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子代福祉的伦理思考
1
作者 吴红萍 马彩虹 +2 位作者 李蓉 乔杰 刘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3-667,共5页
近年来,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相关的特殊临床需求案例逐年增多。如配子捐赠、超育龄夫妇助孕、一方或双方亡故胚胎归属与处置等均涉及助孕技术实施中出生子代健康及利益冲突。中国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虽有保护后代的原则,但细则不详,亟... 近年来,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相关的特殊临床需求案例逐年增多。如配子捐赠、超育龄夫妇助孕、一方或双方亡故胚胎归属与处置等均涉及助孕技术实施中出生子代健康及利益冲突。中国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虽有保护后代的原则,但细则不详,亟待补充完善;另外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缺乏立法协同治理。相应行政管理部门、从业者及助孕夫妇应共同协力,从关注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出生子代福祉视角出发,在开展临床研究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努力摆脱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困境,全面考虑助孕治疗出生子代福祉,帮助其寻求最佳照护,促进其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特殊临床需求 子代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抗核抗体:临床相关性和治疗启示
2
作者 丁凯 李欣 赵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10,共10页
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应用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果的影响受到关注。ANA作为自身免疫异常的生物标志物,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关联性及其对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的潜... 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应用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对不孕症患者妊娠结果的影响受到关注。ANA作为自身免疫异常的生物标志物,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关联性及其对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的潜在影响已被广泛研究。现有证据表明,ANA阳性可能与卵巢储备功能降低、胚胎发育不良、临床妊娠率下降和流产风险增加相关。卵泡液中的ANA水平被认为是预测自体免疫相关性不孕的敏感指标。特定的ANA亚类,如抗双链DNA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与卵母细胞成熟障碍和胚胎发育迟缓有关。尽管如此,ANA阳性与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不良生殖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文章还讨论了针对ANA阳性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低剂量阿司匹林和羟氯喹等,旨在为ART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辅助生殖技术 不孕症 卵母细胞 胚胎质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立法的反思与完善
3
作者 石佳友 刘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5,共11页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立法旨在保障该技术的有序应用。目前,我国主要通过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展开规制,并呈现出立法价值错位、立法格局分散和规制效能不足等弊端。未来应将生育权之保障作为价值主线,采取统合式的立法...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立法旨在保障该技术的有序应用。目前,我国主要通过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展开规制,并呈现出立法价值错位、立法格局分散和规制效能不足等弊端。未来应将生育权之保障作为价值主线,采取统合式的立法进路制定统一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法”。在立法定位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法”应整体维持行政监管规范的基本立场,同时做好与《宪法》及《民法典》等其他部门法的结构性衔接。在规则设计方面,应当在对相关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系统性调适的基础上进行增加、删减或修改。应适当放开对单身未婚女性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限制,同时采取分类施策的措施回应死后辅助生殖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统合式立法 生育权 死后辅助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在围辅助生殖期中的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
4
作者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 曲凡 +3 位作者 金志春 孙振高 王芳芳 李心悦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5-258,共4页
中医适宜技术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疗效,在辅助生殖领域的作用日益突显,与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相结合,共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途径。但由于目前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该领域尚无系统的中医... 中医适宜技术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疗效,在辅助生殖领域的作用日益突显,与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相结合,共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途径。但由于目前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该领域尚无系统的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指南。共识结合文献定性、定量研究和全国专家意见,根据辅助生殖的不同时期推荐相应的方案,旨在规范中医适宜技术在围辅助生殖期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中医适宜技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周期中不同睾丸取精方式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库供精比例
5
作者 陈千喜 陈延 +4 位作者 郑仲杰 唐文豪 刘镇 洪锴 林浩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1-726,共6页
目的:分析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患者在睾丸穿刺取精术(percutaneous 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和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microdissection 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mTESE)两种取精方式下,选... 目的:分析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NOA)患者在睾丸穿刺取精术(percutaneous testicular sperm aspiration,TESA)和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microdissection 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mTESE)两种取精方式下,选择精子库供精的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周期数据,选择数据完整的NOA患者及其伴侣的ART周期(以末次治疗周期为准),比较不同取精方式和精子状态(新鲜mTESE、新鲜TESA、解冻mTESE、解冻TESA)的精子库供精使用率,采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取精方式与精子来源的关系。结果:在1730对NOA患者及其伴侣中,总体精子库供精使用率为12.66%。新鲜mTESE组的精子库使用率最高(23.42%),其次为解冻mTESE组(5.87%)和新鲜TESA组(5.22%),而解冻TESA组无一例选择精子库供精。对数线性模型显示,取精方式与精子来源显著相关(mTESE:Estimate=4.499;TESA:Estimate=2.780;P<0.001)。结论:ART周期中的总体精子库供精使用率较低,可能说明新鲜取精ART的高效性。NOA患者选择精子库供精的比例受取精方式影响,相比于采取TESA的患者,采取mTESE取精患者更倾向于失败后使用供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精子库 取精术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伦理与法律审视
