,Na2FePO4F/C composite is prepared by alcohol-assisted ball milling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The XRD pattern of Na2FePO4F/C composite demonstrates sharp peaks,indicating high crystalline and phase purity.The SEM and TEM images reveal that diameter of the spherical-like Na2FePO4F/C particles ranges from 50 to 300 nm,and HRTEM image shows that the surface of Na2FePO4F/C composite is uniformly coated by carbon layer with a average thickness of about 3.6 nm.The carbon coating constrains the growth of the particles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agglomeration of nanoparticles.Using lithium metal as anode,the composite delivers a discharge capacities of 102.8,96.4 and 90.3 mA·h/g at rates of 0.5C,1C and 2C,respectively.After 100 cycles at 0.5C,a discharge capacity of 98.9 mA·h/g is maintained with capacity retention of 96.2%.The Li+diffusion coefficient(D)of Na2FePO4F/C composite is calculated as 1.71×10^–9 cm^2/s.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simple solid state reaction could be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synthetic route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Na2FePO4F/C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ies Na2FePO4F/C composite alcohol-assisted ball milling solid state reaction spherical-like 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与FS-LASIK术后调制传递函数在不同空间频率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彤 王雁 +2 位作者 张琳 程文博 赵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5-521,共7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后眼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SMILE和FS-LASI...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后眼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变化。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行SMILE和FS-LASIK的近视患者102例102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SMILE组53例53眼和FS-LASIK组49例49眼。采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仪和WaveScan像差仪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检测角膜形态特征和像差,应用MTF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2个组不同空间频率下不同时间点MTF值变化和术后6个月2个组去除低阶像差后MTF值变化,以及术后6个月SMILE组去除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球差后MTF值的变化。结果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3、6个月各空间频率的MTF值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ILE组术后1、3、6个月各空间频率MTF值均高于FS-LASIK组。除55 c/d、60 c/d外,其余空间频率下2个组术后6个月MT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去除低阶像差后,各空间频率下SMILE组的MTF值均明显高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1 c/d空间频率下SMILE组去除球差、水平彗差后MTF值明显高于去除前MT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 c/d、3 c/d空间频率下去除垂直彗差后MTF值明显高于去除前MT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空间频率去除单项高阶像差后与术后6个月MTF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术后眼MTF均较术前升高,且SMILE术后MTF值较FS-LASIK术后MTF值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传递函数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镶术 光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