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与Th1/Th2免疫平衡及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海燕 冯海红 +1 位作者 郭飞 武雪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6-110,122,共6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与其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及Treg、Th17相关性。方法使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中营养状态评分对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与其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及Treg、Th17相关性。方法使用主观全面评定量表中营养状态评分对2018年12月至2021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500例进行营养评估,根据患者营养评估结果随机抽取其中营养状态优者162例,营养状态良者161例,营养状态差者177例。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营养状态优组(40例)、轻中度营养不良组(40例)、重度营养不良组(40例)。观察不同组别患者营养指标,Th1/Th2、Treg/Th17免疫平衡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营养状态优组TP、ALB、Hb、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Th1细胞表达、Th1/Th2显著高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及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显著高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状态优组运铁蛋白(TF)、IL-6、IL-10、IL-5、Th2细胞表达低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及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轻中度营养不良组显著低于重度营养不良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P与患者IL-2、TNF-α水平及Th1细胞表达、Th1/Th2呈正相关(r=0.500、0.471、0.413、0.332,P<0.05),与IL-6、IL-10、IL-5水平及Th2、Treg、Th17细胞表达呈负相关(r=-0.443、-0.442、-0.396、-0.213、-0.422、-0.419,P<0.05);ALB与患者IL-2、IFN-γ、TNF-α水平及Th1细胞表达、Th1/Th2呈正相关(r=0.493、0.338、0.393、0.336、0.321,P<0.05),与IL-6、IL-10、IL-5水平及Th2、Treg、Th17细胞表达呈负相关(r=-0.360、-0.313、-0.269、-0.231、-0.369、-0.306,P<0.05);TF与患者IL-6、IL-10、IL-5水平及TH2、Treg、Th17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577、0.490、0.345、0.394、0.507、0.490,P<0.05),与IL-2、IFN-γ、TNF-α水平及Th1细胞表达、Th1/Th2呈负相关(r=-0.665、-0.401、-0.590、-0.540、-0.432,P<0.05);Hb与患者IL-2、TNF-α水平及Th1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280、0.392、0.194,P<0.05),与IL-6、IL-10、IL-5水平及Th2、Treg、Th17细胞表达呈负相关(r=-0.284、-0.188、-0.308、-0.210、-0.266、-0.327,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营养学指标与其Th1/Th2免疫平衡及Treg、Th17相关性具有相关性,随着结直肠癌患者营养学指标变化会引起其Th1/Th2免疫平衡及Treg、Th17表达水平改变,营养状态较差患者Th1/Th2免疫平衡向Th2漂移,Treg、Th17升高,抗肿瘤免疫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营养 辅助t细胞1/辅助t细胞2 调节性t细胞 辅助t细胞17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芩与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Treg免疫失衡的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伟 罗雅琴 +2 位作者 于新阳 董红敬 王晓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35-539,546,共6页
目的比较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 目的比较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联合诱导法,建立湿热型UC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枯芩组、条芩组给药剂量均为5.25 g·kg^(-1)·d^(-1),美沙拉嗪组给药剂量为0.266 g·kg^(-1)·d^(-1),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IL-17A、IL-10、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分离脾脏和结肠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比例,计算Th17/Treg比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结肠组织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IL-10、IL-35、TGF-β_(1)、脾脏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给药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6、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结肠组织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10、IL-35、TGF-β_(1)、脾脏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与枯芩组比较,条芩组、美沙拉嗪组在降低IL-6、IL-17A,增加IL-10、IL-35、TGF-β_(1)水平,调节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方面(P<0.05或P<0.01)均优于枯芩组。结论枯芩、条芩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ROR-γt、Foxp3表达,恢复Th17/Treg免疫失衡,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发挥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枯芩 条芩(或子芩) 提取物 湿热型溃疡结肠炎 th17/treg失衡 细胞因子 ROR-γt Foxp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免疫治疗对3~6岁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Treg/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江泽斌 马泽明 王丹洁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评估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3~6岁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AR)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3~6岁学龄前AR患儿分为SLIT组和药物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目的评估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3~6岁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AR)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3~6岁学龄前AR患儿分为SLIT组和药物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药物组采用单纯的对症治疗,SLIT组采用SLIT联合对症药物的治疗方案,观察随访3年。分析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Treg/Th17细胞平衡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IL-21水平变化,以及鼻炎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TNSS)、药物总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TM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3年后,两组的CD4^(+)CD25^(+)Foxp3^(+)Treg和CD4^(+)IL-17^(+)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Treg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率,血清TGF-β、IL-10、IL-17、IL-21水平,鼻炎症状总评分、药物总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SLIT组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SLIT能够调节Treg/Th17细胞平衡,改善血清TGF-β、IL-10、IL-17、IL-2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投药 舌下 儿童 鼻炎 过敏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h17细胞 细胞因子类 