6
作者 李洋 李佳泽 +1 位作者 孙珊珊 张骏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2-646,共5页
辅助生殖技术能够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困扰,帮助家庭实现生育子女的愿望。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出发讨论了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正当性。客观分析了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阻力,包括立法不及时、适用主体不明、精... 辅助生殖技术能够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困扰,帮助家庭实现生育子女的愿望。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出发讨论了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正当性。客观分析了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阻力,包括立法不及时、适用主体不明、精子卵子商品化、制度保障不健全及子代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针对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遵循相关原则,并加强立法规范、明确适用主体、提供制度保障、保障子代权益,在伦理与法律之间寻求平衡。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使单身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实现伦理与法律的平衡,最大程度上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身女性 辅助生殖技术 医学伦理 法律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非整倍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欣蓉(综述) 马翔(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2-306,共5页
胚胎非整倍体是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和后代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非整倍体胚胎的增加可降低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因此,预测胚胎非整倍体发生、降低胚胎非整倍体率对于预防女性早期自然流产、改善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至关重要。年龄是胚胎... 胚胎非整倍体是妊娠早期自然流产和后代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非整倍体胚胎的增加可降低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因此,预测胚胎非整倍体发生、降低胚胎非整倍体率对于预防女性早期自然流产、改善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至关重要。年龄是胚胎非整倍体高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辅助生殖过程中,肥胖、维生素D缺乏、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总用量以及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均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研究对于非年龄相关因素与胚胎非整倍体的关系尚存争议。本文基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独特性总结胚胎非整倍体形成的分子机制,并对辅助生殖过程中胚胎非整倍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为不良妊娠结局的防治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整倍体 辅助生殖技术 年龄 肥胖 维生素D 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总用量 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8
作者 农紫菀 黄六招 +1 位作者 陈武朝 白欣玉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69,共4页
目的以广西某三级综合医院为例,分析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实施前后一年的效果,为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医保政策实施前后门诊量、治疗项目等数据进行对比分... 目的以广西某三级综合医院为例,分析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实施前后一年的效果,为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对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医保政策实施前后门诊量、治疗项目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深度访谈法了解相关群体对ART纳入医保报销政策的评价,以研究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结果政策实施后总门诊量和治疗周期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医保报销范围内的项目治疗周期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夫精人工受精项目增长最为显著;各年龄阶段治疗周期增长幅度不一致,>40岁的患者相较于其他年龄的患者涨幅最大。结论实施ART纳入医保报销政策后就诊人数显著增加,有效降低了群众的就医成本。ART纳入医保报销政策的深入推进还须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加强ART应用的法律与伦理规范建设,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力度,建立健全全周期生育支持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医保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瘢痕缺损对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玲 赵晨含 章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20,共8页
近二十年中国的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导致继发性不孕的剖宫产瘢痕缺损(CSD)患者增加,需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解决再生育问题。CSD可显著降低ART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这与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瘢痕局部发生腺肌病及子宫... 近二十年中国的剖宫产率持续上升,导致继发性不孕的剖宫产瘢痕缺损(CSD)患者增加,需要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解决再生育问题。CSD可显著降低ART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这与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瘢痕局部发生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微环境紊乱、ART操作难度及妊娠并发症增加有关。除了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能改善妊娠结局,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和经阴道手术是治疗CSD的有效方法,可提高妊娠率。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SD对采用ART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期为CSD患者管理及改善ART妊娠结局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剖宫产瘢痕缺损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结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疾病患者生育权与子代权益的伦理冲突——1例外胚层发育不良申请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案例的伦理分析
