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角C电厂辅助控制网络系统一体化改造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壮扬 林广银 《广东电力》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针对沙角C电厂原辅助控制网络系统BOP(Balance of plant,BOP)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BOP控制系统一体化改造方案,并简要介绍OPC技术及RSLinx技术在BOP控制系统一体化中的应用。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沙角C厂监控系统的高度自动... 针对沙角C电厂原辅助控制网络系统BOP(Balance of plant,BOP)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BOP控制系统一体化改造方案,并简要介绍OPC技术及RSLinx技术在BOP控制系统一体化中的应用。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沙角C厂监控系统的高度自动化和网络化,提高了电厂整体的安全与优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控制网络系统(bop) 可编程控制器(PLC)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 用于过程控制的对 象连接与嵌入的简称)技术:RSLinx(工业通信软件)技术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电机组辅助控制系统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田波 曾卫东 +2 位作者 明勇 谢继旭 肖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1,共3页
结合国电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2×600 MW机组和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 MW机组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对采用星环混合型网络结构实现火电厂辅助车间控制系统集中监控的设计及其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火电厂辅助车... 结合国电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2×600 MW机组和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 MW机组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对采用星环混合型网络结构实现火电厂辅助车间控制系统集中监控的设计及其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指出了火电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火电机组 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 网络结构 星环混合型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控制线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 耿英三 王建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5,101,共6页
为了解决继电控制线路系统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 ,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该方法分析了电气原理图的特点 ,采用网络拓扑方法描述电气原理图的连接关系 ,并且提出电气元件逻辑关系的描述方法、元件自动匹配方法和电气设备间电缆最短长度... 为了解决继电控制线路系统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 ,提出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该方法分析了电气原理图的特点 ,采用网络拓扑方法描述电气原理图的连接关系 ,并且提出电气元件逻辑关系的描述方法、元件自动匹配方法和电气设备间电缆最短长度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设备端子排和电缆表的自动生成 ,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优化 .实践证明 ,基于上述方法开发的CAD软件能够自动完成大部分设计工作 ,提高了设计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控制线路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电气原理图 接线 CAD 面向对象 网络拓扑 AUTO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逆模型的残碱控制系统
4
作者 贺庆之 贺静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0,共4页
讨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纸浆洗涤过程的数学模型 ,经过多次搜寻 ,可用五层串并联叠层BP神经网络来模拟这种多输入单输出高价模型 ,给出了该生产过程的神经网络逆模型结构及主要内部特征 ,以及用该神经网络逆模型进行仿真的情况。并运用此... 讨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纸浆洗涤过程的数学模型 ,经过多次搜寻 ,可用五层串并联叠层BP神经网络来模拟这种多输入单输出高价模型 ,给出了该生产过程的神经网络逆模型结构及主要内部特征 ,以及用该神经网络逆模型进行仿真的情况。并运用此神经网络逆模型 ,设计出一套基于神经网络逆模型的残碱开环控制系统 ,再附加一个残碱串级反馈控制作为主控系统的辅助监督控制 ,或主控故障时的备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碱控制系统 神经网络逆模型 辅助监督控制 纸浆 冼涤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辅助DCS及全功能控制系统发展展望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应鋐 李昌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5-76,共2页
介绍将电站主机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应用于辅助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管理优势及辅助DCS构成原则,结合上海外高桥电厂的工程实践,探讨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一体化全功能DCS系统设想。
关键词 电站 辅助DCS 全功能控制系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被引量:2
6
作者 俎丽萍 《农村电工》 2014年第3期40-40,共1页