舌下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解毒方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江志超 田道法 范靖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3-26,31,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方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经益气解毒方加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及l5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方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经益气解毒方加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观察组)及l5例常规治疗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比例,RT-PCR法检测Foxp3 mRNA和ROR-γt mRNA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数量比例和ROR-γt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方可影响中晚期鼻咽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与功能,增强Th17细胞的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IL-6和TGF-β水平而逆转鼻咽癌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方 中晚期鼻咽癌 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忱 刘晋河 董振华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近年来发现的两类CD4+T细胞亚群,目前认为Th17具有明显促进炎症的作用,引起组织炎性病理损伤;而Treg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维持机体的免疫耐... 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近年来发现的两类CD4+T细胞亚群,目前认为Th17具有明显促进炎症的作用,引起组织炎性病理损伤;而Treg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两者对立统一,维持着机体平衡。Th17/Treg细胞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在口腔白斑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白杨 王文梅 +3 位作者 王翔 黄晓峰 蒋文晖 刘雅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4,22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CD25+Foxp3+和IL-17阳性细胞在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通过观察CD25+Foxp3+和IL-17阳性细胞在口腔黏膜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25+Foxp3+、IL-17阳性细胞在10例单纯增生性白斑、32例异常增生性白斑、13例OSCC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单纯增生性白斑组、异常增生性白斑组和OSCC组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逐渐增高(P<0.05),依次为(2.5±0.65)、(5.22±1.19)、(31.4±16.8)和(42.8±12.67)个/每高倍镜视野。重度异常增生白斑组织中,CD25+Foxp3+Treg细胞的数量高于轻、中度异常增生白斑组织(P<0.05)。此外,正常口腔黏膜组、单纯增生性白斑组、异常增生性白斑组和OSCC组中表达IL-17的阳性细胞虽有递增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25+Foxp3+Treg细胞和Th17细胞数量改变在口腔白斑和OSCC组织中呈正相关(r=0.318,P<0.05)。结论:Treg细胞的数量在白斑和OSCC组织中增多,Th17细胞协同Treg细胞,在口腔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口腔黏膜白斑 免疫组织化学 双标记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K和Th17/调节性T细胞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沈聪 刘婵娟 +1 位作者 孙宇琦 于琦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erg)免疫失衡在来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病时的作用,探讨血清中期因子(MK)和Th17/调节性T细胞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 目的观察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erg)免疫失衡在来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病时的作用,探讨血清中期因子(MK)和Th17/调节性T细胞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8例,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DAS28≤3.2为非活动组,DAS28>3.2为活动组,另将3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活动组患者32例,非活动组患者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组患者的血清MK、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白介素-23(IL-23)水平进行检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和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例变化,并对其比例变化和血清MK、IL-17、IL-6、IL-23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活动组Th17、调节性T细胞比例分别与非活动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Th17、调节性T细胞比例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与非活动组的IL-17、IL-6和IL-23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K与Th17、T细胞的百分比和平衡相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h17和Treg均与血清MK无关,P>0.05,而与STAT5成负相关(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MK上升,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Th17/Terg平衡中Th17相对增高,而Terg会相对降低,MK的上升和Th17/Terg平衡失调都促进了R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 th17 调节性t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核因子κB水平与肾损伤发生的关系
8
作者 张力奋 夏成云 +1 位作者 蒋健 邓富丽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核因子κB(NF-κB)对肾损伤发生的影响,并分析其对SLE发生肾损伤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124例SLE患者,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尿液,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判...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核因子κB(NF-κB)对肾损伤发生的影响,并分析其对SLE发生肾损伤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124例SLE患者,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尿液,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损伤。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比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F-κB。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Th17与NF-κB的相关性。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小板、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空腹血糖、血肌酐、补体C3和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h17、NF-κB对SLE肾损伤的影响,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h17、NF-κB预测SLE肾损伤发生的价值。结果124例患者中,发生肾损伤40例,发生率为32.26%。肾损伤患者外周血Th17、NF-κB水平均高于无肾损伤患者(P均<0.01)。SLE发生肾损伤患者Th17与NF-κB呈正相关(r=0.288,P<0.01)。