10
作者 奚慧琴 徐于睿 +1 位作者 谢雷 周艳茂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0-474,共5页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更多的遗传性疾病被发现并通过创新技术的使用拟降低遗传风险,不孕症夫妇的生育权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和满足。但对一些特殊遗传病例,子代权益需要被充分考虑。以1例“外胚层发育不良”申请实施人类辅助生殖...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更多的遗传性疾病被发现并通过创新技术的使用拟降低遗传风险,不孕症夫妇的生育权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和满足。但对一些特殊遗传病例,子代权益需要被充分考虑。以1例“外胚层发育不良”申请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进行助孕的个案为基础进行伦理剖析,揭示在对遗传性疾病患者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中,由于患者生育权与子代权益保护存在矛盾、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实施与阻断遗传风险之间存在矛盾,处理该类病例会面临伦理困境。通过文献回顾提出:在遗传性病例的诊疗及伦理判断过程中,应充分履行知情同意,基于关怀伦理基础,采用叙事医学方法形成医患共同决策,避免家长主义;同时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及完善伦理监督机制,以有效应对伦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权 子代权益 医学伦理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宋丹妮 蒲丛珊 +5 位作者 王义婷 胡双 朱蓉 何瑾 赵纯 单春剑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1-716,共6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受孕的2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制订相关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2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受孕的2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分别于研究对象妊娠10~14周、22~26周、34~38周进行调查,利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256例孕妇完成调查,其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分为3个类别,分别是中依恋-上升型(65.2%)、低依恋-持续型(7.8%)、高依恋-平稳型(27.0%)。孕次、不良妊娠史、不孕原因、生育动机主要来源是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制订提高辅助生殖受孕孕妇母胎依恋水平的干预措施,提高孕妇妊娠质量,促进母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母胎依恋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超早产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越佳 夏磊 +3 位作者 程慧清 吕荣吉 范锟 徐发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0-605,共6页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超早产儿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超早产儿临床资料,分为ART组、自然受孕(NC)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478例超早产儿,NC组279例,ART组199例。ART组...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超早产儿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超早产儿临床资料,分为ART组、自然受孕(NC)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478例超早产儿,NC组279例,ART组199例。ART组与NC组比较发现:男性比例、母孕期胎膜早破>18 h发生率低于NC组,双/多胎发生率、母亲羊水异常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发生率、放弃+死亡率均高于N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T超早产儿临床中PIVH发生较高,易导致放弃乃至引起死亡,需加强ART受孕者的母孕期保健,减少并发症发生,预防超早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临床特征 超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费用分担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思越 李欣雨 +1 位作者 廖云鹏 徐娟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6,70,共6页
当前,辅助生殖技术治疗需求不断增加,但在我国目前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尚未形成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费用分担机制。可借鉴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费用分担的实践经验:破除政策障碍,为辅助生殖技术费用保障提供合规性支持... 当前,辅助生殖技术治疗需求不断增加,但在我国目前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尚未形成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费用分担机制。可借鉴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费用分担的实践经验:破除政策障碍,为辅助生殖技术费用保障提供合规性支持;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建立多元主体的费用共担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明确资金使用条件,控制医疗费用支出水平;采用综合控费手段,减轻患者自付费用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治疗费用 分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微生态与辅助生殖结局的相关性分析及展望
14
作者 俎若雯 杨宸 +1 位作者 郑威 管一春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女性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通过与机体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维持着以乳杆菌为优势菌的阴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患不孕症的人数逐年上升,作为治疗不孕症主要手段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 女性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通过与机体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维持着以乳杆菌为优势菌的阴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患不孕症的人数逐年上升,作为治疗不孕症主要手段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应用周期数量也逐年增加,如何获得好的助孕结局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辅助生殖技术 阴道微生态 助孕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核DNA完整性测定方案的优化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居理 陈胜辉 +4 位作者 杨丽娟 杨韦华 饶研文 章梦颖 张端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对现有精子核DNA完整性测定方案进行优化,并探讨其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8日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拟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194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对现有精子核DNA完整性测定方案进行优化,并探讨其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8日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就诊的拟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194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男方的精液作为对照组(n=194),同一精液经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后精子混合液作为观察组(n=194)。