传统的变电站安防智能化系统受传统理念和技术的影响,各个子系统都是孤立的,以至于出现了一种监控“孤岛”现象,无形中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增加了投资成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解... 传统的变电站安防智能化系统受传统理念和技术的影响,各个子系统都是孤立的,以至于出现了一种监控“孤岛”现象,无形中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增加了投资成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传统变电站安防智能化系统的缺点,一种运用自动化、计算机、网络通信、视频压缩、射频识别以及智能控制等多种技术,通过对变电站环境、图像、火灾报警、消防、照明、采暖通风、安防报警、门禁识别控制等在线监测,不但实现预警,而且还可实现对警情的管理和控制的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通过监测、预警和控制三种手段,为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从而解决了变电站安全运营的在控、可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控制系统 智能化系统 变电站 发展趋势 网络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 安防报警 射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控制线路系统CAD软件关键算法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刘伟 耿英三 王建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80-784,共5页
为了解决继电控制线路系统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 ,提出了自动生成设备端子排和电缆表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网络拓扑技术描述了电气原理图中继电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定义了继电元件的逻辑关系表和逻辑图 ,并采用二分图匹配法进行继电元件的... 为了解决继电控制线路系统传统设计方法的弊端 ,提出了自动生成设备端子排和电缆表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网络拓扑技术描述了电气原理图中继电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定义了继电元件的逻辑关系表和逻辑图 ,并采用二分图匹配法进行继电元件的逻辑匹配检查 ,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设备间的最短电缆长度 ,应用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算法搜索网络拓扑图中的连通子集 ,从而成功地解决了设备端子排和电缆表的自动生成问题 ,并且设计出的电缆总长度最短 .实践证明 ,基于上述方法开发出的CAD软件能够自动完成大部分设计工作 ,优化了设计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控制线路系统 CAD软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 网络拓扑 逻辑匹配检查 电气原理图 DIJKSTRA算法 遍历算法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灵巧手指自适应跟踪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邢波 陆闯 张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78,共4页
针对灵巧手的手指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自适应控制系统。首先,采用n+1型肌腱驱动方案来实现机械手指的位置跟踪控制;其次,针对模型手指与物体的接触,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逼近了... 针对灵巧手的手指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的自适应控制系统。首先,采用n+1型肌腱驱动方案来实现机械手指的位置跟踪控制;其次,针对模型手指与物体的接触,采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逼近了未知的动力学模型,提高了接触力的自适应能力,为了解决肌腱张力约束的影响,引入了辅助系统;最后,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了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灵巧手指的轨迹能被稳定跟踪,证明了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驱动 自适应控制 辅助系统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新机场线辅助逆变器错时启动和减载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爽 李晓明 +2 位作者 赵洪涛 李彬 王宇超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68,共5页
文中主要研究北京新机场线辅助逆变器的错时启动和减载控制。通过列车网络控制及诊断系统(Train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TCMS)的逻辑控制,实现并网供电方案中辅助逆变器的错时启动,保证所有辅助逆变器向整列车的供电母线输出同... 文中主要研究北京新机场线辅助逆变器的错时启动和减载控制。通过列车网络控制及诊断系统(Train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TCMS)的逻辑控制,实现并网供电方案中辅助逆变器的错时启动,保证所有辅助逆变器向整列车的供电母线输出同相位的中压380 V,避免多台辅助逆变器同时启动,造成辅助逆变器的同步失败。TCMS根据辅助逆变器故障数量,通过减载控制来调整负载的情况,保证整车设备的工作需求,并避免中压负载超负荷对辅助逆变器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时启动 列车网络控制及诊断系统 辅助逆变器 并网供电 减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网络系统软件校正性维护
10
作者 李晓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89年第4期40-51,共12页
一、引言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耗资最多,工作量最大的阶段,通常要占去工作量的60%以上。校正性维护则是软件维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很大的比例。软件维护工作量的估算模型(参见文献[1])为:M=P+Ke<sup>c-d... 一、引言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耗资最多,工作量最大的阶段,通常要占去工作量的60%以上。校正性维护则是软件维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很大的比例。软件维护工作量的估算模型(参见文献[1])为:M=P+Ke<sup>c-d</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生存期 软件故障 软件维护 故障点 估算模型 网络系统 系统界面 控制流图 校正过程 辅助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