与未发生肾损伤的SLE患者比较,肾损伤患者Th17、NF-κB、血肌酐、24 h尿蛋白、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IgG和Hb水平降低,抗ds-DNA抗体占比增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G、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Th17、NF-κB是SLE肾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Th17、NF-κB单独及联合预测SLE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733、0.784、0.887,均高于0.70,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Th17、NF-κB与SLE肾损伤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SLE患者发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红斑狼疮 肾损伤 辅助t淋巴细胞17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细胞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贲如银 贲如琴 +3 位作者 季进锋 黄潇潇 黄浩 范玲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至少完成5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 目的探究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联合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9例(至少完成5年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31例),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及外周血Th17、MLR。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h17、MLR及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占比、低分化占比及外周血Th17、MLR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1.985,95%CI:1.167~3.376)、Th17水平(OR=2.126,95%CI:1.310~3.449)、MLR(OR=2.353,95%CI:1.276~4.337)是影响结直肠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h17、MLR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46、0.939。结论外周血Th17、MLR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预后评估 辅助t细胞17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霞 余丽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108-11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因素。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UC发展过程中起相互拮抗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免疫失衡促进了UC的进展。肠道菌群失调是免疫失调,肠道微生物群作为影响Th17/Treg平衡的重... 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因素。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UC发展过程中起相互拮抗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免疫失衡促进了UC的进展。肠道菌群失调是免疫失调,肠道微生物群作为影响Th17/Treg平衡的重要因素受到研究关注,UC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微生物代谢物的改变、免疫失衡等机体稳态破坏。因此,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群来纠正Th17/Treg失衡可能是治疗UC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结肠炎 肠道菌群 辅助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及Breg水平与临床意义
11
作者 王营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634-637,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比率及调节性B细胞(B regulatory cells,Breg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 目的: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17 cells,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比率及调节性B细胞(B regulatory cells,Breg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于本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治疗6m。采集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分别检测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进行欧洲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jö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分。分析对比两组外周血中Th17、Treg与Breg以及Th17/Treg。分析对比试验组治疗前后的ESSDAI评分、Th17、Treg与Breg以及Th17/Treg。分析试验组外周血Th17/Treg和Breg与患者的ESSDAI评分及血清ESR、CRP、Ig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ESR、CRP和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Breg、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Th17比例、Th17/Tre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ESSDAI评分、ESR、CRP和Ig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Breg与Treg比例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外周血中Th17比例、Th17/Treg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前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比率与ESSDAI评分、血清ESR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pSS患者体内存在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以及Breg细胞水平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辅助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调节性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白细胞介素23和白细胞介素27对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婷 任秀敏 +3 位作者 郝东阳 董金辉 徐鸥 王建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6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27(IL-27)对于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以及它们在变应性鼻炎(AR)免疫治疗中可能存在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AR的患者30例为AR组,健康体检者29例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27(IL-27)对于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以及它们在变应性鼻炎(AR)免疫治疗中可能存在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AR的患者30例为AR组,健康体检者29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外周血IL-23及IL-27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受试者外周血中CD4^+IL-17^+Th17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率进行检测。结果 AR组血清IL-2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4.061,P<0.05),IL-27低于对照组(t=-16.669,P<0.05),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662,P<0.05);AR组CD4^+IL-17^+Th17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19.951,P<0.05),其与IL-23呈正相关关系(r=0.499,P<0.05),与IL-27呈负相关关系(r=-0.377,P<0.05);AR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17.105,P<0.05),其与IL-23呈负相关关系(r=-0.671,P<0.05),与IL-27呈正相关关系(r=0.639,P<0.05);Th17与Treg细胞二者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呈负相关关系(r=-0.413,P<0.05)。结论 IL-23分泌增加、IL-27分泌减少及Th17/Treg细胞比例失调,可能参与AR的发病;IL-23的高表达有助于Th17细胞的发育和维持,同时降低Foxp3^+细胞出现的频率;IL-27的低表达削弱对Th17细胞原有的抑制作用,并不利于Foxp3^+细胞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鼻炎 细胞介素-23 细胞介素-27 t淋巴细胞17 辅助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二甲酯对树突状细胞分泌促炎因子以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辅助性T细胞17的影响
13