根据精子核DNA碎片率(DFI)测定结果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分为3个亚组,对照A组和观察A组:DFI<15%,对照B组和观察B组:DFI 15%~30%,对照C组和观察C组:DFI≥30%。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FI值及各亚组间的助孕及妊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DF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5±10.17)%vs.(18.56±11.54)%,P<0.05]。(2)6个亚组间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亚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A组、对照B组、观察A组、观察B组4组的临床妊娠率(均在65.00%以上)及着床率(均在50.0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C组(43.24%、31.67%)及观察C组(13.64%、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C组的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明显高于观察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经优化处理后精子核DNA完整性可明显改善。两种不同检测方案在ART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当精液经优化处理后DFI≥30%时,对ART的不良妊娠结局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核DNA完整性 辅助生殖技术 精子核DNA碎片率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护士伦理素养提升研究
16
作者 黄慧红 张曦 +1 位作者 宋东红 杨蕊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梳理护士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中的角色作用,针对可能的伦理困境,分析护理实践中应对困境的制约因素:提出构建护理伦理素养体系,建议完善伦理规则与教育体系,强化案例教育,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培育健康伦理文化,以有效提升护士伦理素养。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护士作用 伦理困境 伦理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胡希 李艳 刘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3-897,903,共6页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目前在医学领域已有许多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如影像诊断、生物医学数据处理、药物研发、个性化医疗等,提高了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及效率。...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它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目前在医学领域已有许多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如影像诊断、生物医学数据处理、药物研发、个性化医疗等,提高了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及效率。在辅助生殖领域,深度学习在干预过程中高效识别生长良好的胚胎、适宜的卵母细胞或精子,协助专业人员做出更为准确的选择,提高妊娠率,减少多胎妊娠风险。本文将综合归纳近5年深度学习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质量 精子形态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合并不孕的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少蓉 马黔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4-516,共3页
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治疗手段的多样化,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和个人原因,在育龄期内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的女性很多尚未完成生育计划,对患有肿瘤性疾病... 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治疗手段的多样化,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和个人原因,在育龄期内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的女性很多尚未完成生育计划,对患有肿瘤性疾病(包括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且合并不孕的女性患者生育问题也值得生殖医学专家关注和重视,因此在女性肿瘤患者进入肿瘤治疗阶段前都应获得专业相关知识和生育建议,必要时紧急启动相应保存和保护生殖能力措施。本文现对妇科肿瘤患者合并不孕的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应用做相关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患者 长期存活率 辅助生殖技术 交界性肿瘤 生殖能力 生育问题 肿瘤性疾病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辅助生殖技术(ART)的伦理法规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怡民 常明秀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8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ART的主要方法,类型,目前进展情况;主要阐述了由于ART的进展而来的伦理学问题.其讨论的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涉及ART的五种父或母身份的关系,利益和权利;②ART用于老处女,绝经后妇女,及同性恋者的生育;③供卵来源,卵... 本文简单介绍了ART的主要方法,类型,目前进展情况;主要阐述了由于ART的进展而来的伦理学问题.其讨论的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涉及ART的五种父或母身份的关系,利益和权利;②ART用于老处女,绝经后妇女,及同性恋者的生育;③供卵来源,卵子分享以及④孕前性别筛选.最后本文阐述了看待上述问题的伦理学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医学伦理学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中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磊 陈仕萍 +2 位作者 刘寒艳 罗阳 张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后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ART治疗并获得临床妊娠的85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原因、...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后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ART治疗并获得临床妊娠的85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原因、异位妊娠史、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方式、胚胎移植类型、数目和期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于AR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结果:8548例患者中,异位妊娠196例,异位妊娠率为2.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异位妊娠组盆腔输卵管因素、非男方因素、既往异位妊娠史、新鲜胚胎和D3胚胎移植比例均高于非异位妊娠组(P<0.05)。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输卵管因素(OR=1.524,95%CI 1.100~2.111,P=0.011)和D3胚胎移植是行AR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移植D6胚胎要比移植D5胚胎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低。进一步对盆腔输卵管因素进行分层分析,表明移植D5或D6胚胎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盆腔输卵管因素以及D3胚胎移植可导致ART后异位妊娠发生增加。囊胚移植,尤其是D6囊胚移植有利于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