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铁改性活性炭纤维电极电吸附水中2,4,6-三氯酚 被引量:7
1
作者 尹晋 程方 +1 位作者 苏润西 张景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3,共5页
采用粘胶基活性炭纤维进行浸渍载铁微波改性处理,制得1种含有铁系物的复合电极材料。对改性前后2种电极材料进行物化表征和电化学性能分析,对2,4,6-三氯酚的吸附和电吸附对比,并进行等温吸附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载铁改性电极材料优... 采用粘胶基活性炭纤维进行浸渍载铁微波改性处理,制得1种含有铁系物的复合电极材料。对改性前后2种电极材料进行物化表征和电化学性能分析,对2,4,6-三氯酚的吸附和电吸附对比,并进行等温吸附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载铁改性电极材料优化了孔隙结构,提高了导电性、电容性和离子迁移速度,并且改性电极材料有更好的吸附效果,电吸附去除率提高了约60%。载铁改性电极材料电吸附2,4,6-三氯酚的作用力为偶极力,Fe的络合作用有助于TCP在阳极的电吸附,使电吸附所需的电场力减小,有效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改性活性炭纤维电极 2 4 6-三氯酚 电吸附 电化学性能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铁ACF/Ni阴极电化学体系除藻效能与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向平 江雨竹 +4 位作者 姜文超 张智 薛英浩 李梦颖 莫静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10-5019,共10页
采用化学浸渍法将Fe@Fe2O3纳米线负载在活性炭纤维/泡沫镍上组成Fe@Fe2O3/ACF/Ni复合阴极,以钛基铂(Pt/Ti)为阳极,考察载铁量、初始pH值和不同电化学体系对除藻效果的影响,探究无供氧条件下Pt/Ti-Fe@Fe2O3/ACF/Ni电化学体系除藻的效能;... 采用化学浸渍法将Fe@Fe2O3纳米线负载在活性炭纤维/泡沫镍上组成Fe@Fe2O3/ACF/Ni复合阴极,以钛基铂(Pt/Ti)为阳极,考察载铁量、初始pH值和不同电化学体系对除藻效果的影响,探究无供氧条件下Pt/Ti-Fe@Fe2O3/ACF/Ni电化学体系除藻的效能;基于⋅OH间接检测、铁离子浓度、H2O2浓度及pH值的分析和⋅O2-的检测研究Pt/Ti-Fe@Fe2O3/ACF/Ni中性电化学体系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当制备阴极阶段投加0.03g FeCl3⋅6H2O,初始藻浓度为0.7×10^9~0.8×10^9个/L,电流密度为75mA/cm2,初始pH6.2时,电解60min,该体系除藻率可达到92.3%.在Pt/Ti-Fe@Fe2O3/ACF/Ni电化学体系中,Fe@Fe2O3/ACF/Ni阴极可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大量⋅OH和⋅O2-,使藻细胞破裂死亡;该体系除藻的主要机理是非均相电Fenton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泡沫镍阴极 电芬顿 铜绿微囊藻 过氧化氢 超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吸附-电氧化耦合技术去除微污染水中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铄 潘涌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3-209,共7页
通过沸石粉末、二氧化钛粉末、乙炔黑和碳纤维等材料构成的新型复合电极的电吸附-电氧化耦合技术去除微污染水中的氨氮。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2.0 mg/L、pH调节为6.8、电吸附电压为1.2 V、吸附时间为1.5 h、电氧化电压为7.5 V... 通过沸石粉末、二氧化钛粉末、乙炔黑和碳纤维等材料构成的新型复合电极的电吸附-电氧化耦合技术去除微污染水中的氨氮。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2.0 mg/L、pH调节为6.8、电吸附电压为1.2 V、吸附时间为1.5 h、电氧化电压为7.5 V、反应时间为1.5 h时,出水中氨氮质量浓度小于1.5 mg/L,表明添加TiO_(2)有助于提高活性炭纤维复合电极对氨氮的电吸附与电氧化效果。同时,Weber-Morris粒子内扩散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较好地拟合了复合电极的动力学吸附和等温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改性电极 电吸附 电氧化 氨氮 微污染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