作者 王加利 杨超 +3 位作者 陈思思 张开朗 魏瑞华 粘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究衣康酸二甲酯(DMI)对树突状细胞(DCs)分泌促炎因子的作用,并初步研究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20(IRBP_(1-20))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影响。方法分离C57BL/6J小鼠双侧股骨和... 目的探究衣康酸二甲酯(DMI)对树突状细胞(DCs)分泌促炎因子的作用,并初步研究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小鼠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1-20(IRBP_(1-20))特异性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影响。方法分离C57BL/6J小鼠双侧股骨和胫骨得到骨髓细胞,利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将其定向诱导分化为骨髓来源的DCs。诱导分化6 d,将细胞分为DMI组和PBS组,分别用250μmol·L^(-1)DMI及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预处理3 h后,每组加入100μg·L^(-1)脂多糖(LPS)刺激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两组DCs中促炎因子IL-6、IL-1β和IL-2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IRBP_(1-20)、弗氏不完全佐剂及结核分枝杆菌H37RA主动免疫小鼠构建EAU模型,免疫后13 d,将分离的EAU小鼠脾脏及淋巴结T细胞与PBS或DMI处理的DCs在含有IRBP_(1-20)的培养基中共培养,并向Th17方向极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qRT-PCR检测共培养细胞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IL-17、IL-23R和GM-CSF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DMI组DCs中IL-6、IL-1β和IL-23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DMI组共培养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明显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DMI组共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明显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I组共培养细胞中IL-17、RORγt、IL-23R和GM-CS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DMI能够抑制DCs中促炎因子IL-6、IL-1β和IL-23的表达,进而负向调控IRBP_(1-20)特异性Th17细胞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康酸二甲酯 树突状细胞 辅助t细胞17 实验自身免疫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外周血Treg/Th17、血清MCP-1、单个核细胞MCP-1 mRNA表达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振宇 赵贺堂 +1 位作者 张艳梅 李广平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小儿川崎病(KD)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reg)比例、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Treg/Th17及血清趋化蛋白-1(MCP-1)水平、单个核细胞MCP-1 mRNA表达变化,明确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K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急性期KD... 目的探讨急性小儿川崎病(KD)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reg)比例、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例、Treg/Th17及血清趋化蛋白-1(MCP-1)水平、单个核细胞MCP-1 mRNA表达变化,明确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K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急性期KD患儿为急性期KD组,38例恢复期KD患儿为恢复期KD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三组儿童入院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Treg、Th17细胞,计算Treg、Th17细胞百分比和Treg/Th17比值;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CP-1水平;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单个核MCP-1 mRNA。结果急性期KD组患儿外周血Treg百分比、Th17百分比、Treg/Th17均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均<0.05);恢复期患儿外周血Treg百分比、Th17百分比、Treg/Th17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急性期KD组、恢复期KD组、对照组患儿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420.24±82.4)、(184.75±63.1)、(47.24±53.21)pg/m L,三组患儿血清MCP-1水平相比,P均<0.05。急性期KD组、恢复期KD组、对照组患儿单个核细胞MCP-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2±0.69、1.28±0.44、0.50±0.27,三组患儿单个核细胞MCP-1 mRNA相对表达量相比,P均<0.05。结论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Treg百分比、Th17百分比、Treg/Th17及血清MCP-1水平、单个核细胞MCP-1 mRNA均升高。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急性期KD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treg细胞 辅助t细胞17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雪 程婷 +3 位作者 任效瑛 王娟 侯子琪 梁树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4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初诊pSS患者40例为pSS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初诊pSS患者40例为pSS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采集肘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个数,计算Th17/Treg比值;流式细胞仪微球捕获芯片技术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6、IL-10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HMGB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将上述各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HMGB1与上述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pSS组HMGB1、Th17、Th17/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而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组IL-17、IL-6、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MGB1与Th17、Th17/Treg、IL-17、IL-6水平呈正相关(r=0.738、0.502、0.762、0.578,均P<0.05),与Treg、IL-10水平呈负相关(r=-0.657、-0.686,均P<0.05),与TGF-β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SS患者外周血HMGB1异常高表达,且与健康人相比存在明显的T细胞免疫异常,提示HMGB1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参与pS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干燥综合征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Treg/Th17细胞失衡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宁玲 王敏 +6 位作者 王会平 储金华 汪燕 黄玲玲 杨林海 谢志伟 涂松济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失衡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A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和IL-6的水平。结...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失衡在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AA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IL-17和IL-6的水平。结果 AA患儿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1.45±0.28)%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0.45±0.10)%(P<0.01),而Treg细胞比例(4.05±1.07)%及Treg/Th17细胞比值(2.89±0.88)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儿童(6.96±0.79)%、(15.77±2.77)(P<0.01)。