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关节运动在局灶相关性癫痫患者双侧强直发作中的定侧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利 刘兴洲 黄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5-988,共4页
目的分析局灶相关性癫痫患者双侧肢体强直的非对称性特点及其侧向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住院并经过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及综合评估的癫痫患者,分析其双侧肢体强直发作演变... 目的分析局灶相关性癫痫患者双侧肢体强直的非对称性特点及其侧向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住院并经过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及综合评估的癫痫患者,分析其双侧肢体强直发作演变特点及时间相关性。将上肢分为远段(指/腕关节)、中段(肘关节)、近段(肩关节),依据强直关节运动的不同方向分为伸展运动和屈收运动,分别观察双侧肢体[致痫区(EZ)对侧、同侧]各节段强直关节运动—伸展和屈收,并依次记录双侧强直肢体不同节段出现的关节运动时间。结果 22例患者最终共74次双侧肢体强直发作。63次(85.1%)起始强直关节运动(ITMJ)位于EZ对侧,6次(8.1%)ITMJ位于EZ同侧,5次(6.8%)ITMJ不能判断起始侧别。59次(79.7%)ITMJ表现为伸展运动,10次(13.5%)表现为屈收运动,5次(6.8%)同时出现不同节段的伸展和屈收运动。EZ对侧肢体各节段强直发作中,中段(肘)强直关节运动时间为(14.2±13.1)s。结论局灶性癫痫双侧肢体强直发作的演变具有非对称性。首先出现关节运动的肢体常位于致痫区(EZ)对侧,具有较好的定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非对称性强直 致痫 起始强直关节运动 辅助感觉运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