AA患儿血浆中IL-17、IL-6水平分别为(185.96±40.42)、(20.78±5.49)pg/mL,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120.47±18.39)、(10.44±2.51)pg/mL(P<0.01),且IL-17和IL-6水平均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7,P<0.01;r=0.57,P<0.01),而Treg细胞比例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39,P<0.05)。结论 AA患儿Treg细胞比例的减低和Th17细胞比例的增加所致的Treg/Th17细胞失衡,可能在儿童再障发病中起重要作用,IL-6高表达可能是导致Treg/Th17细胞失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th17细胞 贫血 再生障碍 IL-17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的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娟娟 唐志元 +3 位作者 张艳红 王朝霞 唐志辉 曾宪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7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ME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ME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耳黏膜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变化以及中耳黏膜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模型组(OME组)中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CON组)强;OME组中耳黏膜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抗原表达较CON组弱;与CON组相比,OME组Treg比例为3.57%±0.66%,CON组Treg比例为14.99%±2.49%;OME组Th17比例为12.17%±1.90%,CON组Treg比例为3.29%±0.49%;与CON组相比,OME组中耳黏膜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高。结论通过对动物模型的验证,说明OME可能是全身过敏反应在中耳局部的表现,Treg/Th17表达失衡,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导致中耳黏膜发生充血、水肿和中耳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渗出液中耳炎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辅助t细胞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平衡Th17/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治疗过敏性鼻炎小鼠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飞 田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过敏性鼻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诱发C57BL/6小鼠过敏性鼻炎,并采用低(12.5 mg·kg^(-1))、中(25 mg·kg^(-1))、高(50 mg·kg^(-1))剂量的黄芪甲苷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的...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过敏性鼻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诱发C57BL/6小鼠过敏性鼻炎,并采用低(12.5 mg·kg^(-1))、中(25 mg·kg^(-1))、高(50 mg·kg^(-1))剂量的黄芪甲苷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免疫球蛋白E(IgE)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RT-PCR检测鼻黏膜组织中IL-17和TGF-β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剧烈抓鼻、喷嚏等症状,鼻黏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组织变形脱落;外周血中Th17细胞增多,Treg细胞减少;血清中IL-10减低,而IL-6、IL-17、IgE及TGF-β1水平显著升高;鼻黏膜组织中IL-17和TGF-β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经过黄芪甲苷治疗后,过敏性鼻炎小鼠的症状得到缓解,鼻黏膜组织损伤减轻,外周血中Th17细胞减少,而Treg细胞增多;血清中IL-10增多,IL-6、IL-17、IgE及TGF-β1水平显著降低;鼻黏膜组织中IL-17和TGF-β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黄芪甲苷对过敏性鼻炎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恢复Th17/Treg细胞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鼻炎 黄芪甲苷 辅助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银屑病中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与阴阳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亚帆 王晓旭 +4 位作者 季云润 肖士菊 林子量 陈妍霏 张广中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913-916,共4页
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着一套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系统,它在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地位,且与中医“阴阳”平衡高度相似。根据阴阳定义,辅助性T细胞17细胞相关物质与免疫炎症激动、促进炎症相关,属“阳... 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着一套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系统,它在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地位,且与中医“阴阳”平衡高度相似。根据阴阳定义,辅助性T细胞17细胞相关物质与免疫炎症激动、促进炎症相关,属“阳”,调节性T细胞相关物质与免疫抑制、炎症抑制相关,属“阴”。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不断的变化,但治病求本,辨别阴阳,寻求理法方药,使人体恢复阴阳协调的状态是亘古不变的目标。综合银屑病的病因、皮损情况与内部症状、证型分布和用药规律,银屑病在阴阳辨证中多属热证、阳证,少有纯阴证,较多为半阴半阳证。治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的变化理论上支持了辅助性T细胞17相关物质为“阳”,调节性T细胞相关物质为“阴”的假设。但缺乏相关证据支持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与半阴半阳证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阴阳平衡 辅助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稳态 阴阳辨证分型 阳证 半阴半阳证 细胞介素-17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g、Th17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亚红 孙丽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MM患者50例(观察组),单纯贫血患者20例(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35例治疗有效(缓解),15例治...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MM患者50例(观察组),单纯贫血患者20例(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35例治疗有效(缓解),15例治疗无效(未缓解)。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入院时、观察组治疗前后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g、Th17细胞比例及Treg/Th17。结果观察组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g细胞比例和Treg/Th17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Ⅲ期MM患者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g细胞比例和Treg/Th17均高于Ⅰ、Ⅱ期患者,Ⅱ期患者均高于Ⅰ期患者(P均<0.05)。复治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Treg/Th17高于初治者(P<0.05)。治疗后缓解与未缓解MM患者治疗前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g、Th17细胞比例及Treg/Th1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缓解患者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Treg/Th17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且骨髓单个核细胞Treg细胞比例及Treg/Th17均低于未缓解者(P均<0.05)。结论 MM患者骨髓和外周血均存在Treg细胞比例增加、Th17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Treg/Th17失衡,上述细胞水平变化与疾病分期、治疗时机、治疗效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骨髓瘤 调节性t细胞 辅助t细胞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